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小鼠急性弓形虫感染后细胞介导免疫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游运辉  欧阳颗 《湖南医学》1997,14(6):321-322
在抗弓形虫感染的免疫应答中,细胞免疫起着主导作用,弓形虫感染后是否发病主要取决于宿主的免疫功能。小鼠急性RH株弓形虫感染后第6天,腹腔巨噬细胞对白色念珠菌的吞噬率和吞噬指数以及脾细胞受刀豆蛋白A(ConA)刺激后所产生的白细胞介素2(IL-2)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脾天然杀伤(NK)细胞活性较对照组轻度升高(P〈0.05),感染后同时接受磺胺嘧啶或蒿甲醚治疗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率和吞噬  相似文献   

2.
蒿甲醚治疗实验型弓形虫病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刘翠梅  欧阳颗 《湖南医学》1998,15(5):264-266
为研究蒿甲醚对不同毒力的弓形虫株感染小鼠的治疗作用,采用不同给药途径,不同剂量的蒿甲醚 治疗RH及B36株弓形虫感染,并与磺胺嘧啶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蒿甲醚治疗B36株所的腹腔及颅内感染效果明显,连续治疗22d,存活率分别为70%及75%,且停药后4周未见复发,以蒿甲醚200mg/kg组疗效与磺胺嘧啶250mg/kg组接近.  相似文献   

3.
小鼠腹腔接种1万个速殖子,2h后分别灌胃给予:甘草32g/kg、甘草16g/kg、蒿甲醚200mg/kg、蒿甲醚100mg/kg、乙胺嘧啶50mg/kg及5%淀粉溶液(对照组),连续14d。甘草各组与对照组小鼠死亡天数无差异。蒿甲醚200mg/kg组的疗效与乙胺嘧啶组接近。图象分析表明:蒿甲醚200mg/kg组的虫体,其周长、面积、体积均数大于对照组说明虫体有肿胀。在透射电镜下,速殖子的核膜消失,染色质减少,对类锥体、棒状体等细胞器无影响。作者首次在实验弓形虫病中证明蒿甲醚200mg/kg的疗效与乙胺嘧啶50mg/kg接近,并探讨了其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4.
弓形虫对小鼠肝脏的损害与蒿甲醚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小鼠感染RH株弓形虫速殖子后24h,用肌注剂量为250mg/kg的蒿甲醚治疗,结果发现,未治疗组小鼠肝组织超微结构发生显著病理改变,主要表现为肝细胞间连接受损,脂滴增多,甚至胞质内细胞器广泛溶解,并可见较多虫体,而用药组小鼠肝细胞的形态基本正常,胞质内偶见虫体,其电子密度增高,明显固缩,内部结构不清。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抗疟新药蒿甲醚影响小鼠免疫功能的作用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蒿甲醚对小鼠脾脏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及白细胞介素2(IL—2)活性的作用不明显(P>0.05),但蒿甲醚能使小鼠胸腺重量减少,同时,一定剂量(每千克体重给药100mg、250mg)的蒿甲醚对小鼠脾脏B淋巴细胞增殖反应有抑制作用(P<0.05或P<0.01)。提示:蒿甲醚对细胞免疫功能作用不明显,但对体液免疫功能可能有抑制作用,而且其抑制作用随剂量增大而增强。因而认为,蒿甲醚对免疫系统的作用可能与其能治疗脑型疟的作用机制有关,临床确定合理治疗剂量时应考虑该药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蒿甲醚,甘草对实验性弓形虫病的疗效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小鼠腹腔接种1万个速殖子,2h后分别灌胃给予:甘草32g/kg、甘草16g/kg、蒿甲醚200mg/kg、蒿甲醚100mg/kg、乙胺嘧啶50mg/kg及5%淀粉溶液(对照组),连续14d。甘草各组与对照组小鼠死亡天数无差异。蒿甲醚200mg/kg组的疗效与乙胺嘧啶组接近。图象分析表明:蒿甲醚200mg/kg组的虫体,其周长、面积、体积均数大于对照组。说明虫体有肿胀。在透射电镜下,速殖子的核膜消失  相似文献   

7.
刚地弓形虫感染昆明种及Babl/c小鼠的病理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弓形虫感染昆明种及Babl/c小鼠的病理特征.方法 分别以刚地弓形虫速殖子感染昆明种及Babl/c小鼠,观察小鼠感染发病情况,并用病理组织切片,直接染色或免疫组化法检测小鼠体内弓形虫包囊或抗原.正常对照组小鼠未感染弓形虫.结果 两种小鼠对刚地弓形虫均易感,昆明种小鼠感染刚地弓形虫后2、3 d开始发病,感染后7~10 d死亡,死亡率95.00%;Babl/c小鼠于感染后4、5 d开始发病,呈一过性急性发作,绝大多数小鼠能度过急性期逐步恢复而长期存活,仅少数小鼠死亡,死亡率为10.00%.昆明种小鼠感染后主要表现为肝细胞变性、坏死、大量炎细胞浸润,小肠黏膜坏死脱落,腹腔内可见大量弓形虫速殖子;Babl/c小鼠在急性感染期表现为肝细胞水变性,腹腔内可见弓形虫速殖子,度过急性期后继续存活的小鼠体内虽未见到大量包囊、但在肝、脑等组织中可检出弓形虫抗原.对照组小鼠在实验期间无任何异常.结论 两种小鼠对刚地弓形虫的易感性不同,Babl/c鼠感染弓形虫后经历了急性和慢性感染的转换过程,是研究弓形虫感染与免疫的良好模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常山醇提取物的体内抗弓形虫作用.[方法]取健康雌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弓形虫组、螺旋霉素组和常山醇提取物组(100 mg/kg给药).建立急性弓形虫感染模型,除正常组外均感染RH株弓形虫,给予药物治疗4 d后对小鼠腹腔内弓形虫进行计数,并测定ALT、AST、GSH和MDA含量.[结果]与弓形虫组比较,常山醇提取物组小鼠腹腔内弓形虫数量明显减少(P<0.05),血清中ALT、AST含量明显降低(P<0.05),肝匀浆中GSH、MDA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常山醇提取物对急性弓形虫感染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
《延边医学院学报》2015,(4):270-273
[目的]探讨牛蒡苷(ARC)对弓形虫热休克蛋白70(T.g.HSP70)诱导弓形虫感染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KM雌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ARC组、磺胺嘧啶钠阳性对照(PC)组.于弓形虫感染后第4d起给予药物治疗,连续5d.感染后第7d腹腔注射给予T.g.HSP70,次日末次给药4h后采集颈动脉血处死小鼠,取肝称质量,计算肝脏指数;采用比色法测定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水平、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ELISA法测定细胞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测定血小板活化因子(PAF-AH)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ALT,AST水平和肝脏指数明显升高(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ARC组和PC组ALT,AST水平和MDA,IL-1β,TNF-α含量及PAF-AH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P<0.01),SOD活性明显升高(P<0.05).ARC组与PC组上述各项指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RC对T.g.HSP70诱导弓形虫感染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脂质过氧化及抑制炎症介质的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脑梗死急性脑外周血白细胞介素-2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脑梗死患者发病后48击剑民2周后血清白细胞介素-2水平,同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急性脑梗死患者中血白细胞介素-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白细胞介素-2水平低于提示免疫功能低下,易并发感染,且不利于梗死后病理损害的修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