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析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4月于我院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的3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15例。参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应用早期康复护理,对两组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情况进行统计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1周、术后1个月的髋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参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全髋关节置换术联合抗骨质疏松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72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6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研究组术后接受抗骨质疏松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长、骨密度及术后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研究组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4.5%,对照组优良率为80.6%,两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联合抗骨质疏松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分析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采用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对照组(39例)与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观察组(39例)。观察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优良率、疼痛情况、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较长、出血量较多,优良率较高,VAS评分较低,髋关节功能评分较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给予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总体效果好于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该优先考虑给予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分析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6例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其中全髋组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半髋组行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手术优良率。结果全髋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与半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全髋组手术优良率显著优于半髋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是一种有效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治疗术式,患者术后关节功能恢复显著,优于半髋关节置换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以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为基础的个体化康复护理模式对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2月于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50例。参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护理,研究组实施以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为基础的个体化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髋关节功能评分和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结果:干预后1周,两组VAS评分较干预前显著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3个月,两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价量表评分较干预前显著提高,且研究组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为基础的个体化康复护理模式可减轻术后疼痛,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加快术后康复进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观察分析。方法选取2009年2月~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半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观察并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疗效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手术过程中,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髋关节置换术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均具有较高的疗效,但半髋关节置换术更适合老年患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及常规切口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比较,了解两种方式的各自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60例初次进行髋关节置换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0)及对照组(n=30)。两组患者分别进行小切口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及常规髋关节置换术。结果观察组Harri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VAS评分、平均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同类指标;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以上指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小切口后外侧切口全髋置换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有助于并发症发生率的降低,以及住院时间的减少,是较为理想的股骨颈骨折临床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0年1月-2014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92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前来就诊单、双序号将92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均分为研究组(单)和对照组(双),每组46例。研究组给予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照组给予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治疗前后髋关节功能、生活质量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治疗前生活质量和髋关节功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arris、SF-36量表评分均较之前显著提高,且研究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8.70%(4/46),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达26.09%(12/46)(P0.05)。结论: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给予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可获得更为理想的临床疗效,显著降低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有利于保障其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采用全髋关节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69例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9例,对照组给予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观察组给予全髋关节置换术,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关节功能优良率为82.05%高于对照组70.0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13%低于对照组16.67%,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髋关节较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98例中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行骨折内固定术,观察组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卧床时间、术后髋关节功能优良率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其疗效优于骨折内固定术,是临床较为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术在高龄股骨颈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95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A组(全髋关节置换术组)48例与B组(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术组)47例,比较两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术后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6、12个月时治疗组患者VAS评分较同期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12个月后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显著差异。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具有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髋关节功能恢复佳等优势,适宜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分析全髋关节和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比较。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股骨颈骨折的老年患者98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观察组患者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手术时间;以及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出血量情况均明显低于观察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的优秀率为92.5%,对照组患者治疗的优秀率为84.48%,观察组治疗优秀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研究结果显示全髋关节比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效果好,但是老年人对运动量的需求不大,所以实际操作中用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四肢创伤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医院收治的100例四肢创伤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与研究组(50例),其中,一般临床护理方法应用于对照组患者,综合护理干预方法应用于研究组患者。结果研究组的护理后关节活动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的护理后疼痛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的护理后肢体肿胀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的护理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的护理后临床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四肢创伤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其术后康复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及探索针对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施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服务的临床价值。方法 2016年7月—2018年2月收集本院骨科病房接收的患股骨颈骨折的80例患者,均拟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开展治疗,随机分组:参考组共40例,为其提供常规骨科护理干预服务;护理组共40例,在参考组基础上加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服务。治疗及干预完毕后评估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护理组的总体护理优良率为95%,参考组的总体护理优良率为80%,护理组的总体护理优良率显著高于参考组(P0.05);护理组术后3月、半年及1年时的Harris评分与参考组相比均显著更高(P0.05)。结论针对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施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服务可有效提高其疗效,促进髋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经前外侧入路微创小切口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和康复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1月—2016年10月股骨颈骨折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行经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观察组行经前外侧入路微创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比较两组手术情况、住院天数与术后髋关节功能。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3.48%,高于对照组的69.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颈骨折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中予以经前外侧入路微创小切口,可减少术中出血,提高髋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和骨折内固定术对中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我院收治的52例中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分为两组。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骨折内固定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镇痛方法等一致。对两组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等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平均出血量、术后到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天数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和骨折内固定术都对中老年患者具有一定疗效,全髋关节置换术疗效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骨科快速通道理念应用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价值。方法将72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实施骨科快速通道理念指导,B组按常规康复程序处理。结果术后A组VAS评分、髋关节Harris评分均优于B组;末次随访时,A组患者满意度评分高于B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围手期实施骨科快速通道理念指导,可提高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安全性,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全髋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股骨颈骨折患者60例,并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半髋关节置换术,观察组患者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在手术时间及髋关节功能恢复时间均短于半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并且在术后疼痛率和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方法,股骨颈骨折治疗中全髋置换术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均优于半髋置换术,可以降低患者的疼痛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同时患者对术后恢复情况比较满意,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人工关节置换术与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9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据术式分组。对照组开展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R)治疗。比较效果和安全性。结果观察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康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失血量、手术耗时、卧床和住院时长和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手术后观察组髋关节功能状况、生活自理能力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P 0.05。结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R)疗效和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半髋关节和全髋关节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选择2010年5月~2015年5月本院收治97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时不同方法分组,研究组52例患者采用全髋关节治疗,对照组45例患者采用半髋关节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并发症。结果研究组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髋关节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较半髋关节更为显著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