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针药并用治疗面瘫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瘫亦称周围型面神经麻痹 ,是较常见的颅神经疾患。针灸治疗面瘫的文献散载于我国历代中医书籍中 ,祖国医学的描述中对面瘫的症状描述比较朴实 ,仅用“口眼歪斜”概括了面瘫的主证。笔者临床中收集整理了有记载的面神经麻痹 1 90例 ,现将临床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 90例病人中男 1 0 8例 ,女 82例 ,年龄最大的 72岁 ,最小年龄 8岁。临床无特殊发病规律 ,一年四季均可发病 ,但以冬季为多。 1 90例中男性占多数 ,突然发病 ,发病前多有感受冬凉之邪病史。发病部位面部一侧 ,双侧者未见。发病时间最长者 1年 ,最短者当日。2 治…  相似文献   

2.
Bell氏面瘫是一种常见的面部疾病 ,任何年龄均可发病 ,以青壮年为多见 ,男性略多于女性 ,与季节、气候无明显关系。近年来 ,笔者中医辨证治疗本病 5 6例 ,疗效较好 ,现介绍如下 :1 一般资料病例全部来自本院门诊 ,其中男性 30例 ,女性 2 6例 ;年龄最小 10岁 ,最大 75岁 ,平均 38岁 ;病程最短半天 ,最长 1年余。2 治疗方法2 1 初期风寒型 :症见头背寒冷无汗 ,颈项紧张不适 ,舌苔淡白 ,脉浮紧。治宜祛风散寒、活血通络。药用 :荆芥、防风、赤芍、川芎、制附子、白僵蚕、全蝎、羌活等 ,表寒重者加麻黄。风热型 :症状多见耳内、耳后胀痛…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顽固性面瘫临床上常见病因病机的阐述以及对3例顽固性面瘫患者针药结合辨证施治过程及疗效的报道,总结针药结合治疗顽固性面瘫的证治运用法则,进一步探索当前治疗顽固性面瘫的最优治疗办法,为此类疾病今后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周围性面瘫是临床的常见病 ,多发病 ,可发于任何年龄阶段 ,可谓发病年龄跨度大。笔者在多年来的临床中发现 ,治疗该病若仅仅针刺局部腧穴 ,往往疗程较长 ,且易遗留后遗症 ;而采用辨证施穴不仅可明显缩短疗程 ,大大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而且对于迁延不愈的疑难性面瘫也有较好的疗效。现探讨如下 :1 诊断标准根据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神经病学》中关于周围性面瘫的诊断为标准。凡急性起病 ,一侧面部表情肌瘫痪 ,不能作蹙眉、皱额、鼓颊等动作 ,病侧额纹消失 ,眼睑不能闭合或闭合不全 ,鼻唇沟变浅或消失 ,口角歪向健侧 ,漱口漏水 ,进餐时食物…  相似文献   

5.
本文将周围面瘫急性期90例患者辨证分为寒证和热证,并采取了不同的针刺方法,观察28天。结果:总有效率为97.8%,无1例患者病情加重。说明周围性面瘫急性期适合针刺,但要辨证准确,针刺方法得当。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针灸辨证治疗面瘫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168例面瘫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72例采用药物结合理疗,治疗组96例针灸治疗辨证,治疗2个月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75.00%,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针灸辨证治疗面瘫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医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方法:提出中医药辨证论治及中药塞鼻外用的方法共同治疗急性周围性面瘫,通过3例病案说明中医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有效性。结论:中医药在治疗周围性面瘫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8.
自 1 995年以来 ,笔者运用中药内服、外敷 ,结合针刺疗法综合治疗面瘫 5 2例 ,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5 2例中男性 2 8例 ,女性 2 4例 ;年龄 1 7~ 45岁 ;病程 5天~ 1个月。左侧面瘫者 37例 ,右侧面瘫者 1 5例。本组患者均应用过强的松、地巴唑及维生素 B族  相似文献   

9.
面瘫是临床常见病之一。古代医家称之为“口眼斜”。近代称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它的起病突然 ,多在晨起或晨练时发病。以《灵枢·经筋》篇曰 :“卒口僻 ,急者目不合”。临床表现多为一侧面部肌肉僵硬、麻木 ,眼睑闭合不全 ,流泪 ,口角歪向健侧 ,漱口漏水 ,口腔患侧滞留食物 ,抬头纹、鼻唇沟、人中沟等纹路变浅或消失 ,吹风、鼓腮、皱眉等动作困难 ,部分人初起耳后、耳下疼痛。此病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精神压力。笔者近年结合西医理论 ,采用针药作用的治疗方法 ,疗效较好 ,现介绍如下 :1 一般资料69例患者均确诊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其中男…  相似文献   

10.
针灸分期辨证治疗面瘫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针灸分期辨证治疗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针灸分期辨证治疗面瘫60例,急性期采用毫针,宜浅刺,风寒者加灸,风热者加耳背静脉放血;恢复期毫针针刺适当增加刺激量,并配合患侧闪罐;后遗症期患侧补泻兼施,泻健侧,针后患侧用隔姜灸。结果:60例患者中,治愈50例(急性期39例),占83.3%;显效6例(急性期1例),占10%;好转3例,占5%;无效1例,占1.67%。结论:面瘫的治疗关键在于及早针灸,分期辨证,选穴与方法并重,可有效地提高疗效,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针药并用治疗面瘫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近年来以针灸药并用治疗面瘫60例,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采针药配合治疗周围性面瘫32例,结果治愈率达87.5%,有效率96.88%,与30例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提示针刺加用中药辨证施治治疗能综合征病程,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3.
中药熏药是我科室治疗面瘫的常规疗法之一,对其护理是本科室护士必须掌握的技术。经过长期临床应用,现总结了进行中药熏药操作的护理要点,具体归纳为“二观察、二防止、二严格、二注意”,以使面瘫患者能安全地渡过治疗期,并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4.
面瘫又称口僻、吊线风.临床以一侧面部表情肌突然瘫痪,同侧额纹消失,眼裂扩大,眼睑不能闭合,鼻唇沟变浅,口角歪向健侧,甚者口角流涎,咀嚼时食物滞留在患侧齿颊之间,或因面瘫口歪致说话吐字不清.面瘫临床一般分为中枢性面瘫、周围性面瘫两者.本文主要论述周围性面瘫的辨证施护.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面瘫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6例面瘫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采用单纯西医抗炎、消肿、营养神经类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辅以针灸疗法。[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7.3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9.47%(χ2=8.913,P<0.05)。[结论]西药联合针灸治疗面瘫较单纯应用西药治疗面瘫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针药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2007年1月~2010年8月诊治的107例面瘫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54例采用针刺和内服中药治疗,对照组53例采用单独的针刺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87.0%,对照组66.0%,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针刺和内服中药治疗面瘫疗效明显而确切,且安全,操作简单,经济方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治疗面瘫的不同治疗方法.方法:治疗组50例,通过针药结合治疗面瘫;对照组41例,采用单一针刺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66.0%,对照组治愈率34.1%,两组治愈率及治愈者所需疗次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针药结合治疗方法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针药并用治疗面瘫30例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文娟 《北京中医》2000,19(2):50-50
笔者自1993年以来,自拟"治瘫煎",同时针刺阳白、牵正、合谷三穴治疗面瘫,效果较好,很少留后遗症,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面瘫中医称之为“口僻”或“口眼歪斜”。2001年~2004年笔者采用针药结合的方法治疗面瘫10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一般资料100例患者中男性68例,女性32例;年龄最小40天,最大74岁,其中20~45岁80例,占所有病例的80%。中医辨证分型:风寒阻痹型63例,风寒型22例,肾虚型15例。治疗方法以透穴为主:地仓透颊车,阳白透鱼腰,下关透颊车。配穴:合谷、内关、风池、外关等。针灸每天1次,每次取穴6~8个,留针40~60min(根据病情轻重、病程长短及症状而定)。病的初起,针患侧用长针透穴法,病程长者(3个月以上)先针健侧,后针患侧,针浅刺用补法。中药:初…  相似文献   

20.
面瘫,又称“口僻”,现代医学称为面神经炎。多由人体正气不足,经脉空虚,卫外不固,风邪夹痰夹瘀侵袭面部阳明少阳经脉,致使经脉痹阻,气血郁滞,筋脉失养,经筋纵缓不收而发生口眼歪斜。该病的发生是以气虚为本,风痰瘀为标。笔者以此病理基础立祛风化痰、活血通络为治疗大法,取用针灸配合面瘫宁方,以针药并治的诊疗方案应用于临床,现做简要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