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帕金森病(彻彻热乎病),是一种中老年人常见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运动迟缓、静止性震颤、肌强直、姿势平衡障碍等。蒙医彻彻热乎病主要症状为四肢颤抖、肌肉僵硬、行动缓慢、失眠、心神不安等。该病需要长期乃至终身药物治疗。虽然西药可以早期控制病情,控制症状缓慢加重,但长时间服药会有较多副作用,如剂末现象、异动症等,使患者无法坚持治疗,甚至副作用重于本身疾病。蒙医辨证施治,对控制病情、改善并发症和西药副作用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尤其对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的改善有很好的疗效,临床上得到不少患者的认可。但是目前对蒙药治疗帕金森病的作用机理和效果没有临床实验研究。蒙医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效果和蒙药作用机理还需要研究。  相似文献   

2.
白脉作为蒙医基础理论学科的重要内容,其分布运行及功能有独特的理论体系,白脉内连接脏腑,外连接肢体,调节人体生命运动,为了更深刻地研究白脉系统,制做了蒙医白脉分布模型。  相似文献   

3.
蒙医白脉系统是蒙医基础医学体系中主要内容.白脉系是由脑、脊髓、白脉组成,脑做为白脉之中心,支配人体各系统的生理功能,调节脏腑与机体各系统之间相互协调,完成人体生命运动.  相似文献   

4.
蒙医白脉系统是蒙医基础医学体系中主要内容。白脉系是由脑、脊髓、白脉组成,脑做为白脉之中心,支配人体各系统的生理功能,调节脏腑与机体各系统之间相互协调,完成人体生命运动。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了解如意珍宝丸的配伍特点及治疗白脉病的核心药物,以为藏药方剂组方优化和新药研发提供思路和方法。方法 对如意珍宝丸处方药物的药“味”、“化味”、“性效”进行统计,建立数据库,通过查阅《四部医典》等藏医药典籍,筛选20种常用治疗白脉病的方剂,统计如意珍宝各成分药在20种方剂内单味药和药对频次。结果 如意珍宝丸处方药的药味以“甘味”、“辛味”、“苦味”为主,化味以“苦化味”、“甘化味”为主,药性以“温”、“凉”混合配伍,效能以“稀、钝、重、凉”为主。结论 如意珍宝丸是以调和“隆”、“赤巴”,能清热活血、醒脑开窍、通络疏脉的功效药配伍为主的组方,具有治疗脑血管系统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的特点,其核心组合成分为红花、肉豆蔻、麝香。  相似文献   

6.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之一,发病率和致残率随人口老龄化有着逐年上升趋势。临床上分为运动症状及非运动症状。帕金森病睡眠障碍(Parkinson’s disease sleep disorder,PDSD)是较常见的非运动症状之一,可发病在帕金森病任何阶段。蒙医以辨证施治为基本原则,能提高睡眠质量,缩短入睡时间,控制病情并改善西药带来的不良反应。本文通过查阅蒙西医相关文献及临床研究展开总结和论述,为今后临床治疗PDSD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观察蒙医3种基本体质者血液流变学特征,为蒙医体质判定提供科学量化基础指标及临床个体化诊疗疾病提供依据。同时,探讨蒙医基本体质者脉象与血液流变学的内在联系。方法 以判定蒙医体质特性的《蒙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评分表》为基准,对自愿受试的蒙医药专业的青年志愿者进行问卷调查,同时签订知情同意书,根据判定方法及判定标准初步筛选出蒙医不同体质类型的受试者,再结合问卷结果,邀请具有多年临床经验的蒙医专家经蒙医“望”“问”“触”三诊方法最终确定3种基本体质受试者,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 赫依组全血粘度(低切1)、全血粘度(低切5)、全血粘度(中切30)、全血粘度(高切200)、血浆粘度及红细胞压积依次为(20.17 ± 1.91) mPa·s、(9.00 ± 0.99) mPa·s、(5.34 ± 0.55) mPa·s、(3.97 ±0.38) mPa·s、(1.51 ± 0.09) mPa·s、(0.43 ± 0.04) mPa·s;希拉组为(20.69 ± 1.79) mPa·s、(9.23 ± 0.86) mPa·s、(5.46 ± 0.55) mPa·s、(4.06 ± 0.39) mPa·s、(1.51 ± 0.10) mPa·s、(0.43 ± 0.05) mPa·s;巴达干组为(20.34 ±2.02) mPa·s、(9.26 ± 0.99) mPa·s、(5.52 ± 0.57) mPa·s、(4.18 ± 0.45) mPa·s、(1.50 ± 0.08) mPa·s、(0.42 ±0.09) mPa·s。蒙医赫依、希拉、巴达干这3种基本体质者高、中、低切全血粘度,按照由低到高排序为赫依组、希拉组、巴达干组,其中赫依组与巴达干组高切全血粘度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希拉组与赫依组、巴达干组之间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低、中切全血粘度各组之间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血浆粘度和红细胞压积值差别较小,并且各组之间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在同等条件下,巴达干体质人群较其他两种体质可能会引起高血压,该体质人群应平时多食用具有克巴达干之味的饮食,经常运动保持合理体重,最好服用药物调理使体内三根处于平衡状态来提前预防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白脉系统是结构与功能的复合体,有着分布广泛、结构复杂、功能多维等特点。白脉系统由脑脉及连接脏腑的内隐脉和连接四肢的外显脉共同组成,主司着人体的感觉、运动和信息传导等功能。藏族医认为白脉功能的发挥主要依赖运行于其中的“隆”,隆的性相为粗、轻、寒、微、硬、动等六性;白脉系统功能失常,表现为麻木、肿痛、僵硬、萎缩、拘挛、残废、多动等“隆”的特征,临床出现口眼歪斜、四肢麻木、偏废不用、拘挛僵直、疼痛、角弓反张、瘫痪、偏瘫、意识不清、头部震颤、失语蹇言等神情意识、肢体运动及触觉方面异常的症状,称为白脉病。白脉软膏为治疗白脉病的一种上市外用药,组成该方的药物主要有味辛苦,性温,效柔、重、润、稳等特性,以对治“隆”的粗、轻、寒、微、硬、动而达到治疗白脉病的目的。临床主要用于骨骼肌肉系统病变如骨关节炎、肩周炎、颈椎病、下腰痛、肌筋膜炎、腱鞘炎等;神经系统疾病如脑卒中引起的瘫痪、肩手综合征、肢体僵硬,痉挛性脑瘫、三叉神经痛、面神经炎等;外伤引起的肢体运动以及感觉功能障碍等。医生临证应用白脉软膏时应抓住“硬、僵直、拘挛、麻木、感觉障碍、疼痛”等主要特征,并以藏族医涂擦法和霍尔麦疗法为基础,结合理疗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止颤汤治疗帕金森病运动并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临床试验设计,将100例帕金森病运动并发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两组在原有治疗方案上,治疗组加服止颤汤颗粒剂,对照组加服止颤汤颗粒安慰剂,疗程12周,每4周随访1次,比较两组帕金森病综合评分量表IV(UPDRS IV)、不自主运动评定量表(AIMS)、中医证候量表评分,评价患者帕金森病运动并发症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各项评分随时间改善,UPDRSIV、UPDRSIV-A、中医证候评分从第8周起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或P < 0.01),AIMS肢体部分评分在12周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 0.01);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有明显改善(P < 0.01)。结论 止颤汤治疗帕金森病运动并发症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V2.3.6”分析近30年中医治疗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的中药处方规律,为未来临床遣方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搜集中国知网、万方、维普、CBM中所有治疗PD的中药处方,时间范围为1991年01月01日-2021年02月01日。用Excel建立方剂数据库,并导入“古今医案云平台(V2.3.6)”。应用系统中的统计分析、关联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进行数据分析,挖掘现代中医治疗PD的中药组方规律。结果 筛选后共纳入方剂202首,包含中药239味,频次≥30次的药物24种,前五位是白芍、甘草、天麻、当归、熟地黄;四气多以平性、温性为主,五味多以甘、辛、苦为主,归经主要以肝、脾、肾为主;使用频次前三位的药对是“白芍、甘草”“白芍、天麻”“白芍、熟地黄”;现代临床治疗帕金森病,最常用的是具有平抑肝阳作用的药物,其次为具有润肠通便、息风止痉等作用的药物;对使用频次≥30的中药聚类得出5组常用药物组方。结论 现代中医治疗PD,以平抑肝阳、息风止痉为主要治法;润肠通便、顾护阳气应贯穿于治疗的始末,尤为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1.
藏医将人体的经脉分为黑脉和白脉。藏医认为因季节环境、饮食不当、瘟毒热邪侵入脉道,或外伤等损害白脉,导致三因素中的隆和血液紊乱而诱发白脉病。白脉病是藏医白脉系统遭受致病因素的影响后所致的一系列疾病的总称,临床上很多疾病归属于“白脉病”。中风病是藏医白脉病的一种,临症时需根据疾病的寒热属性、发病时间、病位及其三因素(赤巴、隆、培根)归属情况,据理选药、对治疾病,是藏医辨治白脉病的基本规律,临床时应按照藏医的诊疗规律、综合诊查病因、把握疾病证候变化规律来施治用药。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蒙医脑一白脉调控针刺结合康复治疗萨病(中风)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采取随机平行多中心对照研究的方法,将入选的197例萨病(中风)恢复期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蒙医脑一白脉调控针刺结合康复的方法;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结合康复治疗的方法。治疗1-3个疗程,观察白脉(神经)功能缺损改善,蒙医症状改善,躯体能力评定(Fusl-Meyer)功能独立性评定(FIM)的改善情况等,比较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白脉(神经)功能缺损、蒙医症状改善、躯体能力(Vugl-Meyer)、FIM评分入选时,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结束时,两组较入选时均有明显的改善(治疗组P〈0.01、对照组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1)。结论:蒙医脑-白脉调控针刺结合康复治疗对萨病(中风)恢复期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帕金森病又称震颤麻痹,是发生在中年人的锥体外系系统进行性变性疾病,主要病变部位在黑质和纹状体,主要临床特征是震颤、肌强直及随意运动减少。本人2008年10月-2011年10月临床上见到帕金森病12例,运用蒙西医结合治疗疗效如下。1临床资料观察12例病人,其中男7例,女5例;年龄最大78岁,  相似文献   

14.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中老年人常见的慢性进展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自主神经障碍是常见的PD非运动症状,其症状反复多变,可涉及心血管、消化、泌尿、生殖、体温调节等多个系统。本文着眼于PD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症状、特点,从中医角度讨论其病机,探讨了“阳虚风动”病机在PD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中的主导地位,为PD的阴阳辨证体系合理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中药砭石热熨治疗帕金森病气虚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帕金森病气虚便秘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砭石热熨组,砭石热熨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2周。3组患者治疗前、后运用Wexner便秘评分、Bristol粪便性状评分、便秘患者生活质量量表(PAC-QOL)评分进行结果评定。结果 中药砭石热熨组Wexner便秘评分、Bristol粪便性状评分(BSS)、便秘患者生活质量量表(PAC-QOL)评分均优于砭石热熨组和麻仁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砭石热熨组的总有效率(96.67%),显著高于砭石热熨组(86.67%)和麻仁丸组(83.33%)。结论 中药砭石热熨治疗帕金森病气虚便秘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帕金森患者的便秘症状,帮助患者建立规律排便,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的世界第二大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PD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全球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是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严重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PD患者大多为老年人且合并有基础疾病,体质普遍较弱,是新冠肺炎的易感人群,一旦染病则发展为重症的风险很高。中医艾灸疗法在治疗PD及防治疫病方面发挥了很好的辅助治疗效果。通督扶阳灸法联合强壮穴艾灸治疗,既可以帮助PD患者改善临床症状,延缓病情进展,又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抗病能力而防治新冠肺炎。  相似文献   

17.
抑郁是帕金森病常见的非运动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帕金森病抑郁不仅有运动迟缓、筋脉拘急等“筋脉”为病的表现,还有情绪低落,意志行为能力低下,思维迟缓等“情志”为病的特征。帕金森病抑郁属于“筋脉病”与“情志病”的“合病”。肝在体合筋,主疏泄、调畅情志,是肝藏象生理功能的主要体现;肝郁不达则情志郁结,筋脉不利。现代研究发现,肝主疏泄的功能与脑内多巴胺等单胺类神经递质相关,多巴胺分泌不足是引起帕金森病抑郁发病的重要机制之一。基于“肝主筋脉,调畅情志”的生理功能特征,我们认为 “筋脉拘急,神气郁结”是帕金森病抑郁的病机;柔肝缓急,理气解郁是帕金森病抑郁的基本治则治法;提出了将理气解郁经典方越鞠丸与酸甘缓筋急的芍药甘草合用作为治疗帕金森病抑郁的基础方,为该病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心肌病由糖尿病发展而来,是糖尿病的重要并发症,现代临床发现其发病机制与糖脂代谢异常、胰岛素抵抗、氧化应激、钙调节受损、AGEs积累增加、心肌纤维化、线粒体损伤、微血管功能障碍等因素有关。中医认为,糖尿病心肌病证属本虚标实,气阴两虚为其基本病机,气滞、血瘀、痰浊、水饮为其病理产物,临床治疗应标本兼治,但以治本为主。生脉散为益气养阴之经典方剂,目前多用于心律不齐、心肌炎、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等心脏类疾病的治疗,现代研究证实其可有效干预DCM的多种发病机制和病理环节,以上均为生脉散临床治疗DCM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热结血脉”是近年来我们一直思考并探索的诸多疾病的共性病机假说。它是指热邪与瘀血等有形之物在血脉中郁结难解,互为因果,继发积热、生毒、结癥、伤脉的不良循环过程。其主要病机是“热邪”与血脉中的“瘀血痰湿”等有形之物相互搏结,病位在“血脉”。总以清热解毒、活血凉血、散结养脉为治法,有助于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从“理、法、方、术”四个方面对“通督启神”针法进行系统总结。五脏功能调达是脑府得以充盈的根本,而督脉作为沟通“脑”与“五脏”联系的桥梁在治疗神志病中起到关键作用。基于脑神-督脉-五脏神之间的密切关联 ,以通调督脉、调理五脏为手段,“启神”为目的,将“治神”理念贯彻神志病诊察、治疗、调养全过程。“督脉”经气顺畅,“五脏”功能调和,髓海得养,神机得启。通过对李志刚教授治疗神志病的学术思想再探讨,为针刺治疗神志病提供理论参考,以餮同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