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依据IEEE1149.1标准,采用SOPC技术设计了一款高速的边界扫描主控器;用户可对该主控器进行配置,输出测试所需的控制信号,输出的测试时钟TCK频率可达50MHz,大大提高了边界扫描测试效率;同时,开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边界扫描主控器IP核为SOPC系统可测性设计提供了一个很有实际价值的组件,无需专用边界扫描测试设备即可实现对系统的边界扫描测试功能;经时序仿真波形和数字示波器观测结果验证,该边界扫描主控器所产生的测试信号符合测试要求,设计正确合理。  相似文献   

2.
高速边界扫描主控器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边界扫描测试技术的工作机制和对测试支撑系统的功能需求,提出一种基于USB总线的高速边界扫描测试主控器的设计方案。利用CY7C68013作为USB2.0接口控制器,使用CPLD实现JTAG主控硬核,完成JTAG协议和USB总线协议的相互转换。JTAG的TCK时钟频率可调,最高可达48MHz。用户可利用该边界扫描控制器方便高效地进行边界扫描测试。  相似文献   

3.
分析边界扫描测试技术的工作机制和对测试支撑系统的功能需求,提出一种基于USB总线的高速边界扫描测试主控器的设计方案.利用CY7C68013作为USB2.0接口控制器,使用CPLD实现JTAG主控硬核,完成JTAG协议和USB总线协议的相互转换.JTAG的TCK时钟频率可调,最高可达48 MHz.用户可利用该边界扫描控制器方便高效地进行边界扫描测试.  相似文献   

4.
以提高复杂电子设备系统级测试能力为目的,在对边界扫描技术进行研究的基础上.论述和总结了基于边界扫描的电子设备系统级测试的硬件结构、测试方案和测试装置,并提出了软件系统的结构设计;同时,按照IEEE1149.5标准的MTM—BUS总线进行了结构设计和功能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基于边界扫描的系统级测试技术能够广泛应用于现代电子设备,特别是MTM—BUS总线结构具有快速、准确、简单等特点;该研究和设计不仅对复杂电子设备系统级测试技术进行了总结,而且对改善电子设备系统级测试性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数模混合电路互连测试矢量自动生成的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试矢量的自动生成研究一直都是板级边界扫描互连测试中的重点,针对数模混合被测电路的不同结构类型,特别是多扇出类型结点相连的复杂情况,建立了具有代表性的互连结构测试模型;在此模型的基础上提出可进行完备性测试矢量的自动生成算法并用软件加以实现;利用该算法,对实际DEMO板上的芯片进行了互连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算法满足板级边界扫描互连测试的矢量自动生成要求。  相似文献   

6.
罗秋明  李晶 《微计算机信息》2006,22(17):272-274
利用MCF5272的GPIO接口形成JTAG总线来对被测目标进行操控、用MCF5272网络接口实现对上位机PC的通信,形成由PC生成测试向量并通过网络下传到MCF5272测试主控器,再由主控器完成测试向量的施加和响应结果的取回与比对,实现了简单电路的PCB互联测试处理。边界扫描测试设备市场需求少、价格高,因此开发简单边界扫描测试平台可以满足临时的测试需求并可节约不少资金。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用于模数混合电路的边界扫描测试技术的工作机制对测试主控系统的功能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微机的符合IEEE1149.4标准的混合信号边界扫描测试主控系统。所采用的广义特征分析法利用库函数映射的思想,将传统的各种故障字典进行统一描述。实践证明,该方法对模数混合电路的测试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胡莲 《测控技术》2005,24(4):14-16,26
边界扫描技术是一种完整的、标准化的可测性设计方法,它提供了对电路板上器件的功能、互连等进行测试的新途径.本设计实现了一种能够自动生成SVF测试图形的边界扫描测试系统,然后利用该系统进行了PCB板级的扫描链完整性测试和芯片互连测试,测试结果分析表明系统可以检测出被测对象的故障类型.  相似文献   

9.
边界扫描在PCB缺陷测试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硬件系统的规模越来越大,复杂程度越来越高,对其进行测试也越来越困难,边界扫描技术很好地解决了传统测试的不足。通过分析边界扫描技术在PCB缺陷测试中的应用原理,提出了一种可以广泛应用、低廉高效的边界扫描测试方法-PPT,实现对系统级、PCB级和芯片级集成电路进行边界扫描测试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
在研究了IEEE1149.1标准和SOPC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FPGA的边界扫描总线控制系统的设计;使用VHDL语言,在FPGA中将传统的边界扫描总线控制器的功能以IP Core的形式实现,并与NiosII处理器共同构成嵌入式边界扫描总线控制系统;经仿真验证,该系统产生的测试信号完全满足IEEE1149.1标准协议的要求;该系统具有较强的集成度、灵活性和可定制性,能够应用于IC或PCB的边界扫描测试以及相关的研究和实验。  相似文献   

11.
针对飞控系统某数模混合电路板测试需求,在不利用外部信号源、信号采集设备的条件下,利用边界扫描技术进行测试系统设计。介绍了PCI-410边界扫描核心套件和ScanWorks测试软件,对边界扫描测试方法进行研究,详细说明了测试系统方案设计、测试流程开发步骤以及测试程序执行方式,并通过实际测试,验证了设计的可行性,为数字电路板和简单的数模混合电路板的测试提供了实用的测试方法和手段,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基于IEEE1149.4的差分测试方法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IEEE1149.4标准(DOT4)为解决数模混合电路的边界扫描测试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对于数模混合差分电路的互联测试,一直是数模混合电路中巨联测试的重点之一,介绍了一种基于此标准的差分互联电路的测试方法以及差分模拟边界扫描单元的应用,对混合差分电路实现了简荤互联和扩展互联的边界扫描测试,从而提高了差分电路互联测试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带有非边界扫描器件的混装电路的扫描链优化配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混装电路中,由不同的非边界扫描器件所组成的簇所需要的测试向量的数目可能是不同的,根据不同的簇所需要的测试向量的不同,可以将整个测试过程分为不同的测试阶段,每个测试阶段过后都会有一个或者多个扫描芯片处于bypass状态,而此时其长度只有1,也就是说每一个扫描链的长度是随着测试矢量的移出而变化的,整个扫描链的配置过程中,需要考虑这样两个问题:如何将扫描芯片分配给各条扫描链以及如何排列各条扫描链中扫描芯片的顺序,提出了一种如何配置单链的方法,即优化配置扫描芯片在扫描链中的顺序,这种方法同样可以被应用到多链.  相似文献   

14.
边界扫描技术在数字电路中已经基本成熟,但在模拟电路中还涉足较少。为了提高模拟电路系统的可靠性和可测性设计,对模拟电路面向功能性测试的边界扫描模型进行了研究,结合IEEE1149.1标准框架结构和IEEE1149.4标准混合信号测试总线思想,提出了利用数字寄存器控制模拟开关的边界扫描单元结构,设计了面向功能测试的模拟电路边界扫描模型,简化了测试存取口,降低了测试难度,同时构建了模型测试平台,实现了模型的功能测试功能。  相似文献   

15.
根据系统级边界扫描测试技术的需求,研制了基于VXI总线的多功能边界扫描测试控制器,具备三种操作模式:IEEE1149.1TAP模式、IEEE1149.5主控制器模式和从控制器模式;由上位机控制模件组态到期望的模式,模件上的TAP口控制器产生1149.1测试信号,提供给JTAG口用于通过TDO/TDI扫描链对被测目标板进行边界扫描测试;IEEE1149.5主控制器可完成和从控制器间的通讯以便对机箱或子系统级中可测试性模件进行边界扫描测试,兼容于BSDL和EDIF文件格式的自动测试向量生成软件可实现多种扫描测试功能。  相似文献   

16.
基于对国外航空机载系统监控体系架构技术、机载数据总线技术、测试仪器总线技术、边界扫描技术、嵌入式专用监控芯片与模块技术、智能化监控技术等发展情况的分析,阐述了国内机载系统智能测试监控相关技术发展现状,提出了国内必须从全机级体系架构、成员级监控、板级监控和标准化等方面系统开展工作的建议,希望能够为未来我国航空机载系统智能测试监控技术发展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线缆之于设备就像血脉之于人,承担着电力运行、信号传输的重要作用,其质量好坏直接决定设备运行的安全性。从线缆测试需求出发,分析线缆测试在军工和民用领域的应用范围及需求特点;分别介绍了国内外线缆测试的发展现状及产品形态;针对线缆导通、绝缘、耐压、故障定位等测试项,对其重要测试指标及测试方法进行了总结;详细介绍线缆测试中采用的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时域反射技术、分布式并行测试技术、边界扫描技术;最后,从线缆故障定位、在线测试、耐压测试损伤不可逆、健康管理与评估预测等方面展望了线缆测试技术的发展趋势。未来,融合新技术、新手段,将形成以智能化、自学习、故障可预测为代表的线缆测试系统。  相似文献   

18.
BIT技术是实现可测试性设计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将其应用到导弹测试与诊断领域,能有效提高其测试与诊断效果;目前,基于BIT的导弹测试与诊断主要依靠的是弹上总线技术和边界扫描技术,利用边界扫描技术获取相关的测试信息,利用弹上总线进行有效的信息传输与共享.并通过BIT综控计算机进行最后的故障诊断;文中对有关的热点技术包括全弹综合BIT体系构建技术,导弹BIT设计技术、BIT测试向量生成技术、导弹BIT验证技术等多项内容进行了阐述,最后给出了BIT在导弹系统应用中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The IEEE P1149.2 Working Group is developing a standard that supports boundary scan for board-level interconnect testing and supports internal scan for device- or board-level component testing. The group's overall objective is to establish minimal mandatory features that are adaptable to individual applications. P1149.2's current status and the most recent proposals being considered for the standard are described  相似文献   

20.
针对脊状表面的结构特点及其湍流边界层的流动特性,深入研究了基于热线技术的脊状表面湍流边界层流动参数的测试方法,对所使用的风洞及测试设备做了相应改进,并探讨了提高实验测试精度的可行性措施.实验中使用了恒温式IFA300智能型热线风速仪对3种不同尺寸的对称V型脊状表面湍流边界层流动参数进行了测试.为了获取脊状表面的虚拟原点和摩擦速度,尝试运用Musker全壁面律公式的回归拟合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实验测试结果表明:本实验中基于热线技术的脊状表面湍流边界层流动参数的测试方法是科学合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