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汤结合心理疗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88例患者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38例.治疗组采用疏肝健脾温肾汤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匹维溴胺、丽珠肠乐、谷维素、白优解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0%,对照组68.4%.结论:使用疏肝健脾温肾汤配合心理疗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运用自拟疏肝健脾汤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5例肠易激患者分为治疗组55例,采用自拟疏肝健脾汤配合乳酸菌素片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思密达散剂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2组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运用自拟疏肝健脾汤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3.
中草药蒸汽疗法合指针治疗肠易激综合征64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化湿泻浊类中草药经蒸汽疗法合指针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64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口服西药治疗,治疗组采用自制中药疏肝健脾汤(薏仁、茯苓、红藤、白芍药、柴胡、莪术、广木香)通过蒸汽床以蒸汽的形式薰蒸背部经络后,再予指针治疗。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提示:中草药蒸汽疗法合指针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汤配合穴位热疗治疗腹泻型肠易激惹综合征疗效。[方法]将105例腹泻型肠易激惹综合征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3例使用疏肝健脾汤配合药渣热熨神阙穴,对照组52例仅使用疏肝健脾汤,治疗30天。[结果]主要症状、次要症状以及综合疗效等观测指标治疗前后两组均有显著性改善(P<0.01),治疗后各项指标改善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疏肝健脾汤配合穴位热疗治疗腹泻型肠易激惹综合征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疏肝运脾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5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5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疏肝运脾汤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盐酸罗哌丁胺胶囊、谷维素和鞣酸蛋白口服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73%,对照组为6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运脾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较好,可资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安神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我校中医门诊1997年6月~2009年10月采用中药疏肝健脾安神汤治疗的肠易激综合征38例病例资料,与同期38例西医常规治疗患者作对比分析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31例,显效4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37%。对照组治愈30例,显效4例,有效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74%。两组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比较,并随诊半年,治疗组临床症状多在1个疗程明显缓解,对照组大多在1个疗程以上明显缓解。治疗组复发2例,占有效人数的5.41%;对照组复发3例,占有效人数的8.33%。治疗组无明显副作用,对照组有3例(7.89%)出现程度不等的乏力、嗜睡症状,停药后好转。结论:疏肝健脾安神汤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能明显改善腹痛、腹胀、腹泻等症状,无明显副作用,表明中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7.
张西平 《河南中医》2014,(3):475-476
目的:观察温肾健脾化饮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4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0例和治疗组64例,治疗组采用自拟温肾健脾化饮汤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蒙脱石散口服治疗,4周为1个疗程,1疗程后休息3d,连服2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2.1%,对照组有效率为75.0%,两组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温肾健脾化饮汤加减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疏肝健脾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30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银鸿 《中国中医急症》2010,19(2):219-219,232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5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0例采用疏肝健脾法治疗,对照组150例给服补脾益肠丸,两组疗程均为8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疏肝健脾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升阳汤配合理性情绪疗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96例IBS-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给予疏肝健脾升阳汤配合理性情绪疗法治疗,对照组48例用西药常规治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及疗效,并对临床治愈患者随访半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5%;前者在改善临床症状上优于后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复发率28.6%,对照组复发率为66.7%,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疏肝健脾升阳汤配合理性情绪疗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显著,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疏肝健脾汤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观察组服用疏肝健脾汤。对照组予匹维溴胺,连用1个月观察疗效。以腹痛程度、腹痛日数、腹胀程度、腹泻次数四个指标来评判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肠易激综合征病情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56%、84.4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健脾汤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疗效确切,能够显著缓解患者常见症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珍珠母超微粉蛋白、寡肽对小鼠镇静安眠作用。方法利用PCPA制造小鼠失眠模型,观察小鼠的自主活动情况,ELISA法测小鼠血中ATCH含量并计算脑及脑系数。结果阳性对照组、寡肽组小鼠的自主活动次数显著降低,小鼠血中ACTH的含量增加,但脑干系数无影响。结论超微粉寡肽类成分(MCP)镇静安眠活性最强,为镇静安眠主要活性部位,调节ACTH可能是其镇静安眠机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2007年11月至2008年11月就诊的主观性耳鸣患者246例,排除其他中医证型,主要研究肾精亏损型耳鸣患者耳鸣的临床特征,变化规律及耳鸣产生的影响等.[方法]选择肾精亏损型耳鸣患者,记录临床症状及体征,采用电测听及耳鸣匹配、听觉脑干诱发电位(ABR)等方法检查,并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者年龄以51~60岁最多见,其次为61~70岁.耳鸣响度的自我评分与响度匹配值之间无关联.大多数病例的耳鸣病程在一年之内.大部分患者受耳鸣困扰的程度在中度以下.ABR测试结果听力正常者占25%,右侧和左侧听神经传导至脑干功能障碍患者分别占13%和19%,双侧听神经传导功能障碍占16%.[结论]临床耳鸣患者多数为肾精亏损型,年龄以51~60岁最多见,男女比例相当,大部分患者听神经传导障碍和脑干功能障碍,高音调耳鸣患者居多.  相似文献   

13.
蔚晓慧 《山东中医杂志》2003,22(10):585-586
简要论述了《老老恒言》中有关老年养生的思想和方法 ,认为饮食以调理脾胃为要 ,应注意饮食有节、五味调和、清淡为补 ;起居以养静为要 ,应注意调顺四时、起居有常、静养与导引相结合 ;养性以安命为要 ,应注意清心寡欲、修心养性  相似文献   

14.
探讨乳腺增生病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依据,泌免疫变化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进行了总结和研究,医药辨治乳腺增生病的新思路。对乳腺增生病的红外光扫描诊断、病理分类、内分以期能够使微观医学与宏观辨证相结合,以开拓中医药辨治乳腺增生病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中石斛药材的演变。结果:1963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石斛来源为兰科石斛属Dendrobium植物的新鲜或干燥茎;1977—200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石斛来源为金钗石斛、环草石斛、马鞭石斛、黄草石斛或铁皮石斛;200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石斛来源为金钗石斛、铁皮石斛或马鞭石斛;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石斛的来源为金钗石斛、鼓槌石斛或流苏石斛,铁皮石斛也从石斛项下都单列出来。讨论:石斛药材基源的变化、铁皮石斛的单列体现出石斛用药的科学性。但铁皮石斛与石斛的性味、功效一致,值得商榷;DNA条形码、分子标记技术等新方法可以应用到石斛药材的鉴别中。  相似文献   

16.
本文运用了竞争力理论与战略理论,分析了中药产业竞争力提升的环境与条件,提出了提升中药产业竞争力的三大战略目标、三大总体战略、四条战略举措及三个实施阶段与重点任务。  相似文献   

17.
陈斌  苗林 《西部中医药》2005,18(7):17-19
收集我院门诊自2000年10月至2003年9月接诊的往来寒热证患者58例,实验室检查排除疟疾(血涂片均未找见疟原虫),分别从少阳辨证论治33例,从膜原辨证论治25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病性的变化和转化以及疾病的传变是中医病理学的2个核心问题。它们可分别从阴阳五行数学的公理1和公理2、3得到圆满的解释。病性变化,其症结在于主导属性明晰度的大小发生变化;病性转化,其症结则在于主导属性明晰度的正负号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姜黄根茎不同部位外在物理性状和内在化学成分的差异,为姜黄药材的等级划分提供数据基础。方法:在姜黄道地产区收集样品,每份样品按母姜、子姜一级、子姜二级进行分类,分别测定根茎的长度、宽度、厚度、质量、颜色值[明亮度(L*)、红绿度(a*)和黄蓝度(b*)]及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姜黄素、挥发油含量。结果:不同部位姜黄根茎的长度、宽度、厚度、质量、折干率差异较大,其中宽度、厚度、质量在鲜品和干品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子姜二级的折干率显著低于母姜与子姜一级。姜黄不同部位颜色值表现出相同的变化趋势,姜黄鲜品断面颜色值a*的变异系数最大,颜色值b*次之,颜色值L*最小,姜黄干品粉末颜色值b*的变异系数最大,颜色值L*、a*变异系数较小。姜黄不同部位的姜黄素类成分含量存在差异,子姜一级的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姜黄素含量均高于母姜和子姜二级。结论:综合以上指标,姜黄子姜一级的理化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20.
六经皆有咳嗽,寒热皆可致咳,治疗上不可拘于一理一方,当穷究其机,辨证施治,方能事半功倍。以六经辨证为纲,分析《伤寒杂病论》对咳嗽的有关论述,以期提高咳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