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急性呼吸衰竭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 急性呼吸衰竭的诊断 急性呼吸衰竭的定义是呼吸系统的功能异常,导致急性二氧化碳潴留或输送到组织的氧缺乏。虽然呼吸衰竭常由肺胸疾病引起,但其它器官系统也涉及呼吸过程,因此其它系统或器官,如肌肉骨骼系  相似文献   

2.
1 急性呼吸衰竭的诊断 急性呼吸衰竭的定义是呼吸系统的功能异常,导致急性二氧化碳潴留或输送到组织的氧缺乏.虽然呼吸衰竭常由肺胸疾病引起,但其它器官系统也涉及呼吸过程,因此其它系统或器官,如肌肉骨骼系统,循环系统或中枢神经系统严重受损,也可导致急性呼吸衰竭.  相似文献   

3.
(1) 给氧的指征:低氧血症的存在是诊断呼吸衰竭的必备条件之一,因而对呼吸衰竭病人给予吸氧的指微是明确的,但对某些类型的呼吸衰竭,肺脏本身无病变(如通气动力减弱引起者),在应用辅助呼吸后,就不一定需要吸氧。 (2) 给氧的危险:给氧不当可发生危险,在有二氧化碳潴留的呼吸衰竭患者,过高的PaCO_2对呼吸中枢产生抑制作用,此时呼吸主要靠缺氧对颈动脉体的化学感受器的兴奋来维持。如迅速高浓度给氧,可解除缺氧对呼  相似文献   

4.
难治性呼吸衰竭是指应用支气管舒张剂、呼吸兴奋剂和氧疗等有关治疗,未能使病人达到解除呼衰实验室诊断标准(PaO_2<8kPa、PaCO_2>6.66kPa)者。关于其治疗叙述如下: 一、病因治疗:引起本病的原因有①呼吸中枢的病变如各种颅脑疾病,②呼吸肌的病变,③  相似文献   

5.
呼吸困难     
呼吸困难是患者主观上感觉空气不足、呼吸费力,临床表现为呼吸加快,变深或变浅,节律不规则,可伴有咳嗽、咯痰、畏寒发热、发绀,病情严重者有意识障碍。若不及时治疗,往往发展为呼吸衰竭。其病因可涉及呼吸、循环、血液及内分泌系统。1诊断思路引起呼吸困难的病因很...  相似文献   

6.
肺心病患者容易发生呼吸肌疲劳,造成或加重呼吸衰竭。锻炼呼吸肌增强其肌力和耐力,对预防呼吸肌疲劳而引起的呼吸衰竭很有帮助。呼吸肌锻炼还可以改善肺功能,加大呼吸幅度,有助于提高肺泡通气量,提高血氧饱和度。呼吸肌锻炼包括腹式呼吸、缩唇呼吸和全身性呼吸体操锻炼。  相似文献   

7.
呼吸衰竭是造成矽肺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但若能做到早期诊断和进行有效地抢救,很多病人的生命是可以挽救的。 呼吸衰竭发病原因很多,本文不拟赘述,仅以矽肺所致的呼吸衰竭为例,谈谈呼吸衰竭有关的几个问题。 一、呼吸衰竭的概念 呼吸衰竭实际是个综合性概念,它包括下列三方面组织器官的功能障碍或衰竭: 1.外呼吸:人体肺泡与空气间不能正常地进行交换,即通气功能障碍或衰竭; 2.肺呼吸:肺泡与肺毛细血管内血液间  相似文献   

8.
呼吸衰竭不仅限于内科,也是涉及创伤、外科、麻醉、神经、中毒和儿科等学科的急重症。本文着重从临床方面就呼吸衰竭的诊断和治疗扼要介绍和讨论。一、呼吸衰竭的概念、分类和诊断标准 1.概念:呼吸衰竭系人体呼吸病理生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应用鼻塞持续呼吸道正压呼吸支持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按引起新生儿呼吸衰竭的原发病将95例患儿分为3组:吸入性肺炎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组及感染性肺炎组,通过使用鼻塞持续呼吸道正压呼吸支持治疗后,分析治疗后各组患儿的治愈率、好转率、死亡率及各项临床指标。结果:治愈患儿76例(80%),好转14例(14.74%),死亡或放弃的共有5例(5.26%),除吸入性肺炎与感染性肺炎引起的呼吸衰竭患儿使用持续呼吸道正压呼吸支持好转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它组的治愈率、好转率及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发病1h~3天的患儿死亡率低于发病3~7天和7~21天的患儿死亡率。结论:使用鼻塞持续呼吸道正压呼吸支持治疗吸入性肺炎、NRDS和感染性肺炎引起的新生儿呼吸衰竭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正> 慢性呼吸衰竭是由于慢性呼吸功能严重障碍,导致缺氧或/和二氧化碳潴留所引起的机体代谢和生理功能紊乱的综合征。我院自1998年1月-2000年12月共收治老年慢性呼吸衰竭患者219例,本文将对老年呼吸衰竭患者的观察与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冯永玲 《职业与健康》2002,18(9):169-170
呼吸机是用机械装置改变气道或胸腔内压力,以维持、控制或辅助病人呼吸运动的治疗工具。它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停止和呼吸衰竭,达到维护通气、改善换气,减轻或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减少氧消耗等目的。总结自主呼吸与呼吸机对抗的原因,提出处理意见和具有预防作用的护理措施,使护士能有预见性地护理、观察病人,对呼吸衰竭的治疗成功与否非常重要。而自主呼吸与呼吸机的协调则是治疗成功的关键。因此,当自主呼吸与呼吸机发生对抗时,应查明发生对抗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12.
呼吸衰竭(呼衰)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晚期的主要合并症,当出现慢性呼吸衰竭时,易发生酸碱平衡紊乱及水、电解质紊乱。据国内综合报道,其发生率达78.6 %~95 .4 5 %。缺氧与二氧化碳潴留是发生呼吸衰竭的主要原因。此外,患者大多年老,伴发心、肝、肾疾病,进食减少以及应用利尿剂、糖皮质激素和机械通气等使其进一步复杂化,不仅发生单纯性酸碱平衡紊乱,而且引起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1 呼吸性酸中毒呼吸性酸中毒是COPD呼衰时最常见的酸碱失衡,发生率约为6 0 .3%。COPD通气功能障碍引起的Ⅱ型呼衰、缺氧和CO2 潴留是发生呼吸性酸中毒…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肺气肿引起呼吸衰竭患者运用多索茶碱与呼吸功能锻炼联合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120例在2018年2月~2019年8月本院收治的肺气肿引起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多索茶碱与呼吸功能锻炼联合治疗)和对照组(单纯多索茶碱治疗)各60人。结果:与对照组(83.33%)相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67%)较高(P<0.05),同时,观察组肺功能和血液相关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肺气肿引起呼吸衰竭患者运用多索茶碱与呼吸功能锻炼联合治疗后,不仅能够获得显著的治疗效果,还能够促进患者的血液和肺功能相关指标水平得到明显改善,其临床价值较显著。  相似文献   

14.
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一种急性呼吸衰竭。在致病因子作用下,造成肺血管内皮和肺泡的损害,致肺间质水肿。肺泡或(和)肺血管内皮受损后,血管通透性增高,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减少,透明膜和血性液充斥,引起小片肺不张,后期有肺实质纤维化、微血管闭塞等改变。2000年6月-2007年6月我院收治严重胸外伤并发ARDS 30例,现将其诊断与治疗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小儿呼吸系统疾病,严重时易引起呼吸衰竭,需进行氧疗。在有自主呼吸情况下,既往一直采用普通给氧法。1997年我院儿科购进CPAP-I型氧疗器,应用此仪器抢救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及婴幼儿肺炎合并呼吸衰竭,取得较好效果。1对象与方法(1)对象:自1997年至1999年,我院儿科病房收治的新生儿特发性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9例,其中男性5例,女性4例,均为早产儿;婴幼儿肺炎伴呼吸衰竭15例,男性8例,女性7例,对照组为1994年~1996年病房收治新生儿特发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及婴幼儿肺炎伴呼吸衰竭病儿17例,男性9例,女性8例。(2)方法…  相似文献   

16.
呼吸机是一种能代替、控制或改善人的生理呼吸,增加肺通气量,改善呼吸功能,减轻呼吸功能消耗,节约心脏储备能力的装置。它是现代急救必须设备,用于各种原因,如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呼吸肌疾病、支气管和肺部疾病引起的呼吸衰竭。在2003年全国人民与SARS展开激烈斗争期间,呼吸机扮  相似文献   

17.
慢性呼吸衰竭急性发作时的呼吸功能改变及监测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呼吸内科(116021)顾俊明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引起的呼吸衰竭其主要特征是广泛的气道阻塞,气道痉挛、炎壶、分泌物贮留等使气道阻力增高,呼吸功能增加,氧耗加大。此时机体以浅而快的呼吸...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因急性呼吸衰竭而行机械通气新生儿呼吸系统力学特征,评价呼吸力学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利用Bicore CP-100婴儿型呼吸力学监护仪对进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的36例急性呼吸衰竭患儿的呼吸力学动态监测,同时监测动脉血气。结果 肺源性呼吸衰竭与呼吸泵性呼吸衰竭患儿呼吸力学参数两组上机时,差异有显著意义:Rrs(t=2.47,P<0.05),Crs(t=2.78,P<0.01),WOBp(t=11.03,P<0.01),OI(t=18.26,P<0.01);OI与Crs有明显相关性(r=-0.93),有直线回归关系(Y=34.09-42.61X,P<0.01);死亡组与存活组上机时,呼吸力学参数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呼吸衰竭患儿机械通气下呼吸力学监测,可以反映新生儿肺部病情的动态变化,指导呼吸机治疗,判断预后,尤其对肺源性呼吸衰竭患儿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对区分肺源性呼吸衰竭与呼吸泵衰竭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9.
王玲 《中国妇幼保健》2004,19(22):54-54
继发性呼吸暂停是新生儿的一种常见危重症,有相应严重疾病或并发症.如不及时处理,长时间缺氧可引起脑损伤,甚至呼吸衰竭死亡.因此,治疗原发病同时,及时处理该症对预后改善十分重要.本文对继发性呼吸暂停35例诊治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张慧兰 《药物与人》2014,(6):204-204
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是指呼吸功能严重障碍,以致不能进行有效的气体交换,导致机体缺氧,从而引起呼吸困难、紫绀以及精神状态的改变。呼吸衰竭是引起肺心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临床病死率高,病情变化迅速,临床护理困难,预后差。为了提高疗效,探讨合理的护理方法,临床治疗中值得研究。现就62例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经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