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水利水电工程边坡的工程地质分类(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德濂 《西北水电》2000,(2):10-12,36
全文对岩质边坡的分类作了简要叙述。按结构划分为块状结构,层次同向缓倾、层状同向陡倾、层状反向、导 斜向和碎裂结构共6类。对各类岩质边坡的工程地质特征、变形破坏机理,稳定性评价和治理原则作了简要总结。对岩质边坡工程的勘察设计有一定参考价值。全文分上,中下三部分连载,本期刊登的为第二部分(中)。  相似文献   

2.
首先按变形特征对变形边坡的分类划分为滑动、蠕动、张裂、崩塌、坍滑和剥落共6类,再结合岩性、结构和变形机理划分出17个亚类。对各类和各亚类变形边坡的工程地质特征、野外识别方法、变形破坏机理、稳定性评价和治理原则作了简要的总结。文后附变形边坡分类表,对已发生变形边坡的勘察计有重要参考意义。全文分上、中、下三部分。  相似文献   

3.
李家峡水电站坝区边坡为层状结构岩体,施工开挖形成了坡向与边坡层理面倾向不同关系的人工边坡,其变形破坏方式和稳定性特征各不相同。工程实践中,在地质条件分析的基础上,按不同边坡类型的变形破坏机理和模式,提出了相应的边坡开挖与锚固方法,即顺向坡先锚后挖,横向坡边挖边锚,逆向坡随机锚固。根据这一原则,成功而有效地指导了工程的施工,保证了边坡施工期的进度和运营期的安全。  相似文献   

4.
南高边坡稳定分析方法与软件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水电建设面临一系列高边坡稳定问题,通过在岩质边坡分类、滑坡机理、抗剪强度参数和稳定分析及软件系统等方面开展的全面分析研究,并结合具体的已建工程地质稳定分析,初步建立了水利水电边坡工程的分类体系,建成我国水电系统的滑坡和边坡数据库,建成水电工程岩体抗剪强度参数数据库,开发边坡稳定分析的方法和软件系统,初步形成了适用于我国水利水电边坡稳定分析和优化设计理论系统和软件工程。  相似文献   

5.
本文结合水利水电工程的实际情况,从岩石爆破破碎机理出发,分析了导致岩质边坡后裂乃至失稳主要因素。提出:(1)当炸药总能量相等时在邻近最终边坡的爆破孔内采用爆速炸药;(2)预裂爆破不适于岩质边坡开挖的新观点。探讨了岩质边坡开挖爆破控制标准,讨论了合适的岩质边坡开挖爆破技术,强调了在岩质边坡开挖爆破设计中考虑岩体地质力学特性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对于由层状结构砂岩与泥岩组成的工程边坡,可按岩层产状与边坡方向夹角关系划分为不同类型的边坡;在对董箐水电站工程区内不同岩体结构类型的边坡以及其发生的岩体失稳变形破坏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若干个边坡岩体变形破坏模式,并对每一种变形破坏模式的变形破坏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7.
汶川地震水利水电工程震损特征及规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总结特大地震对水利水电工程的震损特征和规律 ,“ 5.12 ”汶川 8.0 级地震后 , 通过实地调查和收集高烈度区 ( ≥ 8 °) 大、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震损特征,并经分类统计,分析其震损规律。结果表明:当地材料坝坝体变形具有刚性材料较柔性材料破坏严重,坝体垂直变形与坝体填筑厚度成正比,水平位移与坝高关系不明显;建筑物破坏变形有自上而下逐渐减弱的趋势;经处理的边坡震损轻,没有处理的边坡滑移和崩落较普遍,洞室破坏不明显等。为我国西南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防震抗震设计研究积累了不可多得的经验。  相似文献   

8.
通过长期的工程实践和总结,针对西南岩石高边坡特殊的地质特点,提出了边坡表面、浅部、深部和微震监测相结合的新型变形稳定监测方法;利用边坡监测成果,结合地质条件和边坡失稳模式,对大岗山右岸边坡卸荷裂隙密集带变形的施工响应关系进行分析,总结卸荷裂隙密集带的变形特征,并分析其对边坡稳定的影响,最后通过与RFPA3D数值模拟的结果进行对比,常规监测、微震监测、数值模拟成果相互验证了卸荷裂隙密集带对边坡安全稳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边坡岩体沿结构面的错动变形上。  相似文献   

9.
复杂层状高陡岩质边坡变形与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吉亮  杨静  陈又华  黄孝泉  白伟  魏雨军 《水利学报》2015,46(12):1414-1422
我国西南地区坡高谷深,蕴含着丰富水能资源的同时,高陡岩质边坡变形与稳定问题亦相对突出。以乌东德水电站右岸厂房进水口边坡为例,重点研究层状岩质工程边坡变形与稳定问题,以及工程边坡对环境边坡变形与稳定性的影响。该处边坡结构复杂,顺向坡、斜向坡、横向坡、反向坡均有分布,不同边坡结构坡段变形破坏模式差异明显。在地质条件详细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不同边坡结构坡段变形破坏特征,并以此为依据进行有针对性的个性化设计。此外,工程边坡的开挖对上部环境边坡稳定性的不利影响也应予以足够的重视。充分考虑工程边坡开挖后顺层滑移、顺层倾倒等作用对上部环境边坡的变形影响,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先环境边坡变形影响区支护,后工程边坡开挖"的设计理念,治理效果在数值模拟中表现明显,实际效果将在边坡施工完成后得到进一步验证。本研究成果可为工程建设提供技术支持,亦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徐村水电站溢洪道边坡3号堆积体的物质结构特征、成因机制,边坡稳定条件,最后得出以下结论:(1)3号堆积体接触带抗剪强度指标较低,有沿接触带土体产生整体滑移的可能,同时,亦可能沿最大剪应力面产生局部的圆弧形滑动。(2)3'号堆积体在自然状态下处于基本稳定-稳定状态。边坡开挖,未触及3'号堆积体,其仍然是稳定的,但如果位于下部边坡的3号堆积体失稳,在其牵引下,3'号堆积体将有可能产生变形失稳。(3)3号堆积体部位边坡按设计要求进行了处理,完成了排水系统的施工,对堆积体边坡部位完善了边坡监测系统,加强边坡观测,监测边坡在运行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福建省水利水电工程斜坡坍方分为崩塌(含坍塌等)和滑坡两大类型。滑坡的特点是点多、面广、规模小,以土质滑坡为主,大多产生在岩浆岩风化工(全风化带,下同)及堆积层覆盖的斜坡地段。结合工程实例将福建省水利水电工程具体地貌地质背景下发生的具有代表性的滑坡,划分为3种类型,即:(1)折线、台阶形滑面-推移式滑坡;(2)弧形滑面-牵引式滑坡;(3)弧形滑面-牵引、推移式滑坡。并研究了滑坡的形成机制和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2.
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鄂北调水、引江济淮等大型调水工程中的膨胀土问题为研究对象,从膨胀土裂隙性、强度特性和破坏特征等方面,论述了膨胀土边坡稳定的影响因素、边坡破坏机理和强度特性。研究表明,膨胀土的裂隙为胀缩裂隙和非胀缩裂隙两类,非胀缩裂隙是地层中的“原生裂隙”,胀缩裂隙是干湿循环引起的“次生裂隙”。降雨和强度衰减是大多数膨胀土边坡浅层滑动的主要因素,而非胀缩裂隙面的倾向、倾角及强度是控制膨胀土边坡整体稳定的主要因素。膨胀土边坡的失稳,可归纳为“膨胀变形引起的浅层滑动”和“裂隙强度控制的整体滑动”两种破坏模式,膨胀土的边坡稳定分析也应充分考虑膨胀变形和裂隙分布状态的影响;膨胀土的强度指标不能简单地用土体的“综合强度”,而应根据实际地层情况,分别以土块强度和裂隙面强度进行描述。在此基础上,应针对不同的破坏机理进行膨胀土边坡的处治。  相似文献   

13.
周建平  陈观福  赵全胜 《水力发电》2007,33(2):81-83,90
水电工程高陡边坡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受施工干扰较大。当边坡规模较大、稳定安全性较差时.往往对项目决策、工程建设和运行安全影响很大。为此,论述了边坡工程地质条件对边坡稳定安全性的影响,阐明了确定边坡设计安全标准的原则,归纳了边坡常见的变形破坏模式及其分析计算方法,明确了边坡的开挖和加固处理的施工技术要求,并指出边坡勘察、设计、施工、管理一体化是目前边坡工程领域的热点课题和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喀斯特渗漏类型和判别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喀斯特渗漏类型划分很多,判别标准在《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287-99)》附录B中也有,但根据多项工程实例的对比研究,觉得不够确切。为利于解决喀斯特渗漏这一实践性很强的问题,作者按4个原则提出喀斯特渗漏类型的划分和按4个标准分别提出水库与坝址喀斯特渗漏的判别标准。  相似文献   

15.
水电工程高边坡的地质工程分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某水电边坡工程,提出了一套高边破地质工程分类方案.建立了以控制性结构面组合特征为首要分类要素、以岩体卸荷特征和边坡安全等级为修正要素,将枢纽区边坡分为5种地质工程类型,探讨了各类边坡的可能失稳模式;提出了各类边坡的支护工程建议;并指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工程开挖面特征及土壤流失量快速监测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程开挖面是人为水土流失的主要来源之一,准确、快速监测工程开挖面水土流失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对全国四大片区不同工程类型开挖面调查的基础上,提出开挖面分类体系,根据下垫面物质分异特征,分均质面和非均质面,根据有无汇水影响,可进一步分为有汇水影响开挖面和无汇水影响开挖面。开挖面下垫面一般紧实度高,干密度大,坡度大多在30°~70°,坡长主要为10 m左右,开挖时间大多在2 a之内。经分析推导,界定开挖面土壤流失量的监测精度为t,水土流失形式主要为沟蚀。综合开挖面特征及水土流失特点,确定工程开挖面土壤流失量监测重点对象为有汇水影响、出现沟蚀、2 a内的开挖面已发生的土壤流失量。在综合比较现有监测技术方法的基础上,提出开挖面土壤流失量快速监测最宜采取三维激光扫描仪。  相似文献   

17.
同马大堤堤基结构分类及工程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子福 《人民长江》2009,40(13):11-12
同马大堤属长江一级堤防,位于长江中下游左岸安徽省境内。由于大堤修筑在长江和皖河Ⅰ、Ⅱ级阶地或高漫滩上,堤基土体类型复杂,因而有必要对堤基结构进行分类,以利于堤防除险加固。根据堤基土体类型及地质特征,进行二级堤基结构分类,第一级将堤基分为粘性土堤基和砂性土堤基,第二级根据粘性土、砂性土的分布与组合关系进行分类。堤基结构分类为堤基渗透变形、堤坡稳定性分析和堤基工程地质分段评价提供了方法和依据。  相似文献   

18.
渗流作用下土质边坡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渗流对土质边坡稳定性的重要影响。根据渗流力作用原理,建立起渗流作用下土坡稳定性的求解方程,并结合工程实例验证了该法的合理性,为边坡工程的稳定性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