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观察阳明腑实证患者内毒素、炎症介质变化情况,探讨其与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相关性。[方法]阳明腑实证患者25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给予常规治疗作为对照组,另一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复方大承气汤作为中药组,检测入院时及治疗后3d血浆内毒素(ET)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等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阳明腑实证患者经治疗后血浆ET及血清TNF-α、IL-6、IL-10水平均降低,尤以中药治疗组降低更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复方大承气汤对阳明腑实证患者血浆ET及血清TNF-α、IL-6、IL-10具有调节作用,阳明腑实证患者血清TNF-α、IL-6、IL-10变化与肠源性内毒素血症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肠源性内毒素(intestinal endotoxin,IET)促进肝纤维化发与肝硬化形成机制。方法:采用复合因素复制大鼠肝硬化模型,分别于4周及8周末测定其血浆ET、NO、TNF-α和IL-10水平。结果:实验组血浆ET、NO和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血浆内毒素水平与TNF-α和NO均呈正相关(r=0.651,P<0.025;r=0.912,P<0.001)。实验组IL-10水平无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但肝硬化8周组IL-10水平明显低于4周组(P<0.05)。结论:ET诱导的NO、TNF-α和IL-10的释放在肝硬化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异丙酚对内毒素(LPS)诱导的大鼠急性肺损伤(ALI)的保护作用。方法:股静脉注射内毒素(LPS,5mg/kg)建立大鼠ALI模型。24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C组);LPS对照组(L组);低剂量异丙酚治疗组(Lp1组);高剂量异丙酚治疗组(Lp2组),每组6只。按预设时相采集标本,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β(IL-1β)、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以肺湿/干重比反应肺含水量;并观察BALF中性粒细胞计数比、蛋白含量。结果:内毒素组大鼠肺湿/干重比、BALF中性粒细胞计数比及蛋白含量均明显增加,血清及BALF中TNF-α、IL-1β、IL-10水平显著升高,而异丙酚治疗组的各项指标均较内毒素组减轻,大剂量作用更明显。结论:异丙酚对内毒素诱导的大鼠急性肺损伤有保护作用,大剂量作用较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进一步明确内毒素耐受时炎性相关细胞因子的变化。方法昆明鼠分组处置。建立内毒素(LPS)耐受鼠模型。ELISA方法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和白细胞介素17(IL-17)浓度。结果 LPS对照组血清TNF-α、IL-10和IL-17浓度分别为(2 261.49±1 090.28)pg/m L,(7 780.42±2 320.04)pg/m L,(27.28±13.76)pg/m L,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增高。而内毒素耐受组相应细胞因子血清浓度分别为(1 174.19±450.91)pg/m L,(1 293.26±520.85)pg/m L,(22.26±11.44)pg/m L。地塞米松干预进一步降低了TNF-α和IL-17的水平,但对IL-10水平无显著影响。结论内毒素耐受状态与内毒素炎症状态比较,TNF-α和IL-10水平显著降低,IL-17水平无显著变化。应用地塞米松可进一步降低内毒素耐受状态下的TNF-α和IL-17水平。  相似文献   

5.
尹旭  张宇忠  杨莹 《中国全科医学》2010,13(9):1014-1015,1018
本文综述了肿瘤坏死因子(TNF-α)、IL-6、IL-10、IL-4四种细胞因子与休克的关系。TNF-α参与机体免疫应答和炎症反应,是初始致休克因子。血清IL-6的水平较TNF-α延迟,可以反映严重感染的程度。IL-10对休克时TNF-α和IL-6水平起到下调作用,减轻炎症反应。IL-4可以抑制IL-6和TNF-α分泌,是休克中起保护作用的另一种抗炎递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脓毒血症患者抗炎、促炎指标动态变化在临床病情评估中的意义。方法2010~2011年该院 EIC U收治的脓毒血症患者43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预后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采集诊断明确后第1、3、5、7天清晨血清样本,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促炎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抗炎指标(IL‐4、IL‐10)血清浓度,同时动态监测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 Ⅱ)。结果两组 TNF‐α、IL‐1均呈早期上升,病程进展第3天达到峰值水平,之后逐渐下降,在相同监测时间点死亡组各项指标均显著高于存活组( P<0.05)。两组IL‐4在第5天达到峰值水平后下降,在相同监测时间点死亡组指标均显著高于存活组(P<0.05)。存活组IL‐10在第5天达到峰值水平后下降;死亡组IL‐10水平呈现逐渐升高,并维持高位,第3、5、7天IL‐10血清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APACHE Ⅱ呈显著下降趋势,而死亡组则呈上升趋势并维持高评分值。结论 TNF‐α、IL‐1在脓毒血症早期呈迅速升高并达峰值,IL‐4、IL‐10升高并达峰值时间较促炎指标延后,其中IL‐10持续维持高水平提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7.
罗红霉素对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王晓斌  李志超  贾斌  赵澎涛 《医学争鸣》2002,23(13):1181-1183
目的 探讨罗红霉素对大鼠急性肺损伤模型的保护作用 .方法 使用内毒素 (L PS,2 mg·kg- 1 ,ip)建立 SD大鼠急性肺损伤模型 ,随机分为 3组 :1正常对照组 (NC) ,经胃灌入生理盐水 10 m L· kg- 1 ;2 L PS组 ,静脉注射 L PS后 ,10m L· kg- 1生理盐水灌胃 ;3罗红霉素 (roxithromycin,Rox)治疗组 (Rx) ,静脉注射 L PS后 ,经胃灌入罗红霉素 2 0 mg·kg- 1 .测定各组动脉血氧分压 (Pa O2 )、p H、二氧化碳分压(Pa CO2 )、肺系数、肺水含量、肺通透性指数 ,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和肺泡灌洗液中的 TNF-α,IL - 10浓度 .结果 注射 L PS4 h后 ,治疗组与内毒素组相比 ,Pa O2 ,p H升高 ,Pa CO2 降低 ,肺系数 (0 .5 8± 0 .0 3vs 0 .6 7± 0 .0 4 ,P<0 .0 5 )、肺水含量 (78.76± 2 .13vs 82 .81± 3.87,P<0 .0 5 )、肺通透性指数 (6 .2 5±0 .74 vs12 .4 7± 0 .89,P<0 .0 5 )均有明显下降 .血清和肺泡灌洗液中的 TNF- α下降 ,IL- 10升高 ,病理学观察 Rx组肺组织病变减轻 .结论 罗红霉素能改善大鼠急性肺损伤时气体交换能力 ,调节肺部细胞因子 ,对内毒素诱导的急性肺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内毒素、TNF-α、IL-6在慢性肝炎中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研究内毒素血症与慢性肝炎的关系,探讨内毒素在慢性肝炎中的作用机理.方法收集如下血标本正常健康献血员3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30例,慢性深度黄疸乙型肝炎患者60例.采血当日送检功能.分别用鲎实验改良基质法进行内毒素定量测定,放射免疫方法(RIA)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结果内素素、TNF-α、IL-6和总胆红素(TBIL)水平在三组患者中依次升高,各组两两比较,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四项指标进行直线相关性分析,各指标之间呈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内素素血症与肝脏损害的严重程度有关;内毒素可能主要是通过引起以下TNF-α为主的细胞因子水平的升高发挥肝脏损害作用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肠道菌群比例在精神分裂症发病中的作用及其与炎症因子的关系。 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精神科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70例作为精神分裂症组,健康体检者7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梯度稀释法定量培养测定肠道乳酸杆菌、拟杆菌、双歧杆菌菌群数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 结果 精神分裂症组拟杆菌数量高于对照组(P<0.05),双歧杆菌数量低于对照组(P<0.05),精神分裂症组和对照组乳酸杆菌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精神分裂症组双歧杆菌/拟杆菌和乳酸杆菌/拟杆菌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精神分裂症组血清IL-2、IL-6、IL-10、TNF-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精神分裂症患者肠道拟杆菌与血清IL-2、IL-6、IL-10、TNF-α呈正相关(均P<0.05),双歧杆菌与血清IL-2、IL-6、IL-10、TNF-α呈负相关(均P<0.05)。 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肠道菌群失调和血清IL-2、IL-6、IL-10、TNF-α水平升高,肠道菌群失调和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关系密切,两者可能共同参与精神分裂症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载脂蛋白A-Ⅰ及其半胱氨酸突变体重组高密度脂蛋白(rHDL)的抗炎作用.方法 选择了前期构建的4种载脂蛋白A-Ⅰ半胱氨酸突变体[A-Ⅰ(N74C)、A-Ⅰ(G129C)、A-Ⅰ(K195C)、A-Ⅰ(S228C)]及野生型A-Ⅰ结合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DPPC)构建rHDL(rHDL74、rHDL129、rHDL195、rHDL228、rHDLwt)干预组,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方法验证5种rHDL干预后对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并分别设脂多糖(LPS)组,生理盐水组对照.结果 LPS注射24 h后,rHDL74组比rHDLwt组血清中TNF-α和IL-1β水平更低[TNF-α:(24±3)pg/ml比(135±12)pg/ml、IL-1β(45±5)pg/ml比(82±8)pg/ml,P<0.05]的水平,与LPS组比较只有rHDL74组能降低IL-6水平[(1936±58)pg/ml比(2022±73)pg/ml,P<0.05].同时组织切片HE染色显示,rHDL74组能明显抑制炎症细胞的浸润,肺泡壁的增厚.结论 rHDL74拥有更强的抗炎能力,它可能会成为临床上极具潜力的抗炎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高温环境对内毒素(ET)血症的影响。方法:测直肠温度、死亡率、诸脏器组织的TBARs及血管壁的通透性,并做光镜观察。此外,正常小鼠肝匀浆加ET或不加ET于不同温度下培养20min后,测其TBARs,研究热应激的作用。结果:高温使小鼠直肠温度升到39℃以上,促使ET血症小鼠的死亡,并使诸脏器组织的TBARs及血管壁通透性升高,光镜观察其损伤加重。正常小鼠肝匀浆在高温条件下培养其TBARs亦显著增加。结论:高温能加重ET血症小鼠的损伤。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内毒素血症发生时多种脂多糖(LPS)相关蛋白在LPS转运及活化中的调节作用。方法:培养佛波醇酯(PMA)诱导分化的THP-1细胞。选取LPS、脂多糖结合蛋白(LBP)、可溶性CD14(sCD14)、杀菌/渗透增强蛋白(BPI)、高密度脂蛋白(HDL)5因素2水平采用L16(215)正交设计。配制实验体系,培养4 h后,留取上清液,发光法检测TNF-α分泌量。结果:混合体系中,BPI和HDL存在负向效应,LBP、LPS和sCD14存在正向调节效应。TNF-α分泌量与sCD14、BPI的单独主效应有关(P〈0.05),并与LBP和sCD14、LBP和HDL、LPS和LBP的交互作用有关(P〈0.05)。结论:在体内多种相关蛋白同时存在时,LPS对单核巨噬细胞的活化与sCD14、BPI的单独效应有关,并与LBP和sCD14、LBP和HDL、LPS和LBP交互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大鼠发生肝损害(HSI)的机制及与肠黏膜屏障(IMB)损伤和肠源性内毒素血症(GET)的关系。方法 48只雄性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2组,缺血性脑卒中模型组和假手术组,模型组根据实验终止时间分为5个亚组,每组动物8只。采用Longa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分别于缺血后3、6、12、24和48处死动物,测定各组大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和血浆内毒素(LPS)水平,光镜及电镜下观察肝组织及小肠黏膜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脑卒中各亚组血清肝酶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卒中后各亚组血浆LPS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LPS水平与血清肝酶呈显著正相关;TBI各组光镜和电镜下肝组织和肠黏膜上皮细胞均有不同程度受损。结论采用改良的Longa线栓方法,可以成功地建立缺血性脑卒中后肝、肠应激性损伤的动物模型。脑卒中后肝损伤可能与肠源性内毒素血症(GET)有关。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酸性α—醋酸萘酯酯酶(ANAE)染色颗粒分型法对大剂量X射线照射后C57BL/6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其T细胞亚组的辐射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X线单次全身照射后24小时,照射剂量为0. 5~8. 0Gy时,各型细胞数均随剂量增大而减少,其受抑程度以ANAE~-细胞为重,散在颗粒型细胞次之。统计学处理差异显著。说明B细胞的放射敏感性高于T细胞,而T_S又高于T_H。  相似文献   

15.
王昆鹏  刘贵明  丁学琴  裴凌  王俊科  宫建 《广东医学》2012,33(14):2038-2041
目的观察内毒素(LPS)预处理对内毒素血症鼠的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雄性Wistar大鼠72只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N组,n=24)、LPS对照组(L组,n=24)、LPS预处理组(P组,n=24),P组首先腹腔注射LPS,24 h后再经腹腔注射LPS,N组和L组在上述两时点均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72 h后L组和P组分别静脉注射LPS,N组给予等容量NS。各组分别取6只大鼠用于持续观察血流动力学改变,并于造模后2、4、6 h时分别另取6只大鼠采血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一氧化氮(NO)含量,并于造模后6 h取动物心、肺、肝、肾、小肠等脏器组织,观察其形态学变化。结果 LPS预处理可明显逆转大鼠内毒素血症时的血流动力学如平均动脉压、心率和呼吸频率的改变:P组与L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与N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组大鼠血浆中TNF-α、NO的含量较N组、P组明显升高(P<0.05),但N组与P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E染色发现LPS预处理可减轻大鼠内毒素血症时心、肺、肝、肾、小肠的病理变化。结论 LPS预处理可能通过减少TNF-α和NO的释放,对鼠LPS血症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家兔脊髓损伤后肠道菌群移位和内毒血症的肠道病理生理机制。方法建立兔脊髓损伤性截瘫模型,12只家兔行脊髓损伤前后胃肠道电生理和压力测定。另外24只家兔分为:正常对照组(6只)和实验组(18只),在无菌条件下,采集门静脉血进行内毒素定量测定和细菌培养,肠系膜淋巴结作细菌培养并鉴定。取实验组和对照组各动物的小肠、结肠行HE染色检查观察肠黏膜病理变化,小肠行电镜检查观察肠黏膜上皮细胞病理变化。结果脊髓损伤后,发现胃肠道生物电改变明显,以结肠为重。中远段结肠的蠕动明显减少,部分时段甚至消失。早期小肠和结肠黏膜下充血和黏膜上皮细胞水肿,随后,黏膜上皮间隙增宽,细胞崩解,导致肠黏膜屏障破坏。血清内毒素含量从24h就开始增高,到72h差异显著(P<0.05)。门静脉血与肠系膜淋巴结各阶段细菌培养阳性率均较高,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急性脊髓损伤后,中远段结肠的蠕动功能障碍导致排便障碍、细菌过度增长与入侵、影响血运等一系列破坏因素而加速肠黏膜屏障破坏为肠道菌群移位和内毒血症的主要病理生理机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明确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对内毒素血症小鼠的治疗作用?方法:动物分为4组:对照组?内毒素血症组?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组?间充质干细胞组?分别在内毒素脂多糖(LPS)注射24 h和7 d后观察小鼠心功能的变化,ELISA方法检测血清细胞因子的水平,组织学方法观察对心肌?肝脏?肺脏和肾脏形态学改变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小鼠相比,内毒素血症组经LPS刺激后血清白介素1?茁(IL-1?茁)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增高,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组血清IL-1?茁 和TNF-α含量明显降低;内毒素血症组小鼠心功能明显下降,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组心功能明显恢复;内毒素血症小鼠心肌细胞和肝细胞凋亡增加,肺间质和肺泡水肿,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组上述组织损伤明显改善?结论:MSCs移植抑制了内毒素血症小鼠的炎症反应,改善了心功能,减轻了对心脏?肝脏和肺脏的损害?  相似文献   

18.
AlthoughtherearegrowingevidencesindicatlugthatonlyweakendotoxemlaexistsintheearlystageafterhemorrhagicshockinhumanbeingsoranirnalsLI-3,antagonistsagainstendotoxinssuchasbacterlcldal/permeablllty--lucreproteinf'j,polymyxinBL4'andlactuloseL',exertsignificantprotectiveeffectsonthevictimsinshock.Thisseemsthatbacterlalendotoxinsplayanimportantroleinthedevelopmentofhemorrhagicshock.However,itremainsunclarifiedwhethertheroleofendotoxinsinshockisrelatedtotheincreaseofanIndividual'ssensitivitytoendot…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内毒素(LPS)预处理对内毒素血症鼠的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将雄性Wistar大鼠72只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N组,n=24)、LPS对照组(L组,n=24)、LPS预处理组(P组,n=24),P组首先腹腔注射LPS,24 h 后再经腹腔注射LPS,N组和L组在上述两时点均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72 h 后L组和P组分别静脉注射LPS,N组给予等容量NS.各组分别取6只大鼠用于持续观察血流动力学改变,并于造模后2、4、6 h 时分别另取6只大鼠采血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一氧化氮(NO)含量,并于造模后6 h 取动物心、肺、肝、肾、小肠等脏器组织,观察其形态学变化.结果 LPS预处理可明显逆转大鼠内毒素血症时的血流动力学如平均动脉压、心率和呼吸频率的改变:P组与L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与N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组大鼠血浆中TNF-α、NO的含量较N组、P组明显升高(P<0.05),但N组与P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E染色发现LPS预处理可减轻大鼠内毒素血症时心、肺、肝、肾、小肠的病理变化.结论 LPS预处理可能通过减少TNF-α和NO的释放,对鼠LPS血症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贾俊清  贾俊英 《四川医学》2011,32(11):1688-1689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茵栀黄注射液对硫代乙酰胺(TAA)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影响。方法将50只雄性小鼠随机分为5组,给药后测定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活性,取肝组织作病理学检查。结果不同剂量组的茵栀黄注射液均可明显降低TAA所致小鼠血清中ALT和AST活性升高,并呈明显的量效关系。茵栀黄注射液组肝组织变性、坏死的程度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减轻(P〈0.001)。结论茵栀黄注射液对TAA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