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以铜阳极泥为原料,采用硫酸化焙烧蒸硒-酸浸脱铜-氯化分金-亚硫酸钠分银的火法-湿法联 合工艺对阳极泥进行综合回收。试验结果表明: 在上述联合工艺下,阳极泥中硒挥发率达到99.7%,粗硒产品中硒品位达93.6%; 铜浸出率达到95.8%,海绵铜中铜品位达到87.62%; 金浸出率达到99.2%,粗金产品中金品位为99.3%; 银浸出率达99.4%,粗银产品中银品位为98.1%。该工艺有效实现了铜阳极泥中硒、铜、金、银的综合回收。  相似文献   

2.
采用XRF、XRD、粒度仪分析、扫描电镜分析等分析方法对某富含金银阳极泥矿的成分、粒度、物相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此阳极泥矿粒度细、结构复杂,富含金、银,总含量达到10.42%,主要有色金属为铜、铅,含量分别为17.26%、13.28%;阳极泥矿中金主要以金银合金的形式存在,少部分包裹在硒化铜及硫酸铅中并伴随少量的银、锑等元素;银主要以硒化银、硒酸化银、铜银硒、金银合金及包裹在硫酸铜或者硫酸铅中形成共生化合物等形式存在;铜主要以硫酸铜化合物形式存在,硫酸铜是阳极泥矿的基底,并附存大量的其它杂质元素;铅主要以硫酸铅、硫酸铅钡、砷酸锑铅并伴有锑、金、银、砷等元素的形式存在。除此之外,阳极泥矿中还含有硫酸钡、硫酸锑等化合物。通过分析此阳极泥矿中金、银元素及主要杂质元素铜、铅的成分与赋存状态,为制定高效提取金、银的工艺流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贵金属业炼工艺被分为5个阶段:1.铜/镍在高压釜中的浸出;2.硒焙烧;3.多尔(金银)熔炼;4.银电解;5.金回收体系。该工艺近几年在奥托昆普公司的哈雅瓦尔塔金属冶炼厂得到发展,该厂每年处理大约600,000kg铜阳极泥。奥托昆普的波利(Pori)工厂阳极泥处理工艺流程从1941年以来不断取得进展并发展迅速。主要的变化是将常压浸出改成高压浸出,将硫酸焙烧改成二氧化硫/氧气焙烧,老式金银熔化炉改为转  相似文献   

4.
资金属精炼工艺被分为5个阶段:1.铜/镍在高压釜中的浸出;2.硒焙烧;3.多尔(金银)熔炼;4.银电解;5.金回收体系。该工艺近几年在奥托昆普公司的哈雅瓦尔塔(Harjavalta)金属冶炼厂得到发展,该厂每年处理大约600,000kg铜阳极泥。奥托昆普的波利(Pori)工厂阳极泥处理工艺流程从1941年以来不断取得进展并发展迅速。主要的变化是将常压浸出改成高压浸出,将硫酸焙烧改成二氧化硫/氧气焙烧,老式金银熔化炉改为转炉,金电解/王水工艺改为快速盐酸浸取工艺。波利厂目前生产30,000kg银、1,000kg金、30,000kg硒和数百公斤Pt-Pd精矿。  相似文献   

5.
某铜-铅阳极泥侧吹炉炉砖中金银含量较高,为高效综合提取炉砖中的金银,研究采用中温氯化焙烧-分步浸出工艺对该炉砖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在焙烧温度为850℃,焙烧时间为2h,氯化钠用量为10%,硫代硫酸钠用量为8.5%,氨水用量为200L/吨焙烧渣,浸出温度为25℃,浸出时间为5h的条件下,银浸出率可达96.43%;在硫脲用量为0.2mol/L,硫酸铁用量为4g/L,浸出时间为15h,浸出温度为40℃的条件下,金浸出率可达84.68%,该工艺处理含金银废炉砖效果较好,研究可为含金银固废资源高效综合利用提供工艺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 一、前言在铜、铅阳极泥火法提炼金银的工艺流程中,分银炉吹炼贵铅所产氧化渣含有一定量的稀贵金属和重金属,产出量一般为贵铅投入量的1/2。根据我厂金属普查表明,铜、铅阳极泥中铋的37.74%、银的2—3%,金  相似文献   

7.
以智利某含金银铜浮选尾矿为研究对象,在对试样进行化学多项分析、铜物相分析以及金的化学物相分析等研究基础上,采用硫酸优先浸铜再氢化浸金银工艺,铜浸出率为83.03%,金浸出率65.22%,银浸出率76.35%,可为同类型矿石的综合利用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8.
某金银铜矿综合利用新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四川某铜矿山原有生产工艺简单粗放、产品回收率低,矿石中的金银贵金属及伴生石英矿物没有得到开发利用。本文在工艺矿物学成果的基础上,开发了适于金银铜矿的混合浮选-浸出的联合新工艺。该工艺通过混合浮选方法,分别得到铜金银混合精矿和混合浮选尾矿。其中,混合精矿经进一步浸出处理后,得到浸出率为90%的硫酸铜产品及含金91.01g/t、银6015.00g/t的金银渣产品;同时,混合浮选尾矿经反浮选和浸出除杂处理后,得到具有商品价值的石英精粉。研究结果表明:对四川某金银铜矿,采用推荐的混合浮选-浸出工艺,可以提高铜矿物选矿回收率,减少选铜尾矿的排放,对我国铜矿的技术开发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
针对高镍阳极泥碳酸钠焙烧-碱浸-酸浸所得脱铜渣中金银的碘化浸出行为进行了研究,在室温下考查了碘离子与碘分子摩尔比、碘浓度和时间对金银浸出率的影响。得到了室温下最佳的浸出条件:固液比1∶30,碘离子I-与碘I~2的摩尔比为2∶1,原始碘浓度17.5 g/L,浸出时间1 h。此时金的一次浸出率达到96.62%,银浸出率为0.39%。经过碘化浸出,原料中存在的AgCu_3Cu(AsO_4)_3转化成AgI。将碘化法一段浸出渣继续进行二段浸出,可以使金的总浸出率达到98.72%,银浸出率为0.88%。试验结果表明,通过二段碘化浸出能够选择性浸出金,而绝大多数银仍留在浸金渣中,便于实现金银的分离和回收。  相似文献   

10.
采用选择性脱铜—氰化提取金银的湿法处理工艺综合回收含金银硫酸烧渣中的有价金属。重点介绍该工艺中选择性脱铜试验研究。确定的最佳选择性脱铜条件为:加酸量60 kg/t烧渣,磨矿粒度-0.045 mm占80%,浸出温度80℃,浸出时间2 h,矿浆浓度40%;在该条件下,铜、锌浸出率分别为84.36%和62.28%,铁浸出率仅为2.79%,金、银等不被浸出,取得了较好的选择性脱铜效果;脱铜渣氰化金、银浸出率分别为85.61%和69.91%,得到的铁精矿含铁64.16%,其它杂质金属含量较低,实现了烧渣中有价金属的综合利用。本研究有效解决了传统硫酸烧渣氰化提取金、银存在的浸出率低,得到的铁精矿杂质金属含量高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许根福  孙秀玲 《铀矿冶》1995,14(4):244-251
研究了用353E树脂从树脂矿浆法提金的某银金矿氰化尾浆中进一步回收银的工艺。4段逆流矿浆吸附,树脂银容量为12mg/g,银吸附率达98.5%,载银树脂先用氰化钠溶液解吸铜、铁,水洗后硫脲硫酸溶液解吸银、再电沉积回收,银的解吸率及电积率均在98%左右。  相似文献   

12.
方明山  王明燕 《矿冶》2018,27(3):104-108
某铜矿石中铜品位为0.53%,其中伴生有价元素金、银的品位分别为0.11 g/t和2.76 g/t,虽然相对较低,但仍具有一定的综合回收利用价值。运用AMICS(Advanced Mineral Ident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System)对该铜矿中的伴生金银进行了赋存状态研究。查明了该矿石中金银矿物的种类、金银矿物的嵌布特征和嵌布粒度,以及影响它们回收的最主要因素,为其综合回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蒙古某铜矿含铜0.61%,含硫2.57%,含金0.80g/t,含银15.12g/t,矿石中铜矿物主要为黄铜矿、斑铜矿及辉铜矿,脉石矿物有石英、长石、云母等。矿石中金、银等有价元素与黄铜矿、黄铁矿等金属矿物之间嵌布关系密切。本文研究针对该矿石特征,采用铜优先-铜和脉石浮选分离工艺流程,粗选采用选择性捕收剂BKH优先选铜,精选采用新型抑制剂BKL抑制脉石矿物,最终获得实验室闭路试验结果为:铜精矿含铜24.85%,铜回收率81.88%;含金21.87g/t,金回收率55.00%;含银515.80g/t,银回收率68.89%。  相似文献   

14.
西藏某氧化铜矿石选矿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对西藏某氧化铜矿石进行了可选性试验研究。试验根据矿石的工艺矿物学特性,以传统的硫化浮选工艺为基础,采用“硫氧分步粗选-粗精矿混合精选”的工艺流程并辅之以新型高效浮选药剂,有效地选别和综合回收了矿石中的有价元素铜和伴生金、银。闭路试验指标为,铜精矿品位31.66%、回收率83.25%,铜精矿含金1.50g/t、银106g/t,金、银回收率分别为78.62%、64.35%。  相似文献   

15.
何从行 《矿冶工程》1994,14(1):39-43
金银火法冶炼中炉衬废砖的金银含量高,回收价值大。研究确定了浮-重联合选矿、产品酸浸除镁的炉衬废砖处理工艺。采用组合浮选药剂,可强化浮选效果,浮选尾矿经摇床重选确保了粗粒金银的回收;精矿酸浸除镁可满足冶炼要求;尾矿脱镁后可返回铅粗炼系统综合回收金、银、铜、铋等有价金属,有效地利用了资源。工艺流程简单、合理,易于实施,应用于生产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新疆阿舍勒铜矿为促进矿山经济持续发展,进行了高效捕收剂Y89代替捕收剂PAC的选矿试验研究。试验室小型闭路试验证明,Y89对铜矿物及金银具有较好的捕收能力和选择性。生产实践表明,Y89实现了铜锌金银回收指标的同步提高,可以替代PAC。  相似文献   

17.
提高永平铜矿铜,银回收率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贺飞丽 《矿冶》1996,5(1):46-49,112
永平铜矿长期因矿石性质多变、矿物组成复杂、硫铜含量比值大、伴生银金嵌布粒度细、混合粗精矿又未按设计要求进行再磨,致使铜、硫分选困难,生产指标难以提高。采用分步优先浮选工艺,应用选择世较好的捕收剂,中矿再磨,解决了铜、硫分选困难的问题,达到了提高铜、银回收率的目的。生产实践表明,该工艺可提高铜回收率2.37%、银回收率2.59%,矿山每年可增加经济效益500万元以上。  相似文献   

18.
胡婷  刘全军  邓荣东  叶峰宏 《矿冶》2012,21(1):18-23
采用重—浮联合流程回收某低品位铜矿石中的铜和金。金的回收通过重选富集,进一步上摇床提高金的品位,得到的金精矿的品位为121.45 g/t,回收率为60.73%。铜的回收采用氧硫混浮,浮选通过一次粗选、四次精选、三次扫选,得到最终铜精矿的品位为12.56%,回收率为80.49%。且铜精矿中金的品位也有10.77g/t,产品达到计价标准。  相似文献   

19.
狮子山铜矿是一个蕴藏有一定量伴生金银的大型铜矿 ,其原矿含铜 1.0 %左右 ,含金 0 .3 3 1g/t,含银12 .0 1g/t,伴生金银在铜精矿中得到很好地富集 ;据统计 ,伴生金银产值约占狮子山铜矿年总产值的 2 0 %左右。本文旨在对已开采的矿床的伴生金银资料进行必要地整合 ,探寻其存在的方式以及与其它矿种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