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甲状腺癌的CT诊断   总被引:99,自引:4,他引:95  
目的分析甲状腺癌及其颈部转移淋巴结的CT表现,探讨肿瘤侵犯周围重要器官的诊断指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52例甲状腺癌的术前CT表现。结果52例原发肿瘤均密度不均,32例边缘不规则(82.5%),11例原发肿物及5例转移淋巴结内有细颗粒状钙化,4例原发肿瘤及6例转移淋巴结内有囊性变伴囊壁高密度乳头状结节,手术证实气管受侵22例;10例CT示气管内壁呈锯齿状,5例肿物突入气管腔内而明确诊断。食管受侵21例,颈动脉受侵10例。以肿物包绕食管1/2周或颈动脉1/3周以上为侵犯的诊断指标,敏感性分别为71.4%、100.0%;特异性分别为96.3%、95.2%。结论原发肿物及转移淋巴结内颗粒状钙化及囊性变伴高密度乳头状结节是甲状腺癌(特别是乳头状癌)的特征性密度变化。CT增强扫描对诊断甲状腺癌及评价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和制定手术方案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
甲状腺癌的CT诊断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总结甲状腺癌的CT表现,提高其诊断准确性.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1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癌的CT表现.结果 110例甲状腺癌,101例(92%)表现为低密度,86例(78%)密度不均匀,100例(91%)边缘模糊不规则; 71例(65%)出现钙化,其中细颗粒钙化37例(乳头状癌35例,髓样癌2例),混合性钙化26例;14例(13%)表现"囊内乳头状结节",其中10例"囊内钙化性结节";29例(26%)出现瘤周"半岛状"瘤结节,21例(19%)出现瘤周"残圈"征; 44例(40%)肿瘤侵犯周围器官组织,其中12例表现为颈部转移淋巴结包膜外侵犯;79例(72%)颈部淋巴结转移,其中18例出现淋巴结钙化(细颗粒钙化16例,混合性钙化2例).结论 甲状腺癌的原发灶及转移淋巴结具有一定特征性,CT在对甲状腺肿物的定性、显示肿瘤与周围重要器官的关系方面非常有价值.  相似文献   

3.
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的CT表现   总被引:51,自引:2,他引:49  
目的:评价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的CT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诊断的108例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的CT表现。结果:108例中,颈上中深组淋巴结转移76例,颈下深组及锁骨上窝86例,气管食管沟52例,纵隔17例。84例乳头状癌中,16例淋巴结密度与正常甲状腺相似,24例有囊性变,其中18例淋巴结囊内有明显强化的乳头状结节,11例有细颗粒状钙化,24例滤泡癌,髓样癌,透明细胞癌中,17例淋巴结明显强化,17例与甲状腺原发或复发肿瘤密度一致,密度均匀或不均匀。结论:甲状腺癌转移淋巴结好发部位为颈静脉链周围,气管食管沟及纵隔;淋巴结明显强化,与正常甲状腺密度一致,囊性变,囊壁内明显强化的乳头状结节及细颗粒状钙化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特征性改变,淋巴结明显强化,与甲状腺肿瘤密度一致为滤泡癌,髓样癌,透明细胞癌转移淋巴结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甲状腺乳头状癌及淋巴结转移的CT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甲状腺乳头状癌及淋巴结转移的CT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手术病理证实的53例甲状腺乳头状癌伴淋巴结转移的CT表现。结果:44例为单发病灶,9例呈多发病灶;25例单发病灶和9例多发病灶表现为边缘模糊;25例肿块内见有钙化,14例颗粒状钙化,5例乳头状钙化,6例不规则钙化。49例转移淋巴结边缘规则,另4例边缘模糊或呈融合趋势;转移淋巴结有明显钙化的25例(颗粒状钙化19例,乳头状钙化4例,不规则钙化2例);22例淋巴结有囊性变,13例囊壁内见有乳头状强化。结论:甲状腺体积增大,肿块呈浸润性生长,边界不清的伴有颗粒状钙化的,是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的重要指征;若同时伴有颈部淋巴结囊性变、囊壁内乳头状结节及颗粒状钙化,是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最可靠征象。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甲状腺乳头状癌的64层螺旋CT资料,主要对原发病灶及颈部转移淋巴结的CT表现进行分析。结果:36例均为单发病灶,左叶17例,右叶19例,大部分病灶境界不清楚增强后表现为囊性伴壁结节灶5例,其余表现为不均匀强化,有5例周围可见晕环征,合并钙化者17例,其中细颗粒状钙化4例,粗颗粒状钙化8例,混合性钙化5例。36例患者中30例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增强后淋巴结强化明显,囊性变7例,合并壁结节4例,11例病灶内见钙化,其中细颗粒状钙化4例。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CT表现有一定的特点,64层螺旋CT多维重建能够更好地评价原发病灶及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常规CT在甲状腺结节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10例经CT及手术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结节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结果:110例中,CT诊断正确104例,其中良性结节77例(结节性甲状腺肿46例,腺瘤31例),结节较大,伴囊变、钙化及出血;恶性结节27例,相对良性结节偏小,钙化亦较小。3例甲状腺癌CT诊断为结节性甲状腺肿;3例结节性甲状腺肿CT诊断为甲状腺癌。结论:CT通过显示结节的大小、形态、密度、分布、边缘、与周围组织结构关系、淋巴结增大及强化情况,对甲状腺结节病变的诊断及良恶性鉴别有着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小甲状腺癌的CT表现,探讨其CT征象.方法 对40例CT平扫及增强扫描后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直径在1.0~2.0 cm的小甲状腺癌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38例为单发癌灶,2例为双侧双发癌灶;2例合并对侧结节性甲状腺肿,1例合并对侧甲状腺腺瘤;(2)边缘光整,包膜完整者8个病灶;边缘不光整,包膜不完整者34个病灶,但未见明显周围软组织及重要器官侵犯;(3)病灶平扫密度均匀或较均匀,未见明显出血或坏死囊变区;病灶内伴钙化者30个病灶,钙化形态各异,以砂粒状多见(20个病灶),也可见不规则结节状、蛋壳状或桑椹状钙化;(4)增强后41个病灶明显强化(强化幅度>40 HU,CT值在90~140 HU之间),其中38个病灶均匀强化,3个病灶中央强化明显,边缘可见一环形低密度影,呈镶嵌征;(5)伴颈部淋巴结肿大者24例(60.0%),可呈实性、囊实性或囊性,增强后可呈均匀明显强化、不规则环形强化或壁结节样强化;8例淋巴结内可见砂粒状、结节状或蛋壳状钙化.结论 砂粒状钙化、甲状腺包膜不完整、强化明显的甲状腺实性结节及伴钙化、囊变、实性部分明显强化的颈部肿大淋巴结为小甲状腺癌较为特征性的CT表现.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卵巢甲状腺肿的CT特征性表现并分析误诊原因.方法 报道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卵巢甲状腺肿的临床及CT表现,结合文献分析误诊原因.结果 2例CT表现为单侧,边缘清楚,囊性为主的囊实性肿,囊性部分为多发大小不等的囊腔,部分囊内呈高密度,囊壁完整,内壁光整,实性部分为形态不规则软组织密度,分布于囊腔之间,实性部分和(或)囊壁可见斑点状钙化.2例CT均误诊.结论 卵巢甲状腺肿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单侧,多房囊实性肿块,边界清楚,囊内液及实性部分密度较高,合并钙化及腹腔积液,结合临床表现术前可以实现诊断.对本病影像表现认识不足是误诊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和结节性甲状腺肿的超声鉴别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60例甲状腺癌(71个结节)和69例结节性甲状腺肿(145个结节)的超声表现.结果甲状腺癌诊断明确34例,疑似19例,误诊4例,漏诊3例;伴颈部淋巴结转移49例,其中明确诊断38例,疑似8例,漏诊3例.结节性甲状腺肿,诊断明确58例,疑似7例,误诊4例.分析资料完整的57个甲状腺癌结节和69个结节性甲状腺肿结节的超声表现,癌结节边界不清46个,实性低回声47个,钙化46个,血流分布Ⅲ、Ⅱ型39个;结节性甲状腺肿结节边界清59个,混合性52个,无钙化58个,血流分布Ⅰ型41个;甲状腺癌和结节性甲状腺肿在边界、回声、钙化、血流分布方面明显差异(P<0.002).结论甲状腺结节微小钙化和实性低回声对诊断甲状腺癌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CT、超声诊断甲状腺囊性乳头状癌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以囊性成分为主的甲状腺乳头状癌的CT、超声(US)特征。方法研究分析14例病理证实的甲状腺囊性乳头状癌的CF和US资料。结果所有肿物均有如下CF表现:以囊性为主,内壁有大小不等的实性软组织结节,不均匀明显强化,软组织结节内有沙粒状高密度钙化点或钙化斑。US表现与CT类似:囊性为主,囊内实性突起,突起部分回声不均,甚至有点状强回声(囊内钙化结节)。结论“囊内钙化性结节”征是囊性甲状腺癌可靠的诊断征象之一。  相似文献   

11.
CT扫描在甲状腺肿瘤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甲状腺肿瘤的CT表现,对照病理结果,评价CT扫描对甲状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对56例甲状腺肿瘤患者增强前后CT图像进行综合分析,所有病例均经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其中,良性病变25例,包括腺瘤14例及结节性甲状腺肿11例;恶性病变31例,包括乳头状癌19例,滤泡癌12例。结果良性病变边界比较清晰,形态较规整;恶性者边缘不清,密度不均匀,与周围结构分界不清,可见颈部淋巴结增大;良、恶性病变内均可见钙化、囊变、出血性改变。结论CT扫描是检查甲状腺病变的有效方法,对甲状腺病变的良、恶性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256层螺旋CT增强扫描及多平面重建(multiple planar reconstruction ,MPR)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甲状腺乳头状癌256层螺旋C T表现,并与病理结果对比分析。所有病例均行平扫、双期增强扫描,各期均采用自动管电流选择(ACS )扫描模式。将图像传至在工作站后各期均行M PR ,并应用多窗宽、窗位技术观察分析图像。结果单发40例,多发10例,病灶大部分位于甲状腺表浅部位,呈类圆形或类椭圆形低密度灶,密度均匀,边界不清楚;合并钙化26例,其中细颗粒钙化14例,粗大结节状钙化7例,混合性钙化1例,不完整蛋壳样钙化4例,桑椹状钙化1例,4例周围有晕环征,10例显示破边征;绝大部分强化幅度未超过正常甲状腺组织,岛样强化6枚,渐进性填充36枚;27例发现淋巴结转移,其中25例Ⅵ区有淋巴结转移,增强后淋巴结强化明显,囊性变6例,合并壁结节4例,5例内见细颗粒状钙化。结论采用256层螺旋CT ACS扫描模式能有效降低受检者的辐射质量;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原发灶及转移淋巴结有一定的特点,多方位、多窗宽、多窗位观察图像能更好地发现、评价原发病灶、淋巴结转移及其对周围结构的侵犯、粘连。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甲状腺乳头状癌16层螺旋CT表现,提高其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甲状腺乳头状癌的16层螺旋CT表现。结果大部分甲状腺乳头状癌境界不清楚,瘤周“半岛状”瘤结节强化13例,瘤周“残圈征”14例。合并钙化者28例,其中细颗粒状钙化15例,粗颗粒状钙化8例,混合性钙化5例。52例患者中31例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增强后淋巴结明显强化,囊性变5例,合并壁结节4例。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16层螺旋CT表现有一定的特点,16层螺旋CT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定性、显示肿瘤与周围重要器官的关系方面非常有价值。  相似文献   

14.
Cystic papillary carcinoma of the thyroid gland: a new sonographic sign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Cystic thyroid lesions are generally considered to be benign and managed by repeated aspiration and/or biopsy. We report characteristic sonographic signs in eight cases of cystic papillary carcinomas of the thyroid gland. In all eight cases, ultrasonography (US) revealed mostly cystic lesions with solid excrescences protruding into the cyst. These nodules contained multiple punctate echogenic foci suggesting calcification. In three of these cases the initial fine needle aspiration biopsy was negative. The 'calcified nodule in cyst' sign was found to be very specific for cystic thyroid carcinoma in a review of the ultrasound findings in 115 patients with nodular thyroid lesions. Careful evaluation and/or surgery should be recommended in patients who have such characteristic sonographic findings even if the fine needle aspiration result is negative.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各不同病理类型良性甲状腺结节的超声声像图表现;探讨超声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出现假阳性的主要原因及可行的避免误诊的方法。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72例甲状腺良性结节,42例甲状腺微灶癌和26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对比分析超声误诊的43例良性结节、42例甲状腺微灶癌和26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声像图表现、对甲状腺结节的钙化模式进行分型,探讨超声误诊的主要原因。结果:甲状腺恶性结节内伴发钙化的比例明显高于甲状腺良性结节。甲状腺结节不伴发钙化组的诊断准确性明显高于伴发钙化组。结论:结节内伴发的钙化灶已成为影响高频超声良恶性鉴别诊断准确性,尤其是特异性的主要原因。严格定义III型钙化的诊断标准,可以减少部分的假阳性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CT鉴别诊断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分析甲状腺结节的CT表现,探讨CT扫描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照回顾性分析108例(120个结节)甲状腺结节的CT表现,包括结节的边缘、密度、钙化、包膜、强化方式、强化程度等,比较良恶性结节之间的差异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结节边缘、微小钙化、包膜、结节数量等方面,良恶性结节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节边缘不清、微小钙化、无包膜、病灶单发对恶性结节诊断的敏感度分别为45.5%、36.4%、100%、90.9%,特异度分别为83.7%、94.9%、22.4%、36.0%,准确度分别为83.6%、91.8%、36.7%、48.1%。结论: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边缘不清和微小钙化是甲状腺恶性结节的特征性征象,完整包膜和囊性结节是良性结节的特征性征象。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甲状腺占位性病变的CT表现及鉴别其良恶性的要点。方法 30例由手术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病变包括甲状腺腺瘤(12例),结节性甲状腺肿(14例)及甲状腺癌(4例)患者均经CT平扫与增强扫描。对所有患者的CT表现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在平扫CT像上,甲状腺腺瘤表现为边界光整的圆形或类圆形肿块影,其中,实性8例,囊性4例;结节性甲状腺肿表现为边界光整的结节状或不规则形肿块影;甲状腺癌表现为密度不均匀的结节状或肿块影,边缘模糊或伴邻近结构受侵。在对比增强CT像上,甲状腺腺瘤的实性部分强化,多数病灶边缘有环状低密度影;结节性甲状腺肿呈不均匀强化,囊变区无强化;甲状腺癌呈不均匀强化,边缘模糊或伴周围结构受侵。结论甲状腺占位性病变随其病理类型而有不同的CT表现和强化型式,然而,病灶边缘模糊或伴邻近结构受侵是恶性病变的特异性征像,可资与良性病变相鉴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