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矿山开发是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引起环境系统结构和功能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应积极开展矿山环境地质工作,结合矿区地质环境特点和与矿山生产安全、人体健康等有关的各类环境(地质)问题,及时为矿山环境保护和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本文还提出了开展矿山环境地质的一般工作方法和要求。  相似文献   

2.
人类频繁的工程活动,势必对地质环境造成影响,通过对某粮库滑坡的分析介绍,旨在增强人们保护地质环境的意识。  相似文献   

3.
肥城矿区地质环境现状及治理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德广  卫伟 《煤矿开采》2002,7(2):73-74
阐述了采矿活动对地质环境造成的影响及危害,预测了未来5年矿区开采范围和可能对地质环境带来的影响,并制定了防止地质环境恶化、促进经济建设与地质环境协调发展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4.
河南省济源市克井镇北煤矿区,经过20多年的开采,地质环境破坏严重,造成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有采空塌陷、地裂缝等.随着煤矿采空区地质环境条件的不断恶化,引发的环境地质问题日益突出,因采空塌陷造成当地居民房屋开裂,地面出现裂缝,给当地人民群众的深造成严重的影响.就该煤矿开采引发的环境地质问题进行了剖析,提出了采用注浆施工技术对采空塌陷区进行治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卫伟  张希诚 《煤炭科学技术》2000,28(11):25-26,21
阐述了采矿活动对地质环境造成的影响及危害,预测了未来5年矿区开采范围和可能对地质环境带来影响,并制定了防止地质环境恶化、促进经济建设与地质环境协调发展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6.
煤炭开发既带来了经济和社会的繁荣,又对矿山地质环境、生态环境、景观环境造成破坏。探讨了煤炭开发对矿山环境的破坏与治理问题。  相似文献   

7.
在城市人口增加、资源紧缺、环境恶化的大背景下如何使社会可持续发展成为了城市发展的重大科学命题。一方面城市化建设对地质环境造成显著的破坏和影响,另一方面环境地质问题和地质灾害反而对城市化建设和发展造成影响和制约。以城市地质工作和城市化建设的相互关系为基础,探讨了乌鲁木齐市的环境地质问题,总结了城市地质工作的发展和存在的问题,并对城市地质工作的发展方向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矿山在进行生产作业时难免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环境地质问题,对周围的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尤其是露天开采的作业方式,对环境的破坏性更为明显。以都兰察汗乌苏建筑用石料矿矿山为研究对象,对矿山目前存在的环境地质问题进行分析,并开展相应的治理措施探讨。研究结果表明,矿山当前存在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为发育有若干不稳定采矿边坡,存在含水层、土地资源、地形地貌景观破坏等现象。同时针对上述存在的环境地质问题提出了7种治理措施,分别为危岩体及碎石清理、边坡的削坡反压、排水沟建设、场地回填平整、网围栏与警示牌工程、覆土工程和植被重建工程。该讨论内容可能对类似矿山环境地质问题治理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9.
唐山沿海自然地质环境条件复杂,随着沿海地区港口和城市建设的加快,环境地质问题日益突出。本文通过对唐山滨海地区地震、地面沉降、海(成)水入侵、水土污染、湿地锐减等环境地质问题的现状分析,讨论了其形成原因、可能造成的危害,预测了其发展趋势。认为在唐山沿海经济开发中,必须正确认识和评价该地区的环境地质问题,将防治和减缓灾害的发生作为今后的一项长期工作,纳入唐山沿海开发规划和管理体制之中。  相似文献   

10.
宋宇辰  李庆 《现代矿业》2013,29(11):69-71
在对前大地渠铁矿地质环境背景及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分析的基础上,对前大地渠铁矿地质环境做出了现状评估与预测评估,并提出了一些有关的防治技术措施,对矿山地质环境的保护与改善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我国基层地质勘探单位人力资源供给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地勘行业人力资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地质勘探人力资源最大的来源是地质类高校或是地质专业的学生,由于种种原因,地质专业的招生以及相应的地质行业特别是基层地质单位的人力资源供给出现了不足的现象。本文以基层地勘单位人力资源供给为研究对象,就通常所关注的薪酬和工作环境因素进行实证研究,指出对于薪酬的满意程度会影响毕业生去基层单位工作的选择,工作环境因素的影响并不显著。论文从制度经济学角度提出改善基层地勘单位人力资源供给的具体建议,包括提高薪酬、实施项目制和在大中城市设立研究单位等。  相似文献   

12.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地勘行业人力资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地质勘探人力资源最大的来源是地质类高校或是地质专业的学生,由于种种原因,地质专业的招生以及相应的地质行业特别是基层地质单位的人力资源供给出现了不足的现象。本文以基层地勘单位人力资源供给为研究对象,就通常所关注的薪酬和工作环境因素进行实证研究,指出对于薪酬的满意程度会影响毕业生去基层单位工作的选择,工作环境因素的影响并不显著。论文从制度经济学角度提出改善基层地勘单位人力资源供给的具体建议,包括提高薪酬、实施项目制和在大中城市设立研究单位等。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分析了中央公益性地质调查人才现状及问题,利用人力资源激励理论,提出加强工作激励、分配激励、评估激励、培训激励等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4.
焦作市是以矿业开发而发展起来的工业城市,经过几十年的大力开发,使得矿区地质环境日益恶化,加上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不合理的人类经济活动,在矿区周边引起了许多环境地质问题,采矿引发的环境污染问题,主要是矿山在采、选、治、运输等过程中排放“三废”对环境的污染,随着地质环境条件的不断恶化,引发的环境地质问题日益突出,已严重制约着焦作工业经济的发展。就矿业开采引发的环境地质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5.
徐佳 《金属矿山》2018,47(3):178-181
针对矿山地质环境影响因素具有多样性、不确定性特征,难以进行定量评价的问题,将模糊层次法(Fuzzy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FAHP)与可变模糊集相结合,以宁夏某地区为例,构建了一种适用于矿区地质环境的定量评价模型。首先构建了涵盖矿区地质背景、地质灾害、资源毁坏、环境污染等4个一级指标,工程地质条件、地形地貌、水文气象、人类活动强度等16个二级指标的矿区地质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采用可变模糊集求解方法计算了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向量,并结合FAHP法求解出矿区地质环境等级特征值,依据各特征值对矿区地质环境所属等级进行了准确划分。研究表明:该矿区地质环境等级特征值为2.489,综合地质环境等级为II级,区内地质环境总体良好;该区矿区地质背景、地质灾害、环境污染等级均为II级,资源毁坏等级为III级,表明该区资源毁坏程度处于预警状态,有必要进一步加大矿产资源、土地资源以及水资源的保护力度,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本文阐述了榆林市地质环境特征与地质灾害分布特征的关系,本区主要地质灾害有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的诱发因素可分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其中人为因素对地质灾害的发生发展影响很大。针对这些现象,提出了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以促进地质环境与经济建设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7.
魏翔  杨兴科  柴小兵 《资源与产业》2010,12(Z1):134-138
本文阐述了榆林市地质环境特征与地质灾害分布特征的关系, 本区主要地质灾害有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 地质灾害的诱发因素可分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其中人为因素对地质灾害的发生发展影响很大。针对这些现象, 提出了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 以促进地质环境与经济建设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8.
基于AHP法的鄂尔多斯市煤矿矿区环境质量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深入分析鄂尔多斯市煤矿矿区资料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从区域地质背景、矿山地质环境、人类活动三个方面选取了13个指标作为矿区环境的评价因子,建立了鄂尔多斯市煤矿矿区环境质量评价模型。采用该模型对鄂尔多斯市五个主要煤矿矿区进行了评价,并对矿区进行了分级,评价结果与矿区实际环境情况基本吻合。研究表明,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鄂尔多斯市煤矿矿区环境质量评价是实用的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研究区内采坑错落分布,废弃矿渣随意堆放,压占损毁土地资源。勘查区内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主要有地形地貌景观破坏(采坑和废弃矿渣堆)、矿山地质灾害(崩塌危岩体、滑坡)、土地资源损毁及含水层破坏等。研究了废弃矿山地质环境评价和治理技术,采用边坡整理、平整场地、挡土墙、覆土工程、道路工程、防护工程、生物绿化工程等措施,使区内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促进了整个生态系统的融洽与协调,并保持了系统之间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20.
榆神府矿区位于毛乌素沙地与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过渡地带,该矿区煤层埋藏浅、开采厚度大、上覆基岩厚度较薄且有松散潜水含水层分布。区内常年干旱少雨、植被稀疏,是典型的生态脆弱区,大规模煤层开采容易导致较严重的地质环境问题。分析了影响研究区生态环境的地质采矿因素,研究煤层开采对各地质环境因素的影响;采用支持向量机(SVM)理论和方法,建立了综合地质环境质量评价及预测非线性模型,对研究区煤炭资源开采地质环境多因素非线性相互作用演变结果进行了评价和预测,得到了5个等级综合地质环境现状分区、开采变化的预测结果。该方法在评价复杂地质环境多因素非线性相互作用及预测综合地质环境演变方面具有更科学、精细、接近现实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