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唐春林  朱志荣 《医药导报》2004,23(9):0645-0647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用于中下腹部手术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择期中下腹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A、B、C 3组,每组20例。A组给予0.2%罗哌卡因,B组给予0.25%罗哌卡因,C组给予0.125%布比卡因加吗啡6 mg加0.9%氯化钠注射液共60 mL。A、B组自控镇痛负荷量为1 mL,维持量为4~6 mL·h 1,患者自控量每次1 mL,C组相应参数为3 mL,1 mL·h 1,每次0.5 mL。采用疼痛目视模拟标尺法(VAS)[分为安静下(R VAS)、咳嗽时(C VAS)]评分间接评估各组麻醉镇痛效果,观察下肢运动阻滞程度(改良Bromage评分),镇痛期间循环状态及不良反应。结果:3组R VAS 评分差异无显著性,C VAS评分B组最佳,A、C两组次之。B组下肢麻软发生率25.0%,A、C两组均无;C组恶心、呕吐发生率40.0%,眩晕发生率55.0%,皮肤瘙痒发生率35.0%,A、B组均无。结论:0.2%和0.25%罗哌卡因用于下腹手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效果良好,0.2%罗哌卡因比0.25%罗哌卡因更为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低浓度的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联合芬太尼用于自控硬膜外分娩镇痛(PCEA)的效果及运动神经阻滞情况。方法选择160例健康、单胎、足月、无麻醉禁忌的初产妇为分娩镇痛组,随机分为2组,A组为0.125%罗哌卡因加2μg/ml芬太尼,B组为0.125%布比卡因加2μg/ml芬太尼;将未使用分娩镇痛药物进入产程的80例产妇作为对照组(C组)。对分娩镇痛组进行视觉模拟镇痛评分(VAS)和下肢运动神经阻滞评分(MBS)。记录3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A、B2组分娩镇痛效果良好,无统计学意义(P〉0.05)。MBS评分A、B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与C组第一、二产程时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3组分娩方式、产后出血及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娩镇痛能缩短第一产程,延长第二产程。低浓度的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联合小剂量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均可产生可靠的镇痛效果,但罗哌卡因比布比卡因的运动神经阻滞轻,产妇可下床活动,是1种可行走的分娩镇痛,两者相比,罗哌卡因分娩镇痛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3.
4.
徐国懿  杜炎升 《上海医药》2002,23(4):165-166
目的:观察低浓度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硬膜外阻滞麻醉用于分娩镇痛对胎儿和新生儿的安全性及对产程的影响。方法:分析比较镇痛组和对照组之间三产程的差异以及两组胎窘发生率和手术产率的差异。结果:镇痛组和对照组之间三产程、胎窘发生率和新生儿窒息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低浓度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硬外麻醉用于分娩镇痛不影响产程进展,不影响胎窘发生率和新生儿窒息率,是一种镇痛效果好、安全的分娩镇痛法。  相似文献   

5.
我院将盐酸左布比卡因用于低位硬膜外麻醉68例,现报道如下。1资料方法1 1一般资料:68例病人中,男41例,女27例,年龄18~80岁,ASAⅠ~Ⅲ级。妇科手术24例,骨科手术17例,泌尿科手术15例,普外科手术12例,手术时间40分钟~4 5小时。1 2麻醉方法:麻醉前30分钟常规肌注苯巴比妥钠0 1g ,阿托品0 5mg。病人入室后立即建立静脉通道,连续监测BP、RR、HR、SpO2 及心电图。根据手术类型协助病人取左侧或右侧卧位,经L2~3 或L3~4 行硬膜外穿刺,确定穿刺针进入硬膜外腔后,注入盐酸左布比卡因75~100mg,头向置管3~4cm并固定导管,改平卧位后常规面罩…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低浓度布比卡因硬膜外注入用于分娩镇痛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40例ASAⅠ~Ⅱ级足月妊娠,单胎、头位、无头盆不称的健康初产妇,随机分成分娩镇痛组和对照组。分娩镇痛组给予L2-3硬膜外注入0.125%布比卡因镇痛。结果 分娩镇痛组VAS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产程及新生儿Apger氏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硬膜外注入布比卡因用于分娩镇痛,镇痛效果确切,对母婴无副作用,是安全有效的分娩镇痛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咪唑安定、芬太尼复合布比卡因用于术后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PCEA)的临床观察,探讨一种较好的术后镇痛方法。方法:选择ASAⅠ~Ⅱ级病人120例,全部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术后采用PCEA镇痛,随机分成3组,A组:咪唑安定、芬太尼、布比卡因组;B组:氟哌啶、芬太尼、布比卡因组;C组:芬太尼、布比卡因组。分别观察3组的疼痛评分、镇痛效果、生命体征及不良反应。结果:A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B组和C组(P<0.01),镇痛效果A组明显高于B组和C组(P<0.01),A、B两组副作用明显低于C组(P<0.01),而A、B两组间副作用无统计学差异(P>0.05),3组配方对生命体征的影响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咪唑安定、芬太尼复合布比卡因是一组安全有效,适用范围广,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的术后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8.
甲磺酸罗哌卡因与盐酸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甲磺酸罗哌卡因与盐酸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的Ⅱ期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3个中心124例择期在低位硬膜外麻醉下行经腹子宫切除术、膀胱部分切除术等手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A组注入0.75%盐酸罗哌卡因15ml.B组注入0.894%甲磺酸罗哌卡因15ml。结果:不论是在感觉和运动阻滞的起效时点分布、效果及效果维持时长方面,还是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循环、呼吸、肝肾功能等方面,甲磺酸罗哌卡因均表现出良好的作用,与盐酸罗哌卡因无明显差异,二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甲磺酸罗哌卡因与盐酸罗哌卡因具有相似的硬膜外麻醉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朱红 《中国药师》2005,8(2):143-144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病人以罗比卡因行硬膜外镇痛对产妇泌乳的影响.方法:选择ASA Ⅰ~Ⅱ级,年龄22~35岁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镇痛组术后以罗比卡因行硬膜外镇痛,对照组术后伤口疼痛时肌注哌替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估计镇痛效果,记录开始泌乳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镇痛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镇痛组初乳时间较对照组提前(P<0.05),镇痛组肠蠕动恢复时间快于对照组(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用罗比卡因行硬膜外镇痛效果确切、安全,初乳时间提早.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低浓度布比卡因硬膜外腔阻滞对分娩的镇痛效应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采用0.15%布比卡因腰段持续硬脊膜外腔麻醉。观察镇痛效应、产程、产力、新生儿Apgar评分、分娩方式及失血量。结果:用药组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产妇活动正常,两组官缩、产程、新生儿Apgar评分、血压、失血量均无显著差异(x±s,P>0.05)。结论:低浓度布比卡因硬膜外阻滞用于正常分娩镇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0.15%左旋布比卡因和布比卡因用于经腹子宫全切术后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的临床效应.方法:择期经腹子宫全切术患者60例随机分成左旋布比卡因组(L组,n=30)和布比卡因组(B组,n=30)进行PCEA,观察患者24h镇痛效果、运动阻滞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视觉模拟评分(VAS)、舒适评级(BCS)相似,而24h硬膜外用药量、24h按压次数/实际有效进药次数(D/D)比值及PCA按压次数B组>L组(P<0 05);术后运动阻滞完全恢复时间,术后4h、8h、12h运动恢复分级两组差异无显著性;低血压发生率L组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0.15%左旋布比卡因用于PCEA能达到满意镇痛效应,并减少局麻药及芬太尼用量,术后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高;运动神经阻滞与布比卡因相同,作用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12.
腹部手术术后镇痛对胃肠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硬膜外芬太尼和吗啡术后镇痛 (PCEA)对腹部手术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  30例单纯胆囊切除患者 ,ASAⅠ~Ⅱ级 ,随机分为芬太尼组 (n =15 )和吗啡组 (n =15 )术毕全部患者均采用PCEA。镇痛液配方为 :芬太尼组 ,芬太尼 0 2mg +0 75 %罗哌卡因 10ml+地塞米松 10mg+格拉司琼 3mg +NS稀释至 10 0ml。吗啡组 ,吗啡 10mg +0 75 %罗哌卡因 10ml+地塞米松 10mg +格拉司琼 3mg +NS稀释至 10 0ml。观察镇痛效果、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镇痛效果相比差别无显著性 (P >0 0 5 ) ,术后不良反应 ,芬太尼组少于吗啡组 (P <0 0 5 ) ,芬太尼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早于吗啡组 (P<0 0 5 )。结论 芬太尼组对胃肠道功能的恢复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罗哌卡因、左旋布比卡因在硬膜外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2013年2月入住我院产科分娩的54例初产妇的临床资料,按照产妇分娩期间采用的不同镇痛药物,将54例产妇分为两组,每组27例.两组产妇均采用硬膜外麻醉方式处理和芬太尼镇痛,对照组产妇分娩期间采用加用浓度为0.1%的左旋布比卡因,观察组产妇加用浓度为0.1%的罗哌卡因.比较两组产妇分娩期间的麻醉起效时间、下肢运动能力、产程时间等.结果 两组产妇各麻醉效果分级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VAS评分及镇痛起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Bromage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的不同产程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妇分娩期间采用罗哌卡因、左旋布比卡因行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均可达到麻醉镇痛的目的,二者效果接近,但是罗哌卡因的运动阻滞时间较短,更适用于临床分娩镇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罗哌卡因与左布比卡因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足月阴道分娩产妇70例,随机分为罗哌卡因组35例和左布比卡因组35例,每位产妇给予不同浓度罗哌卡因或左布比卡因20mL,每组的第一位产妇给予罗哌卡因或左布比卡因浓度为0.10%,之后的产妇所给予的罗哌卡因或左布比卡因的浓度在上一位产妇的基础上升高0.01%或者降低0.01%,采用双盲法进行视觉模拟镇痛评分(VAS)和下肢运动神经阻滞评分(Bromage改良法),测定在第一产程中罗哌卡因与左布比卡因的最低有效浓度,比较产妇硬膜外分娩的镇痛效果。结果罗哌卡因的最低有效剂量为0.094%,左布比卡因最低有效剂量为0.093%,罗哌卡因和左布比卡因的效能比为0.99。结论在第一产程中,罗哌卡因与左旋布比卡因的硬膜外镇痛效果相近。  相似文献   

15.
0.75%丁哌卡因应用于硬外327次,内122次为单硬,余为连硬。连硬中有78次,系在2%利多卡因后肌松不够的情况下加用,87次先用2%利多卡因作试探而后注入适量。剖腹产硬外一般不妨采用2%利多卡因,用0.75%丁哌卡因者不多,但慎用之亦无碍。需要肌松的腹腔内手术,硬外应选用0.75%丁哌卡因;硬外预防性用药,按ESWL单硬103次的经过,有41次作证,可以省却,不妨仍按需给予。由于丁哌卡因的镇痛效应显著,辅佐用药尤其是哌替啶或芬太尼等使用的机会少于利多卡因和丁卡因合剂,ERWL硬外中有31次未用。0.75%丁哌卡因的合理应用,除明确适应证外,要注意神经毒和心脏毒的早兆,无低氧血症和酸血症的存在,忌用超剂量和中毒量。硬外的试探性用药可迳用小剂量的0.75%丁哌卡因。单硬可用0.75%丁哌卡因,但应慎重。  相似文献   

16.
王娟 《中国医药指南》2009,7(22):19-19,40
目的比较吗啡与舒芬太尼用于硬膜外术后自控镇痛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80例行子宫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两组:吗啡组和舒芬太尼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麻醉方法均采用硬膜外联合腰麻,术后经硬膜外导管分别给予吗啡或舒芬太尼自控镇痛。记录两组患者术后4、8、12、24、48h的镇痛效果(VAS评分)、镇静程度(Ramsay评分)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瘙痒等。结果吗啡组与舒芬太尼组患者镇痛效果和镇静程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吗啡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舒芬太尼组(P<0.05)。结论小剂量的舒芬太尼用于硬膜外术后自控镇痛可取得满意的镇痛效果和较小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罗哌卡因配伍芬太尼用于自控硬膜外分娩镇痛对产程和母儿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2月在某院产科分娩的240例初产产妇临床资料,其中128例在分娩过程中接受罗哌卡因配伍芬太尼自控硬膜外镇痛者组成观察组,另112例未接受分娩镇痛技术的产妇组成对照组,分析两组产程、疼痛程度、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状况评估以及观察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第一产程较对照组短,观察组无痛、轻度疼痛者百分数高于对照组,中度疼痛、重度疼痛者低于对照组,观察组顺产比例较对照组高,剖宫产比例较对照组低,皆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产后出血量、出生后1min、5min Apgar评分结果皆无显著性差异;观察组产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罗哌卡因配伍芬太尼PCEA效果确切,对母婴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高乌甲素用于胃癌术后病人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30例ASAⅠ~Ⅱ行骨癌根治术的病人,随机分为高乌甲素组(RL)、芬太尼组(RF)、对照组(C),每组 10 例,术毕RL组以0.02%高乌甲素复合0.1%罗哌卡因,RF 组以0.0003%芬太尼复合 0.1%罗哌卡因行术后自控镇痛。RL和RF组以2ml/h硬膜外腔持续注入,疼痛时由病人补充镇痛剂量每次 0.5ml,锁定间隔时间 15min。C组当疼痛剧烈时,肌注曲马多。于术后4h、8h、24h、48h观察三组镇痛效果。结果 VAS评分比较差别无显著性(P>0.05);C组VAS评分显著高于RL组与RF组比较差别有显著性(P<0.05)。MAP 、HR 、SpO2、RR于麻醉前、术后各时点RL与RF两组比较差别无显著性(P>0.05); C组与RL、RF两组术后各时点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恶心发生率RL 组低于RF组和C组;呕吐、皮肤瘙痒、尿潴留发生率三组比较差别无显著性(P>0.05)。结论 RL组镇痛效果优于RF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啶硬膜外注射用于分娩镇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随机将120例产妇均分为右美托咪啶组和芬太尼组。硬膜外穿刺成功后,2组均注入镇痛液10 mL(0.1%盐酸罗哌卡因,右美托咪啶组和芬太尼组分别内含1 μg·mL-1右美托咪啶和2 μg·mL-1芬太尼)。感觉阻滞平面达T10后,2组均采用上述镇痛液开始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观察镇痛前(T0)、镇痛后15 min(T1)、60 min(T2)、宫口开全时(T3)及镇痛停止时(T4)的Ramsay评分(RSS)、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脉搏氧饱和度(SPO2);观察T0及T2时的血浆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浓度;观察第一及第二产程时间、分娩时产钳助产率、新生儿娩出后1 min Apgar评分;观察镇痛期间血压过低、心动过缓、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皮肤瘙痒、过度镇静、运动阻滞、胎心异常及新生儿Apgar评分降低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右美托咪啶组RSS、VAS评分及SPO2与芬太尼组比较各时点均无差异。与芬太尼组比,右美托咪啶组爆发痛发生率低(P<0.05),首发时间晚(P<0.05),首发时宫口扩张大(P<0.05),MAP T4、HR T3及T4降低(P<0.05),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浓度T2降低(P<0.05),恶心呕吐、皮肤瘙痒、过度镇静发生率低(P<0.05)。2组分娩情况及新生儿Apgar评分无明显差异。结论 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啶硬膜外注射用于分娩镇痛,抑制爆发痛效果较好,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及过度镇静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