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滇西北地区位于欧亚板块和印度板块相互作用的边缘地带,构造环境复杂、地震活动频繁,一直以来都被作为研究大陆动力学、大陆强震孕育环境和预测未来强震危险区的理想场所。由于学科背景的差异和研究思路的不同,对滇西北中下地壳和上地幔普遍存在的低速高导层的成因、地震的形成机制以及地球动力学机制等问题还存在着争议和分歧。因此,本研究在滇西北开展地磁短周期变化特征的研究具有重要的  相似文献   

2.
在地震孕育过程中,由于应力的集中、积累,导致岩石介质磁性发生变化,即产生震磁效应。研究表明地磁短周期变化与地震发生前后出现的地磁扰动关系密切,不同频率的电磁感应场,携有不同频率电磁波穿透深度地层的介质信息。对地磁扰动场信息进行提取,计算,分析,可以获得与其相关的地震前后地磁场的变化特征。1997年1月21至4月16日,新疆伽师地区(76.6°~77.2°E,39.3°~39.8°N)发生了强震群活动,6级以上地震7次,5级以上地震4次。随后在5月17日,6月24日又分别发生两次5级地震。该震群活动6级地震时间间隔短、分布范围小,仅在3个月的时间内,连…  相似文献   

3.
地磁短周期变化预报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绍明  谢美娟 《地震》1991,(5):19-25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河南地区地磁短周期变化的特征,1996年10月至11月在该地区布设了近似南北向的两条临时测线,东测线由河南信阳至汤阴,西测线由河南西峡至山西曲沃,在测线上进行了地磁短周期变化三分量的同步观测,在3min至2h周期范围内统计计算了各测点各周期成分的地磁垂直转换函数及水平转换函数,通过地磁转换函数的分析,给出了该地区地磁短周期变化空间,周期分布概况。西峡至曲沃测线,除曲沃外垂直分量没有出现反向  相似文献   

5.
利用滇西北地磁台阵8个测点的秒采样观测数据,对短周期事件的地磁三分量变化幅度进行统计,得到不同周期的垂直分量和水平分量变化幅度比值ΔZ/ΔH在观测区的空间分布,由此推测地下存在一条NNW走向的高导带,从地壳延伸至上地幔,且位置随深度不断变化。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的一些研究表明,由于地城前孕震区地下介质的电磁结构的变化,将导致地磁短周期转换函数发生异常变化。本文通过对1991年唐山5.2、5.6级地城前后静海台地磁短周期转换函数参数的计算及其结果的分析和研究,提取出了可靠的地震短临前兆信息,确立了将其应用于唐山地区5级以上的震预报的短临异常特征及其指标。  相似文献   

7.
云南省的地磁短周期变化异常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侯作中  史铁生 《地震学报》1984,6(3):287-293
云南省处于我国南北地震带的南端.该省新构造运动剧烈,地震活动频繁.同时,这里与西藏高原接壤,地下构造颇为复杂.因此,我们收集了该省的地磁短周期变化资料,并进行了初步分析.所得结果表明,云南省地磁短周期变化存在着异常.其表现为:西北自丽江向东南经下关、楚雄到通海,有一条西北-东南的分界线.此线的东北与西南,地磁湾扰、磁暴急始等短周期事件垂直分量的变化△z 呈现反号.由此推断,在该省地下存在着自西北到东南走向的电导率异常带.最后,简单讨论了与高导带存在有关的其他地球物理现象.  相似文献   

8.
计算分析了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的格尔木地磁台1987年1月至1997年3月的地磁周期T=9~200min的复转换函数A的模|A|、B的模|B|、总方差σz的帕金森矢量或韦氏矢量,并将其与同期格尔木周围350km范围内MS≥5.0的8个地震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周期为9,75min的|A|、周期为9min的|B|在震前有明显异常,总方差σz亦有一定的对应效果,帕金森或韦氏矢量在震前指向震中位置。  相似文献   

9.
朱燕  郑黎明 《高原地震》2000,12(3):57-60
在地震孕育过程中,由于应力的集中、积累、释放,使得应变场内介质磁性发生变化。特别是短周期的地磁异常变化与地震发生前后的地磁扰动密切相关。采用地磁短周期转换函数方法,用喀什地磁台1990-1998年的地磁观测资料,分析计算得出1990年以来几次6级以上强震包括伽师地震前后,周期为9-200分钟的地磁短周期转换函数│A│、│B│、总方差σz及帕金森矢量参数、相应的频率响应关系。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大连地磁台1985年5种短周期扰动的175个事件,进行最大熵谱和带通滤波处理。所提取较准确的短周期信息反映出大连地磁短周期特征为:(1)5—15分钟周期段的谱存在于各种短周期扰动中;15—90分钟周期段的谱仅存在于湾扰中。(2)大连台的帕金森矢量指向南南西方向。(3)转换函数全年的变化范围A值为0.10—0.20,B值为0—0.10。  相似文献   

11.
陕西地磁短周期变化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范国华  姚同起 《地震学报》1998,20(6):614-621
为研究陕西地区地磁短周期变化特征,1996年9月从陕西南部石泉至甘肃宁县布设临时测线一条,在测线上进行地磁短周期变化三分量同步观测.在3 min至2 h周期范围内,统计计算了各测点各周期成分的地磁垂直转换函数、水平转换函数及谱成分关系.在数据处理中参考应用了随机数据理论,取得了较好效果.分析指出,该区地磁短周期变化受武功、乾陵之间地下近东西向异常感应电流集中的区域性影响及测点附近局部感应电流影响.其主要分布特征为,垂直分量变化在武功和乾陵之间存在一反向轴,频率响应显示出转换函数在周期约20 min时有最大值.   相似文献   

12.
1996年9月从陕西南部石泉至甘肃宁县布设地磁短周期变化观测临时测线.通过测点地磁转换函数,分析了该区地磁短周期变化特征.根据子波变换进行多尺度分析的理论,提取了该区地磁短周期变化异常的区域性源的影响成分.并以此为观测数据,反演研究了测线地下相应于区域性源的二维导电率结构.在反演研究中,将Zhdanov等提出的基于观测电磁场和导电率模型理论计算场的剩余场总能量最小,并且引入迁移剩余场概念的反演方法,引入磁变测深数据的反演中.反演结果给出了测线地下100 km深度范围内的导电率结构,指出高导电率区位于武功、乾陵一带地下;并且讨论了该反演方法的主要特点,即能较好地反映异常导电率区域的深度和导电率分布,且反演中能允许大数量的反演模型参数.   相似文献   

13.
广州地磁台转换函数的长期变化和季节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庄灿涛  徐速 《地震学报》1991,13(4):489-495
本文全面系统地研究了1960——1987年广州地磁台转换函数的变化.结果表明:(1)季节变化的特点是夏季幅度大,冬季幅度小,具有12和6个月的主要周期成份;长期变化则表现以每年0.0025的速率下降.转换函数 B 的长期变化和季节变化不明显;(2)由转换函数 A,B 求出的帕金森矢量的方向明显地受海洋的影响,反映了海洋效应;(3)转换函数 A,B 的逐月值与地磁活动相关,而年均值与地磁活动无关.A 的年均值无明显的11年或22年周期.长期变化可能主要受地球内部电性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在地磁台记录到的地磁日益信息中 ,除了地磁场的长期变化和外空磁场对地球的直接影响外 ,也包含了地球内部介质对外空磁场的反射信息。它反映了地球内部介质的电性结构 ,而地球内部介质电性结构的变化则反映出孕震区应力积累所产生的异常膨胀。因而对于地磁反射信息的研究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地震预报方法。林云芳等应用地磁测探 (GDS)原理 ,用地磁短周期转换函数法研究了我国的一些震例的震磁关系 ,并给出了实用化的地磁短周期转换函数法预报地震的软件。我们应用这个软件对大连台 1998年 1月~ 2 0 0 0年 7月地磁资料进行了处理 ,发现 …  相似文献   

15.
一、引言我们曾研究过短期地磁扰动△Z/△H在唐山地震和隆尧地震前后的异常变化。现在进一步研究包括菏泽5.9级地震在内的华北三次地震前后地磁短周期转换函数随时间变化情况,以便更广泛地考察不同地区和不同类型地震之前异常变化特征。地磁短周期是指磁暴急始、瞬时扰动及湾扰等,这些磁扰的幅度在三个分量Z、H、D之间有如下经验关系:  相似文献   

16.
时间序列分析是近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数据处理方法。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的一系列观测数据,由于受一定规律约束,彼此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关系,同时由于受到各种偶然因素的影响,又表现出某种随机性。分析研究这种序列的数学方法就叫做时间序列分析。目的在于建立  相似文献   

17.
本文收集了1973—1977年北京、红山、昌黎、青光地磁台2206个急始型与湾扰型的短周期变化事件,以及80个磁暴的资料。在周期与视周期为1分钟至24小时的频率域内,分析了各台△Z/△H 及其随周期的变化,以及 Wiese 矢量的变化,比较了各台地磁短周期变化的 H、Z、D 分量相对于红山台的变化。分析结果表明:(1)在唐山震区周围的渤海地区确实存在地磁短周期变化异常,其空间分布与频率特性相当稳定,似乎不受唐山地震的影响。(2)从各台结果的分析比较中发现,只有昌黎台地磁短周期变化持续时间为1—5分钟的(?)在唐山地震前后存在明显差异。唐山地震前,昌黎台的 Wiese 矢量及其偏差矢量的变化较大,可能反映了在唐山地震孕育过程中地下电导率的变异,上述昌黎台地震前后1—5分钟(?)的显著差异,也许与地震前后地下电导率变异有关。综合考虑异常的时空特性、频率范围与唐山地震的关系,上述差异性可能是唐山地震短周期地磁效应的反映。  相似文献   

18.
根据磁暴报告,得出昌黎地磁台与同一纬度各台垂直分量△Z的最大幅度差值从几nT到60多nT的差异,初步探讨了昌黎地磁台及其地域地磁变化异常现象。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选用长春台1957年至1978年观测的短周期地磁变化资料,研究短周期地磁变化参量△Z/△H、转换函数A及威斯(H. wiese)矢量?随时间变化特征.指出:榆树地震(Ms=5.8)、范家屯地震(Ms=5.2)之前有△Z/△H及A值明显的下降异常.wiese矢量的方位角逐年由北东东(NEE)向北北东(NNE)演变,其中矢量指向1962-1967年背向范家屯地震震中区;海城唐山震后日趋垂直并背向伊舒断裂带.感应矢量倾角较小,地下导体介石为缓解倾斜,近似水平分层.  相似文献   

20.
本文用最大熵谱方法分析了兰州地磁台1964年到1981年的年均值资料,结果表明兰州地磁台三分量Z,H和D有一个近11年周期的共同谱峰,其周期分别为11.1年,12.1年,和11.8年。这种现象是太阳活动效应所引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