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石杉碱甲改善血管性痴呆病人认知功能30例疗效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应用石杉碱甲治疗老年人血管性痴呆 (VD)30例,收到较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30例住院病人的诊断均符合 DSM- IVR标准 [1]和 NINCDS/AIREN VD诊断标准 [2];男 21例,女性 9例,年龄 70~ 79岁。简易智能状态量表 (MMSE)评分为 12~ 24分的轻至中度痴呆病人,缺血指数量表 Hachinslei评分≥ 7分。 方法:病人服用石杉碱甲片 (商品名哈伯因 50μ g/片,河南省中美竹林安特制药公司生产 ), 100μ g/次, 2次 /d口服,疗程共 8周,为开放式前后对照临床试验。服药前和结束时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 …  相似文献   

2.
尼莫地平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尼莫地平对轻、中度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106例缺血性脑卒中合并血管性痴呆患者分为A组54例和B组52例,均按神经内科常规治疗,A组同时于脑卒中48 h内给以口服尼莫地平片40 mg,每天3次,共观察3个月.结果:治疗后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A组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且未出现不良反应;而B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尼莫地平能有效改善轻、中度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3.
长春西汀治疗血管性痴呆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长春西汀对血管性痴呆(VD)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治疗作用。方法:VD患者42例随机分为长春西汀组和对照组各21例,分别给予长春西汀和胞二磷胆碱治疗,治疗前后分别测定2组患者的瑞文测验联合型(CRT)及临床记忆量表(CMS)评分。结果:长春西汀组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而对照组无明显好转。结论:长春西汀对改善VD患者的认知障碍具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4.
5.
高翔  郁青萍 《现代康复》2000,4(3):414-414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间歇低流量吸氧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116 例血管性痴呆患者分为治疗组(n=58)和对照组(n=58)。两组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同时加用间歇低流量吸氧治疗。治疗前、治疗后8 周和16 周采用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8 周,治疗组MMSE 和ADL 评分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16 周,治疗组MMSE 和ADL 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间歇低流量吸氧能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卡巴拉汀对血管性痴呆认知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卡巴拉汀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方法 来自门诊和住院的血管性痴呆病人 4 6例 ,均符合NINDS AIREN的诊断标准。治疗组口服卡巴拉汀 (艾斯能 ) 3~ 6mg/日 ,对照组口服脑复康 0 8tid或银杏制剂 80mgtid ,为期 12周。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 (MMSE)、AD评估量表———认知分量表(ADAS Cog)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治疗组完成 18例 ,12周时与治疗前比较病人的MMSE、ADAS Cog ,均有显著性改善 (P <0 0 5 )。无严重副作用发生。对照组 2 3例 ,治疗前后比较MMSE、ADAS Cog ,无显著性改变。结论 卡巴拉汀可以改善血管性痴呆病人的认知功能 ,而且安全。  相似文献   

8.
对血管性痴呆病人认知功能障碍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谷凤云  刘琳 《护理研究》2004,18(11):962-964
[目的 ]了解血管性痴呆 (VD)病人的认知功能障碍特点。 [方法 ]采用简易精神状况检查 (MMSE )、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数字广度测验 (DS)及Hamilton抑郁量表 (HAMD)对 3 6例VD病人和 3 6例健康老年人 (对照组 )进行了测评 ,并将测评结果加以比较。 [结果 ]VD组病人的MMSE总分及时间定向、地点定向、语言即刻记忆、注意和计算、短程记忆、言语表达、图形描述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1) ;ADL及HAMD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而倒背能力评分则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1)。 [结论 ]VD病人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 ,日常生活能力较差 ,且伴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9.
<正>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是指脑血管病变引起的脑损害所致的痴呆[1]。血管性非痴呆性认知障碍是VD的前期,认知功能障碍程度轻,具有可逆转性,可早期治疗[2]。血管性非痴呆性认知障碍的发病因素涉及大动脉病变、脑出血、小血管病变、脑梗死、心源性脑栓塞、脑静脉病变等[3]。局灶性或全脑  相似文献   

10.
血管性痴呆与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特征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李凤鹏  郑健 《中国临床康复》2004,8(10):1804-1805
目的:探讨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患者及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特点,以期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对同期同一医院收集的30例VD患者、30例无明显认知功能障碍的脑梗死患者和30例正常人,应用简明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简易痴呆筛查量表(brife sereening scale for dementia.BSSD)评定认知功能结果:VD组MMSE评分(15.67&;#177;3.89)分,明显低于脑梗死对照组(27.10&;#177;1.491分和正常对照组(29.63&;#177;0.72)分(Z=-6.684,-6.861,P&;lt;0.01),脑梗死对照组MMSE评分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Z=-5.936,P&;lt;0.01)。VD组BSSD评分(16.90&;#177;4.32)分,明显低于脑梗死对照组(28.40&;#177;1.16)分和正常对照组(29.90&;#177;0.31)分(Z=-6.690,-6.986,P&;lt;0.01),脑梗死对照组BSSD评分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Z=-5.705,P&;lt;0.01)。VD组与脑梗死对照组比较,物体命名和语言复述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gt;0.05),其余各项认知功能指标评分VD组均明显低于脑梗死对照组(P&;lt;0.05或P&;lt;0.01)。VD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物体命名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gt;0.05),其余各项认知功能指标评分VD组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lt;0.01)。脑梗死对照组语言复述、注意、计算和短程记忆评分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lt;0.01)。结论:VD患者以记忆减退、语言认知相关的功能障碍、视觉空间认知功能障碍和注意障碍为突出表现。认知功能障碍是脑梗死患者的常见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针刺加银杏叶片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的康复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指各种脑血管疾病导致脑功能损害引起的痴呆综合征。目前针对VD的治疗多以药物为主,见效较慢。我们在2000年5月—2003年7月期间采用针刺与药物相结合的方法治疗VD患者,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实际定向疗法对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的效果。方法将70例轻、中度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根据病情,按常规进行治疗及护理。实验组在接受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连续3个月的实际定向疗法的康复训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后采用简易智力状态量表(MMSE)及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MBI)进行评定。结果经治疗后,2组患者的MMSE和MBI均明显提高,但以实验组患者的改善幅度更为显著,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际定向疗法能提高轻、中度血管性痴呆患者残存的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康复训练对于血管性痴呆患者的临床效果及认知功能改善的情况,为今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湘西自治州人民医院2010年1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10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康复训练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MMSE评分、WMS评分、采用BI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训练辅助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效果良好,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认知及精神状态,同时改善记忆,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急性缺血性卒中时的认知功能和血管性痴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缺血性卒中是血管性痴呆的主要病因。目前对急性缺血性年中的神经诊断学研究,往往只注重躯体症状、体征、而忽略神经心理学改变、我们用改良的长谷川智能评定量表(HDS—R),对106例急性缺血性率中患者进行检测,对急性缺血性率中的认知功能及与血管性痴呆联系作初步探讨。资料与方法106例均为1994~1995年在我科住院的患者。其中92例(86.8%)为腔隙性脑梗塞,包括纯运动性、感觉运动性、共济失调性轻偏瘫和纯感觉性卒中,10例脑梗塞(9%)4例(3%)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颈内动脉系统3例、椎基底埃及系统1例)。全部病例做头部CT检…  相似文献   

15.
雌激素水平与绝经后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雌激素(E)水平与绝经后血管性痴呆(VD)患者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绝经后VD患者48例,随机分为VD1组和VD2组各24例,分别给予维尼安2mg与安慰剂1片口服,每月2次,治疗4个月;绝经后健康妇女18例为正常组。3组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和4个月时测定血浆雌二醇水平(E2)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简易智能量表(MMSE)测定认知功能。结果VD组患者E2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VD1组经过维尼安治疗4个月后,E2水平逐渐上升(P<0.01),LDLC逐渐下降(P<0.05),MMSE评分逐渐提高(P<0.05);E2水平与LDLC水平呈显著负相关性(P<0.01);与MMSE评分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E替代治疗有利于改善绝经后VD患者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银杏叶片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改善及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68例血管性痴呆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予常规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银杏叶片治疗.比较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认知功能评分、...  相似文献   

17.
血管性痴呆患者免疫功能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朝阳  王苏 《临床荟萃》1998,13(14):668-669
中枢神经系统与免疫功能密切相关,目前国内外对血管性痴呆发生发展的诸因素中.免疫功能因素的参与研究较少,因此我们对血管性痴呆患者的免疫功能进行了测定,可望对血管性痴呆与免疫功能的关系进行探讨.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参照美国精神病学会的诊断和统计手册修订第3版的痴呆诊断标准(DSM-ⅢR,1987),采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综合干预对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及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将8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治疗组在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心理干预和行为干预,共进行5周,干预前和干预期满后用MMSE评定认知功能、FMA评定运动功能、BI指数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治疗组MMSE、FMA、B1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干预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综合干预较常规治疗护理方法更能促进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障碍、运动功能障碍的改善.  相似文献   

19.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是指由血管因素导致的认知功能损害,可单独发生或与Alzheimer病(AD)伴发.对血管性疾病所致认知障碍患者的早期预防和治疗具有重大的社会和经济意义.西医目前尚没有有效的手段进行干预,而中医药在防治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方面则凸显优势.该文从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病名研究、病因病机、药物治疗、针灸治疗等多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2):4144-4145
探讨奥拉西坦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血管性痴呆(VD)的临床效果。我院106例血管性痴呆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治疗,观察组给予奥拉西坦联合尼莫地平治疗。统计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并对比治疗前后认知功能(MMSE)评分。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34%(50/53)高于对照组81.13%(43/53),且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3.21%(7/53)与对照组9.43%(5/5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性痴呆患者给予奥拉西坦与尼莫地平联合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认知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