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传统以物质空间规划为主体的新农村规划建设把城市物质空间作为一种先进的理念应用到村庄建设规划中,这种规划方式带有强烈的自上而下意识。这种模式导致乡村规划与建设信息沟通与反馈不够充分、多头管理、重复建设、农村风貌特色丧失以及流于形式等诸多问题。本文以河南省尧山镇下河及马公店村落规划与建设为例,在实际操作中建立以农民为规划主体,倡导村民参与、上下结合的乡村规划模式,明确界定乡村规划中政府、规划师、农民的功能定位与作用,构筑物质和制度"枢纽",从根本上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科学合理规划建设。  相似文献   

2.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作为主体,政府作为主导已是定论,可是这样是否就可以又快又好的实现小康呢?显然还有很多困难.如果加上社会参与,也就是构建"农民 政府 社会参与"的共同体,也许才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最佳模式.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现状农村建设模式的探讨,指出新农村建设中应转变传统的包办代替观念,强调以农业、农民、农村为主体,培育农村自身的"造血"机能。结合浙江省云和县大坪村新农村的规划设计实践,提出了一些促进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7,(19)
<正>一、特色小镇建设背景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领乡村’为指导方针,积极推进农村城镇化发展进程。""以点带面求发展,统筹联动促和谐"。在中国"十三五"时期建立一批特色小镇能够促进经济发展同时也是推动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一个关键举措,也是黑龙江省委、省政府推进城乡发展的助推剂。卫龙宝、史新杰(2016)认为,特色小镇的建设与目前所提出的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农民市民化"、"创新创业"等大战略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相似文献   

5.
新农村建设样板:赣州模式江西省赣州市在全国先行试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引起了中央和全国广泛关注。赣州新农村建设以"五新一好"为主要内容:以村镇规划为龙头,建设新村镇;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发展新产业;以实施"农民知识化"工程为依托,培育新农民;以农业产业化为动力,组建新经济组织;以创建文明村镇为先导,塑造新风貌;以"三民"(亲民、为民、富民)活动为抓手,创建好班子。赣州经验对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决策产生了直接影响。在起草'十一五'规划过程中,中央政研室、国务院研究室和国家发改委等部委先后派出四批人前往赣州调研。赣州把村庄整治作为启动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即"三清三改":清垃圾、清淤泥、清路障;改水、改厕、改路。在启动之前,又突出了规划先行。为此,建设部于2005年8月5日在赣州召开了“全国村庄整治工作会议”。会前,建设部部长汪光焘带队深入新农村示范点调研,认为赣州经验对全国都有启示。本刊特编发赣州市人民政府在全国建设工作会议上的经验交流材料,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
潘逸阳 《城乡建设》2005,(12):12-13
赣州在2004年9月作出了"关于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决定",并制定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纲要".主要内容是:以抓好村镇规划为龙头,建设新村镇;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发展新产业;以提高农民素质为根本,培训新农民;以农业产业化为动力,组建新经济组织;以创建文明村镇为主导,塑造新风貌;以"三民"(亲民、为民、富民)活动为抓手,创建好班子.简称"五新一好".我们设想,通过以"五新一好"为主要内容的新农村建设这一系统解决"三农"问题的平台,把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建设农村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落实到具体实践.规划到2010年,使赣州60%的村镇基本达到"经济社会发展、群众生活安康、环境整洁优美、思想道德良好、公共服务配套、人与自然和谐"的目标,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扎实基础.  相似文献   

7.
广西壮族自治区开展"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实施城乡一体化新农村建设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指导.桂林华侨旅游经济区竹江村委的新农村建设和发展,本着政府引导、大胆探索、科学创新、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自身的区位优势,走以生态旅游观光为龙头,带动整个村委逐渐由传统农作物种植、牲畜养殖等生产方式为主的产业结构模式转向以旅游服务、餐饮酒店和花卉绿化种植为主的产业结构模式,从而走出一条自己特色的新农村建设道路.  相似文献   

8.
新农村改造创新模式的探索一直是个重要的课题。该文以唐山市丰润区王官营镇五村改造研究为实际案例,从宏观角度上对新农村改造建设模式提出了创新想法,特别是在项目运行机制、企业政府合作方式、产业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诸多方面都进行特点阐述,提出以建立可持续经济为主导,保持原有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保证农民不失地为基础的新模式,重点介绍了"土地整理、置换与经营策略"、"农业产业发展新模式"、"土地利用规划上采用建设用地与农用地混编的方式"等多种创新点,希望这些模式得以推广并接受各方建议。  相似文献   

9.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决定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的关键性问题,建设新农村是解决"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本文以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为例,按照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在分析临泉县村庄存在的问题、村庄重组动因的基础上,合理构架村庄体系,确定村庄布点方案,提出村庄空间组织模式和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10.
皮凤梅  王林秀 《安徽建筑》2010,(6):48-49,71
新农村建设的一项新举措是发展旅游产业,旅游为带动农村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提供了新途径。依托大洞山风景区的自然资源和区位优势,以发展乡村旅游作为大洞山新农村建设的举措,并针对新农村建设中资金不足、缺乏统一规划等瓶颈,构建了大洞山新农村建设BOT模式。  相似文献   

11.
薄宏涛 《百年建筑》2005,(11):36-37
项目所在的东河区是包头城市的发祥地,众多依坡就势而建的合院民居建筑构成了当地建筑的主要风貌形态,龙藏新城力图对已经衰落的城市旧区进行城市更新。  相似文献   

12.
13.
2010年3月30日,马尼托瓦克东岳重工在泰安举行了新型汽车起重机GT25—5的新产品发布会,并举行了记者见面会。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工程起重机分会理事长苏杰、秘书长沈永明,国家工程机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起重机室主任李晓飞,马尼托瓦克起重集团高管,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120多名客户代表出席了本次活动。嘉宾们实地了解了GT25-5产品的试验情况,并参观了马尼托瓦克东岳的生产工厂。  相似文献   

14.
《世界建筑导报》2004,(2):104-107
基地位于北京市风景旅游区怀柔县内的龙山新新小镇,是北京首个大规模建设的供周末及度假使用的“第二居所“.她引领了一种对北京全新的生活方式-郊外田园小镇的生活.……  相似文献   

15.
文章借助“意象”的概念,从认知意象与规划设计的关系入手,以湖南韶山希望小镇规划设计为例,探索规划设计中的生态、生产、生活三方面要素意象之延展,提出规划设计方案,期冀为今后村镇规划提供新的思路借鉴.  相似文献   

16.
2008年5月,四川省汶川市发生了里氏8.0级大地震,震撼了全世界,数以万计的同胞丧生、受伤甚至失踪,无数的房屋轰然倒塌,甓下废墟片片,一片狼藉。  相似文献   

17.
BSD新城     
针对雅加达人口指数的增长和高密度情况.业主要求在城东30公里处建设一座新城。总体规划要求能积极改进社区的功能和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设计涉及的问题包括交通(整个地区交通、内部交通、轻轨交通、人行道和自行车道)、规划与分区规划、开放空间、街区开发、开发分期、排水系统、污水处理、水电供应等。一条河贯穿其中.它是规划的主要组成部分。商业区一分为二,一边是政府活动区一另一边为商业活动区.由条环形道包围。  相似文献   

18.
19.
安亭新镇     
张敏 《城市建筑》2005,(3):19-24
本文通过阐述安亭新镇的规划背景,统一多变的设计理念以及先进的住宅建造技术,试图探讨这种规划模式与生长型城市,新城市主义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20.
唐煜 《时代建筑》2012,(1):58-61
文章简要介绍了嘉定新城紫气东来景观配套建筑项目的设计背景,重点阐述了阿科米星建筑设计事务所负责的艺术画廊和水中茶室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