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核转录因子-κB家族成员的重要亚基p65及其抑制蛋白IκBα在金地鼠颊囊鳞癌发生过程中的 表达及意义。方法 建立金地鼠颊囊癌变的动物模型,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金地鼠正常颊黏膜、上皮单纯增生 黏膜、上皮异常增生黏膜和鳞癌组织所提取的核蛋白中p65的表达差异;采用SABC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在金地鼠 颊黏膜正常上皮、上皮单纯增生、上皮异常增生、鳞状细胞癌中IκBα的表达变化。结果 正常黏膜和上皮单纯增生 黏膜中,p65表达很弱,但普遍存在IκBα的表达,该表达多局限于黏膜基底层和棘层底部细胞的胞浆中。随着上皮 异常增生的出现,p65表达增强,与正常黏膜和单纯增生黏膜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IκBα表达则显著下 降(P<0.05)。鳞癌组织中p65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黏膜和异常增生黏膜(P<0.01),IκBα的表达显著升高,明显 高于上皮异常增生黏膜(P<0.01),甚至超过正常水平(P<0.01)。结论 p65在金地鼠颊囊鳞癌发生、发展过程中 被激活。p65和IκBα在金地鼠颊囊癌变过程中的表达异常,上皮异常增生阶段p65的表达上调而IκBα的表达下调, 可能是口腔黏膜上皮癌变过程中的早期事件,可作为口腔早期癌变监测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核转录因子-κB家族成员中的一个重要亚基p65及其上游激酶IKKα在金地鼠颊囊鳞癌发生 过程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建立金地鼠颊囊癌变的动物模型。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12组配对金地鼠正常颊 黏膜、上皮单纯增生、上皮异常增生和鳞癌组织所提取的核蛋白中p65的表达差异。采用SABC免疫组织化学方 法,检测各组IKKα的表达变化。结果:在正常颊黏膜和上皮单纯增生组织中,未见明显的p65蛋白质印迹带,且两 者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正常颊囊黏膜中IKKα的表达几乎呈阴性,黏膜上皮的各细胞层细胞未见明显 的胞浆着色。上皮单纯增生组织染色类似正常上皮。随着上皮异常增生的出现,p65蛋白质印迹带增强,较正常组 和单纯增生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同时,与正常组和单纯增生组相比,IKKα的阳性着色强度增强,阳性细 胞数增加,并与异常增生程度有关(P<0.01)。在鳞癌组织中,p65蛋白质印迹带明显增强,与正常组和异常增生 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IKKα的阳性表达进一步增加,呈广泛的强阳性表达。与正常组和异常增生 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p65在金地鼠颊囊鳞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被激活。p65和IKKα在金地 鼠颊囊癌变过程中表达异常。  相似文献   

3.
金地鼠颊囊癌变过程中p65蛋白的表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核转录因子-κB家族成员中的一个重要亚基p6 5在DMBA诱导的金地鼠颊囊鳞状细胞癌发生过程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建立金地鼠颊囊癌变的动物模型。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12组配对金地鼠正常颊粘膜、上皮单纯增生、上皮异常增生和鳞状细胞癌组织所提取的核蛋白中p6 5的表达差异。结果在正常颊粘膜和上皮单纯增生组织中未见明显的p6 5表达,且两者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 >0 .0 5 )。随着上皮异常增生的出现,p6 5表达增强,较正常组和单纯增生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 <0 .0 1)。在鳞状细胞癌组织中,p6 5的表达进一步增强,与正常组和异常增生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 <0 .0 1)。结论p6 5在金地鼠颊囊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被激活。P6 5在金地鼠颊囊癌变过程中的表达异常,尤其是在上皮异常增生阶段的表达水平上调,可能是口腔粘膜上皮癌变过程中的一个早期事件。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金黄地鼠颊囊黏膜癌变过程中诱导性一氧化氮(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的表达与凋亡相关蛋白Bcl-2的关系。方法:6—8周龄金黄地鼠72只,随机分为实验组(60只)和空白对照组(12只),空白对照组地鼠不做任何处理.实验组地鼠用0.5%的二甲基苯丙蒽(dimethyl-benzanthrance,DMBA)丙酮溶液诱导生成颊囊黏膜癌.并在黏膜癌变的不同阶段检测组织中iNOS和Bcl-2的表达。结果:正常地鼠颊囊黏膜组织中未见iNOS阳性表达.组织中iNOS、Bcl-2的表达强度在颊囊黏膜癌变过程中均呈上升趋势。鳞癌组织中iNOS的表达较单纯增生组织显著增强(P〈0.011;鳞癌组织中Bcl-2的表达强度明显高于轻度上皮异常增生组(P〈0.05),但与重度和中度上皮异常增生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Bcl-2的表达强度随iNOS表达强度的增强呈现先升后降的复杂变化。结论:一氧化氮参与了颊囊黏膜鳞癌的发生、发展,并可能通过Bcl-2途径调节肿瘤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c-fos、HSP70在金黄地鼠颊囊黏膜从正常黏膜到单纯增生、异常增生及鳞癌的表达的变化。方法 :采用DMBA诱导金黄地鼠颊囊癌变动物模型 ,SABC免疫组化法检测c -fos、HSP70蛋白的表达。结果 :c -fos在异常增生上皮及鳞癌的表达与正常和单纯增生组相比明显提高 (P <0 .0 1) ,阳性染色等级随病理等级改变提高 (P <0 .0 1) ;HSP70在鳞癌的表达与正常黏膜相比明显提高 (P <0 .0 5 ) ;c -fos、HSP70的表达有相关性 (P <0 .0 1)。结论 :c -fos高表达是鳞癌发生的早期事件 ,与HSP70在鳞癌的发生发展中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p65及其抑制蛋白IκBα在口腔白斑(OLK)及口腔鳞癌(OSCC)中的表达及其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正常口腔黏膜上皮(n=10)、OLK(n=46)及OSCC(n=36)中的NF-κBp65、IκBα表达。结果:NF-κBp65在正常口腔黏膜、单纯增生型OLK、异常增生型OLK及OSCC的表达率分别为:0%、9.09%、42.86%、72.22%,4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κBα在4组中呈动态表达,分别为:10%、81.82%、48.57%、86.11%,4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F-κBp65与IκBα的表达在OLK癌变过程中呈负相关(P〈0.05),在癌组织中呈正相关(P〈0.05)。结论:二者可能是检测OLK的恶变潜能及OSCC早期诊断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7.
金黄地鼠颊囊癌变过程中E-钙粘附素表达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E -钙粘附素在金黄地鼠颊囊癌变过程中的表达 ,探讨E -钙粘附素与肿瘤的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 2 3例金黄地鼠颊囊正常黏膜 ,2 2例上皮单纯增生 ,2 2例上皮异常增生 ,2 3例鳞癌组织中E -钙粘附素的表达。结果 :E -钙粘附素在口腔正常黏膜上皮中均匀广泛被染色 ,上皮异常增生及鳞癌中E -钙粘附素呈明显下调表达 ,且与正常黏膜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E -钙粘附素的下调表达是口腔黏膜鳞癌发生发展的早期变化 ,可作为口腔黏膜恶变潜能的重要标志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α-连接素(α-catenin,α-cat)在金黄地鼠颊囊癌变过程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23例正常金黄地鼠颊囊黏膜上皮组织、22例单纯增生上皮组织、22例异常增生上皮组织、29例鳞癌组织中α-cat的表达情况。结果α-cat在正常金黄地鼠颊囊黏膜上皮组织中均匀、强烈表达;在异常增生组织中α-cat的表达降低,在鳞癌中的表达明显降低,与异常增生相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α-cat的表达减弱与金黄地鼠颊囊癌变密切相关,可作为恶变的一个较好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CDK2在金黄地鼠颊囊黏膜从正常黏膜到单纯增生、异常增生及鳞癌的表达变化.方法采用DMBA诱导48只金黄地鼠颊囊癌变动物模型,SABC免疫组化法检测CDK2蛋白的表达.结果CDK2在异常增生上皮及鳞癌的表达与正常和单纯增生组相比明显提高(P<0.05),阳性染色等级随病理等级改变提高(P<0.05).结论CDK2参与了口腔黏膜癌前病变和鳞癌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dpc4基因在金黄地鼠颊囊癌变过程中的表达特征,探讨其与口腔鳞癌的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23例金黄地鼠颊囊正常上皮、21例单纯增生上皮、27例异常增生上皮、25例鳞癌组织中DPC-4的表达。结果:DPC-4在正常黏膜上皮组织的细胞质内呈稳定性、强阳性表达,在细胞质内出现棕褐色颗粒;在单纯增生上皮中表达与正常黏膜组织相似;在上皮异常增生组织表达降低,阳性率为74.1%;在鳞癌中的表达亦明显降低,阳性率为48%,且与正常黏膜、异常增生黏膜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Smad4的缺失促进了口腔黏膜鳞癌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1.
腔鳞癌(OSCC)中的表达及其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正常口腔黏膜上皮(n=10)、OLK(n=46)及OSCC(n=36)中的NF-кBp65、IкBα表达.结果:NF-кBp65在正常口腔黏膜、单纯增生型OLK、异常增生型OLK及OSCC的表达率分别为:0%、9.09%、42.86%、72.22%,4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кBα在4组中呈动态表达,分别为:10%、81.82%、48.57%、86.11%,4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F-кBp65与IкBα的表达在OLK癌变过程中呈负相关(P<0.05),在癌组织中呈正相关(P<0.05).结论:二者可能是检测OLK的恶变潜能及OSCC早期诊断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灵芝三萜在口腔癌变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抑制作用和机制。方法:建立金黄地鼠颊囊动态癌变的动物模型60只,分2组:A组(灵芝三萜组),B组(对照组),每组30只。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VEGF在2组动物模型中的表达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6周时A组正常黏膜上皮例数多于B组,上皮异常增生率A组明显低于B组(P<0.01),9周时中、重度上皮异常增生和癌变率A组低于B组(P<0.05),12周时A组癌变率低于B组(P<0.01)。在整个癌变动态观察期内,2组颊囊癌变过程中不同组织学发生情况有显著差异(P<0.01),A组病变严重程度始终低于B组。VEGF表达强度随着正常黏膜至鳞癌的发展逐渐增强。在上皮单纯增生、上皮异常增生、鳞癌中A组与B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灵芝三萜对口腔黏膜癌发展过程中具有抑制作用并显示出明显的血管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口腔黏膜癌变过程中HIF-1α、iNOS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建立金黄地鼠颊囊癌变模型,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测定地鼠颊囊癌变过程中HIF-1α、iNOS;mRNA的表达。结果:HIF-1α mRNA在重度异常增生组和鳞癌组出现表达,二者间表达阳性率(44%,68%)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他各组均未检测到HIF-1α mRNA的表达。iNOS在异常增生组和鳞癌组异常高表达,其中轻度、中度异常增生组与鳞癌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重度异常增生组与鳞癌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HIF-1α的过度表达是黏膜癌变过程中的早期行为,早于组织学上的血管形成和浸润。HIF-1α、iNOS相互协同促进口腔黏膜癌的发生与发展,检测组织中二者的表达将成为临床监测口腔黏膜癌变进展及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灵芝三萜在口腔癌变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抑制作用和机制.方法:建立金黄地鼠颊囊动态癌变的动物模型,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caspase-3在两组动物模型中的表达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在整个癌变动态观察期内,两组颊囊癌变过程中不同组织学发生情况有显著差异(P<0.01),A组病变严重程度始终低于B组.随着上皮病变程度的加剧,caspase-3 的表达呈现逐步增强趋势.A组与B组相比,在正常组、上皮单纯增生组、上皮异常增生组、鳞癌的不同病损中,A组阳性率低于B组.A组与B组正常组和上皮单纯增生组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但在上皮异常增生和鳞癌组织中A组与B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灵芝三萜对口腔黏膜癌发展过程中具有抑制作用并可能不是通过细胞凋亡途径发挥作用,而可能发挥直接细胞毒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iNOS)在口腔癌前病变、口腔鳞癌发展过程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 10例正常口腔黏膜、8例上皮单纯增生、2 0例上皮异常增生和 3 2例鳞状细胞癌组织中iNOS的表达。结果 正常口腔黏膜iNOS阴性表达 ;上皮异常增生组和鳞癌组中iNOS的表达较上皮单纯增生组均显著增加 (P <0 .0 5 ) ;随着上皮异常增生程度的加重 ,iNOS的标记指数逐级显著上升 (P <0 .0 5 ) ;上皮异常增生组与鳞癌组之间以及鳞癌的各病理分级之间iNOS的表达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iNOS的表达可能参与了口腔鳞癌的衍进过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survivin基因和EphB4基因表达在金黄地鼠颊囊癌变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DMBA诱导金黄地鼠颊囊动态癌变的动物模型,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survivin和EphB4在各组组织中的表达。结果:Survivin mRNA在正常组、上皮单纯增生组、上皮异常增生组和鳞癌组的阳性表达率依次增加,除正常组与上皮单纯增生组无显著性差异外(P〉0.05),其余任两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EphB4 mRNA在以上任两组中的阳性表达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转录水平,survivin的表达与口腔黏膜从正常到癌变的发生发展过程有关,而EphB4则与之无关。  相似文献   

17.
一氧化氮在金黄地鼠颊囊粘膜癌变中的动态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金黄地鼠颊囊粘膜癌变过程中血清及组织中一氧化氮的作用,为口腔癌的预防及早期诊断寻找 一个新的检测指标。方法:用二甲基苯并萘(DMBA)诱导金黄地鼠颊囊癌变,并在诱导癌变的不同阶段检测血清 中一氧化氮的浓度及组织中iNOS的表达。结果:地鼠颊囊粘膜在由正常向鳞癌发展的过程中,血清NO浓度及组 织中iNOS的表达强度均呈上升趋势,鳞癌组血清NO浓度与正常粘膜组、单纯增生组、异常增生组相比均有显著性 差异(P<0.05);免疫组化显示,正常颊囊粘膜组织中未见iNOS阳性表达,鳞癌中iNOS的表达较单纯增生时显著 增强(P<0.01)。血清NO浓度与组织中iNOS的表达强度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rB=0.590,P<0.01)。结论:一 氧化氮在口腔粘膜鳞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促进作用,可作为诱癌过程中的一个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CDK2、CDK4在金黄地鼠颊囊黏膜从正常黏膜到单纯增生、异常增生及鳞状细胞癌的表达变化及相关性。方法采用DMBA诱导48只金黄地鼠颊囊癌变动物模型,SABC免疫组化法检测CDK2、CDK4蛋白的表达。结果CDK2、CDK4均在异常增生上皮及鳞状细胞癌的表达与正常和单纯增生组相比明显提高(P〈0.05),阳性染色等级随病理等级改变提高(P〈0.05)。CDK2与CDK4呈高度正相关。结论CDK2、CDK4参与了口腔黏膜癌前病变和鳞状细胞癌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HSP27在金黄地鼠颊囊粘膜从正常粘膜、单纯增生、异常增生到鳞癌形成过程中表达的变化。方法采用DMBA诱导金黄地鼠颊囊癌变动物模型,SABC免疫组化法检测HSP27的表达。结果HSP27在正常粘膜表达的阳性率为39.13%,单纯增生上皮为40.91%,异常增生上皮为54.55%,阳性染色等级与正常粘膜相比有增强趋势,鳞癌组织为65.52%,与正常和单纯增生组相比明显提高,全部阳性染色等级有随病理等级提高趋势。结论HSP27在正常和单纯增生上皮有基础表达,在癌前病变有提高趋势,在鳞癌则明显提高,说明HSP27在鳞癌形成早期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凋亡相关蛋白Fas、bcl-2在口腔黏膜癌变过程中的表达规律。方法:建立金黄地鼠颊囊癌变模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地鼠颊囊癌变过程中凋亡相关蛋白Fas、bcl-2的表达。采用非参数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阴性对照组黏膜,除基底细胞外,Fas多呈极强阳性表达;随上皮异常增生程度加重,Fas表达下调,主要定位于细胞的胞膜和胞质。癌变后Fas表达更低,且表达部位主要位于癌细胞胞质内,与阴性对照组黏膜相比,差异有显著性(χ2=45.576,P<0.05)。bcl-2在阴性对照组黏膜多不表达,随上皮异常增生程度加重表达上调,重度异常增生时达最高峰,鳞癌组表达降低,与异常增生组显著差异,而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χ2=19.433,P<0.05)。结论:Fas通过表达的下调及表达部位的改变,参与口腔黏膜异常增殖细胞逃逸机体的免疫监视功能及细胞毒性淋巴细胞的攻击;bcl-2通过表达上调,发挥其抑制凋亡的功能,使细胞凋亡减少,细胞的存活期延长;两者可能具有协同作用,导致增殖细胞凋亡减少,细胞增殖与凋亡失衡,导致地鼠颊囊癌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