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鲁家村位于桂林市西北部桃花江旅游度假区间。鲁家村特色旅游名村建设,实施整村改造,注重村庄内部质量与外部形象的整体性,注重新村风貌与周围风景的协调性,注重产业培育与民生发展的融合性,  相似文献   

2.
特色名镇名村建设是广西探索与推进城乡建设与新型城镇发展的新路子。它源自于对云南省城镇建设的考察与借鉴,其目的就是通过各类型村镇的打造建设,探索立足于广西现有条件,通过公共财政的投入与带动,实现村镇环境整治、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和特色产业发展协同推进。  相似文献   

3.
以美岱召村为例,从村落的背景到现状、特色到定位、构想到布局进行深入分析,阐明了美岱召村发展的路径和方向,旨在为今后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与发展提供一些有益思考。  相似文献   

4.
黄姚镇位于昭平县的东北部,地处两县一区(昭平县、钟山县、平挂管理区)交汇处。2011年,成为第一批自治区特色名镇名村建设试点。在改造中按照“突出古朴特色,彰显历史文化”的理念,以富含岭南建筑特色风格的“青砖白线,仿古砖墙,斜坡屋顶、花窗雕檐”为主艰调进行改造,  相似文献   

5.
在快速发展的当今时代,人们更加注重人与建筑、环境之间的关系,对地域特色与文化的传承也随之成为当代背景下建筑设计所要考虑的重要内容。文章将河南洛阳卫坡村古民居作为研究案列,通过对卫坡村古民居靠崖地势而形成布局形式、古民居中建筑基本单位、观念、雕刻艺术等传统文化的体现、防御布局及设施等方面进行地域性营建特色探析。文章对豫西地区历史文脉与地域特色的弘扬与传承有一定积极作用,且对现代民居建设有一定借鉴与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6.
《小城镇建设》2011,(11):20-20
2011年广西先期启动了34个特色名镇名村的建设,经过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推进,截至10月底,广西特色名镇名村建设完成投资2.7亿元,其中,基础设施类和产业发展类项目建设完成投资1.32亿元。广西特色名镇名村是指在工贸产业发展、生态(农业)建设、旅游产业发展、文化特色发展等方面具有一种或多种特色,  相似文献   

7.
《中国建设信息》2013,(11):23-23
日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下发通知,要求做好2013年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示范工作。 为贯彻党的十八大关于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的有关精神,加强小城镇和村庄特色景观资源保护。促进特色发展,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旅游局《关于开展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示范工作的通知》(建村[2009]3号),对2013年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示范工作作出要求。  相似文献   

8.
《城乡建设》2006,(12):6-7
迄今,我国有80座国家历史文化名镇(村),每一座古镇古村落都有其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是闪耀着人类智慧光芒的活化石。在经济社会发展和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如何保护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源,创造更具生机与活力的历史文化名镇(村)?日前,在安徽黟县召开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联谊会暨历史文化资源保护研讨会上,来自安徽黟县宏村、浙江省嘉善县西塘镇、广州市沙湾镇、四川省平乐镇的代表交流历史文化资源保护经验,为历史文化名镇(村)的科学发展探索有效途径——规划先行。加强保护必须规划先行,要以科学规划为龙头,在科学合理的规划体系引导下,实…  相似文献   

9.
以安徽屏山村为例谈徽州古民居的生态适应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红云 《山西建筑》2010,36(18):35-36
通过对屏山村的实地考察,立足于人与自然相融合的角度,从徽州古民居屏山村的选址、布局、庭院空间、少费多用等方面出发,研究了屏山村所具有的良好的生态居住适应性,从而为生态建筑设计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旅游局评定的553个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作为研究对象,综合分析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的空间分布特征:空间分布类型属于凝聚型;省区层面分布相对比较集中,地理分区层面相对比较均衡。长三角地区的特色旅游名镇(村)分布密度最高,其次是京津冀地区,川渝、粤中、闽南地区分布密度也较高。  相似文献   

11.
在名村保护规划体系还不完善的背景下,本文借鉴名城保护的成熟经验,在板梁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当中提出“三位一体”的名村保护体系。“三位一体”是国土、规划和文物三个管理部门专项规划的集合体,也是村域保护、村庄保护和文物保护单位保护从宏观、中观到微观的“点线面”相结合的集合体。  相似文献   

12.
村名题字     
《Planning》2022,(1)
<正>村头的广场处立了一块大石碑,上面刻着三个红色大字:"上脑村。"字体遒劲有力,带有明显的行楷风格。字的左下角写着题字人的名字:"郭忠良。"郭忠良是省上某厅厅长,也是一位书法家。若干年前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他曾在这个村里劳动和生活过好几年,靠着这层老关系,村主任厚着脸皮找他题写村名,郭厅长二话没说,很快就写了。  相似文献   

13.
按照广东省《关于打造名镇名村示范村带动农村宜居建设的意见》要求,紧扣宜居、民生主题,以发掘和拓展地方资源禀赋、整合提升特色优势为基本路径,创建富有台山侨乡地方韵味与特色的名镇名村,带动地方旅游经济的发展与繁荣,显著提升群众幸福感和农村宜居水平。  相似文献   

14.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旅游局于2009年启动了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示范创建工作,至今公布了两批共216个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2010年8-10月两部局采取问卷调查和现场调查的方式对全国首批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进行了调研,调研结果显示,创建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等方面效果显著,是统筹城乡发展、转变经济方  相似文献   

15.
孙亮  何依 《城市规划》2019,43(2):74-83
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经过15年来的抢救性工作,逐步从标准化生产的规范时代,走向"量身定制"的精准时代。基于特色的精准保护,要求从人地关系、社会关系、区域关系三方面出发,把握名村的文化内涵及空间表征,从而制定精细、准确的保护内容和保护措施。文章以宁波市为例,根据殷湾村依山傍水的有机发展形态,提出地缘环境特色的"整体式"精准保护;走马塘村"社会—空间"的耦合关系,提出宗族结构特色的"院落式"精准保护;栖霞坑村于古道中的线性空间序列,提出外部职能特色的"线路式"精准保护。其中,精准保护不存在一概而论的通用方法,必须深入分析名村的演化逻辑及空间特色,真正做到因地制宜的规划设计。  相似文献   

16.
张奔 《安徽建筑》2013,(6):42-43
2005年中国选出了十大名村,到2013年已经经历了八个年头,今年新型城镇化成为两会关注的观点,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齐头并进,是未来的发展趋势,那么现有的十大名村能否在新的背景下延续其名村之路,以及未来评选出来的名村应该具备哪些标准,文章通过分析现有名村的成功发展模式,结合当代背景,对城镇化浪潮中的村庄发展提供一些指导经验。  相似文献   

17.
《小城镇建设》2010,(8):90-91
<正>塘尾明清古村落位于东莞市石排镇塘尾村,以古围墙为界,村域总面积为39565平方米。古村落布局合理,由围墙、炮楼、里巷、祠堂、书室、民居、古井、池塘、古榕等组成很有特色的聚族而居的农业村落文化景  相似文献   

18.
《小城镇建设》2012,(1):32-40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旅游局下发《关于开展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示范工作的通知》(建村[2009]3号)以来,各地把发展全国特色景观旅游示范镇(村),作为保护村镇的自然环境、田园景观、传统文化、民族特色、特色产业等资源,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促进城乡交流,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内需,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旅游镇(村)在争创全国特色景观旅游示范镇(村)的过程中,涌现了许多带动新农村建设的典型经验和事例,促进了当地旅游  相似文献   

19.
<正>道吉村位于海南省永发镇,地处海南最大河流南渡江冲积地带,村址地势呈乌龟状,似三面环水小岛,俗称龟寿地。村庄坐北朝南,冬暖夏凉,前有池塘和宽阔的水田,与民间风水学理论的聚财、案桌说法相吻合。村东南有公庙,王氏、吴氏祠堂,村西面、南面分别修有垃圾室等村民公共设施。道吉村的田园山野风光十分原生态,这里还是"鹭鸟的天堂",海南第一大江南渡江从村前缓缓流过,江岸风光独特,道吉村的火山生态、火山文化、历史遗存等资源保存良好,是乡村里的"世外桃源"。  相似文献   

20.
奇妙村名古已有之有个村庄名叫"摇不动",如此奇妙的村名,可能举世无双。摇不动村何处寻?不是远在天边,而是近在眼前,它就在北京市通州区通州镇以东10余千米,潮白河的西岸。摇不动村很小,占地仅约86亩,1990年有村民125户、385人,现在约有400余人。因此,在很多地图上都找不到它。可是,在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刊刻的《通州志》里就已经记有摇不动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