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高化国 《中外医疗》2012,31(12):64-64
目的 探讨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临床防治.方法 选取临床120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治疗120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患者,治愈116例,治愈率为96.66%,死亡4例.结论 一旦发现患者就地隔离治疗,应在30min内给予足量细菌敏感并能通过血脑屏障的抗菌药物.一般早期治疗效果好,若发展为暴发型流脑,则病情严重,死亡率高,及时治疗仍有可能痊愈.  相似文献   

2.
心功能不全为暴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暴发型流脑)休克难逆的主要原因之一。我院在近几年来收治的216例暴发型流脑患者中,有121例伴发不同程度的  相似文献   

3.
败血症出现休克是严重感染的临床危象,常导致死亡,病死率在15~50%左右。在暴发型流脑中也是致死的常见原因,文献报导病死率为20~30%。最近国内有报导降至8.97%者,但国外报导暴脑的病死率仍在50%以上。本文就14岁以下儿童暴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败血症、混合型)67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休克与并发心力衰竭的临床特征,以助诊断及处理。一、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是1968~1979年我院收治的14岁以下按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诊断为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以下称流脑)980例中资料较完整的、按1975年全国流脑会议所订标准、诊断为暴发型流脑败血症者55例及混合型者12例,共67  相似文献   

4.
暴发型流脑并发心功能不全的原因探讨(附234例临床分析)林厚基殷国庆钟备赵红姚文虎(南京铁道医学院附属南京市第二医院南京210003)心功能不全为暴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以下简称暴发型流脑)患者休克难以逆转的主要原因之一。我院近10a收治的234例...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2007年5月我院收治的47例流脑病例的流行病学特点及临床资料。结果流脑全年均有发病,1—4月为高峰,主要发病年龄段为11-20岁,学生多见,临床症状典型,并发症均见于暴发型流脑;脑脊液呈典型化脓性改变;22份标本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血清分型,6份培养出脑膜炎奈瑟菌,其中5份为C群(83.3%)、1份为A群。结论我院收治的流脑患者可能主要由C群脑膜炎奈瑟菌引起,冬春季为发病高峰,青少年学生好发,临床特征典型,暴发型并发症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6.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预后 流脑的预后取决于临床类型及治疗的早晚。近年来流脑的治愈率已〉95%,在使用磺胺药、青霉素G等抗菌药物以来,病死率降至5%~15%,甚至低于5%,一般死亡病例多为暴发型,于短期内死于严重休克或脑疝。普通型如及时诊断,并予以合理治疗则预后良好,多能治愈,并发症和后遗症少见。暴发型病死率较高,其中脑膜脑炎型及混合型预后较差。由于婴儿患此病时症状往往不典型,诊断较困难,如延误治疗,易发生后遗症。以下因素与预后有关:①暴发型患者的病程凶险,预后较差;②年龄以2岁以下及高龄的病人预后差;③在流脑流行高峰时发病的病人预后差,末期较佳;④有反复惊厥、持续昏迷者预后差;⑤治疗较晚或不彻底者预后不良,并且易有并发症及后遗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是一种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本文仅就我院1975~1984年临床确诊为流脑的2121例住院病例进行临床流行病学分析。  相似文献   

8.
<正> 暴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暴发型流脑)是一种常见的急性传染病。我科统计该型占同期流脑住院病人的10%左右。起病急骤,病情凶险,病死率高,约半数病人于起病数小时内死亡。近年来,由于对微循环障  相似文献   

9.
100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瘀斑护理的探讨第一临床学院高秀媛,孔瑞奇关键词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中图号R512.3本文侧重流脑病人的皮肤粘膜瘀斑的特点及护理探讨。1临床资料本组流脑100例,86%在皮肤粘膜上出现瘀斑,特别是暴发休克型,可出现广泛坏死瘀斑。男性...  相似文献   

10.
山莨菪碱脱水疗法抢救暴发型流脑呼吸衰竭的体会兰州医学院附属一院传染科郭长劳暴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暴脑)是极为严重的疾病。暴脑所致的呼吸衰竭(呼衰)在现有医疗条件下仍为最主要的死因。1985年1月~1994年6月我们共收治流脑患儿36例,其中15例为...  相似文献   

11.
靳玉惠  王晓萍  戴冰 《安徽医学》2009,30(11):1279-1282
目的对合肥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以下简称流脑)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对合肥市2003-2007年流脑患者的临床表现与实验室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首发症状以发热+头晕+呕吐,发热+头晕,发热为主,分别占23.6%、12.4%和10.9%。普通型占79.66%,暴发型占19.31%,轻型占1.03%,对其中C群病例分型结果显示普通型占81.73%,暴发型占17.31%,轻型占0.97%,C群和所有病例的临床分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症状主要有发热、呕吐、恶心等,构成比均超过50%,布氏征在所有病例和C群病例的分布有统计学差异(P〈0.05);8例出现血白细胞数下降,其中C群流脑占2例,15例出现血中性粒细胞数下降,其中C群流脑占3例;死亡病例有2例出现了血中性粒细胞数下降。结论C群流脑在首发症状、临床分型、临床表现等方面并没有发现严重于所有病例;流脑病例中出现了血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数下降的现象,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沧州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以下简称流脑)流行病学特征,探讨流脑的流行规律,加大流脑防控力度,降低流脑发病率和死亡率。方法收集2004-2012年沧州市流脑疫情监测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并于2008-2012年连续5年对所辖县市区健康人群随机进行流脑带菌者检测。结果 2004-2012年间共报告流脑病例67例,0-19岁病例占病例总数的80.60%。其中死亡7例,5岁以下儿童5例,死亡率最高,为33.33%;20-岁年龄组死亡2例,死亡率为15.38%。发病率逐年降低。2008-2012年连续5年对所辖县市区健康人群随机进行流脑带菌者检测分析,沧州市流脑报告带菌率平均为4.45%,逐年降低。结论沧州市流脑疫情基本稳定,注射流脑疫苗是预防流脑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3.
徐葵花  张莉  陈峰  王彩红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1,36(11):1187-1189,1193
目的:探讨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方法:对77例流脑患者的季节分布、年龄分布、临床特征及预后、并发症进行总结,并分析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77例患者平均年龄为(23.96±18.21)岁。临床特点以发热、头痛、意识障碍及皮肤淤点、淤斑为主。普通型55例,暴发型22例,病死4例,未愈自动出院6例,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休克、脑疝、呼吸衰竭等多器官功能损害者预后较差。13例细菌学培养脑膜炎奈瑟菌阳性,部分标本进行分群,其中C群7例。结论:流脑病例并发其他系统损害者多,病情较重,可能与细菌菌群变迁有关。  相似文献   

14.
The records of all patients with Staphylococcus aureus meningitis admitted to Vancouver General Hospital between 1956 and 1981 were reviewed. All the patients had clinical and laboratory features of meningitis, and in all cases S. aureus was isolated from the cerebrospinal fluid. S. aureus was responsible for 21 (3%) of the 710 cases of acute bacterial meningitis. Therapy with cloxacillin or methicillin, or both, with or without other agents, was successful in 14 of the 21 patients. Three of the 14 patients without ventricular shunts died, 2 with fulminating septicemia and 1 with a postoperative brain abscess treated with cloxacillin. Following shunt removal and antibiotic therapy all seven patients with ventricular shunts survived the infection. Shunt removal may therefore be essential in appropriate cases.  相似文献   

15.
王彤  谢敏  符岳 《热带医学杂志》2005,5(6):797-799
目的 探讨2005年广州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的临床特征,提高临床医师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全面认识和加强预防措施.方法 将2005年春收治入院的所有30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患者进行流行特点和临床特征分析.结果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发病有群体聚集性.临床表现为发热(100%),头痛(96.67%),呕吐(86.67%),意识障碍(40%),伴颈抵抗(93.33%),淤点或淤斑(66.67%),CSF异常(100%),白细胞升高(100%),合并有中毒性心肌炎、肾损害为主.结论 本次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是近年少见的,以民工为主.临床表现典型但无特异性,合并有多脏器损害,强调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相似文献   

16.
2005年广州市29例流脑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2005年春季广州地区局部暴发流行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的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结果的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2004年12月~2005年3月收治的29例确诊流脑患者的临床表现与实验室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29例流脑患者绝大多数(89.6%)为成年患者,以外来人员及民工为主(75.9%),多数患者(62.1%)在同一暴发点,均未接种过流脑疫苗。临床表现典型,轻型2例(6.9%),普通型21例(72.4%),暴发型6例(20.7%)。所有患者均出现发热、头痛,呕吐23例(79.3%),瘀点瘀斑23例(79.3%),脑膜刺激征阳性22例(75.9%),意识障碍13例(44.8%)。发病早期外周血及脑脊液WBC、血清LDH、CK、CKMB、ALT、AST、CHE、ALB、BUN、CREAT、GLU、TRIG、CHOL、K、Na、Ca等有不同比例的异常,暴发型尤其显著.治疗后逐渐恢复。并发心肌损害12例,肝损害10例,肾损害3例,7例发生关节炎,关节腔积液4例。普通型和暴发型患者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凝血酶原时间异常例数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脑膜炎奈瑟氏菌检出率为65.5%(19例),病原菌对青霉素、氯霉素、复方磺胺及头孢曲松均敏感。29例全部治愈出院。结论 本次流行以成人民工为主,临床表现典型,暴发型比例高,关节炎发生率较高,多脏器损害比例高,病原体检出率高,常用抗生素敏感,抢救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初步了解河北省细菌性脑膜炎流行病学特征和病原情况。方法选择6家哨点医院,开展细菌性脑膜炎病例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病原检测。结果 2009-2010年哨点医院共报告细菌性脑膜炎病例134例,死亡1例。发病以15岁以下散居儿童和学生为主,男性多于女性,本地病例占1/2左右,冬春季节和7~8月为发病高峰,病例以轻型和不典型为主。从96例病例脑脊液标本中分离出Sp 1株,Hib 1株,其他菌5株。96例病例标本的Real-time PCR检测Sp阳性4例,Hib阳性2例,阴性90例。结论哨点医院报告病例数较少,病原检测阳性率低,需进一步分析查找原因。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presents four cases of fulminating neonatal sepsis with meningitis. In each infant, there was evidence of an infected circumcision wound. Two infants had Escherichia coli and two had Group B haemolytic streptococcus cultured from the cerebrospinal fluid. One infant died. The risk of introducing infection through iatrogenic portals of entry is a definite problem in the neonate. Circumcision is an unnecessary routine procedure, which puts the infant at risk.  相似文献   

19.
四种呼吸道传染病单中心10年回顾性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10年来我院收治的主要呼吸道传染病: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流行病学特征和临床特点,为疾病控制和临床诊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1996年1月至2006年4月我院收治的以上4种疾病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总计入选病例1480例,其中麻疹808例、风疹159例、流行性腮腺炎388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125例.麻疹于2000年1月至2002年12月和2005年1月至2006年4月存在两个发病高峰.发病年龄较集中于18~35岁;风疹于2001年1月至2002年12月病例数较多,以18~25岁的集体生活人群多发;流行性腮腺炎各年病例数及全年病例分布较均衡;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以散发为主,患者主要是农民和进城务工人员.除流行性腮腺炎无明显季节性外,其他3种疾病均多发于3~5月份.流行性腮腺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4种疾病的疗效和预后均良好.结论 目前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发病仍维持在较高水平,且呈现新的特点,采取必要措施进一步降低发病率、控制暴发性流行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宁夏1958~2005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流行特点和趋势,为制定预防控制策略、科学开展防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历年的疫情资料用EXCEL建立数据库,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1958-2005年宁夏累计报告流脑发病19711例,死亡1663例,发病率在0.23/10万-120.82/10万之间,年平均发病率为10.57/10万,病死率为8.44%。一年四季均有发病,呈冬春季高发的特点,3月份达到发病高峰,2-4月份的病例占报告发病总数的68.23%,病例主要集中在0-14岁儿童,随着年龄组的增大发病数逐渐减少,职业以散居儿童为主,占48.44%。结论加强流脑疫情监测,实施预防接种,对控制流脑的发生和流行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