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大连海域溢油应急预报信息系统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国外溢油应争信息系统基础上针对大连海域的特点研究开发了先进实用的“大连海域溢油模拟信息系统”,综合了三维溢油扩散模型、应急反应模型、以及电子海图、地理信息系统(GIS)、数据库等技术。不但能够快速准确地预测模拟并可视化显示海上溢油的漂移扩散、性质变化,还可以同时显示环境敏感区和应急人员设备分布等相关信息。经实际益油案例应用表明,系统的预测模拟结果与现场实验情况完全相符,可用效地提高对海上溢油污染事故的应急决策效率。  相似文献   

2.
港口溢油全自动监测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油码头在卸油过程中,由于意外事故造成的原油外泄,对码头及下风向水域的生态环境产生极大的危害,在此石油码头必须安装溢油监测装置,一旦原油外泄,立即限出报警使操作人员采取措施,以制止和污染,本文较详细地介绍了一种码头溢油全自动监测系统。成  相似文献   

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港口环境规划及大连港海域污染的现状,提出防污建议如下: (一)装配码头、船舶溢油防污设备 1980年对新港油码头铺设围油栏进行总结,在取得经验的基础上,建议1981~1982年分别在寺儿沟、石油七厂油码头开展围油栏业务。以现有三个石油作业区四个码头八个泊位,总长1000米计算,需要固定式和浮沉式围油栏4500米,刷洗换用  相似文献   

4.
《交通环保》2004,25(5):6-6
本刊讯(本刊通讯员王运鹏)河北海事局于2004年9月中旬成功举办了“船舶溢油应急反应指挥人员培训班”。河北辖区各相关港航企业的管理人员以及负责事故应急协调指挥的指挥官参加了培训班。培训主要对《秦皇岛海域溢油应急计划》、溢油清除处理技术、国内外重大溢油事故案例、溢油事故的索赔等内  相似文献   

5.
大连港集团     
正大连港集团是于2003年在承继原大连港务局港口业务的基础上实施公司化改制设立的国有港口物流企业,拥有集装箱、油品及液体化工品、粮食、矿石、煤炭、客货滚装、散杂货、汽车滚装等专业化码头泊位。大连港集团在多年开展针对船舶污染和装卸生产作业的污染源控制过程中,积极引进环保新技术,认真做好节能减排和港口环  相似文献   

6.
油品码头溢油事故环境影响评价探讨及实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深圳大鹏湾某油库码头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展开了海域突发性溢油的环境风险评价。通过对溢油进入水域后行为及归宿的分析,对海面溢油油膜的扩展范围和在围油栏作用下油膜下油滴的输移进行了模拟计算,为油品码头突发性溢油事故的应急处理和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通过"油粒子"溢油风险评价模型,模拟厦门港后石港区某码头静风、主导风向(东北风)和不利风向(西南风)3种风场条件下,一个潮周期内涨急、高潮、落急和低潮4个时段,在码头前沿溢油100t、航道交叉点溢油1000t的影响范围、影响程度和影响敏感目标的时间。本文可为溢油事故应急防范对策的制定及溢油损害评估提供科学决策和支持,提升厦门港后石海域环境风险管理应急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8.
水域溢油事故发生后,溢油在水面上扩散迅速、污染面积快速扩展。因此应急围控用围油栏的布设下水要尽可能快速、便捷、高效。目前国内应用的围油栏,自动化程度较低,需要一定数量的操作人员现场操作,不能满足现代条件下快速高效围控水域溢油的需要。因为海上作业具有特殊性,受风浪流等海况影响,现场操作难度大,劳动强度高,人员相对有限,工作效率难于提高。围油栏布放回收自动控制装备,采用电控液压卷绕机储存围油栏,设有围油栏自动导进导出排布系统,不但储存运输方便,布设快捷,而且无需现场操作人员,自动化程度高。是海上溢油围控作业革命性创新,具有重大意义,社会效益显著,也具有极大的环保意义。  相似文献   

9.
消息动态     
针对宁波港近年来石油运输数量剧增的实际情况,为了应付石油污染事故而采取抗溢油应急措施。6月14—15日,由宁波海上安全监督局、宁波市环境保护局牵头组织宁波港务局、镇海石化总厂以及该厂算山油码  相似文献   

10.
油拖把介绍     
近年来随着石油开发和消费石油部门的迅速发展,海洋油污染及其防治问题受到了各国高度重视,各种海上收油设备被制造出来,并且成功地用于溢油事故处理工作中。油拖把是一种较好的收油设备,它曾多次参加世界上大的溢油事故处理工作 油拖把坚固耐用、油回收率高、适用于沿海和港口水域收油。本文较详细地介绍了油拖把情况,仅供生产防污设备的厂家和环境保护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1.
渤海溢油应急预报系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建立的渤海溢油应急预报系统,采用目前比较成熟的环境动力和溢油行为模式,提供海面油膜的位置和覆盖面积,水体中油的浓度分布及溢油的比重,粘度,挥发量,残留量,平均厚度等物化参数的实时预报信息。适用于渤海海域的溢油应急报和环境风险评价。系统界面友好,操作简单,反应快捷,后处理功能完工具有可扩充性。  相似文献   

12.
大连港务局的环境保护工作起步于1974年。1974年和1976年港务局相继在大连港寺儿沟油区和新港油区建成含油污水处理场各一座,每年接收处理到港油轮压舱水和罐区油罐脱油污水200多万吨;1979年港口开展对到港船舶实行垃圾回收业务;1980年对到港油轮实行铺放围油栏作业,对防止港区海域污染,保护海洋环境起到积极作用,取得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近年来港务局进一步加强港口的环境管理,对港口陆域的医疗废水、锅炉烟尘和装卸作业粉尘实行控制与治理,大力开发港口绿化与美化,取  相似文献   

13.
溢油模拟技术的发展水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Ceki.  HM 彭放英 《交通环保》1996,17(4):35-40,47
本文论述溢油模拟的现状和可能的研究方向,指出在设计理想的溢油模式时必须考虑在溢油过程中同时发生的物理和化学过程。理想的溢油预报模式必须能提供快速反应,应包计划及人员与设备使用等方面所需的信息。进行流体动力学计算,并对油的运行提供准确,实时,全方位预报,需要大量的计算和大容量的计算设备。  相似文献   

14.
一、大连港开展围油栏铺设业 务的情况 大连港自1979年,采用日本石桥轮胎株式会社生产的围油栏,在鲇鱼湾新港开始了铺设围油栏业务,在新港实施铺设业务基础上,于1984年、1985年分别在寺儿沟成品油码头和甘井子港务公司码头开展了铺设业务。为此凡停泊在我港油码头作业的国内外油轮,都必须接受铺设围油栏业务并交付有关规定费用。十年来,我们在围油栏的选型、保管、使用、铺设技术、小艇的拖拽技术、  相似文献   

15.
大连港新港现每年要接收处理原油压舱水60万吨左右,正在建设中的为大连西太平洋石油有限公司配套的成品油进出口码头,每年亦将有60万吨成品油压舱水需接收到岸上处理,这样每年将总计约有一百多万吨原油、成品油压舱污水要在新港处理后排放,而原新港污水处理厂已难以承担。1992年,大连港务局决定利用世界银行环保援款改造现有的处理厂,并提出了原油压路水、成品油压舱水分别建处理设施处理的改造方案.笔者在进行了大量的基础调研后,与大连港指挥部有关技术人员提出了对成品油压舱水、原油压舱水“合二为一”的改造方案,并对该方案进行了技术、经济的可行性论证,认为新方案比原方案经济节省,处理效果更稳定,运行管理、维护更简便.  相似文献   

16.
依据溢油应急浮式设备库建设目的,进行了其功能定位的论述,得出了浮式设备库需具备平台承载、溢油应急处置和辅助三大功能;根据《国家船舶溢油应急设备库设备配置管理规定》,提出了对抗50 t级溢油事故的溢油应急浮式设备库设备配置类型及数量,并核算了设备库溢油应急处置能力和提出了主要设备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7.
面式大规模溢油回收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一种大规模溢油的回收技术.该技术采用了新的面式溢油回收理念,通过对围油栏的操作实现了水面油膜的围控和加厚,并改进了堰式撇油器以实现溢油的快速高效回收.该技术可作为大型溢油事故应急反应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研究主要以Visual studio 2005为开发平台,利用ArcGIS Engine 9.2组件库进行GIS的二次开发,通过分析平台溢油应急的实际需求,建立了渤海石油平台溢油应急决策支持系统(OSCOP-DSS)。该系统具有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查询管理、用户管理、应急资料及设备应用的查询、溢油应急模型操作及系统管理等功能,为石油平台溢油应急和平台管理提供综合性服务。  相似文献   

19.
大连新港7.16溢油事件的公众问卷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0年7月16日中石油大连大孤山新港码头储油罐输油管线发生爆炸事故,部分石油泄漏入海。2010年7月30日,开展了公众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96%的受访者了解此次的溢油事件,95%以上的公众有亲海愿望。受访者中总体认为溢油对生态环境影响严重的占57%;溢油后最关注的问题是生态恢复者占64%。认为养殖业、旅游业受到影响严重者分别达到54%和45%。金石滩、开发区城区、大连湾调查区域回答对养殖业影响严重的占80%以上。金石滩、大连湾区域回答对旅游业影响严重的占70%以上。旅顺龙王塘的问卷调查多项结果显示,基本没有受到溢油影响。对政府所采取的应急处理措施,公众基本满意度达到82%。  相似文献   

20.
应联合国计划开发总署(简称UNDP)聘请,英国专家斯坦德林生先(OMI公司在英国子公司的经理)和美国专家克莱格先生(美国环境服务公司市场业务经理)于九月九日至二十八日先后在秦皇岛和大连两地进行了海上防油污染讲学活动,并参观了秦皇岛油码头和溢油回收船。讲课内客主要有两部份,其一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