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4 毫秒
1.
尤珍 《当代医学》2013,(24):66-67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牙周疾病发生情况以及牙周病与糖尿病之间相关性分析。方法将收治的87例伴有牙周疾病的糖尿病患者随机均分为Ⅰ、Ⅱ与Ⅲ组,Ⅰ组患者进行系统的糖尿病与牙周疾病的治疗;Ⅱ组患者仅进行牙周疾病治疗;Ⅲ组患者仅进行糖尿病治疗。牙周病治疗口服抗生素、调牙合、0.12%的洗必泰漱口液及生理盐水交替漱口,进行牙周病全方位治疗。糖尿病治疗首先对患者进行饮食控制,结合降糖药。结果经过1个月精心治疗后,在牙周疾病治疗效果方面,Ⅰ组有28例有效,有效率96.6%,Ⅱ组18例有效,有效率62.1%,Ⅰ组有效率明显高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糖尿病治疗效果方面,Ⅰ组有效27例,有效率93.1%,Ⅲ组有效22例,有效率75.9%,P>0.05,差异没有显著性。结论牙周疾病与糖尿病之间有相互依存关系,糖尿病治疗与牙周疾病治疗相辅相成,临床上同时兼顾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牙周病与糖尿病的相互关系.方法:选择我院就诊的156例同时伴有糖尿病的牙周病患者,将其随机分成A、B、C3组,A组95例为实验组,同时进行牙周病与糖尿病的系统治疗;B、C组为对照组,其中B组23例只进行牙周病的治疗,C组37例只进行糖尿病的治疗.结果:牙周治疗效果A组明显高于B组(P<0.05);糖尿病的治疗效果A组高于C组(P>0.05).结论:牙周病与糖尿病存在明显的相关性,临床治疗时需两病同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牙周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的影响,以及牙周病与糖尿病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120例患有糖尿病同时伴有牙周病的患者,将其随机分成牙周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所有患者均进行糖尿病的系统治疗,牙周治疗组增加牙周病的系统治疗。结果:牙周病治疗组糖尿病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单纯糖尿病治疗组(P<0.05)。结论:牙周病和糖尿病之间存在相关性,牙周病治疗有助于糖尿病的控制,并有助于改善糖尿病患者的口腔美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牙周病与糖尿病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评价牙周病和糖尿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114名伴有糖尿病的牙周病患者,根据血糖的高低分成3组并测定它们的CPITN和牙齿缺失数.再将他们随机分成A,B,C 3组,A组为实验组,同时进行牙周病和糖尿病的系统治疗,B,C两组为对照组,分别只进行牙周治疗或糖尿病治疗,1个月后对3组的牙用治疗和血糖控制情况进行评定.结果:血糖<7.0 mmoI/L组的牙周指数明显低于其它两组,P<0.05和P<0.01.血糖>12.1mmol/L组的缺失牙数则明显多于对应的两组,P<0.05.A组的牙周病的治疗显效率明显高于其它两组,P<0.05.结论:糖尿病和牙周病之间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中老年人牙周病与糖尿病的相关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晓峰  章锦才 《上海医学》2007,30(11):837-839
目的探讨中老年人糖尿病与牙周病之间的相互影响。方法根据血糖水平,将120例伴有糖尿病的中老年慢性牙周病患者分为3组,测定各组的牙周治疗需要量指数(CPITN)和牙齿缺失数。再将120例患者分为A、B、C 3组,A组同时进行牙周病和糖尿病的系统治疗,B组仅进行牙周病治疗,C组仅进行糖尿病治疗,1个月后评定3组患者的牙周治疗和血糖控制情况。结果血糖<7.0 mmol/L组的CPITN明显低于血糖7.0~11.0 mmol/L和>11.0 mmol/L组(P值分别<0.05、0.01),血糖>11.0 mmol/L组的缺失牙数则明显多于其他两组(P值均<0.05)。A组的牙周病治疗显效率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糖尿病与牙周病之间存在相关性,糖尿病治疗与牙周病治疗之间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6.
426例中老年人牙周病患者并发糖尿病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增祥 《当代医学》2011,17(2):99-100
目的探讨中老年人糖尿病患者牙周疾病的发生情况,以及牙周病与糖尿病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对426名中老年人牙周病并发糖尿病患者进行牙周病状况及血糖状况调查和临床分析。将患者分为牙周病组和非牙周病组,然后对两组的血糖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牙周病组的糖尿病患病率(17.3%)明显高于非牙周病组(11.1%),两组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中老年人牙周病和糖尿病之间存在相关性,糖尿病治疗与牙周病治疗之间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不同方法对急性牙髓炎治疗过程中的疼痛控制效果进行探讨。方法取我院2016年1月份到2017年1月份收治的60例急性牙髓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成三组,20例患者采用开髓引流术治疗,设为Ⅰ组;20例患者采用冠髓去除治疗,设为Ⅱ组;20例患者采用根髓-冠髓去除治疗,设为Ⅲ组。对三组患者治疗情况进行全程观察,予以分析和比较。结果Ⅱ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较高,与Ⅰ组、Ⅲ组差异明显,证实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患者总有效率比Ⅰ组高,数据差异明显,证实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的疼痛指数较低,与Ⅰ组、Ⅲ组差异明显,证实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患者的疼痛指数比I组患者低,数据差异明显,证实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牙髓炎患者采用冠髓去除的方式进行治疗,安全性高,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疗效确切,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常规宣教配合视频宣教或宣传单宣教与单纯常规宣教在改善飞行员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治疗满意度及依从性中的效果。方法将86例诊断为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并接受咬合板加局部激光照射的飞行员随机分为三组:I组飞行员接受视频宣教及常规宣教,Ⅱ组飞行员接受宣传单宣教及常规宣教,Ⅲ组飞行员仅接受单纯常规宣教。治疗前记录飞行员的人口学特征及诊断,接受相应宣教后随访1个月,记录飞行员对治疗的满意程度、对宣教的注意事项执行情况及治疗的依从性。结果各组飞行员的年龄及诊断均无统计学差异(P&gt;0.05)。86名飞行员中8名失访,I 组失访率为3.4%,Ⅱ组失访率为6.9%,Ⅲ组失访率为17.9%。三组飞行员的失访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按时随访的情况也存在统计学差异,Ⅲ组按时随访率明显低于I组和Ⅱ组(P<0.05)。I、Ⅱ、Ⅲ组飞行员的治疗满意度分别为89.3%、92.6%、73.9%,I组、Ⅱ组的治疗满意度均显著高于Ⅲ组(P<0.05)。三组飞行员对宣教措施的执行程度有统计学差异, I、Ⅱ组对宣教措施的执行程度明显高于Ⅲ组(P<0.01)。结论在传统的宣教中加入视频宣教或宣传单宣教,能够明显提高飞行员的依从性及对治疗的满意度,同时引导飞行员建立良好的保护颞下颌关节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9.
臭氧与胶原酶盘内联合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臭氧与胶原酶盘内联合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方法选择经保守治疗无效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91例,按就诊顺序将患者随机分为3组,I组为臭氧与胶原酶盘内联合注射,87例;Ⅱ组为臭氧盘内注射,65例;Ⅲ组为胶原酶盘内注射,39例,治疗后观察其效果及并发症。结果3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突出间隙、突出类型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并发症,I、Ⅱ、Ⅲ组分别为5.7%、6.1%、71.1%。Ⅲ组分别与I组与Ⅱ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疼痛加重率分别为2.3%、3.1%、61.5%,Ⅲ组注射后疼痛加重发生率分别与I组、Ⅱ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部患者,均于治疗6个月后进行随访,I、Ⅱ、Ⅲ组有效率分别为96.6%、90.7%、89.7%。优良率分别为85.1%、73.8%、74.4%。Ⅱ、Ⅲ组治疗后有效率及优良率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分别与I组治疗的有效率及优良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臭氧与胶原酶盘内联合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优于单纯臭氧盘内注射及单纯胶原酶盘内注射,并发症少于单纯臭氧盘内注射及单纯胶原酶盘内注射,是一种较好的微创介入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何红艳 《当代医学》2013,(34):146-146
目的:对间苯三酚联合硫酸镁治疗急性胃肠炎痉挛性腹痛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分析。方法选取90例近期就诊急性胃肠炎痉挛性腹痛患者,将其进行平均随机分组,组别为I组、Ⅱ组、Ⅲ组,对三组不同剂量的间苯三酚和山莨菪碱治疗。结果 I组患者的有效率为96.67%,Ⅱ组患者的有效率为70.97%,Ⅲ组患者的有效率为36.67%,三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I组及Ⅲ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且起效时间短,无不良反应。结论利用间苯三酚联合硫酸镁治疗急性胃肠炎痉挛性腹痛的疗效较高,且无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单、双管连续硬膜外麻醉与腰-硬联合麻醉在子宫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经腹行子宫全切术的患者250例,随机分为3组:Ⅰ组75例采用单管连续硬膜外麻醉,Ⅱ组95例采用双管连续硬膜外麻醉,Ⅲ组80例采用腰-硬联合麻醉.麻醉前和麻醉后60 min内每10 min记录1次各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术中镇痛效果于术毕由患者通过VAS评分进行评价,肌松效果由手术医师评价.对牵拉反应进行分级统计,麻醉后用针刺测痛的方法测定各组麻醉最高平面,观察各组麻药中毒、呼吸困难、头痛、神经损伤等不良反应.对所有数据均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Ⅰ、Ⅲ组麻醉前、后血压比较波动较大(P<0.05),Ⅱ组麻醉前、后血压比较波动较小(P>0.05);Ⅰ组麻醉后心率比麻醉前明显减慢(P<0.05),Ⅱ、Ⅲ组麻醉前、后比较心率减慢不明显(P>0.05);Ⅱ、Ⅲ组镇痛效果(VAS评分)优于Ⅰ组(P<0.01),Ⅱ、Ⅲ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Ⅲ组肌松效果优良率优于Ⅰ组(P<0.05),Ⅲ组肌松效果为优的比例高于Ⅱ组(P<0.05);Ⅱ、Ⅲ组抑制牵拉反应的优良率高于Ⅰ组(P<0.05),Ⅱ组、Ⅲ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Ⅲ组最高阻滞平面高于Ⅰ组(P<0.05),Ⅱ、Ⅲ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子宫切除术麻醉效果满意,但并不是唯一理想选择;双管连续硬膜外麻醉用于子宫切除术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轻,因而更为安全,特别适用于有腰麻禁忌证的患者.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对社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老年患者采取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40例随机抽取的社区老年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被作为研究对象,并分别纳入到研究组和对照组当中,在常规降糖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氨氯地平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缬沙坦对研究组患者进行治疗,从临床症状改善程度和血压、血糖控制效果上对两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且血压控制效果和血糖控制效果比对照组理想,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氨氯地平的单一治疗,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在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治疗中取得的效果更好,更值得在社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老年患者治疗中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藏药十八味诃子利尿丸治疗糖尿病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采集时间段为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60例糖尿病患者,通过随机表方法分为80例常规组与80例实验组,其中常规组患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患者接受藏药十八味诃子利尿丸治疗,对比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有效性。结果经过对比后,可发现相较于常规组,实验组临床治疗有效性更高,组间差异大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相较于常规组,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组间差异大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临床治疗过程中,可通过藏药十八味诃子利尿丸以取得更为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不仅能够有效控制患者整体血糖水平,还可有效改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在实际临床治疗中具有积极作用,具备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与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阿立哌唑联合喹硫平、喹硫平联合奥氮平、阿立哌唑联合奥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激越行为的疗效。方法将在我院住院治疗的90例有激越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按分层分组法分为阿立哌唑联合喹硫平组(I组)、阿立哌唑联合奥氮平组(Ⅱ组)和喹硫平联合奥氮平组(Ⅲ组)。治疗后,对三组患者进行PANSS—EC评分,并分析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后各时间点PANSS—EC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其中治疗1d后PANSS—EC评分:I和Ⅲ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和Ⅲ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PANSS—EC评分:I和Ⅱ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和Ⅲ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在治疗3d、5d、1周、2周后疗效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Ⅱ组相比,I和Ⅲ组在震颤、失眠、肌强直等不良反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阿立哌唑联合喹硫平或喹硫平联合奥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激越行为的控制效果明显.对后续治疗有积极作用.可以作为精神分裂症激越行为的治疗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成人牙周炎患者糖尿病的发生状况。方法选择30例糖尿病与成人牙周炎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时期进行体检的30名非牙周病成人作为对照组,对2组糖尿病发生状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糖尿病患病率为2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7%,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尿病与成人牙周炎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糖尿病的治疗与牙周病的治疗之间会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调强适形放射治疗对Ⅱb~Ⅲb宫颈癌的治疗效果。方法对该院放射科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间收治的64例Ⅱb~Ⅲb宫颈癌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放射方案的不同分成例数均等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予以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和调强适形放射治疗,进行两组疾病缓解率、并发症发生率和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的对比。结果观察组疾病缓解率为59.38%,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观察组在本次研究中出现并发症的概率分别为37.50%和12.5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前生活质量评分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为(206.96±4.20)分,与对照组的(203.00±4.76)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强适形放射治疗Ⅱb~Ⅲb宫颈癌效果明显,安全性高,也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推广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照评估三种胰岛素强化方案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3年4月至2014年5月于该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选取78例,随机分为三组各26例,Ⅰ组实施胰岛素泵治疗,Ⅱ组实施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Ⅲ组实施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对比其治疗效果。结果:将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FBG、PBG、HbA1C进行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患者的血糖达标时间短于Ⅱ组及Ⅲ组(P0.05)。结论:三种胰岛素强化方案治疗2型糖尿病均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胰岛素泵治疗的时间最短,具体方案的选择可根据患者的病情而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糖尿病标准化饮食治疗方案在Ⅱ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笔者所在医院糖尿病科接收治疗的64例Ⅱ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饮食指导及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实施标准化饮食治疗方案,疗程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中血糖恢复至正常水平者26例,占81.3%,对照组中血糖恢复至正常者15例,占46.9%。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非常满意率和总满意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Ⅱ型糖尿病患者实施糖尿病标准化饮食治疗方案,有助于患者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并有利于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减少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19.
刘朋   《中国医学工程》2014,(11):140-140
目的探讨针对腕管综合征患者采用关节镜、小切口以及传统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腕管综合征患者135例,随机将样本分为Ⅰ组、Ⅱ组与Ⅲ组,分别采用关节镜手术、小切口手术与传统手术。结果Ⅰ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为66.67%,Ⅱ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为64.44%,Ⅲ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为68.89%,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Ⅰ组与Ⅱ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与疤痕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均显著好于Ⅲ组患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腕管综合征患者采用关节镜与小切口手术能够获得与传统手术相同的治疗效果,但前两种手术方案治疗患者的临床表现更佳。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脓毒症相关性心肌损伤患者联用阿托伐他汀与美托洛尔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探析。方法:将2015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接治的156例脓毒症相关性心肌损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通过数字表法随机分成Ⅰ组、Ⅱ组及Ⅲ组,各52例;三组均接受常规专科治疗,Ⅰ组加用阿托伐他汀,Ⅱ组加用美托洛尔,Ⅲ组联用阿托伐他汀与美托洛尔,在治疗5d后,对比分析三组临床效果。结果:Ⅰ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4. 6%,Ⅱ组为86. 5%,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但均低于Ⅲ组的94. 2%(P <0. 05);治疗后,三组患者的心肌肌钙蛋白I(c Tn 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钠尿肽(BNP)、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心脏指数等指标均有改善,但Ⅲ组更优于Ⅰ组、Ⅱ组(P <0. 05),Ⅰ、Ⅱ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在脓毒症相关性心肌损伤治疗中加用阿托伐他汀和美托洛尔,可有效提升疗效,减轻心肌损伤,改善患者心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