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新华日报》一直是中共中央联系群众、宣传政治主张的重要平台。在"重庆谈判"中,《新华日报》以独有的表现形式和操作方式,在舆论引导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新华日报》冷静应对国民党党报的围攻,积极塑造和引导舆论,以突出的舆论引导艺术,即:实效性、权威性、开放性和灵活性相结合,成为了国共双方舆论博弈中的佼佼者。  相似文献   

2.
《新华日报》在抗日硝烟中诞生。从创刊起,中共中央就明确了其宗旨是反映党的一切政策。在当时艰苦的斗争环境中,《新华日报》肩负着党赋予的重要历史使命,始终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展开宣传报道,一直牢牢占领着国统区的舆论制高点,发挥了思想向导的巨大作用。毛泽东为此曾高度评价《新华日报》:同八路军、新四军在敌后作战一样,抵得上党的一个方面军。  相似文献   

3.
作为国内有影响的省级党报,《新华日报》不断改进自己的办报思路,注重从内容与形式上有所突破,体现出鲜明的风格与个性。2007年3月《新华日报》以"高度、贴近、开放"为理念进行改版,报纸内容格局和版容版貌出现了新变化,专家学者称改版后的《新华日报》"格调高雅,  相似文献   

4.
《新华日报》“漫说快评”专栏问世已近五年。它用漫画加短评的方式,以贴近生活和开放活跃的姿态,凭借睿智的短文和形象的画面吸引读者,通过解读社会热点引领社会舆论。可谓慧眼观百态,妙语评热点,在方寸之间坚守了舆论阵地,拓展了党报舆论表达的空间,为舆论引导提供了新鲜经验。  相似文献   

5.
提高紧环境下党报经济报道的舆论引导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锦涛总书记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强调指出:要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今年以来,宏观经济形势偏紧,经济发展遇到新的困难和挑战。《新华日报》在浓墨重彩、准确及时地报道好抗击雨雪冰冻灾害、  相似文献   

6.
颜芳 《新闻通讯》2012,(4):42-43
新华日报刊发的《公开述职,官员被问得冒汗》获得2010年中国新闻奖通讯类二等奖。其实,不仅是这篇获奖稿件,新华日报接连刊发的13篇系列报道关注南京的那次公开述职评议,均取得了较大反响.成为主流媒体在社会热点前有效引导舆论的一次成功示范。  相似文献   

7.
颜芳 《传媒观察》2012,(4):42-43
新华日报刊发的《公开述职,官员被问得冒汗》获得2010年中国新闻奖通讯类二等奖。其实,不仅是这篇获奖稿件,新华日报接连刊发的13篇系列报道关注南京的那次公开述职评议,均取得了较大反响,成为主流媒体在社会热点前有效引导舆论的一次成功示范。  相似文献   

8.
党报舆论宣传在中国革命战争史上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新华日报》华北版作为中共中央北方局机关报,同时也是抗战时期敌后创办的党的第一张铅印大型日报,为敌后抗战宣传作出了突出贡献.本论文从《新华日报》华北版的舆论宣传内容入手,重点分析和梳理了其在抗战时期的舆论宣传技巧,希望为当前党报宣传提供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黄怀 《东南传播》2010,(2):117-11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媒体要担当起"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使命,关键是要做到导向正确,引导有效。《厦门日报》是厦门市委机关报,多年来在提高新闻舆论引导水平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本文结合《厦门日报》的新闻实践,谈一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提高新闻舆论引导水平。  相似文献   

10.
胡锦涛总书记在人民日报社考察时强调指出:“要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2008年以来,宏观经济形势偏紧,经济发展遇到新的困难和挑战。《新华日报》在浓墨重彩、准确及时地报道好抗击雨雪冰冻灾害、奥运火炬传递、抗震救灾、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等重大事件、重大活动的同时,始终把经济报道放在突出位置,进一步提高了紧环境下党报的舆论引导能力。  相似文献   

11.
《长江日报》2010年7月29日一组"图片新闻"《偶遇抢劫本报记者举机拍照退匪》,荣获第21届"中国新闻奖"新闻摄影类三等奖。该组图片通过连续画面,以直观、形象的视觉语言,迅速及时地独家报道了一起勇退劫匪、解救受害人的突发事件,体现了党报在重要事件上的舆论引导力,引起了广大读者、兄弟报纸和网站的热烈反响。  相似文献   

12.
全面抗战时期,加强对外宣传是中国共产党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新华日报》作为党的新闻宣传走向世界的"桥头堡",深度参与和见证了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对外宣传,为改善和提升中国共产党的国际形象和国际地位做出了重要贡献。《新华日报》的对外宣传,注重以全人类共同价值为依托建构话语体系,以生动事实为基础讲好中国故事,以"借口说话"为策略拓展传播渠道,以内外协同为原则强化议程设置,冲破了国民党的重重封锁,把握了外宣舆论话语权。《新华日报》不仅开创了革命战争年代对外宣传的崭新局面,而且集中展示了"胸怀天下"这一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史经验,也为当前的外宣工作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3.
吕国君 《传媒》2024,(4):84-86
重庆《新华日报》作为抗战期间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公开发行的党报,其出版发行长期遭受到国民党顽固派的阻挠。皖南事变后,该报以灵活巧妙、寓情于事等编辑技巧,运用以退为进和另辟蹊径的发行策略,成功躲避了国民党的层层审查,向广大读者揭露了皖南事变的真相,为挫败第二次反共高潮作出重要贡献。探析皖南事变后重庆《新华日报》的编辑技巧与出版发行策略对理解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如何巩固舆论宣传阵地,以及党史与党报的密切关系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罗毅 《新闻前哨》2012,(9):56-58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加强和改进新闻舆论工作,牢牢把握正确导向,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壮大主流舆论,提高舆论引导的及时性、权威性和公信力、影响力"。今年来,《随州日报》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认真履行党报主流媒体的职责,在坚持党性和"三贴近"的原则下,进一步提高办报水平和舆论引导能力,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话语权,在服务发展和服务大局上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让党报成为舆论引导的最强音。  相似文献   

15.
1938年1月11日,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公开出版的第一个机关报《新华日报》,在武汉正式创刊.《新华日报》的创刊是中国新闻界的一件大事.从此,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正义力量,在根据地以外拥有了一个坚强的舆论堡垒.转眼60年过去了,当年从武汉燃起的《新华日报》之火,早已汇成了燎原之势.中国的无产阶级新闻工作者,到现在已经传至第三代、第四代.但是,《新华日报》开创的党的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在新的形势下不仅没有过时,而且具有更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大众媒介的一项重要社会责任是进行舆论引导。"新闻传媒,是执政党的一种特殊资源。"①党报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自然要扮演舆论引导者的角色,承担重要的职责,"舆论引导正确,利党利国利民;舆论引导错误,误党误国误民"②。现代社会已进入了"信息爆炸"的时代,  相似文献   

17.
新媒体时代如何有效引导社会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较之以传统媒体的"把关"对舆论形成强有力的控制,新媒体使人们在舆论的形成、舆论焦点的关注上具有较强的自主性,舆论引导难度增加。本文集中探讨了在舆论生成过程中以网络受众为代表的受众特征,进而提出从关注受众个体利益、巧妙运用"议题设置"、政府主动发布信息三个方面有效引导舆论。  相似文献   

18.
正《新华日报》"漫说快评"专栏问世已近五年。它用漫画加短评的方式,以贴近生活和开放活跃的姿态,凭借睿智的短文和形象的画面吸引读者,通过解读社会热点引领社会舆论。可谓慧眼观百态,妙语评热点,在方寸之间坚守了舆论阵地,拓展了党报舆论表达的空间,为舆论引导提供了新鲜经验。经验之一:顺势而为,旨在激发党报读者阅读兴趣新闻漫画,是存在于报纸、杂志等新闻传媒上的一种特殊的新闻样式,在我国,已  相似文献   

19.
"走转改"活动是中央从全局的高度、从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从舆论引导和新闻队伍建设的高度出发而大力推动的一项大规模的实践活动。 近期,中央电视台《重访郭明义》和《招工局长陈家顺》两个"走基层"系列报道备受关注。这两个系列报道都在《新闻联播》中以一天一集、持续五天的方式播出;这两档"新闻连续剧"既受到了中央领导的高度评价,也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  相似文献   

20.
刘洋 《新闻爱好者》2017,(12):46-49
重大主题宣传报道,是"政治家办报"的应有之义,是党报履职尽责的重要手段,也是在媒体环境发生巨大变化的当下,检验主流媒体创新能力、党报舆论引导能力的重要标准。2017年8月29日至9月25日,在全国上下喜迎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之际,《河南日报》在重要版面、重要位置,推出了"牢记嘱托出彩中原"大型系列述评,在社会各界产生巨大影响,形成主流舆论强势。这组述评共计10篇,每篇万字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