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无缝线巩膜瓣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3年7月于邵阳市中心医院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68例(68眼),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标准常规小梁切除术(常规组,34例34眼)和无缝线小梁切除术组(无缝线组,34例34眼),常规组患者采用标准常规小梁切除术进行治疗,无缝线组采用无缝线巩膜瓣小梁切除术进行治疗。随访12个月,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手术均顺利完成,均随访12个月。两组术后6个月的眼压分别为(13.3±4.6)mmHg和(12.7±3.1)mmHg,术后12个月的眼压分别为(11.7±2.2)mmHg和(12.2±3.5)mmHg,较术前[(28.5±8.2)、(29.6±7.2)mmHg]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缝线组术后12个月功能性滤过泡32眼(94.1%),Kronfeld分型Ⅰ型13眼,Ⅱ型19眼,Ⅲ型2眼;常规组术后12个月功能性滤过泡29眼(85.3%),Kronfeld分型Ⅰ型13眼,Ⅱ型16眼,Ⅲ型5例,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无缝线组滤过泡更显扁平及美观。两组患者术后应用抗青光眼药物种类数[(0.9±0.4)、(0.8±0.3)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没有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无缝线巩膜瓣小梁切除术与常规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效果相当,且均无严重并发症,但无缝线巩膜瓣小梁切除术操作更简化,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2.
王风云 《中原医刊》2004,31(14):15-16
目的 :观察无缝线巩膜瓣小梁切除术治疗开角性青光眼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对 15 0例 ( 2 0 0眼 )开角性青光眼患者 ,均采用以穹隆部为基底的结膜瓣 ,行传统小梁切除术巩膜瓣不缝合 ,只密闭结膜瓣伤口。术后随访 12~ 42个月 ,检查记录视力、眼压、前房深度、滤过泡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15 0例 ( 2 0 0眼 )术后眼压由 ( 4 2 18± 8 2 3 )mmHg降至 ( 15 3 0± 3 5 )mmHg ,平均下降 63 7% ,( P <0 0 0 1) ,总成功率 87 0 % ,保持功能性滤过泡 91 3 %。术后视力提高 2行者 5 6 5 %。并发症主要为浅前房、低眼压。结论 :该手术能有效地减少青光眼术后眼压再次升高 ,能充分降低眼压 ,保护视力和视功能。不失为一种简单有效、可靠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我院2005年用巩膜瓣下纵形小梁巩膜条形切除术治疗各型青光眼,临床证实疗效可靠,现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组23例(28眼)是我们2005年1~6月收治的住院患者,其中男10例(12眼),女13例(16眼),年龄20~70岁。其中急性闭角型青光眼13例,慢性闭角型青光眼5例,慢性开角型青光眼4例,继发性青光眼1例。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晚期开角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的疗效。方法:对36例48眼晚期开角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前后的眼压、视力及视野情况进行随访。结果:视力提高者25眼,占52.08%;不变者18眼,占37.5%;下降者5眼,占10.41%。眼压控制在15minHg以下者22眼,占45.83%;15mmHg~24mmHg间者16眼,占33.33%;眼压升高者10眼,占20.83%;视野缩小5眼,占10.41%。结论:晚期开角型青光眼应积极采取手术,并结合药物治疗,以免视功能丧失。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激光小梁成形术治疗药物难以控制的开角型青光眼的疗效作一前瞻性的评价。方法:采用倍频Nd:YAG激光治疗临床用药物不能控制病情发展的原发性开角青光眼病例共22例38眼,所有眼均接受180°,小梁成形术,50个光凝点,结果:随访期内眼压平均下降0.75kPa(5mmHg),术后6月治疗成功率为86%,结论:激光小梁成形术是药物控制不良的开角青光眼的有效治疗措施,治疗参数可选择,光斑直径50μm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是一种由于眼压升高而致视盘、视网膜神经纤维层损害,视野缺损,最终导致失明的眼病。该病病因不明,其主要特点是眼压虽然升高,但房角却始终是开放的。组织学检查提示小梁网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变性,内皮细胞脱落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Meta分析小梁消融术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生物医学、中国知网、维普和万方数据库,搜集有关小梁消融术(试验组)与传统手术组(对照组)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文献资料,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20年6月22日...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29):92-95
目的 探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两种巩膜瓣可调节缝线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 年1 月至2020 年6 月在我院眼科手术治疗的原发性闭角青光眼患者43 例(60 眼)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0 眼,对照组采用小梁切除术联合巩膜瓣两侧缝合1 对可调整缝线,观察组采用小梁切除术联合巩膜瓣鼻侧后角及中部各缝合1 针可调整缝线。定期随访3 个月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眼压控制情况及手术成功率。结果 两组术后浅前房、脉络膜脱离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术后1 d、1 个月、3 个月眼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术后7 d、术后2 周眼压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 个月的手术成功率为96.67%(29/30),高于对照组的73.33%(2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联合利用改良巩膜瓣可调整缝线技术是安全有效的,与传统的巩膜瓣可调整缝线相比提高了术后3 个月的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郑敏 《四川医学》2009,30(10):1601-1602
目的观察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MMC)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高眼压症的临床效果。方法47例(60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高眼压症患者随机被分为手术组和对照组,手术组25例(28眼),对照组22例(32眼)。手术组采用小梁切除术联合MMC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小梁切除术治疗。评价两组眼压变化、浅前房及其它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眼压与治疗前比较下降(P〈0.05);治疗后与治疗前眼压的下降值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浅前房发生率(7.1%)显著低于对照组(12.5%),P〈0.05;手术组其它并发症发生率7.1%(2/28)显著高于对照组(18.8%),P〈0.05。结论梁切除术联合MMC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高眼压症是安全、有效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Qian SH  Sun XH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2):118-120
目的研究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SLT)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前瞻性非随机临床研究,对63例(85眼)药物控制眼压不良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行SLT治疗,采用532nm波长、Q开关、Nd:YAG激光在下方180。范围的小梁网上做(50±5)个相邻但不重叠的激光斑,能量0.6~1.8mJ。治疗前后,抗青光眼药物使用保持不变。所有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h、2h、1d、7d、14d、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18个月、24个月进行眼部检查。结果SLT治疗前平均眼压为(25±4)mmHg(1mmHg=0.133kPa),与基线值相比,治疗后1d平均眼压下降8.1mmHg(32.0%),7d下降5.6mmHg(22.1%),14d下降4.7mmHg(18.6%),1个月下降5.5mmHg(21.7%),2个月下降5.1mmHg(20.2%),3个月下降5.9mmHg(23.3%),6个月下降5.2mmHg(20.6%),9个月下降4.0mmHg(15.8%),12个月下降4.2mmHg(16.6%),18个月下降3.8mmHg(15.0%),24个月下降3.3mmHg(13.0%)(P〈0.01或0.05)。不良反应轻微,包括结膜充血、轻度前房反应和短暂眼压升高。结论SLT可以有效、安全地降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眼压。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两种不同术式对开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05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依据手术方案差异分为A组和B组。A组患者52例,行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治疗;B组患者53例,先行小梁切除术后再行白内障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与术后并发症。结果:术后两组患者最佳矫正视力、眼压以及功能性与非功能性滤过泡差异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1例严重术后并发症症状。结论:采用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或先行小梁切除术后再行白内障手术,其手术疗效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2.
周海兵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8,21(12):1437-1438
目的:观察非穿透性小梁手术(NPTS)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4年3月-2007年1月收治我院的46例药物不能控制的POAG实施NPTS。观察术后视力、眼压、滤过泡形态、手术并发症等。术后随访8~12个月(平均9.6个月)。结果:NPTS术后视力85.7%维持不变或提高。术前平均眼压35.42±11.27mmHg(1mmHg=0.1333kPa),术后第1天平均眼压(10.75±3.53)mmHg。经8~12个月随访,最近一次随访眼压13.5±4.25mmHg,其中46眼形成弥散滤过泡。有4眼术后前房少量出血,均没有出现术中、术后浅前房、炎症反应等并发症。结论:NPTS能有效降低眼压,手术后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青光眼新手术。  相似文献   

13.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为临床常见的致盲性眼病[1]。小梁切除术为治疗该病主导的滤过手术,但因其术中对内眼骚动较大、术后早期易发生浅前房、远期滤过道瘢痕等原因[2],临床一直在研制并尝试各种引流装置,以求维持理想眼压。近年引入国内的EX-PRESS青光眼引流器于2002年经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非穿透性小梁切除术术中加羊膜移植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机理及疗效。方法 :为 10例、12眼开角型青光眼行非穿透性小梁切除术联合术中巩膜瓣下植入羊膜 ,术后观察视力、眼压、滤过泡、眼内反应及并发症 ,随访 3~ 5个月。结果 :术后炎症反应轻 ,眼压控制良好 ,术后眼压为 14~ 19mmHg ,术后并发症少。结论 :非穿透性小梁切除术能安全、有效地降低眼压 ,是治疗开角性青光眼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5.
非穿透小梁切除并植入凝胶治疗开角型青光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非穿透性小梁手术联合透明质酸凝胶植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例(22只眼)中晚期开角型青光眼患者行非穿透性小梁手术联合透明质酸钠凝胶植入术。术后观察眼压、眼内反应和滤过泡,并做前房角镜检查。随访6~18个月,平均9个月。结果:术前平均眼压28.06±9.02mmHg,术后3个月平均眼压14.68±3.84mmHg,有显著差异(t=6.875,P<0.05),术前平均用药2.04±0.74种,术后0.54±0.46种,有显著差异(t=2.402,P<0.05)。术后2只眼有少量前房积血,分别于2~4天消失。术后22只眼均形成弥散滤过泡;随访中7只眼滤过泡消失,6只眼用药后眼压正常,1只眼二次行小梁切除术。前房角镜检查显示术区有透明间腔样改变者18只眼,4只眼是半透明脱色改变,小穿孔3眼。结论:非穿透性小梁手术联合透明质酸凝胶植入术能有效降低眼压,减少局部应用抗青光眼药物种类,且术后并发症少,是一种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应用氩激光小梁成形术(ALT)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的疗效。方法15例24眼POAG患者术前点0.5%噻吗心安眼药水后眼压为(27.66±2.2)mm Hg,经表面麻醉后在激光房角镜下行氩离子激光前部小梁光凝。光凝后定期测量眼压,作前房检查、前房角检查、视野检查。术后仍用0.5%噻吗心安点眼。结果83.33%患者眼压控制满意,近期眼压下降率25.34%,4眼眼压控制不好,行小梁切除术成功。患者视力、视野无统计学变化,无房角前粘连及前房积血病例。有8眼重复治疗,4眼成功控制眼压。结论ALT对于治疗POAG安全,近期效果满意。降眼压幅度有限,远期效果尚待观察。对于行ALT治疗患者一定要严格随访眼压、视野,如有眼压失控仍可行滤过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非穿透性小梁手术 (non penetratingtrabecularsurgery ,NPTS)联合羊膜植入物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2 2例 (2 6只眼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进行非穿透性小梁手术联合羊膜植入物治疗。术后观察眼压、眼内反应和滤过泡并做前房角镜检查。随访时间平均 9.4个月。结果 术后视力较术前无明显变化。患者术前平均眼压 36 .84mmHg ,术后 16 .4 5mmHg ,差异有显著性 (t=5 .86 ,P <0 .0 1)。术前平均用药 3.6 4种 (2~ 4种 ) ,术后 0 .93种 (0~ 2种 ) ,差异有显著性 (秩和检验T =10 4 ,P <0 .0 1)。随访期间眼压≤ 2 1mmHg者 2 4只眼 (92 .3% ) ,无需药物治疗而眼压正常者 15只眼 (5 7.7% ) ,需用药后眼压保持正常者 9只眼(34.6 % )。结论 NPTS联合羊膜植入术能有效降低眼压 ,减少抗青光眼药物的应用 ,术后并发症少 ,是一种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8.
我们对青光眼复合式小梁切除术中采用不同位置和方法的巩膜瓣调整缝线,对术后前房、眼压、滤过泡、视力等情况作出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张惠成  陈友慈 《浙江医学》1999,21(10):616-617
氩离子激光小梁成形术(ALT)对开角型青光眼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最近发展起来的半导体激光小梁成形术对开角型青光眼也有治疗作用,但其短期降眼压幅度要低于ALT。目前对倍频532固体激光小梁成形术尚未见疗效确实的报道。我们从1998年2~11月对11例患者(13只眼)开角型青光眼进行了倍频532激光小梁成形术,兹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两种巩膜瓣在小梁切除术中的临床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青光眼小梁切除术是临床公认的治疗青光眼的常规方法 ,但是巩膜瓣的大小不同 ,术后效果则有差异。为探讨巩膜瓣大小与手术效果的关系 ,作者于 1999年 10月~ 2 0 0 1年 1月对 2 4例原发性青光眼 ,采用 5 m m× 6mm巩膜瓣和3 mm× 3 m m巩膜瓣各行小梁切除术 ,并对这两组治疗方法进行临床效果及并发症的对比观察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2 4例原发性青光眼中 12例做成 5 m m× 6mm巩膜瓣 ,12例做成 3 mm× 3 mm巩膜瓣。男性 12例 ,女性 12例 ,年龄最小的 48岁 ,最大的 68岁 ,平均为 5 9岁。1.2 手术方法 参照文献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