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特殊类型断肢(指)再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探讨特殊类型断肢(指)的再植方法。方法:对468例9种特殊类型的断肢(指),采用原位、移位、缩短再植;胫后动脉皮瓣桥接肱动脉再植;邻指血管神经肌腱转移替代再植;无血再植;吻合离断关节复合组织体及其与肢体近远端离断的血管、神经等方法进行再植。结果:再植成功率达93%,功能恢复优良率达86%。结论:通过临床应用上述再植方法,扩大了肢(指)体毁损性离断伤,多指多平面离断伤,关节复合组织体离断伤,小儿及老年人肢(指)体离断伤等的再植指征。探索出对特殊类型断肢(指)再植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多肢体离断伤再植11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多肢体离断伤再植的手术方法和功能康复。方法1996年10月~2001年3月,收治11例肢体离断伤患者,分组同时进行断肢再植手术。断肢彻底清创,骨骼缩短不超过3cm,双踝离断采用等长短缩。骨断端采用钢板螺丝钉或克氏针固定,屈肌腱采用Kessler法修复,伸肌腱行双“8”字法缝合,各断肢吻合动、静脉比例为2:6~8,离断神经均采用外膜缝合法吻合修复。再植双腕完全离断8例,双踝完全离断1例,左腕完全离断、右踝和左小腿不完全离断1例,左腕及双踝不完全离断1例。结果11例24个肢体离断,全部再植成活。术后随访1.5~5年,功能恢复良好。结论迅速建立有效静脉通道、合理的人员组合、多数量的血管吻合和早期功能锻炼,是提高断肢再植成活率及功能康复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长段撕脱性离断血管在断肢再植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吻合长段撕脱性离断血管进行断肢再植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2例伴组织严重损伤的断肢实施再植手术,术中对撕脱性离断血管均进行吻合,其中直接行断端直接吻合12条血管,移植血管吻合22条。结果再植断肢全部成活,其中1例因足背动脉发生自发破裂出血结扎,再植肢体无缺血表现。8例因皮肤坏死二期行皮瓣移植修复,2例因骨缺损行游离植骨。按赵书强手功能评定标准:优2例,良9例,差1例。结论吻合撕脱离断的血管采用灵活的手术方案进行断肢再植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手部多平面离断再植创伤重、伤情复杂、手术部位多、再植难度大、技术要求高 ,不同于一般断肢 (指 )再植 ,是断肢 (指 )再植中的一种特殊类型。本文针对手部多平面离断再植的特点 ,对其命名、分类、再植特征、手术特点、术后血循环监护、功能康复和晚期功能重建等方面进行了叙述与探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断腕再植的治疗方法. 方法 收集2005年1月至2010年8月收治的15例腕部离断患者,其中压轧伤5例,机器压伤5例,电锯伤3例,刀砍伤2例.完全离断7例,不完全离断8例.采用早期通血、保留骨长度、防治缺血再灌注损伤、显微外科技术修复神经损伤等方法对腕部离断进行再植手术. 结果 术后再植肢体存活良好,15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期平均为10.2个月(3~18个月),按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断肢再植功能评价标准综合评分:优8例,良5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86.7%. 结论 显微外科技术修复神经损伤等方法能提高断腕再植成活率,更好的促进患肢术后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6.
伴有严重复合创伤的上肢离断再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伴有严重复合创伤的上肢离断再植的可能性.方法 纠正休克和恢复水电解质平衡后,行左上臂离断再植合并脾摘除术1例;前臂离断再植合并多发骨折固定,神经肌肉组织断裂修复4例;左前臂离断再植合并多发骨折固定,尿道断裂尿道会师术1例;右前臂离断再植合并多发骨折固定,大面积皮肤缺损修复1例.结果 休克得到纠正,合并伤获得有效控制及愈合,断肢离断再植均成活.随访半年以上的6例中,2例上臂离断再植后恢复伸屈肘功能,感觉恢复至肘下10 cm和14 cm,手内在肌萎缩.4例前臂离断再植后肢体恢复尺神经支配感觉区域,正中神经恢复保护性感觉,其中有2例手内在肌萎缩,手指活动屈伸活动范围28°~50°,能完成握持物体的一般性生活功能.结论 伴有严重复合创伤经有效的治疗后试行上肢离断再植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前臂及腕部离断伤再植成功及提高术后手功能恢复优良率的要素.方法 对13例前臂及腕部离断伤患者进行再植,予彻底清创、精确修复血管及神经;术后早期进行功能康训练.结果 13例患者再植手全部成活,经6个月~3年的随访,手功能均有不程度恢复.根据陈中伟上肢功能评定标准:Ⅰ级2例,Ⅱ级8例,Ⅲ级3例.结论 彻底的清创、精确的血管及神经修复、术后早期的功能康复训练是前臂及腕部离断伤再植的成功以及手功能良好恢复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指掌侧静脉吻合在复杂性断指再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手指离断伤患者50例(60指)采用显微镜下清创后使用指掌侧静脉吻合法重建断指血液循环,观察患者伤指的成活率、临床状态和术后优良率。结果 60例断指中有55指(91.7%)手指断指再植成活,5指手指断指再植失活(8.33%)。再植手术手指成活55指中有4指在术后3 d内出现静脉危象现象,6指在术后3 d内出现动脉痉挛,经对症治疗后均得以改善。失活5指中有3指发生顽固性动脉痉挛,有2指出现静脉危象现象,经对症治疗后无好转,均行II期截指术。50例(60指)经断指再植评定标准评定后有40指(66.67%)为优,15指(25.00%)为良,5指(8.33%)为差,优良率为93.33%。结论在复杂性手指离断的断指再植术中,指掌侧静脉吻合法作为指背静脉的补充手段,能有效提高再植成活率和优良率。  相似文献   

9.
不同原因致手指多段离断再植效果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报道不同原因致手指多段断指再植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不同原因致多段离断手指45例81指165段施行离断再植和进行随访,并对不同的致伤原因与多段离断指再植成活率和功能效果的关系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再植45例81指165段,术后成活150段,成活率91%。其中锐器切割伤及电锯伤离断91段,成活87段,成活率95%;挤压、绞压伤离断74段,成活63段,成活率85%。术后随访3~18个月,按断指再植功能评定标准标定,结果优27指,良43指,可6指,差5指,总优良率86.4%。其中锐器切割伤优良28指,优良率94%;电锯伤优良18指,优良率90.4%;挤压、绞压伤优良24指,优良率80%。结论 锐器切割伤电锯伤的多段离断手指再植成活高,功能效果满意,而挤压伤、绞压伤的多段离断指再植成活率低,功能差,要提高其治疗效果需要采取更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手指离断是临床常见的严重外伤,常合并骨折、脱位、神经血管的损伤.因为伤情造成骨缺损,加上术中短缩部分指体,术后均出现一定程度的手指短缩.2007年6月至2009年12月,我院对48例断指再植成功合并指体短缩的患者应用Ilizarov技术进行指延长,取得了满意的疗效.1.一般资料:本组48例,男40例,女8例;年龄18~48岁,平均32岁.伤因:刀砍伤12例,机器绞伤22例,轧砸伤6例,电锯伤8例.离断平面:手指近节32例,中节16例;其中完全离断26例,不全离断(无血运)22例.  相似文献   

11.
邻指指固有动脉移位在末节断指再植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挤压,旋转撕脱性末节断指的再植方法。方法 对15例15指该类末节断指,应用邻指指固有动脉移位与断指远端指动脉吻合重建血运,将两指创面合并缝合后用外固定固定35-45d,平均39d。经行邻指指固有动脉阻断训练确认断指侧枝血液循环已建立,二期进行血管断离和分指术。结果 15指末节断指全部成活。术后1例失访,14例随访6-13个月,平均9.5个月。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断指再植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10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为92.9%。结论 因挤压,旋转撕脱伤所致末节断指无法实施原位血管直接吻合的病例,应用邻指指固有动脉移位重建末节断指血液循环,是一种有效的再植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如何提高对特殊性断肢断指再植的成活率及功能恢复.方法 对190例13种特殊类型的断肢断指采用原位、移位及血管、神经、肌腱转位和移植等方法进行再植手术.结果 再植后成活率达93%,按断指再植疗效评定标准优良率达85%.结论 通过上述临床研究,扩大了特殊类型断肢断指再植,并探索出在特殊性断肢断指再植术中各种组织修复方法和术后康复与功能重建等观点.  相似文献   

13.
探究显微镜下末节断指再植手术治疗手指末节断指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 8月遵义市播州区人民医院收治的42例手指末节断指患者纳入研究,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21例) 和对照组(21例)。观察组实施显微镜下末节断指再植手术,对照组实施常规断指再植手术,比较两 组治疗效果、断指修复指标及断指功能。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高于对照组的80.25% (P<0.05);观察组DIPJ大于对照组,断指指甲长度长于对照组,两点辨别觉短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 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各维度断指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予以手指末节断指 患者显微镜下末节断指再植手术治疗效果理想,可促进断指修复,提升断指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指侧方静脉动脉化再植末节断指的疗效。方法2007年3月-2013年4月收治末节断指患者42例,均在正常指动脉多次吻合失败后行静脉动脉化再植。22例采用指侧方静脉动脉化再植,用近端指动脉与远端指侧方静脉吻合;22例采用指腹静脉动脉化再植,用近端指动脉与远端指腹静脉吻合。结果指侧方静脉动脉化组病例全部成活,创面均一期愈合;指腹静脉动脉化组4例坏死。27例获随访,随访时间6~15个月。指侧方静脉动脉化组18例,指外形佳,指腹饱满,指体无明显萎缩;手指各关节活动度参照TAM标准评定:优12例,良5例,可1例,优良率94.4%。指腹静脉动脉化组9例,指体轻度萎缩,指甲生长不平整;手指各关节活动参照TAM标准评定:优5例,良2,可2例,优良率77.8%。结论指侧方静脉动脉化有效克服了指腹静脉动脉化的解剖局限性,能提高再植指成活率,促进指甲生长及感觉恢复,增强DIPJ(distal interphalangeal joint, DIPJ)活动度,为正常供血多次失败后的末节断指提供了一种更有效的补救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分析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多指离断再植的临床效果。方法12例29指断指再植,掌、指骨骨折采用微型钛板内固定;骨折背侧或旁背侧固定;术后3周开始功能锻炼。结果断指未成活1指,伤口感染1指,换药后愈合,余27指顺利成活;随访3-14个月,骨折愈合顺利外观无明显旋转及成角畸形。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手部功能评定标准评定:优15指,良10指,可3指,差1指,优良率86.2%。结论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多指离断掌指骨折,牢固可靠,有助于早期锻炼,是一种较好的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手指旋转撕脱性离断再植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5月-2011年9月对21例30指旋转撕脱性离断的断指进行再植,根据手指旋转撕脱离断的程度,分别采用血管移植、血管神经束转位、带血管皮瓣转移等方法重建血循环及感觉。结果30指成活29指,失败1指,成活率96.7%。术后随访20例,随访时间6个月~3年,平均1年5个月,以最后一次随访结果为准,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20指,良7指。差3指,优良率90%。结论按照手指旋转撕脱性离断伤不同情况采用不同再植方法,可获得较高的成活率,并能恢复较好的外形与功能。  相似文献   

17.
丁淑蓉  林浩  李军  曹克新 《实用手外科杂志》2003,17(4):217-218,F003
目的 研究手指多平面离断再植的方法。方法 首先将手指远断段“无血再植”,再将已接好的手指断段与近端再植,最后备段一起通血同时灌注。当手指部分节段毁损部分健康时,则切取足趾节段嵌入代替毁损的手指节段。结果 本组11例24指成活23指,其中13指为两段离断,成活12指,2指为小指末节与中指中节毁损,分别取第二足趾末节与中节移植代替毁损的手指节段,均成活。结论 手指多平面离断,通过节段再植与移植可取得较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8.
断指再植指骨可吸收髓内钉固定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断指再植应用可吸收髓内钉固定指骨的疗效。方法2001年9月~2003年10月,对28例工业性断指,男21例21指,女7例7指;年龄18~35岁。指别:食指11例,中指8例,环指6例,小指3例,其中近节指骨15例,中节指骨11例,末节指骨2例。于伤后1~6h进行急诊再植,并应用自行研制的可吸收消旋聚乳酸(poly-DLlactic acid,PDLLA)混合壳聚糖髓内钉固定指骨。手术先扩大指骨髓腔,然后安插合适直径和长度的髓内钉进行固定,术后用树脂绷带固定3~4周。结果28例断指再植均成活,术后随访3~10个月,平均4个月。有1例于术后3周出现排异反应,余27例在随访期内骨折均达骨性愈合。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断指再植功能评定试用标准:优18指,良9指,差1指,总优良率96.4%。结论可吸收PDLLA混合壳聚糖髓内钉是断指再植固定指骨的一种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单侧指动脉结扎治疗无吻合静脉断指再植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6例64指末节、指尖离断患者,在吻合两侧指动脉的基础上,分两组即结扎单侧指动脉组及不结扎单侧指动脉组进行断指再植,并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再植56例64指,不结扎单侧指动脉组16例18指,成活11例12指,成活率66.7%;结扎单侧指动脉组40例46指,其中结扎一侧近端优势指动脉再植20例22指,成活18例19指,成活率86.4%,结扎一侧近端非优势指动脉再植20例24指,成活17例20指,成活率83.3%。术后随访6~24个月,成活手指长度与健侧指大致相同,指甲生长良好,手指端皮肤红润,除有3例指腹稍萎缩外余指腹饱满,痛温觉恢复,两点分辨觉可达3~6 mm,功能和外形恢复均较满意。结论采用结扎单侧指动脉治疗无吻合静脉断指能显著提高再植成活率,在临床上安全、有效,是治疗无吻合静脉断指再植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