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通过罗布麻纤维在毛粗纺加工系统上的试纺,具体分析了罗布麻纤维的可纺性能。详细介绍了试纺工作中的技术措施和生产质量情况,阐述了开发利用罗布麻纤维的重要意义,为毛粗纺生产系统开发应用罗布麻纤维,扩大花色品种,丰富产品功能,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2.
探讨棉/罗布麻72/28 18.3tex赛络集聚纱的生产工艺及其纱线特点。罗布麻纤维预处理后与扯松的精梳长绒棉条混和后再经清梳联成条,罗布麻与棉混和条预并后经过三道并条制成熟条。分析了罗布麻纤维的性能特点、前处理工艺、纺纱工艺流程,制定了合理的工艺参数;分析了棉罗布麻混纺纱内纤维径向转移特性。指出:合理的参数配置可提高罗布麻纤维的可纺性能,使成纱质量达到要求;纺纱过程中罗布麻纤维易向纱线内部转移,棉纤维易向纱线外部转移。认为:棉罗布麻混纺织物具有优良的服用性能。  相似文献   

3.
为了设计开发出质量优异的罗布麻混纺针织用纱,首先针对罗布麻纤维的形态结构及其物理机械性能进行研究分析,然后根据罗布麻纤维的特性将罗布麻纤维与腈纶、莫代尔纤维按混纺比30/50/20纺制成线密度为18.5 tex的纱线。同时,通过正交试验法分析细纱工序中的后区牵伸倍数、隔距块及钢丝圈型号对成纱质量的影响,从而优选出最佳工艺。并对最优工艺下所纺的纱线进行哈氏切片试验,利用Photoshop软件对纱线截面图像进行处理,通过汉密尔顿纤维转移指数方法来分析混纺纱中的纤维转移及径向分布。结果认为:罗布麻纤维的长度整齐度较差,但吸湿透气性、抗菌性较优;罗布麻、腈纶以及莫代尔纤维均具有向纱线外层转移的趋势,但是莫代尔纤维转移的趋势不如罗布麻及腈纶。  相似文献   

4.
罗布麻混纺纱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布麻(羊毛、绢丝)混纺纱研制,是通过采收罗布麻茎干,机械剥麻,除杂,生物酶脱胶制成精干麻,使用自制的罗布麻梳条联合机,将精梳罗布麻直接和羊毛,绢丝混合纺出的半精梳32支麻毛混纺纱。  相似文献   

5.
水溶性维纶在精纺毛织物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介绍了水溶性维纶与羊毛伴纺工艺技术路线、伴纺的比例以及后整理工艺的选择及注意事项 ,结果表明利用水溶性维纶纤维与羊毛伴纺生产高支轻薄型毛织物是可行的 ,它不仅可以降低用毛等级 ,加大羊毛细度的使用范围 ,改善了织物的成品风格和呢面的质量 ,还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6.
虽然羊毛纤维的吸湿性较好,但其制品在干燥环境下仍然会出现静电现象。文章利用化学方法制备抗静电羊毛纤维,着重探讨此种纤维的纺纱性能。通过对原羊毛纤维和化学处理后所得的抗静电羊毛纤维的理化性能进行测试,从纤维的长度、细度、拉伸性能、卷曲性能和摩擦性能等方面进行纤维的可纺性分析,并合理确定纺纱工艺进行纯纺实验。对所纺制的2种羊毛纱线的基本性能进行测试。分析发现:由抗静电羊毛纤维制备的羊毛纱也具有抗静电性能,且在相同纺纱工艺参数下抗静电羊毛纱与原羊毛纱的基本物理性能相差不大,纺制的纱线可以满足一般服用性能。  相似文献   

7.
罗布麻混纺高支纱纺纱工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布麻主要分布在我国新疆,是一种多年生宿根野生植物,可用于医药和纺织,具有较好的医疗保健功能。将罗布麻、羊毛、蚕丝混纺,能够充分发挥各种纤维的不同特性,并达到互补的功效。由于三种纤维品质结构、性质差异大,纺高支纱线,工艺技术难点多,文中针对上述问题探讨了和毛、梳毛、细纱等丝纱工艺。  相似文献   

8.
探讨棉与罗布麻混纺纱线的生产工艺与质量控制要点。介绍了棉罗布麻混纺纱线的生产现状及存在问题,结合企业生产实际,分析了原料选择、工艺优化、生产管理及质量控制各环节,总结了提升棉罗布麻混纺纱线质量的关键因素。认为:棉罗布麻混纺纱产品的开发需结合产品定位,针对罗布麻纤维的性能特点,重点从罗布麻纤维纺前预处理、混和方法优选、混纺比例控制、生产工艺优化以及温湿度管理等方面进行质量控制,为企业有效控制生产及提高产品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开发亚麻/罗布麻保健型纺织产品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亚麻纤维纤维与罗布麻纤维两者不同的纤维特性,结合其优良服用性能,纺制出亚麻/罗布麻混纺纱,进而开发出亚麻/罗布麻保健纺织产品。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罗布麻纤维的截面结构特点,在梳理、并条、粗纱、细纱等工序采用轻定量、慢速度、大速比、强转移、多梳少伤的原则进行梳理,然后与高档的羊毛纤维进行混梳纺纱;采用不同的原料成分及纱线参数进行对比实验和分析,优选最恰当的混纺比例和纱线结构;此外还优选了适合毛与罗布麻混纺工艺的最佳温、湿度。最终确保了羊毛/罗布麻混纺纱既能发挥罗布麻纤维的吸湿、透气及抗菌的功能,又具有羊毛的柔糯、高档和华贵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聚丙烯腈预氧化纤维(PANOF)是一种新型耐高温的有机纤维,在防火、阻燃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由于PANOF纤维本身的特性使其在环锭纺纱系统中的可纺性能较差。故本文采用转杯纺纱技术纺制聚丙烯腈预氧化纤维(PANOF)/羊毛混纺纱线,以提高可纺性能和改善纱线性能。文章通过对比各试纺方案,研究了转杯纺主要工艺参数与成纱质量的关系。合理选择工艺参数,以提高混纺纱的成纱质量。  相似文献   

12.
通过自制静电纺丝机纺制静电纺羊毛角蛋白丝素纳米纤维,并对比静电纺羊毛角蛋白纳米纤维,分析丝素的加入对羊毛角蛋白纺丝的微观形貌和分子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纺制的羊毛角蛋白丝素纳米纤维的最小直径、最大直径、平均直径与直径不匀率均小于静电纺羊毛角蛋白纳米纤维,且纳米纤维的分子结构由α-螺旋结构向无规则卷曲与β-折叠结构转变,提高了分子结构的热稳定性,改善了羊毛角蛋白的成纤质量。  相似文献   

13.
为顺利纺制出羊毛Modal长绒棉混纺纱,针对三种纤维的性能特点,纺前需对羊毛纤维进行预处理,羊毛与Modal纤维采用原料混和,成卷采取一定的防黏措施,为了保证混纺比准确且纤维混和均匀,羊毛Modal生条预并后再与精梳长绒棉条进行三道混并;优选各道工艺参数,如粗纱捻系数偏大掌握,细纱后区牵伸偏小掌握等;控制好各工序相对湿度,最终顺利生产出羊毛/Modal/长绒棉45/30/25 14.8 tex纱,其质量满足了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罗布麻纤维和牛奶蛋白质纤维的特点。通过工艺试验和测试.分析了纤维性能、纺纱工艺等因素对罗布麻/牛奶蛋白质纤维混纺纱质量的影响,探讨了提高罗布麻/牛奶蛋白质纤维混纺纱质量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5.
采用碱性果胶酶与木聚糖酶按一定比例复配,对新疆罗布麻原麻进行脱胶以提取纺织用罗布麻纤维,并另用微量碱对罗布麻纤维进行再处理,以调整精干麻的残胶率。通过实验,获得了复配酶/碱联合脱胶工艺的最优工艺参数,并与传统碱脱胶工艺进行了比较,得出经优化的复配酶/碱联合脱胶工艺及再处理工艺后获得的罗布麻精干麻长度更长,纤维更柔软,残胶率仅为2.12%,各项可纺性能可满足罗布麻纺纱和后加工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题目作者期页 原料及初加工 大麻纤维在精梳毛织品中的应用山东济宁毛纺织厂素云 18 罗布麻纤维在毛粗纺生产系统上的试纺新疆纺织羊毛研究所赵玉虎赵振勃袁国庆114 新疆石河子第二毛纺织厂程兰 羊毛变性及其产品研制顾传明庄米钱曙华22 山羊毛变性及变性山羊毛的可纺性艾比班艾绍桂杨传强郑玲2 50 论炭化助剂F-1对提高炭化质量及保护羊毛上海第一毛纺织厂汪均炳郑杰殷文蔚2 54 纤维的作用 兔毛情况调研报告纺织工业部杨若玲41 印度马海毛的特性王敏琪摘译吴玉萍校559 羊驼 5 64 南美羊毛资源概况与利用高春南王培杨晓宁 6 14 草刺毛的开拓…  相似文献   

17.
合理选择黑色精梳羊毛条和苎麻条,探讨长麻纺各工序的生产工艺,利用长麻纺纱设备生产苎麻/羊毛赛络纺色纺纱线,减少纱线毛羽,提高纱线强力。针对苎麻、羊毛2种纤维的性能差异较大,对黑色羊毛预并条进行预处理,然后对各工序进行合理工艺设计,有效解决了羊毛纤维在纺条过程中出现的静电缠绕现象。配置合适的赛络纺装置,改造细纱吊锭装置,利用长麻细纱机进行赛络纺,合理配置自动络筒电清参数和并捻工艺,成功生产36 Nm苎麻/羊毛70/30赛络纺色纺纱。合股后织造苎麻/羊毛色纺人字斜纹布,成为流行面料,满足市场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探讨利用棉纺设备生产超细羊毛混纺纱线的方法。介绍了超细羊毛的获得途径以及棉纺设备进行羊毛纤维牵切加工的方法。通过将高品质毛条加工成牵切毛条,合理选择混纺纱原料的组分及混和工艺路线,使各组份均匀混和,充分发挥纤维性能的互补作用。并针对各纤维组份特点,合理配置各工序工艺参数,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使纺纱顺利进行。结果成功纺制出附加值较高的25 tex×2超细羊毛混纺纱线。指出,用棉纺设备纺制超细羊毛混纺纱线,尚属于起步阶段,其质量与工艺有待进一步研究改进。  相似文献   

19.
纤维的细度与可纺支数有着密切的关系,纤维愈细可纺支数愈高。目前,罗布麻是麻类纤维中纤维支数较细的纤维,可纺高支纱,所以罗布麻纤维细度指标的测试非常重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方企业标准DB/6500W31001—89精干罗布麻(试行稿)中只有纤维支数指标,未制定具体的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前羊毛羊绒类产品的抗菌处理,一般是通过与各类抗菌功能性纤维混纺或在织物后整理工艺负载抗菌剂来实现.本文采用色纺散纤在染色后处理阶段进行抗菌处理,然后通过半精纺色纺工艺生产抗菌羊毛羊绒混纺纱线,对其抗菌性能进行了测试.研究表明:通过在散纤染色后处理阶段对纤维进行抗菌处理生产出的羊毛羊绒抗菌混纺纱线其纱线指标与抗菌性能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