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 美国专家发明了一种新型的凸轮转子发动机。这种发动机没有凸轮轴、飞轮、配电盘和水泵,而且可以使用多种燃料,如汽油、柴油、煤油、丙烷以及其混合物等。由于减少了许多零部件,这种4缸四冲程发动机的重量比传统发动机轻得多,结构更紧凑,制造成本更低。 这种发动机使用的燃料混合物中空气成分多于燃料,这样既经济又有助于燃料的完全燃烧。气缸头部内侧和活塞顶部均呈半球  相似文献   

2.
增压技术是现代商用车发动机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晓青 《商用汽车》2003,(12):68-69
汽车发动机的工作多是靠燃料在发动机气缸内燃烧做功,从而对外输出功率.发动机刚刚问世时,完全依靠活塞向下运动时在气缸内形成的真空度吸入空气和燃油的混合气,这种机型称为自然吸气发动机;但在其排量一定的情况下,要想提高发动机的输出功率,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多提供燃料燃烧.  相似文献   

3.
彗眼 《摩托车》2012,(10):58-61
汽缸体是发动机的骨架,汽缸套在活塞运动中起导向作用如图1所示,是能量转换的场所。是进入汽缸筒的燃料进行压缩、燃烧和膨胀的工作容积;可引导活塞作往复直线运动,并与活塞环及汽缸盖燃烧室配合承受燃料爆发的高温、高压;把燃料燃烧转化为机械功以后多余的热量,以及活塞运动产生的摩擦热散发掉,使汽缸体和活塞等机件保持在一个合理的温度下工作。在发动机的结构中,汽缸体用定位销和螺栓固定在曲轴箱上。由于汽缸体表面经常与高温高压燃气相接触,且又有活塞在其中作高速运动,因此需承受侧压力,以及汽缸壁与活塞环、活塞裙部之间的反复摩擦,加上润  相似文献   

4.
活塞起着压缩燃料与空气并通过燃烧膨胀将力传给曲柄连杆的作用,对发动机的寿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 活塞材料摩托车发动机活塞广泛采用铝硅合金。随着硅含量的增加,铝硅合金的线性膨胀系数下降,耐磨性、  相似文献   

5.
用硬度塞法分别测量了相同工况下二甲醚(DME)发动机和柴油机的活塞温度分布,测量结果表明,90%标定负荷工况时,DME发动机活塞顶部和火力岸处表面温度为255℃~290℃,比同工况下柴油机要低20℃~40℃,燃用这两种燃料的活塞温度分布情况及其变化趋势则基本相同。采用零维燃烧模型对DME发动机与柴油机的燃烧放热规律和缸内温度变化历程进行了预测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在相同工况下DME发动机的热负荷低于柴油机,这是导致DME发动机活塞温度较柴油机低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6.
漫话活塞     
天之 《摩托车》2003,(11):41-43
活塞是摩托车发动机运行作功的重要零件之一,它和气环、汽缸、气门等零件配合,确保了发动机燃烧室处于良好的密封状态,并在燃烧室内高温高压气体的推动下,沿汽缸内壁作往复运动,完成发动机进气、压缩、爆炸和排气的过程。由于活塞的工作条件极为恶劣,一旦使用不慎,容易产生异常磨损和损坏。本文拟对活塞的结构和工作特点以及在实际使用中的注意事项作一探析,供广大用户和车迷朋友们参考。 在摩托车发动机中,活塞是将燃料爆发力向外传递的第一个零件。它首当其冲地承受着燃烧室内高温高压的强烈冲击。据有关科研资料介绍,发动机燃烧室在点火爆炸  相似文献   

7.
日益严格的排放法规使柴油发动机活塞技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由于燃料喷射、燃烧压力的提高、燃料中含硫量的降低以及可能采用的EGR(废气再循环)和尾气后处理技术,不可避免地给活塞带来更高的工作负荷。与目前普通的欧Ⅱ发动机相比,欧V发动机中的活塞承受的热流量要增加20%,同时,最大气缸压力也要上升约40%,达到26MPa。  相似文献   

8.
活塞是在高温、高压和高速下工作的,它的功用好比人的心脏和肺叶,其往复运动是发动机产生动力的源泉。同时,活塞也是将燃料爆发力向外传递的第一个零件,它首当其冲地承受着燃烧室内高温高压的强烈冲击。活塞顶部在做功行程时,瞬间的高压燃气会冲击顶  相似文献   

9.
在摩托车发动机中,活塞是将燃料爆发力向外传递的第1个零件,其首当其冲地承受着燃烧室内高温、高压的强烈冲击。当发动机接近满负荷工作时,活塞头部的中心温度可达330~430℃,裙部的工作温度也有150~180℃。高温一方面使活塞材料的机械强度显著降低,另一方面还会使活塞受热膨胀,容易破坏与气缸之间的配合间隙,而且温度分布不均匀,也会造成热应力。活塞顶部在做功行程时承受  相似文献   

10.
曲柄连杆结构的作用是将燃料燃烧时所产生的热能转化为活塞往复运动的机械能,此系统一旦出现故障,发动机性能会急剧下降,这里我们详细介绍一下曲柄连杆机构的故障和拆装方法。  相似文献   

11.
无论是汽油发动机还是柴油发动机,它们都属于内燃机,都是燃烧燃料,后通过推动气缸内活塞作往返运动来将燃料中的化学能量转换成为驱动车辆前进的机械能量,因此两者的工作原理大体是相同的。  相似文献   

12.
天林 《摩托车》2006,(1):23-25
发动机为使用某种燃料产生动力的机械装置,即将燃料经化学能变成热能,最后转变为机械能的机器。发动机按燃烧方式分为内燃机和外燃机(本文只讨论内燃机),内燃机包括活塞式和燃气涡轮式;按照活塞运动方式,分为往复式和旋转式;按照用途,又可分为汽车用、工程机械用、船用、农用和摩托车用等。摩托车发动机属于内燃机范畴,通常采用往复活塞式结构。  相似文献   

13.
胡骅  宋慧 《汽车电器》2007,(3):46-54
4 燃料电池发动机(Fuel Cell Engine) 内燃机是在气缸与活塞之间将燃料的化学能燃烧后的热能转变,使气体膨胀.,然后依靠活塞-曲柄连杆机构,使气体膨胀的直线运动转换为曲轴的旋转运动,来带动汽车行驶。为了保证内燃机的正常运转,内燃机装有进气系统、排气系统、燃料供给系统、点火系统、冷却系统、润滑系统和起动系统等辅助装置。[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现代柴油发动机的燃烧质量严格依赖于空气-燃料的混合质量,进而取决于雾化过程的质量。空气-燃料混合受到喷射压力、喷孔几何形状和喷油器液力特性的强烈影响。提出了替代传统多孔喷嘴的喷雾概念,并认为是1种可充分增加喷射压力的解决方案,以确保活塞碗中更高、更快的空气-燃料混合,最终目标是提高燃料效率和减少发动机排放。  相似文献   

15.
《世界汽车》2004,(4):30-31
增压方式简介 我们知道,汽车发动机一般是靠活塞在汽缸内压缩空气做功来工作的,因此,提高发动机功率的关键是增加喷油量和进气量。增加发动机的喷油量很容易做到,但要提高进气量,以提供足够量的空气支持燃料完全燃烧,靠传统的发动机进气系统是很难完成的。传统的进气方式称为自然进气方式(NA,natural aspitation),由于受发动机体积和排量的限制,其进气量的提升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16.
<正>一、汽车发动机检修注意事项汽车发动机是一个能量转换系统,其主要作用是把燃料所释放的热能转换为机械能,让燃料在封闭的汽缸内燃烧,之后气缸内的气压会急剧增加而膨胀,从而加快活塞运动,让汽车产生行驶驱动力。因此可以说,发动机对于汽车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核心部件,它是汽车行驶动力的唯一来源,如果汽车发动机出现故障,将会直接影响汽车的安全行驶。因为汽车发动机故障自身具有多样性及复杂性的特点,因此要求检  相似文献   

17.
为缓解全球气候变暖,可考虑在汽车发动机上燃烧零碳氨燃料以减少碳排放。但由于氨(NH3)的燃点高、最小点火能量高以及燃烧缓慢等劣势,需要借助氢气(H2)作为助燃剂,帮助改善氨燃料发动机的燃料燃烧过程。针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综述,总结了氨氢双燃料发动机掺混燃烧调控方法的研究进展,并分析了氨催化分解制氢与氨燃料发动机耦合的研究现状,发现采用氨燃料在线重整制氢可以避免采用双燃料供给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氢气助燃能提高氨燃料发动机的燃烧速度,降低NOx的排放量。对于氨燃料发动机依旧存在的动力性能下降和未燃氨气排放等问题,仍需在今后的研究中探索解决。  相似文献   

18.
辛木 《重型汽车》2012,(1):21-22
1 HCCI控制发动机排放的基本原理 HCCI,亦称可控自燃着火(CAI,Controlled Auto Ignition),它是指大量燃料和稀释物(空气和再循环废气等)在进气过程中预先混合成均质混合气,当压缩行程活塞运动到上止点附近时,均质混合气自燃着火的一种燃烧过程.  相似文献   

19.
汽油直接喷射(Gasoline Di-rect Iniection)发动机简称GDI发动机,是近年来国外内燃机研究与开发的热点。专家认为,汽油机直喷技术的出现,使汽车发动机技术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它在21世纪有取代传统的汽油机和柴油机的趋势,成为轿车最理想的动力装置。传统的汽油发动机是将汽油喷射到进气管中,与空气混合后再进入气缸内燃烧,而GDI发动机是将汽油直接喷入气缸,利用缸内气流和活塞表面的燃料雾化与空气形成混合气进行燃烧。 GDI发动机具有很好的工作稳定性和负荷性能,同时低温起动性能得到了明显改善,能实现分  相似文献   

20.
<正>1.发动机的技术状况。发动机技术状况欠佳,将使机油劣化速度加快。如活塞、活塞环和汽缸壁磨损严重,将造成窜气严重;油电路调整不当,会使燃料燃烧不完全;曲轴箱通风不畅和"三滤"过脏,会导致外来污染增加;异常磨损会使铁含量增加。因此,发动机的技术状况将直接影响机油的劣化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