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文章通过对我国水电开发的现状与前景的分析,阐述了中小水电在我国能源战略中的重要意义,从中小水电与西部大开发、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环境保护与改善以及扩大内需等五个方面进一步归纳分析了中小水电与我国经济、福利发展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快发展中小水电的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2.
西部水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大开发是实现西部经济振兴,促进全国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部署。我国水能资源丰富,理论蕴藏量为6.89亿kw,技术可开发量为4.93亿kw,占世界的20.75%,技术可开发年平均发电量为2.26万亿kW·h,均居世界之首。 西部地区是我国主要河流的发源地,水能资源丰富,可开发量占全国的82%,已开发量不足10%,开发程度较低。东部地区开发程度较快,但电力负荷集中,能源短缺。水电是无污染、可再生能源,是未来能源结构的基础。 西部大开发必须优先发展水电,实施“西电东送”,平衡东西部发展,优化资源配置;执行“流域、梯级、滚动、综合”方针,做好流域开发规划及环境影响评价,保护江河流域生态环境。西部水资源开发必将给市场带来机遇,推动我国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促进中国经济的进一步腾飞。  相似文献   

3.
如何解决三峡工程库区的生态环保问题,国内关注,世界瞩目。前不久,重庆市政协和万州政协通过联合调研.发现随着三峡大坝建设和第二期移民工作的向前推进,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启动青山绿水工程,从根本上解决库区的生态和环保问题,还库区一片蓝天碧水,势在必行,且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4.
黄土高原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应大力建设沟坝地、缓坡丘坡地集中建居民点发展畜牧业,同时应采用新技术和新材料修建淤地坝。  相似文献   

5.
《中国水利》2001,(9):97-99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是我国现代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中央高瞻远瞩、总揽全局、面向新世纪作出的重大决策,具有十分重大的经济和政治意义。为体现国家对西部地区的重点支持,国务院制定了实施西部大开发的若干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6.
方子云 《水电站设计》2001,17(4):1-3,17
分析了中国西部地区的水土资源情况,认为西部开发的成败在于水。西部水资源开发中要重视两件工作:是一做好好水资源开发规划;二是利用高新技术对水资源进行管理。  相似文献   

7.
钱自立 《人民黄河》2001,23(12):4-5,42
依据黄河在西部大开发中的地位,从黄河的治理思想,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治理开发的主要任务等方面论述了进一步搞好黄河治理开发必须全面贯彻少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和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把黄河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摆在突出的位置,充分利用黄河流域水能资源,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防洪减灾体系建设,加大黄河上游治理开发力度,加强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以促进黄河流域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21世纪中国经济发展战略重点将转向中西部 ,加快中西部发展 ,水利是一个重点 ,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任务。中国历史发展实践表明 ,发达的经济和社会必须要有发达的水利作保障。水资源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开发利用程度标志着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水平 ,其调蓄能力决定着一个国家应变能力的大小 ,其开发潜力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后劲之所在 ,其供需失去平衡将导致一个国家社会经济的波动。水不仅为维持地球上的一切生命所必需 ,而且对一切社会经济部门都具有生死攸关的意义。中国的可持续发展 ,将直接取决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9.
关于西部水电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西部水电开发中水库大坝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日趋尖锐的矛盾,讨论了在现有科学技术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下,如何最大限度地保护(或不破坏)现有生态环境,合理地开发利用中国西部水电资源;提出水电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应是一种平衡的关系,其基础应为社会经济与科学发展水平,即不管是水电资源开发或生态环境保护,都应与当代社会经济与科学发展水平相适应,不能只顾经济利益而不保护环境,也不能只讲保护而不予开发。  相似文献   

10.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推进,岩石力学在21世纪将获得前所未有的广阔的发展空间,他将对我国乃至世界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阐述了西部地区的地质地理环境其自身的特点,减小岩石工程对环境的影响的方法以及在西部大开发中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对保护生态环境、改善城市环境,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长江宜昌至安庆段航道为长江黄金水道的瓶颈,急需通过河势控制与航道整治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措施来提高航道标准。结合国家"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战略,对宜昌至安庆河段水沙变化、河道演变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将中国古代优秀治水理念与国外先进技术相结合,归纳了因势利导、全面系统、辩证施治、动态完善等治理思路,提出了"攻、守、导、堵、疏"多法并举的工程措施和水库调度、实时监测、智慧航道、预测预报的非工程措施,以供长江黄金水道建设参考。  相似文献   

12.
桥梁属永久建筑物,为使大桥建设对桥区河段通航的不利影响降到最小,通过实船试验、通航水力学及船模试验,研究了宜万铁路宜昌长江大桥拟选的两处桥位及各种桥型方案对桥区河段通航条件的影响。结果表明:两处桥位建桥方案,仅桥墩附近及桥墩下游一定范围内流态有所改变,河段内其他部位流态无明显变化,建桥对上游壅水仅在较短距离内产生影响(上游150m 处壅高0.10m、下游水位建桥前后无变化)。综合分析得出,以2号桥位优化方案为宜。该试验研究,不仅为本工程的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也可为国内其它大型跨江桥梁的建设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3.
长江宜昌至汉口河段输沙特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长江宜昌至汉口干支流水文站50年水文资料的分析发现,长江干流年水量变化不大,而年沙量变化很大,造成沙量增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荆江三口(藕池口,松枝口,太平口)分洪分沙、量的逐年减少、干流来沙及汉江丹江口水库蓄水运用引起的。本文还从沙量平衡法和断面法分析了宜昌至汉口河段的泥沙冲淤和输沙特性,发现城陵矶至汉口河段长期处于淤积状态,是上下游河段挟沙力平衡的一个调节河段。并预测三峡水库蓄水后下游年沙量将进一步减少。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长江干流宜昌断面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分布状况和生物多样性特征及其与水文要素等环境因子的关系,2015年对长江干流宜昌段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进行了月度监测。结果共鉴定出浮游植物8门41属,其中蓝藻门7属,隐藻门1属、甲藻门2属,金藻门、黄藻门各1属,硅藻门14属,裸藻门2属,绿藻门13属。春季优势种为绿藻,夏季为蓝藻和硅藻,秋季为硅藻,冬季为绿藻和硅藻。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性指数显示宜昌断面主要为中污染和轻污染状态,该结果与水体综合营养状态评价结果基本一致。通过环境因子间的相关关系分析可知,在三峡水库调度影响下,水动力学条件的变化成为影响现阶段宜昌段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与水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川江航道属典型的山区河流航道,水流湍急,流态紊乱,航道整治建筑物水毁现象比较常见。分析了整治建筑物损毁的两个主要原因:筑坝块石直接起动损毁和坝体外侧冲刷坑崩塌造成损毁,并且揭示了造成坝体损毁的内在因素。结合近年来川江航道坝体维修经验,对维修效果较好的混凝土坝面、扭王字块和钢丝石笼等结构进行了总结,分析其应用效果和存在的问题,为今后类似坝体的维修和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基于2013年枯季大潮期间在长江口北槽河道现场定点观测数据(包括潮流、悬沙浓度、盐度),通过对盐水入侵影响水流结构及泥沙运动过程的分析,对北槽河道盐淡水混合与悬沙输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观测期间,北槽河道纵向及垂向受不同程度的盐度梯度影响,涨落潮过程中垂线流速不再保持无潮河流的分布规律,河口水流结构发生改变,促使出现上层水流向海、下层水流向陆的河口环流。在多重因素作用下,特别是环流阻碍了河流泥沙的正常下泄,并有利于底层泥沙上溯,出现上层输沙向海、下层输沙向陆的现象。各段河道中,垂向净环流项均向陆输沙,但向海的平流输沙及潮泵输沙作用更强,所以观测期间悬沙表现均为向海净输移。  相似文献   

17.
长江宜昌河段低水位变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长江宜昌站低水位的演变呈下降趋势,主要原因是河道采砂及水库拦砂引起下游河床冲刷下切,从1973年初至1998年初流量4 000m3/s时相应水位下降了1.11m。分析研究河道冲淤量、糙率、比降变化对低水位的影响,表明:三峡水库初期蓄水运用,本河段冲刷引起低水位下降的空间不大;宜昌低水位属长河槽控制,虎牙滩以下控制河段冲刷或采砂对该河段低水位下降影响较大;本河段淤积对低水位抬升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8.
江湖水沙输移与长江中下游造床流量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江中游江湖系统滞洪沉沙作用对干流造床流量会产生一定影响.针对该问题,选取枝城至大通为研究河段,以1953年至三峡水库蓄水前水沙资料和2002年河道地形资料,采用多种方法估算了长江中下游造床流量,分析了江湖水沙输移对受分流、汇流影响河段内造床流量的影响机制.分析结果表明:城陵矶以上为分流沉沙区,中水和洪水流量概率密度存...  相似文献   

19.
长江干线宜昌至安庆段航道占整个长江干线航道的1/3,是推动长江上中下游地区协调发展的核心水上通道。目前,宜昌至安庆河段航道水深与上下游相比明显偏低,成为长江干线航运瓶颈。在全面研究宜昌至安庆段水运发展需求、航道尺度提升存在的问题、整治方案技术可行性、外部环境影响以及航道建设经济合理性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了宜昌至安庆河段提高水深的可行性,提出了未来该河段的航道建设思路,以为长江干线航道建设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长江干流宜昌站全沙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伍勇  候晓岚 《人民长江》2006,37(4):27-28
宜昌水文站是一个有百年历史的老站,从建国初期该站就开始不同程度的收取全沙资料,为长江中下游防洪提供了决策依据,特别是在设计和修建葛洲坝和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随着全沙资料系列的不断增长,全沙特性有何变化,收集资料的手段有没有改进,特别是两座巨型水利枢纽的兴建,对全沙特性有无改变?针对以上问题利用宜昌站资料,分析全沙多年来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