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结合宁夏地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流行病学调查,探讨该地区α1-抗胰蛋白酶(α 1-AT)血清水平以及对COPD发病的影响.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检测267例COPD患者及213例对照组α 1-AT血清水平.结果 本研究入选的213例对照组中α 1-AT平均血清水平为(19.10±7.57 )g/L,267例COPD患者中α1-AT平均血清水平为(11.31±4.87 )g/L,COPD组α1-AT血清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0).对照组中不吸烟组和吸烟组α1-AT值分别为(18.96±7.54)g/L、(18.33±7.66 )g/L; COPD组中不吸烟组和吸烟组α 1-AT值分别为(11.64±5.52)g/L、( 11.02±4.22 )g/L,对照组和COPD组两组之间α1-AT血清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中回、汉族的α 1-AT值分别为(20.91±6.97 )g/L、(18.71±7.65)g/L;COPD组中回、汉族的α1-AT值分别为(11.03±4.75 )g/L、( 11.58±4.99 )g/L,对照组和COPD组回汉之间的α1-AT血清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中城镇、乡村的α 1-AT值分别为(19.20±7.14)g/L、( 18.96±8.21 )g/L;COPD组中城镇、乡村的α1-AT值分别为(11.28±4.62 )g/L、(11.33±5.14 )g/L,对照组和COPD组城镇、乡村间的α 1-AT血清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宁夏地区COPD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显示,COPD组患者血清α 1-A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α1-AT的降低可能与COPD的发病有关.吸烟、回汉民族间、城乡对α1-AT血清水平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文用手动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了84例患儿血清α_1-抗胰蛋白酶含量。结果小儿肺炎急性期为4.45±1.32 g/L,恢复期为 2.59±0.4 g/L,非感染性疾病为 2.32±0.34 g/L;肺炎急性期其血清a_1-抗胰蛋白酶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肺炎恢复期及非感染组与对照组对比,无显著性差异。提示α_1-抗胰蛋白酶为一非常敏感的急性时相蛋白,临床可作为诊断感染性疾病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3.
<正> α1抗胰蛋白酶(α1-AT)是一种肝脏分泌的糖蛋白,它可以抑制多种蛋白水解酶的活性。血清α1-AT缺乏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与肺气肿和肝硬化的发病有关。本文对92例肝疾病(包括肝硬化、原发性肝癌、慢性活动性肝炎)患者进行血清蛋白酶的抑制能力(STIC)测定,以间接反映出血清α1-AT活性水平,并与一组30例健康个体进行对照观察。结果表明:肝硬化患者STIC(g/L)为1.1063±0.145;原发性肝癌为1.079±0.132,慢性活动性肝炎为1.154±0.145,健康对照组则为1.123±0.126。  相似文献   

4.
作者采用火箭免疫电泳方法(ELA)分别对200例正常健康人、32例原发性肝癌及105例肝炎,肝硬化病例作了血清α_1—抗胰蛋白酶(α_1AT)定量测定。正常健康人及肝癌病人含量分别为2.510±0.280g/L(250.96±28.02mg/dl)、3.210±0.403g/L(321.01±40.26mg/dl),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3例αFP阴性的肝癌病例,α_1AT含量均高于正常,提示α_1AT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有一定意义,尤其是α_1FP阴性病例。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甲亢患者和正常人血清瘦素水平以及与FT3、FT4、性别的关系。方法 :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 32例甲亢患者 ,2 0例正常对照组的血清瘦素水平。结果 :甲亢患者血清瘦素为 9.31± 0 .2 4 μg/L ,正常对照组为 8.82± 0 .31 μg/L。甲亢患者血清瘦素 ,男性为 4 .81± 0 .1 7μg/L ,女性为 1 1 .52± 0 .2 8μg/L ;正常对照男性为 3 .87±0 .2 1 μg/L ,女性为 1 0 .37± 0 .32 μg/L。甲亢和正常对照组相比 ,血清瘦素无明显差异 (P >0 .5) ;两组中瘦素水平女性均明显高于男性 (P <0 .0 1 )。结论 :甲亢患者血清瘦素与正常人无明显差异。血清瘦素水平与性别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低分子肝素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高凝状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 1 5例肾病综合征合并高凝状态患儿在激素或加用免疫抑制剂治疗的同时 ,加用低分子肝素雾化吸入 ,剂量为 2 0 0~ 30 0抗因子Xa活性单位 / (公斤·次 ) ,观察皮下瘀血、血小板、血D -二聚体、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及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和胆固醇的变化。另设 1 5例患儿作为对照组。结果 :治疗组 1 4例血D -二聚体、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恢复正常 ,对照组 1 3例恢复正常 ,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治疗组无皮下瘀血、血小板减少现象 ,对照组 1 3例患儿出现皮下瘀血、2例患儿血小板减少。治疗前 ,治疗组的尿蛋白定量为 (5 .3± 3.2 ) g/2 4h ,血清白蛋白为 (1 3.3± 4 .1 ) g/L ,胆固醇为 (9.9± 2 .8)mmol/L ,治疗 4周后 ,三项指标分别为 (2 .3± 1 .5 ) g/ 2 4h ,(2 5 .3± 6 .3)g/L和 (7.9± 1 .4 )mmol/L ;治疗组血清白蛋白回升快于对照组 ,两组相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治疗 8周后 ,三项指标分别为 (0 .9± 0 .7) g/ 2 4h、(32 .6± 3.5 )g/L和 (5 .4± 0 .8)mmol/L ,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低分子肝素超声雾化吸入可改善小儿肾病综合征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复发性口腔溃疡(ROU)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补体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的变化.方法 选择2013年5月至2017年1月期间南平市人民医院口腔科诊治的80例ROU患者纳入观察组,并选择同期80例健康体检者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受检者血清IgA、IgM、IgG、C3、C4及TNF-α、IL-2水平.结果 两组受检者免疫球蛋白IgA、IgM、IgG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清补体C3、C4分别为(0.78±0.21)g/L、(0.18±0.05)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5±0.58)g/L、(0.35±0.11)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TNF-α、IL-2水平分别为(14.58±2.73)pg/mL、(35.84±4.84)pg/m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0.16±2.55)pg/mL、(21.87±4.16)pg/mL,差异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发性口腔溃疡的发病与体液免疫功能紊乱及其引起的炎症反应有关,通过测定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及TNF-α、IL-2水平有利于患者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PU)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胃泌素(Gas)的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12月本院消化内科收治的PU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来我院行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对照组及观察组治疗前后的血清TGF-α、hs-CRP及Gas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前血清TGF-α、hs-CRP及Gas水平分别为(11.09±2.30)μg/L、(9.41±1.53) mg/L、(58.29±8.06) n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2±1.37)μg/L、(3.17±0.84) mg/L、(42.62±7.46) 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中的TGF-α、hs-CRP及Gas水平分别为(6.35±1.54)μg/L、(3.28±0.98) mg/L、(44.63±7.59) ng/L,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治疗后TGF-α、hs-CRP及Gas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中Gas水平与TGF-α(r=0.36,P<0.05)及hs-CRP (r=0.56,P<0.05)水平均呈正相关。结论血清中TGF-α、hs-CRP和Gas表达水平与UC的发生、发展及转归密切相关,三者联合检测可能对UC的早期诊断及疗效评估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为探讨肾病患者继发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合并症的危险因素。方法 用免疫比浊法和直接测定法测定 2 7例无合并症的肾病患者和 36例健康人的血清载脂蛋白 (apo)A1、B、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水平。结果 对照组的apoA1、apoB、apoA1/apoB ,HDL -c水平分别为 1.4 8± 0 .2 8g/L、0 .93± 0 .2 0 g/L、1.37±0 .34、1.4 8± 0 .30mmol/L ;患者分别为 1.2 1± 0 .31g/L、1.34± 0 .2 2g/L、0 .78± 0 .4 0、0 .98± 0 .36mmol/L ,两组间的结果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肾病患者在出现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合并症之前 ,体内已经具备了诱发合并症的生化基础 ,故临床上应早期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糖化血清蛋白 (GSP)和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水平与 2型糖尿病伴发脑梗死 (ACI)的关系。方法 用酮氨氧化酶法 (KAO)和放射免疫法 (RIA)分别测定 30例正常人和 32例 2型糖尿病无并发症患者 ,36例伴发脑梗死患者的血清GSP和TNF -α水平。结果 对照组血清GSP水平为 (2 5 2 2 0± 38 39) μmol/L ,TNF -α水平为 (1 12± 0 2 1) μg/L ;2型糖尿病无并发症患者GSP水平为 (333 6 7± 2 2 2 9) μmol/L ,TNF -α为 (1 77± 0 16 ) μg/L ,2型糖尿病伴发脑梗死患者GSP水平为 (4 17 6 6± 18 71) μmol/L ,TNF -α为 (2 5 9± 0 14) μg/L。统计学结果表明对照组、2型糖尿病无并发症组与伴有脑梗死组间血清GSP和TNF -α有显著差异 (P <0 0 1)。结论 高GSP和TNF -α水平与 2型糖尿病伴发脑梗死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采用国产试剂自制琼脂糖板测定新生儿血清α_1-AT、α_1-AGP和PA3种急相蛋白含量,并分别与Behring厂相应免疫扩散板进行方法学比较:分10次交互测定标准(参考)血清蛋白含量,并用两种方法同时测定35份新生儿血清。结果显示两种方法测定α_1-AGP和PA含_量无明显差异,而国产α_1-AT参考血清实际含量(1907.3mg/L)显著低于其出厂标签值(2582mg/L,P<0.01),需按Behring标准血清值换算。  相似文献   

12.
用单向免疫扩散法测定了36例冠心病(心绞痛14例、急性心肌梗塞22例)病人血清α_1-抗胰蛋白酶(α_1-AT)。结果显示,冠心病病人的血清α_1-AT 含量明显低于正常人(P<0.001);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塞间无差异(P>0.05)。表明冠心病病人存在着低α_1-AT 血症。  相似文献   

13.
魏贤  杨树杰  甘斌  易海英 《中华全科医学》2016,14(12):2057-2059
目的 探讨补充益生菌对胎粪吸入综合征婴儿免疫功能状况的作用。 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孝感市中心医院新生儿科住院治疗的胎粪吸入综合征患儿49名,按区组随机化原则分为治疗组(Ⅰ组)与观察组(Ⅱ组),选取同期因高危因素住院排除疾患的健康足月儿34名为对照组(Ⅲ组)。分别于1月龄、3月龄、6月龄、12月龄定期随访,检测外周血IgG、IgM、IgA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统计1年内喘息≥4次的人次,对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 1月龄血清IgM在Ⅰ组、Ⅱ组、Ⅲ组分别为(0.057±0.049) g/L、(0.059±0.013) g/L、(0.030±0.037) 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月龄血清IgG在Ⅰ组、Ⅱ组及Ⅲ组分别为(6.233±1.213) g/L、(5.230±1.158) g/L、(7.238±1.612) g/L;血清IgA在Ⅰ组、Ⅱ组、Ⅲ组分别为(0.367±0.215) g/L、(0.348±0.152) g/L、(0.482±0.291) g/L;血清TNF-α在Ⅰ组、Ⅱ组与Ⅲ组分别为(2.006±1.129)、(2.520±1.188)、(1.191±0.31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2月龄血清IgGⅠ组、Ⅱ组及Ⅲ组分别为(8.332±1.782) g/L、(7.150±1.238) g/L、(8.672±1.912) g/L;血清在IgM在Ⅰ组、Ⅱ组、Ⅲ组分别为(1.487±0.533) g/L、(1.058±0.390) g/L、(1.548±0.853) g/L;血清IgAⅠ组、Ⅱ组及Ⅲ组分别为(0.423±0.258) g/L、(0.332±0.191) g/L、(0.512±0.398) g/L;血清TNF-ɑ在Ⅰ组、Ⅱ组与Ⅲ组分别为(1.289±0.293) ng/ml、(2.127±1.276) ng/ml、(1.223±0.363) 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2月龄内喘息≥4次人次Ⅰ组为0例(0/29),Ⅱ组为3例(3/20),Ⅲ组为1例(1/34),喘息发生率Ⅱ组明显高于Ⅰ组、Ⅲ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补充益生菌对胎粪吸入综合征婴儿免疫功能有一定改善,有降低儿童哮喘发生风险的可能。>   相似文献   

14.
冯泽勇  王秀杰 《河北医学》2003,9(7):644-645
自 1997年 1月 2 0 0 2年 1月 ,我们应用低分子肝素联合卡托普利治疗肾病综合症 2 1例 ,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4 0例患者中 ,男 2 6例 ,女 14例 ,年龄 14~ 6 1岁 ,平均年龄 31岁。临床表现 :明显浮肿 ,尿蛋白 (+++)~ (++++) ,血清总蛋白 5 1.3± 3.2g/L ,白蛋白为 19.2± 2 .6g/L ,胆固醇 6 .5 1± 0 .31mmol/L ,甘油三脂 3.4 1± 0 .2 3mmol/L。将 4 0例患者随机分为①治疗组 2 1例 ,②对照组 19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病因、临床表现等方面无显著差异性。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泼尼松 (1mg…  相似文献   

15.
血清α_1-球蛋白的含量可反映机体α_1-抗胰蛋白酶(α_1-AT)的水平。本文对30例慢性肺心病患者的血清蛋白电泳值进行了动态观察,结果为α-球蛋白在肺心病组<3%者占56%(17/30)X±SD(均数±标准差)为2.71±1.07,对照组<3%占19%(5/26),X±SD为4.54±4.42,P<0.05。在病情缓解期及输入新鲜血浆后,血α_1-球蛋白均明显升高,提示血α_1-球蛋白的升降可反映肺心病的病况。同时,输血浆不失为辅助治疗心肺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采用单向免疫扩散法测定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38例血清α_1、抗胰蛋白酶(α_1-AT)含量,并以65例健康人血清α_1-AT为对照.结果发现,PNH患者血清α_1-AT含量明显降低.其降低的程度与贫血的轻重呈正相关.与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及网织红细胞升高呈负相关.7例病人经治疗病情缓解后α_1-AT含量恢复正常.上述结果说明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可溶性跨膜蛋白 (s Fas)和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采用 EL ISA法测定 3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 s Fas,放免法测定 32例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 TNFα含量 ,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急淋白血病患者未完全缓解组 s Fas为 (7.14± 2 .18) μg/L,急非淋白血病未完全缓解组为 (9.6 9± 3.5 1) μg/L,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 (3.49± 2 .36 ) μg/L,亦明显高于其相应的完全缓解组。s Fas比正常对照组高出 2倍的患者化疗获得完全缓解的机会明显下降。急性白血病患者初发未治时血清 TNFα为 (6 .0 7± 1.32 ) nmol/L,化疗后未完全缓解者为 (5 .79± 1.2 7) nm ol/L,复发者为 (7.5 0± 1.6 7) nm ol/L,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 (2 .32± 0 .90 ) nm ol/L 和化疗后完全缓解者的 (4 .14±1.5 ) nm ol/L。结论 :血清 s Fas,TNFα在急性白血病患者均明显升高 ,是预后不良的因素。监测二者变化有助于疗效判断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就我院近两年来用放射免疫法测定40岁以上糖尿病人血清β_2—MG75例,尿β_2—MG59例。本文96例正常人 sβ_2—MG 测定值1 600±320μg/L,uβ_2—MG55±35μg/L。糖尿病人年龆组40—49岁26例,sβ_2—MG(25例)2 033±1 800μg/L,(P>0.05),uβ_2—MG(22例)560±920μg/L,(P≤0.05);50—50岁42例,sβ_2—MG(40例),2 614±2 160μg/L(P≤0.01),uβ_2—MG(20例)430±760μg/L(P<0.05);60—69岁10例,sβ_2—MG(9例)3 275±1 843μg/L(P<0.05),uβ_2—MG(7例)460±847μg/L(P<0.05);70—79岁1例,sβ_2—MG105μg/L,uβ_2—MG169μg/L。其结果和国内外文献报道相符合,除40—49岁例年龄组外,其它各组与正常对照组差别均有显著性,而且阳性率随着年龄组增高而提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维生素D辅助治疗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肝病科于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期间诊治的62例NAFLD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1例.对照组患者予口服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治疗,观察组患者联合应用维生素D治疗,疗程均为1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NF-α、IL-6及CRP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TNF-α、IL-6及CRP水平分别为(37.24±12.74)ng/L、(29.45±7.18)ng/L、(5.39±1.46)mg/L,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对照组的(65.39±18.37)ng/L、(44.22±16.01)ng/L及(8.67±2.34)mg/L比较,降低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TNF-α、IL-6及CRP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维生素D辅助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可调节患者血清TNF-α、IL-6及CRP水平.  相似文献   

20.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清IL-2、IL-13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清IL- 2、IL -13水平在肾病综合征发病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法测定30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口服强的松(1mg/kg) 8周治疗前后血清IL- 2、IL -13水平变化,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同时对30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进行肾活体组织检查。结果 3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治疗前血清IL 2水平(6 7.16±6 .5 5 )pg/ml,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98.2 9±2 5 .96 )pg/ml(P <0 .0 5 ) ,血清IL 13水平(48.79±3.0 5 )pg/m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47.13±3.0 6 )pg/ml(P <0 .0 5 ) ;激素治疗后19例患者缓解(激素敏感型) ,11例患者无效(激素抵抗型)。激素敏感型患者治疗后血清IL- 2水平(72 .11±16 .95 )pg/ml与治疗前无显著差异,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P <0 .0 5 ) ,而治疗后血清IL 13水平(46 .37±3.32 )pg/ml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 <0 .0 5 ) ,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激素抵抗型患者治疗后血清IL- 2及IL-13水平均显著升高。结论 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清IL-2水平降低,血清IL- 13水平升高,两者均参与炎症过程,IL- 2、IL -13水平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提示病情变化,监测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