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脊髓损伤(SCI)是一种常见而致残率很高的疾病,构建理想的SCI模型对于研究SCI病理生理机制和转归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外报道中最常见的SCI动物模型有挫伤型模型、压迫型模型、锐性损伤型模型、缺血-再灌注损伤型模型等.该文就SCI动物模型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2.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4,(12):1086-1089
[目的]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一种致残率高、后果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性损伤,给个人、家庭,甚至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临床上对脊髓损伤的治疗仅限于早期的药物治疗、手术干预以及后期的功能锻炼等手段,但目前尚无有效的治愈办法,患者往往终生处于截瘫状态。本文通过对如何建立大鼠脊髓损伤模型等相关问题进行综述,以期实现大鼠脊髓损伤模型建立的标准化,旨在对今后发展更好的动物模型有所启示,对脊髓损伤病理机制的探索、脊髓再生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致残率和致死率高,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同时也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目前对SCI的研究进展相对缓慢,原因在于SCI的病理生理机制非常复杂,人们对此认识还不够深入、全面。建立一个合理、标准的SCI模型是进行SCI研究和治疗的前提。目前,SCI模型的种类繁多,制作方法和用途不一[1、2]。笔者对目前国内外SCI模型制备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脊髓损伤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脊髓损伤(SCI)是一种致残率很高的疾病,所致的截瘫给社会家庭造成严重负担。关于外伤后SCI和病理生理学变化的关系包括了组织病理学变化,细胞和组织化学变化,血流动力学上的变化以及关于电生理的研究等,这些基础的研究对于阐明SCI的自然病程和新的药物治疗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不同SCI模型,导致不同类型的解剖结构损伤与神经功能变化,SCI的病理生理机制也非常复杂,人们对此认识并不全面,为了寻求新的、有效的治疗,更透彻地阐明SCI所涉及的复杂机制,更有效地评估SCI后干预手段的效果,需要有可靠性高、重复性好的SCI模型。近年来SCI动物模型研究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很多成果已经用于SCI的研究中。现就目前常用的SCI动物模型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正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由于外伤、肿瘤、炎症和缺血缺氧等原因引起的脊髓损害,导致SCI患者损伤平面以下功能永久性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经济负担,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已成为全球性的研究重点和难题。  相似文献   

6.
王兵  徐祝军 《国际骨科学杂志》2009,30(6):347-348,376
制作理想的脊髓损伤(SCI)动物模型是研究SCI受压后选择减压手术时机的基础。目前常用的致SCI和受压模型的方法包括撞击垫片法、钳夹法、气囊法、静态压迫法和环扎法,但各有利弊。环扎法步骤简单、不需特殊器械、SCI一致性好、造模重复性高,若能广泛应用于啮齿类动物,就可能成为用于脊髓减压手术时机选择研究的理想造模方法。该文就用于脊髓减压手术时机选择的动物模型研究现状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7.
<正>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创伤,会导致损伤节段以下肢体功能障碍,不仅给患者本人带来身体和心理的严重伤害,还会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SCI的常见病因有高处坠落伤、交通事故、重物砸伤、运动损伤等。进入20世纪后半叶,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SCI的发生率呈现逐年升高趋势,上  相似文献   

8.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的发病率逐年上升,SCI中,不完全性SCI发病百分比和上颈SCI发病百分比逐年上升,完全性SCI发病百分比和下颈SCI发病百分比下降。目前研究发现手术减压安全有效,尽管SCI后手术干预方式和最佳时间存在争议。完全性SCI和不完全性SCI神经功能恢复程度不同,且研究发现减压时间影响SCI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部分研究证实早期减压可减少并发症和死亡率,但仍缺乏严格的临床随机对照实验研究。因而建立具有良好临床相关性、可重复性、可调控性、可规范化操作的动物模型尤为重要。本文拟从以下2个问题进行综述:(1)急性SCI动物模型种类及优缺点;(2)慢性SCI动物模型种类及优缺点。  相似文献   

9.
<正>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一种致残致死率较高的疾病,给患者带来巨大痛苦的同时也给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随着工业、建筑业、体育和交通业的迅速发展,临床上SCI的病例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因此,有关SCI的研究目前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重大课题。但是,关于SCI的治疗,目前尚缺乏明确有效的手段。原因是,脊髓损伤后的病理生理变化机制十分复杂,目前尚未能对其进行全面、深入的  相似文献   

10.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的发病率为(233~755)/百万,年发病率为(10.4~83)/百万[1],而我国也是SCI高发国家,SCI患者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SCI后的病理生理机制复杂,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和分泌的神经抑制因子以及胶质瘢痕的形成均阻碍了脊髓神经功能的  相似文献   

11.
脊髓损伤(SCI)呈高发生率、高致残率、高耗费、低死亡率的新特点[1].SCI与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SCII)后所引起神经元凋亡有密切关系.我们采用SCII动物模型[2],观察甘草酸二铵(DG)对bax和bcl-2表达的影响作用,探讨DG保护SCII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中国脊柱脊髓损伤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20年来,手术、药物、细胞移植以及康复治疗等方面取得的进展仍没有改进完全性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的临床疗效[1]。近3年我国在脊柱脊髓损伤领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尤其是跨界学科的发展,给脊柱脊髓损伤康复及综合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国内不同学术组织都在不遗余力地推进脊柱脊髓损伤的研究。在成绩取得的同时,我们还存在很大的不足,这也给致力于脊柱脊髓损伤领域研究的同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盼。  相似文献   

13.
<正>由于现代社会交通、工业的发展,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的患者不断增加,我国SCI年患病率为37人/100万,尤以青壮年男性高发,但对于SCI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临床预后较差[1],其导致的瘫痪和劳动力丧失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2]。血-脊髓屏障(blood-spinal cord barrier,BSCB)是循环系统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形成的特殊结构,介导血管内外的物质交换[3]。研究表明,SCI后BSCB的破坏可导致脊髓水肿、出血、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总结啮齿动物颈部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模型的研究进展。方法 查阅近年国内外有关啮齿动物颈部SCI模型的文献,从其建模方法以及行为学、影像学、神经电生理学及组织学评估方法等方面进行总结。结果 颈部SCI包括原发性损伤及继发性损伤,原发性损伤可用挫伤、挫伤压迫、骨折脱位、脊髓牵拉、脊髓横断等模型进行模拟,继发性损伤可用光化学模型及兴奋性毒性模型进行模拟。模型建立及研究过程中常使用行为学、影像学、神经电生理学及组织学等评估方法。结论 不同的啮齿动物颈部SCI模型各有优势及应用方向,建立有效的动物模型对颈部SCI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的再生修复一直是神经科学领域的前沿研究课题。其中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无论是在发生率、还是在给患者造成的痛苦和社会负担方面来说,都使其成为该领域的研究重点。但是长期以来SCI缺乏有效治疗手段,因此探索SCI后的再生修复,使截瘫患者站起来,成为骨科和神经科医生最关注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6.
<正>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多指由于外界直接或间接机械创伤因素导致的脊髓损伤,脊髓损伤包括创伤引起的原发性损伤,以及继发性缺血、炎症及神经退变等继发性损伤,脊髓损伤会导致损伤平面以下感觉、运动功能减退或丧失,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1])。然而,目前仍缺乏对于脊髓损伤有效的治疗方法~([2])。对受损脊髓进行修复,是当前研究的热点,然而修复过程十分复  相似文献   

17.
正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脊柱骨折的严重并发症之一。SCI不仅导致肢体活动和功能的障碍、社会和职业角色的受损,还可以导致患者心理状态的改变,从而增加患抑郁症的几率,严重影响患者与家属的日常生活~([1])。严重的SCI几乎可以导致损伤部位的神经细胞完全  相似文献   

18.
嗅鞘细胞移植修复脊髓损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脊髓损伤(spine cord injury,SCI)是骨科领域常见的疾病,损伤后果严重,给受害者个人和社会都带来了巨大负担。其治疗一直是科学家和临床医生面临的颇具挑战性的问题。以往一直认为脊髓损伤后,将引起损伤段以下永久性感觉、运动和括约肌功能丧失。然而近年来研究发现,嗅神经鞘细胞(olfactory ensheathing cells,OECs)不仅能促进轴突再生,且能引导再生的轴突重新进入中枢神经系统,从而与靶器官形成新的功能连接[1]。因此,OECs被认为是细胞移植修复SCI中很有希望的种子细胞之一,并且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1OECs促进SCI修复的功能OE…  相似文献   

19.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所导致的瘫痪是一种严重的残疾,给家庭及社会造成很大的负担.我科自2002年10月至2004年1月将康复技术应用到12例脊髓损伤患者并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脊髓损伤后功能恢复不良的主要原因是原发损伤后一系列进行性继发损害导致了神经元不可逆的结构改变。甲基强的松龙(MP)具有多方面的神经保护作用,对急性脊髓损伤的疗效已被大量研究证实,不仅可以减轻脊髓水肿,而且能阻止或减轻脊髓神经细胞凋亡。我们应用大鼠急性脊髓损伤(SCI)动物模型,观察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对损伤脊髓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比较不同时间窗用药效果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