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文梳理了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标准化的现状,并在深刻分析美日新能源汽车产业标准优点的基础上,剖析了我国在新能源汽车产业标准化在体系构建、标准设定等诸多方面的不足,并为设计出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标准体系,实现我国标准化改革,加快建设新型标准体系提供可参考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标准化的视角,阐述了我国农村面源污染防控标准体系构建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农村面源污染防控标准化现状与标准化对象,阐明了农村面源污染防控标准体系构建原则与目标、标准体系结构要素等,在此基础上,分层次、分类别地构建了我国农村面源污染防控标准体系基本框架,并对标准体系的实施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标准化的视角,阐述了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标准体系构建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农村环境控制、农村生态保护等内容与标准化对象,阐明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标准体系构建原则,绘制了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标准体系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4.
我国标准化工作的现状及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标准化工作经过50年的不断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特别是近20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标准化工作有了很大的发展。一、我国标准化工作的现状和已经取得的成绩 1.基本建成适合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准体系标准体系是指:由一定地域范围内若干具有内在联系的标准所组成的科学的有机整体。标准的数量和质量是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十分重视标准的制、修订工作。  相似文献   

5.
标准化体系建设对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融合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我国生产性服务业标准化体系尚未完善,在标准覆盖范围、有效供给、国际化等方面还存在诸多发展问题,亟需结合社会需求,建立健全科学规范、技术先进、具有前瞻性和引领性的生产性服务业标准化体系。本文系统分析了国内外生产性服务业标准化的发展现状,研判了生产性服务业标准化的发展趋势,总结了新时代生产性服务业标准化体系建设面临的问题,提出了面向2025年和2035年的生产性服务业标准化体系的发展目标、重点方向和实施路径。研究建议,加强健全符合新时代高质量发展需求的生产性服务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增加新兴服务业态的标准有效供给、推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其他行业的标准体系系统衔接、夯实标准化人才基础、推进国际标准化工作,以期为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发展提供标准化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水污染防治服务质量管理标准体系是水污染防治服务行业标准化建设的重要指导工具,是开展标准化工作的重要基础。本文论述了建立水污染防治服务质量管理标准体系必要性,以及国内外相关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发展现状。通过标准体系建设"三步法",初步构建了我国水污染防治服务质量管理标准体系框架,以期运用标准化手段提升我国水污染防治服务水平,进而为改善水环境质量、推动环保产业升级提供重要的支撑。  相似文献   

7.
自从ISO90 0 0族标准问世以来 ,在全世界范围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ISO90 0 0风暴 ,符合 90 0 0标准认证成为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基础。通过标准化认证的企业就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了主动。随着我国加入WTO的日益临近 ,企业标准化建设显得更加紧迫。而计量管理在企业标准化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1 计量标准化是企业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部分ISO90 0 0标准要求企业必须具有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计量管理的标准化在企业质量保证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计量管理和质量管理各有其丰富的内涵。确切地说 ,质量管理工作包容着…  相似文献   

8.
本文深入分析了我国菠萝产业及其标准化发展现状,编制了现有菠萝产业标准体系表,总结了现有标准体系表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我国菠萝产业标准化体系建设的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不断提高,正朝追求质量和效益竞争的高质量发展模式转变,制造业标准体系建设工作对推动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推广科研成果和新兴技术产业化、推动我国制造业国际化进程、争取国际话语权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立足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方向,选取装备制造业、新材料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消费品业等制造业重点领域,开展标准化体系建设研究。研究提出了支撑高质量发展制造业标准体系的发展趋势,初步确定了各领域标准体系建设的架构,明确了各领域标准化体系建设的思路和重点任务。最后,本文从标准体系、标准应用、标准管理机制、国际标准化工作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以期通过标准化工作助力我国制造业质量水平全方位提升,助力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  相似文献   

10.
一、当前我国食品标准化体系现状(一)食品安全标准体系不断完善我国食品标准经过50多年的发展,已初步形成门类较齐全、结构相对合理、具有一定配套性,基本完善的体系。目前,我国已经建立起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的标准框架体系。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  相似文献   

11.
The transfer of a calibration model for determining fiber content in flax stem was accomplished between two near-infrared spectrometers, which are the same brand but which require a standardization. In this paper, three factors, including transfer sample set, spectral type, and standardization method, were investigated to obtain the best standardization result. Twelve standardization files were produced from two sets of the transfer sample (sealed reference standards and a subset of the prediction set), two types of the transfer sample spectra (raw and preprocessed spectra), and three standardization methods (direct standardization (DS), piecewise direct standardization (PDS), and double window piecewise direct standardization (DWPDS)). The efficacy of the model transfer was evaluated based on the root mean square error of prediction, calculated using the independent prediction samples.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standardization using the sealed reference standards was unacceptable, but the standardization using the prediction subset was adequate. The use of the preprocessed spectra of the transfer samples led to the calibration transfers that were successful, especially for the PDS and the DWPDS correction. Finally, standardization using the prediction subset and their preprocessed spectra with DWPDS correction proved to be the best method for transferring the model.  相似文献   

12.
作为国家长期优先发展战略之一,教育事业始终受到国家的高度关注.作为优化质量、提高效能的有效技术手段,标准化对于提升教育质量、促进教育服务均衡,提升学校管理效益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以义务教育学校为主体,建立了义务教育服务标准化范畴模型,并在分析我国义务教育服务标准化现状的基础上,构建了以服务通用基础标准体系为基础、服务保障标准体系为支撑、服务提供标准体系为核心的义务教育服务标准化体系框架,基于各子体系现有国家标准和行业要求的分析,结合义务教育学校实际对各子体系的标准建设重点提出了建议,以期为义务教育服务标准化体系建设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商用车列队跟驰自动驾驶功能技术特点和应用场景,分析该功能标准化的意义、功能要求和测试方法,通过验证试验确定测试方法合理性,并提出标准化建议和标准子体系,为后续国家标准制定提供支撑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本文详细介绍了欧洲三大标准化组织的标准版权政策,并首次系统性地阐释了欧洲标准化组织的撰稿使用权转让政策以及第三国转化和使用欧洲标准的政策,旨在为系统构建我国的标准版权保护体系、合规使用和转化欧洲标准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5.
Standardization receives varied attention in different countries. Based on the Chinese national standardization status, this paper sets an evaluation system of national standardization on the principles of logic, comprehensiveness and operability, taking into account national standards and standardization activities. The evaluation system evaluates the national standardization development level through four aspects: standard development,standards implementation, standardization supporting measures, and participation in international standardization. This evaluation system provides a reasonable basis to evaluate the national standardization development level. The survey shows that if China wants to enhance its standardization development level, China needs to improve its standard development level, strengthen implic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standards, expand the standardization support measures and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 level of participation in international standardization.  相似文献   

16.
李鑫  刘光哲  蔡彬 《标准科学》2016,(11):53-57
从标准化学科理论与方法观察世界,发现自然界与人文社会均有大量固有规则的存在即自然标准;挖掘这些标准并转换其为我们服务的目的标准,是遵守这些自然规律、和谐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关键所在。从该视角审视社会运动,就会发现,科学、技术、人文与标准的关系,是人类进步中互相依存、互为借鉴、共同发展的有机格局关系,即认知自然、和谐天地人系统的又一通道。由此看出,标准化学科是系统科学的组分,突出的是关键与综合,需要的是简化与协调。相比于其他学科,标准化突出了横断性。因此,研究标准化理论、打造标准化学科、建立标准化人才培养体系,是经济发展、人类更加文明的重要表现。  相似文献   

17.
本文简要介绍了我国标准化体制随着经济体制变化而经历的三个主要阶段。以推荐性产品标准和强制性环保标准为代表,详细论述了我国目前主要的标准实施及其监督工作模式与运行机制。从标准化体制、标准管理体制、标准化政策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科学的检查监督手段和专业化机构、有效的检查监督方式及配套措施等几个方面,分析提出了我国标准实施及其监督机制的特点和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详细介绍了巴西标准化体系、标准化机构概况和标准制修订情况。作者利用较新的数据,对巴西标准制定和分布情况进行了介绍和说明。最后简要介绍了巴西合格评定体系、所涉及的监管机构以及所依据的相关标准。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对我国市场上国内外企业的标准竞争进行分析,对我国各级政府开展的标准化战略进行综述和实施效果评价,分析其中的问题并提出建议。作者认为我国实施标准化战略的效果实际上是各个层面的政府分别策划的标准化战略所形成的综合结果。从上世纪末开始到现在,我国的标准化战略实践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目前我国的推荐性标准体系完全由政府管理已经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障碍,在有些情况下会让我国标准化战略的效果大打折扣。我国标准化的市场化改革,开放民间团体制定产业标准已经成为我国实施标准化战略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本文是作者再次对标准和标准化的概念进行讨论。首先讨论的是标准化的目的、主体和对象。作者认为标准化的目的是控制、有序化和统一化;标准化的主体是人/机构;标准化对象可以是具体的或抽象的事物,也可以是它们的组合;任何事物都可以抽象地表达为实体(entity)。第二,作者讨论了标准和标准化的本质以及它们的作用;认为从内容角度看,标准是匹配问题解决方案,也是为标准化对象规定需要满足的要求;从实施角度看,标准是规则;标准化则是制定、实施、传播标准的过程;标准的作用是能够创建并组织现实世界,并能够为相关方建立互相交流和共同理解的基础;标准化的作用是对创新方案进行选择和简化,阻止现实世界过度无序化发展,形成复杂化和简化之间的平衡。第三,作者讨论了标准的记录形式、自愿/强制属性和时空范围,认为标准的记录形式有文件、样品、图形符号、物理表达等多种形式;标准具有选择的自愿性和实施的强制性;标准在时空范围内是有限的。文章的结尾给出了理解标准化概念的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