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3 毫秒
1.
贺文娟 《妇幼护理》2023,3(12):2981-2983
目的 分析手术室护理管理过程中予以三级质控管理模式的价值。方法 选取 2022 年 1 月至 2022 年 12 月间我院临床接 诊手术患者 100 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时间节点的不同进行分组,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50 例。对照组实施基 础管理;观察组实施三级质控管理。分析两组的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及不良事件。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质量显著高 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 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干预手术室患者期间予以三级质控管理服务,能减少并发症和不良 事件,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护理流程再造对心血管科护理服务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心血管科20名护理人员,通过设立护理流程再造管理小组及制定工作计划对本院心血管科1个病区实行护理流程改造.分别选取实施护理流程再造前后的住院患者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质量控制标准评分及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4.0%)略低于对照组(8.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基础护理、专科护理、护理技术操作、病房管理及健康知识知晓率等方面的质量控制标准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93.60±0.72)/(83.18 ±0.47),(93.12 ±0.21)/(83.61±0.26),(94.48±0.31)/(82.58±0.68),(92.36±1.46)/(83.40±0.72),95.5%/8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x2值分别为171.385,402.410,225.191,77.840,10.751;P<0.01).观察组电话回访表扬人数多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96,P<0.05).结论 实施护理流程再造能显著提高质量控制标准评分,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表格式护士长巡查日志在神经外科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自2013年起应用护士长巡查日志实施安全管理查房,与2012年护理质量进行比较,比较应用前后神经外科病房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综合护理质量评分、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护理人员满意度。结果应用后神经外科综合护理质控得分为(97.60±4.09)分,高于应用前的(92.26±3.1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226,P<0.05);应用后不良事件发生率为0.33%,低于应用前(1.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26,P<0.05);应用后患者及家属的综合满意度为96.83%,高于应用前(90.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764,P<0.05);应用后护理人员综合满意度为100.00%,高于应用前的8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67,P<0.05)。结论在神经外科病房应用表格式护士长巡查日志安全管理查房,可明显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患者安全,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吴芸  张雪华 《妇幼护理》2023,3(6):1445-1448
目的 探讨患者手术循证护理服务对其手术室护理质量、麻醉苏醒期躁动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1 年 11 月至 2022 年 11 月期间我院诊治的患者 80 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 40 例。对照组予以基础干预;研究 组予以循证护理干预。分析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不良事件、麻醉苏醒期躁动情况、护理质量及生命体征。结果 研究组麻 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护理质量显著优 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血压、心率等生命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临床使用循证护理模式干预手术室患者麻醉苏醒期躁动,能够稳定患者血压、心率等生命指标,减少不良事件发生,降 低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5.
高娴 《妇幼护理》2023,3(9):2234-2236
目的 研究手术室采取细节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2020 年 6 月至 2023 年 1 月于我院实施手术的 50 例,按照入院前 后的顺序完成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25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细节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质量,不良护 理事件和负性情绪。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0.00%)少于对照 组(16.00%(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用 HAMA、HAMD 量表评分差异均不显著(P>0.05)。护理后两组均改善,但观 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手术室实施细节护理,能够显著提升护理质量,改善不良情绪,减少不良事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依托护理管理卫生信息系统进行护理质量管理的实践与成效。方法依托护理管理卫生信息系统进行护理质量的三级检查,比较护理管理卫生信息系统实施前后Ⅰ、Ⅱ、Ⅲ、Ⅳ级不良事件发生例数、每百张床位不良事件发生率、护士长质控检查工作耗时、质控分析汇总耗时的差异。结果实施护理管理卫生信息系统后,Ⅰ、Ⅱ、Ⅲ、Ⅳ级不良事件发生例数均较实施前减少,护士长质控检查时间较前减少2.6 min,病区质控汇总分析时间较前减少22.03 min,护理部质控汇总分析工作耗时较前减少323 min(P<0.05)。结论护理管理卫生信息系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不良事件发生例数,降低每百张床位不良事件发生率,缩短护理质量检查、汇总分析耗时,为质量持续改进提供依据,真正使护理质量管理精准化、精细化,提高护理管理效率,为护理管理者提供全方位、多角度的管理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手术室护理路径对腹腔镜手术患者手术室不良事件发生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134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7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手术室护理干预,在此基础上,观察组予以手术室护理路径干预。比较两组生命体征(心率、舒张压、收缩压)、手术室不良事件发生率、术后康复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中观察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室不良事件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康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患者采用手术室护理路径干预,利于缓解患者机体应激反应,提高手术配合度,促进患者术后早期康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在糖尿病患儿应用前馈控制护理对血糖水平、心理韧性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3年3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126例糖尿病患儿,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6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接受前馈控制护理干预,两组均干预2个月。对比两组血糖控制情况、心理韧性水平、焦虑抑郁情况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干预2个月后研究组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及餐后2 h血糖(2 h PG)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2个月后研究组心理韧性量表(CD-RISC)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干预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前馈控制护理用于糖尿病患儿中,可更好地控制患儿血糖水平,提升心理韧性水平,减轻负性心理,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1年5月~2012年5月实施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前阶段的护士分为对照组,将2012年6月~2013年6月实施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后阶段的护士分为实验组;比较两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护理质量评分。结果:实验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质控小组能有效提高手术室护理管理质量,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增强医院护理工作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在不孕不育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100例不孕不育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治疗方法相同,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比较两组的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的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护理前(P<0.05),对照组无显著性变化,观察组的不良心理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院时、出院后1个月、2个月时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不孕不育患者的心理压力较大,心理护理有利于减少患者的不良心理,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实施护士分层管理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2010年7月选择具有代表性的8个病区实施护士分层管理,主要内容包括护士层级划分、确定各层级任职资格及能力要求、工作职责,落实分层培训与考核及改革工作模式,从2012年7月所有病区全部实施。比较2010年至2012年护理质量指标评价结果、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护士工作满意度。结果各项护理质量指标(基础护理合格率、专科护理合格率、健康教育落实率及住院患者满意度)上升(P0.01或P0.05);给药错误、压疮和管道滑脱发生率下降(P0.05);护士工作满意度较实施前明显上升(P0.05)。结论实施护士分层管理后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有利于提升护士职业价值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专科护理巡查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实践与效果。方法成立糖尿病、慢性伤口造口、静脉治疗、危重症护理4个专科护理小组,对全院护士进行分层次培训与指导,每月按计划对全院各科室进行专科护理质量巡查并及时反馈。结果护士专科知识掌握程度和患者满意度提高(P0.01),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P0.05)。结论专科护理巡查对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社区综合护理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病及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8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所有患者入院时除正规降压治疗外,均进行健康宣教、饮食、运动、心理干预。干预组出院后每月至少随访1次并给予上述干预措施,持续1年;对照组出院后则不给予任何干预措施。结果:干预组血压控制程度明显好于对照组,且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区综合护理干预能提高血压控制率,减少不良心血管事件,改善高血压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责任包干制和床边工作制相结合的个人负责制护理工作模式与层级护理模式的效果,以探讨群众满意、患者安全的临床护理工作模式。方法采用抽签法选择神经外科、骨外科、心内科、妇科4个病房作为试点病房设为研究组,实行责任包干制和床边工作制相结合的个人负责制护理工作模式,以相同方法选择4个非试点病房作为对照组,继续实施层级护理模式。比较该护理模式实施6个月后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研究组不能自理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总体满意度为96.1%,对照组患者为81.0%,两组在服务态度[(3.57±0.89)分比(3.17±0.76)分]等5个维度方面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1.30,0.72,0.25;P〈0.05);研究组能自理患者满意度为94.9%,对照组为83.9%,两组在基础护理[(3.70±0.64)分比(3.37±0.65)分]等3个维度方面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3,P〈0.01);研究组患者总体满意度为95.2%,对照组患者总体满意度为8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2.28,P〈0.01);研究组发生不良事件2例,对照组发生9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1,P〈0.05)。结论实行责任包干制和床边工作制相结合的个人负责制护理工作模式有利于提高患者满意度和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储红梅 《护理管理杂志》2012,12(10):759-760
目的 探讨病区护士长一日五查房的实施效果.方法 护士长于晨会交班前、晨间护理后、上午下班前、下午上班后和下午下班前分别进行护理质量查房.结果 病区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均提高,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下降(P< 0.01或P<0.05).结论 护士长一日五查房对护理质量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有助于加强病房管理、融洽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估精神科护理风险标准化管理实施效果.[方法]选择10个精神科病区(6个普通病区、4个老年病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实施精神科护理风险标准化管理和常规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病人和家属的满意度、护士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护理质量指标.[结果]两组自杀、暴力行为、外走、跌倒、噎食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病人满意度、家属满意度、护士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项护理质量指标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精神科护理风险标准化管理能有效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服务满意度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无缝隙护理管理理念在肾脏科重症监护室连续性血液净化患者中的实践与效果。方法建立病区间无缝隙护理管理团队,规范治疗流程,细化护理交接内容,建立三级护理质量监控,完善护理安全屏障。结果护士及患者的满意度提高(P0.05);与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相关的不良事件减少(P0.05)。结论实施无缝隙护理管理可以加强病区间的合作,提高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护理质量监控本在ICU的应用与效果。方法设立ICU质量监控记录本,成立质量控制管理组,选择监控组长,规范质量监控记录本的书写格式、内容及跟踪记录方法。结果应用护理质量监控本后,护理部检查护理综合质量合格率从94.54%上升至97.4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7.788,P〈0.01);护士长自查护理综合质量合格率从93.59%上升至96.1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270,P〈0.05);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从2.5%降至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722,P〈0.05)。结论护理质量监控记录本的应用完善了质量反馈体系,提高了管理效率,有利于提高护理综合质量,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出院后随访式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2011年1月-2013年6月在我科出院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68例按照奇偶数分为干预组36例与对照组32例,干预组出院后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护理。出院后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6min步行距离,并应用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调查表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结果 干预组患者再住院率降低,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出院后随访式延续性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降低再住院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过渡期护理模式(transitional care model,TCM)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重症监护过渡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08年5月至2010年4月在宿州市立医院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治疗后转入神经外科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193例作为对照组;同法选取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重度颅脑损伤患者198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在过渡期实施传统护理模式,而观察组患者实施TCM。护理干预1周,比较两组患者重症监护过渡期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重返ICU率及焦虑、抑郁情况;出院时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日和患者家属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者重症监护过渡期不良事件的发生率、重返ICU、焦虑与抑郁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日为(23.43±1.00)d,短于对照组的(30.20±0.9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41,P0.01)。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率为98.4%,高于对照组的9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9,P0.05)。结论实施TCM,有利于重症监护过渡期患者的救治,同时可有效提高患者家属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