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随着剖宫产率的上升,凶险型前置胎盘的发生率相应上升。凶险型前置胎盘以胎盘植入和产后出血为其主要表现,对孕产妇有着极大的威胁。本文对10例凶险型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凶险型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的临床特点,预防产后出血和子宫切除的最佳方法。术前做好动脉栓塞术的准备,术后及时配合应用动脉栓塞术,可积极减少凶险型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的产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30例凶险型前置胎盘病例的诊断和处理加以总结、分析。方法回顾性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凶险型前置胎盘病例30例。患者年龄29~41岁,平均年龄34岁;妊娠次数2~6次,平均3.5次。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占同期分娩产妇总数的0.8‰。结果术前均通过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和(或)磁共振检查及结合病史诊断凶险性前置胎盘,并经术后检查证实。30例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术中发现胎盘植入13例(43.3%)。全部患者均采用腹部纵切口,12例伴胎盘植入患者行子宫体剖宫产,取出胎儿后快速结扎髂内动脉,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双侧子宫动脉卵巢血管交通支,胎盘剥离后行创面行局部排式缝合或背带式缝合。18例患者术中未见子宫下段有明显血管怒张,因此术中采用血浆管套扎子宫下段胎先露下方,行胎盘打洞娩出胎儿,快速剥离胎盘后行保守性手术治疗。结论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围生期易发生大出血,若伴有胎盘植入时出血风险更高、出血量更大,严重威胁产妇生命安全。因此,在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的围生期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及时准确的处理。对这类患者术前要进行充分评估及讨论,结合磁共振检查,评估有无胎盘植入,从而制定相应的手术方案。术前准备充足的血液制品;建立通畅的静脉通路;选择经验丰富的妇产科医师及麻醉医师,以降低孕产妇病死率,改善围生儿结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孕晚期彩色多普勒超声、外周血甲胎蛋白(AFP)、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预测凶险型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的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本院产科进行诊治的84例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中及术后病理结果将患者分为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植入组)37例、前置胎盘不伴有胎盘植入47例(非植入组),对比2组孕晚期AFP、β-HCG及超声诊断结果,探讨3种方法预测凶险型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的诊断价值。结果植入组患者孕晚期的外周血中AFP、β-HCG水平均显著高于非植入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晚期AFP、β-HCG诊断凶险型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临界值分别为:280.6ng/mL、29 741.8U/L,此时AFP、β-HCG的AUC值分别为0.761、0.724;彩色多普勒超声+AFP+β-HCG鉴别诊断凶险型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的灵敏度为86.49%、特异度为87.23%。结论孕晚期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AFP、β-HCG预测凶险型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为临床及时处置赢得时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凶险型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的临床特点、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妇产科168例凶险型前置胎盘的临床资料。结果凶险型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产妇37例,发生率为22.0%,凶险型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的高危因素包括:高龄孕妇、流产次数≥2次、剖宫产≥2次,本组所有凶险型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的产妇均采取手术治疗,其中8例产妇行子宫切除,子宫切除率为21.6%(8/37),未并发胎盘植入者有2例产妇子宫切除,子宫切除率为1.5%(2/131),凶险型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的产妇子宫切除率明显高于未并发胎盘植入的产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高龄、有多次剖宫产史、多次流产史的凶险型前置胎盘产妇要警惕并发胎盘植入,并且凶险型前置胎盘产妇并发胎盘植入的子宫切除率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5.
杨敏 《中国实用医药》2012,7(27):201-202
目的 提高对凶险型前置胎盘的认识,总结处理方法.方法对15例凶险型前置胎盘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凶险型前置胎盘是造成产后出血,胎盘植入,术中切除子宫的主要原因.结论 对于凶险型前置胎盘要引起高度重视,切实做好术前准备,术中有效处理,减少出血量及子宫切除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凶险性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的病因、诊断及其应对策略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44例凶险性前置胎盘分为植入组(研究组)22例,非植入组(对照组)22例。分析凶险性前置胎盘植入组与非植入组术中出血量、输血情况、转ICU率、切除子宫情况、膀胱修补情况及围手术期腹主动脉球囊置入术联合各种缝扎止血手术方法。结果:44例凶险性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22例,发生率50%;穿透性胎盘植入3例,发生率6.8%;植入组术中出血量、转ICU率、切除子宫率、腹主动脉球囊置入术、子宫动脉下行支结扎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剖宫产是凶险性前置胎盘的危险因素,应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凶险性前置胎盘胎盘植入率高,产后出血率高,应在产前及时诊断,术前分准备,多学科合作,从而有效改善妊娠结局及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凶险性前置胎盘的诊断、围术期处理、子宫切口选择、减少术中出血的方法。方法:选择九江市第六人民医院妇产科和九江市妇幼保健院2011年5月—2013年1月收治的53例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果:53例凶险性前置胎盘,4例合并小面积胎盘植入,2例合并部分膀胱植入,术前行彩超和MRI检查,术后确诊率达100%,均行子宫切口剖宫产,术中出血3002 100 mL,手术时间702 100 mL,手术时间70130 min,无一例子宫切除。结论:凶险性前置胎盘伴或不伴胎盘植入,术前行彩超联合MRI检查,诊断准确率明显提高,采取子宫自由切口剖宫产,结合子宫B-Lynch等压迫缝合术及宫腔填塞纱条等止血方法,可大大减少术中出血,明显降低了子宫切除率,改善母儿结局。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凶险型前置胎盘的病因、诊断、处理方法和预防措施.方法 对31例凶险性前置胎盘与145例普通型前置胎盘的病例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结果 两组产妇年龄、孕周、胎盘的类型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例在胎盘植入、产后出血、出血量、子宫切除、输血量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凶险型前置胎盘对孕妇的危害主要是合并胎盘植入引起致命的产后大出血.对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植入胎盘应在产前明确诊断,术前充分评估手术的危险及难度,术中用最有效的方法止血以减少产后大出血的发生率和保证孕产妇的生命安全,并尽量减少子宫切除.  相似文献   

9.
《中国医药科学》2016,(18):76-78
目的探讨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的高危因素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我院2013年1月~2016年5月产科收治的95例凶险型前置胎盘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植入组与非植入组,对比其子宫切除率等。将其中53例术前采用双侧髂内动脉预置球囊临时封堵术的患者(治疗组)与直接手术的42例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1)95例凶险型前置胎盘终止妊娠方式均采取剖宫产手术方法终止妊娠,并发胎盘植入26例,其中子宫切除切除16例(子宫切除率61.5%),非植入组69例,其中子宫切除切除5例(子宫切除率仅占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术前采用双侧髂内动脉预置球囊预置临时封堵术的治疗方法未能明显降低子宫切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多次流产史、多次剖宫产史的凶险型前置胎盘产妇要警惕并发胎盘植入,并且凶险型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产妇子宫切除率明显增高,术前采用双侧髂内动脉预置球囊预置临时封堵术的治疗方法有待进一步大样本探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探讨凶险型前置胎盘的临床特点,提高对凶险型前置胎盘的救治能力,从而改善妊娠结局.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前置胎盘合并剖宫产史病例69例,其中凶险型前置胎盘40例,非凶险型前置胎盘29例,对两组的产前情况、超声检查、手术情况、妊娠结局和新生儿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凶险型前置胎盘胎盘植入发生率更高,产后出血量多,手术时间长,子宫切除、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发生率均高于非凶险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凶险型前置胎盘组胎盘植入、产后出血、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子宫切除的发生率均高于非凶险组.充分的术前准备,把握好终止妊娠的时机,术中联合运用多种止血方法,可有效控制出血,改善母婴结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在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诊断中的效果。方法通过对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在我院收治的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胎盘植入未合并凶险型前置胎盘、凶险型前置胎盘未合并胎盘植入患者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讨论超声诊断检出率、宫腔操作比例。结果合并前置胎盘胎盘植入检查率为58.13%较未合并前置胎盘明显提高,合并凶险型胎盘前置胎盘植入检出率为88.89%明显高于合并普通型胎盘前置(P<0.05);宫腔操作2次以上凶险型胎盘前置合并胎盘植入率为38.30%,高龄产妇48.93%明显高于未合并胎盘植入患者(P<0.05)。结论针对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患者应用产前超声可提高检出率,降低母婴病死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3D-PDU)在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7年6月在大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产后确诊为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23例孕妇超声图像特点。总结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时产前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声像图特点。结果 23例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孕妇产前胎盘3D-PDU声图均显示为胎盘后方血管增多、扭曲,血流丰富,杂乱无章。结论 3D-PDU在评估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中,可显示孕妇子宫下段胎盘周围血管情况,有利于险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产前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分析产前超声技术对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检查与诊断作用。方法:选择2020年1月到2021年12月作为研究时间段,抽取这一期间到本院妇产科接受产检的120例凶险型前置胎盘孕妇纳入观察样本对象,所有的孕妇均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检查,以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黄金标准,分析所有孕妇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检查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检查的特征,总结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具体超声图像特征。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检查的灵敏度为91.67%,特异度为87.50%,准确性为90.00%。93例孕妇子宫肌层<2mm、胎盘增厚、宫颈膨大的发生率分别为77.50%、67.5%、35.00%。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孕妇的胎盘与子宫壁界限模糊、子宫肌层出现胎盘样回声、胎盘增厚、胎盘内部存在血池、胎盘内存在腔隙血流、胎盘后有间隙、子宫壁出现局限性回声外凸、子宫壁和膀胱壁血流丰富紊乱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凶险型前置胎盘未合并胎盘植入的孕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产前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诊断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准确率比较高,对于优化母婴...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凶险型前置胎盘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凶险型前置胎盘与普通型前置胎盘12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孕产妇剖宫产时间、产后出血量、胎盘植入、子宫切除、产后出血、输血率及新生儿评分等。结果两组孕产妇手术时间、产后出血相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站两组新生几lminApgar评分比较,lmin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产妇胎盘植入、子宫切除、产后出血及输血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凶险型前置胎盘胎盘植入性高,术中出血量大,围生期子宫切除率高,应重视早期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治疗的有效方法。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0月收治的30例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例。观察组给予动脉栓塞术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对两组患者术后出血量、产后出血、子宫切除率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30例患者中完全型前置胎盘15例,部分前置胎盘8例,边缘型前置胎盘7例。经治疗后观察组术后出血量、产后出血率、子宫切除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脉栓塞介入治疗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效果显著,具有安全有效、出血量较少、保留子宫、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凶险型前置胎盘的临床特点。方法 38例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观察组)的临床资料,与47例普通型前置胎盘患者(对照组)的病历资料作比较,以提高对凶险型前置胎盘的认识。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发生产前出血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产后出血、术中出血量、胎盘植入、子宫切除及输血方面比较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凶险型前置胎盘产后出血、胎盘植入发生率高,术中出血量大,子宫切除率高,对产妇危害较大。  相似文献   

17.
章小宝  张莉 《安徽医药》2015,(8):1532-1533
目的:探讨凶险型前置胎盘孕妇围手术期处理,通过多种措施,改进手术技巧,降低凶险型前置胎盘孕妇分娩过程失血量,争取保留子宫,保障产妇安全。方法通过对22例凶险型前置胎盘孕妇术前均行右侧股动脉鞘置管固定,术中尽量避开胎盘切开子宫,娩出胎儿后,止血带环扎子宫下段,胎盘剥离即结扎子宫动脉上行支及缝扎止血,宫腔纱条或球囊压迫联合超选择子宫动脉栓塞止血。结果6例术中因子宫创面出血汹涌,胎盘无法剥离,无法有效控制,考虑胎盘植入,行全子宫切除,16例行子宫压迫止血联合超选择血管介入治疗,均栓塞成功,保留子宫,恢复良好。结论对于凶险型前置胎盘,术前股动脉鞘预置管,能有效减少术后由于大出血造成插管困难,减少栓塞时间。子宫压迫止血结合超选择血管栓塞为治疗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具有迅速、有效、并发症少,出血量少,可保留子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凶险型前置胎盘6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置胎盘是引起产后出血的重要原因之一,既往有剖宫产史的前置胎盘,胎盘植入、严重产后出血和子宫切除率明显升高,1993年Chattopadhyay等将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发生的前置胎盘,称为凶险型前置胎盘。近年来随着剖官产率增加,凶险型前置胎盘发生率也增加。本文对我院近6年来的凶险型前置胎盘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提高对凶险型前置胎盘的认识,降低对孕产妇的危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凶险性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的发病率、诊断方法、治疗及预防措施。方法对我院65例凶险性前置胎盘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并发胎盘植入29例。结果本研究凶险性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发生率为44.62%(29/65),其产后出血量>2000mL发生率、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发生率、产褥感染率及子宫切除率高于未并发胎盘植入者;早产率及新生儿预后情况两者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凶险性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者,产后出血量大,易致失血性休克、DIC、产褥感染,增加子宫切除风险;降低剖宫产率,是减少凶险性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产前超声诊断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180例行产前超声诊断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分析产前超声诊断的检出率及其特点。结果合并前置胎盘的检出率高于未合并前置胎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凶险型前置胎盘的检出率高于合并普通型前置胎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中年龄≥35岁及宫腔操作次数≥2次患者所占比重均高于未合并胎盘植入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患者行产前超声诊断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不仅控制了母婴的病死率,还保证了临床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