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初步探讨后腹腔镜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4例临床Ⅰb 期睾丸非精原细胞瘤患者,行根治性睾丸切除术后,经4通道按 Innsbruck 大学改良模板行后腹腔镜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围术期并发症、术后恢复情况及所清除淋巴结病理结果,随访瘤控情况及性功能。结果4例手术均成功完成,手术早期腹膜破裂1例,暴露不佳,手术较困难。手术时间分别为150、310、290、250 min,术中出血分别为120、250、200、50 mL。术中下腔静脉和腰静脉、腹主动脉损伤各1例,均镜下成功止血。术后24~48 h 恢复通气,术后4~7 d 拔出引流,无明显术后并发症。病理提示:淋巴结阳性分别为0/10,1/17,0/13,0/9枚,淋巴结阳性1例予术后辅助化疗2个疗程。随访6月4例均可顺行射精,腹膜后和肺 CT 及瘤标检查正常。结论初步观察,后腹腔镜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瘤控效果好,勃起和射精满意,术后并发症少。但对术者技术要求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介绍单孔腹腔镜经腹膜外入路后腹膜淋巴结清扫术的手术方法和随访结果。方法 2010年9月~2011年6月,对3名非精原细胞瘤睾丸肿瘤患者行右侧睾丸切除术,术前甲胎蛋白(AFP)明显升高。术后3周左右行单孔腹腔镜后腹膜淋巴结清扫术。采用右下腹腹直肌旁纵行3 cm切口,置入"2环1套法"自制开口器建立单孔腹腔镜通道。手术步骤及清扫范围同开放保留神经的后腹膜淋巴结清扫术(retroperitoneal lymph node dissection,RPLND)手术范围。结果手术时间为180~270 min(平均240 min)。术中失血量为20~100 ml(平均50 ml),无需输血。未中转开放手术或增加工作通道。无围手术期死亡及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术后病理检查结果除首例患者右髂外静脉周围淋巴结阳性,余切除的淋巴结均为阴性。首例患者已完成1年随访,后2例患者也规律随访,AFP降至正常,未发现肿瘤复发和远处转移,患者对切口美容效果表示"满意"。结论单孔腹腔镜后腹膜淋巴结清扫术是安全、可行的。经腹直肌旁腹膜外人路是理想的手术入路,美容效果较好。随访1年显示肿瘤控制效果及性功能保留好。  相似文献   

3.
摘要:目的介绍单孔腹腔镜经腹膜外入路后腹膜淋巴结清扫术的手术方法和随访结果。方法2010年9月~2011年6月,对3名
非精原细胞瘤睾丸肿瘤患者行右侧睾丸切除术,术前甲胎蛋白(AFP)明显升高。术后3周左右行单孔腹腔镜后腹膜淋巴结清扫
术。采用右下腹腹直肌旁纵行3 cm切口,置入“2环1套法”自制开口器建立单孔腹腔镜通道。手术步骤及清扫范围同开放保留
神经的后腹膜淋巴结清扫术(retroperitoneal lymph node dissection, RPLND)手术范围。结果手术时间为180~270 min(平均
240 min)。术中失血量为20~100 ml(平均50 ml),无需输血。未中转开放手术或增加工作通道。无围手术期死亡及严重并发
症的发生。术后病理检查结果除首例患者右髂外静脉周围淋巴结阳性,余切除的淋巴结均为阴性。首例患者已完成1年随访,
后2例患者也规律随访,AFP降至正常,未发现肿瘤复发和远处转移,患者对切口美容效果表示“满意”。结论单孔腹腔镜后腹
膜淋巴结清扫术是安全、可行的。经腹直肌旁腹膜外入路是理想的手术入路,美容效果较好。随访1年显示肿瘤控制效果及性
功能保留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解剖式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RPLND)对宫颈癌患者疗效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行腹腔镜RPLND的35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18例)与对照组(17例)两组,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解剖式RPLND,对照组采用腹腔镜下传统RPLND,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除淋巴结数、术后并发症以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拔尿管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切除淋巴结总量为(25.42±6.27)个,明显高于对照组淋巴结总量(17.56±6.14)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平均引流液总量为(1017.59±1302.37)mL,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平均引流液总量(2208.26±1546.27)mL(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主要术后并发症有发热、淋巴囊肿、下肢水肿以及深静脉血栓等,两组发生并发症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住院时间为(16.52±2.47)d,明显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22.06±3.81)d(P<0.05);观察组EORTC2C30评分为(16.36±3.2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EORTC2C30评分(14.28±2.47)(P<0.05).结论 腹腔镜下解剖式RPLND术野清晰,解剖层次清楚,清扫淋巴结彻底,恢复快,有利于提高宫颈癌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张大宏  吴忠标 《浙江医学》2007,29(12):1252-1254
目的探讨腹腔镜改良式腹膜后淋巴清扫术治疗Ⅰ期混合性睾丸肿瘤的可行性和近期疗效。方法3例患者均行腹腔镜改良式腹膜后淋巴清扫术。先用电凝钩打开侧腹膜,上至肝脾曲,下至盆腔入口。将结肠内翻,打开盆腹膜至内环,于内环处游离精索至精索残端,分离输精管至膀胱外用可吸收夹夹闭后离断,再向上游离精索至髂血管处,暴露输尿管和髂血管,左侧从下而上,沿髂血管、腹主动脉与输尿管间切除主动脉旁、左髂总动脉区域和主动脉前的淋巴组织,上至左肾血管周围的淋巴组织;右侧从上而下切除肾血管周围淋巴组织,并沿着腹主动脉与输尿管间切除包括下腔静脉分叉的腔静脉旁、腔静脉前及腹主动脉与腔静脉之间的淋巴组织和右髂总血管区域、腹主动脉前的淋巴组织。结果3例手术均成功,无一例改开放手术。病理检查均未见转移淋巴结。术后无明显再出血、肠梗阻、淋巴漏等并发症。随访2~3年,阴茎勃起良好,射精功能正常,每月行血HCG、AFP复查均阴性,B超复查均未见腹膜后淋巴结。结论腹腔镜改良式腹膜后淋巴清扫术损伤小、出血量及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可以替代传统开放手术。  相似文献   

6.
陈渝  杨勇  罗华星  李鑫  胡雄辉 《当代医学》2021,27(12):109-111
目的 探讨开腹和腹腔镜D2淋巴结清扫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4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进展期胃癌患者126例,随机分为开放组和微创组,各63例.开放组采用开腹治疗,微创组采用腹腔镜D2淋巴结清扫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术期临床指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微创组术中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首次床活动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首次进流食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开放组(P<0.05);两组胃周淋巴结清扫数目和总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微创组胃动脉周围淋巴结清扫数目显著少于开放组(P<0.05);微创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开放组(P<0.05).结论 腹腔镜D2淋巴结清扫术治疗进展期胃癌具有微创、操作简便、术后恢复快等优势,且能提高淋巴结清扫效果和治疗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阴茎癌改良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行腹腔镜下改良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的阴茎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3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出血量10~50(20±9)ml。一侧淋巴结清扫手术时间60~100(75±9)min,平均清扫出淋巴结4~17(15±2)枚。8例患者淋巴结阳性,其中淋巴结阳性伴癌结节2例。术后出现双侧淋巴漏2例、单侧淋巴漏2例,单侧下肢水肿2例,单侧淋巴囊肿2例,单侧蜂窝织炎1例。随访期间出现单侧局部复发2例,阴囊皮下转移1例,肺部及骨转移1例。结论腹腔镜下阴茎癌改良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提高胃癌根治手术的疗效,阐明胃癌生物学特性与第16组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探讨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的指征及此术式的临床可行性。方法:2007年1月~2008年6月对58例无远处转移的进展期胃癌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对反映肿瘤生物学特性的各临床、病理参数进行分析。结果:在58例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中,发现有第16组淋巴结转移者10例,转移率为17.2%,而于浸润型胃癌、肿瘤直径大于5 cm、肿瘤侵及浆膜以及第2、3站淋巴结受累时,第16组淋巴结转移率明显增高(P〈0.05);在第16组的各分区淋巴结中又以16A2和16B1区的转移率更高。全组无手术死亡率,手术并发症也未见明显增加。结论:进展期胃癌中有相当一部分发生第16组淋巴结转移,且与胃癌各生物学特性参数相关,只要正确掌握手术适应证,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也是相对安全、可行的,其对胃癌手术的彻底性和远期疗效的意义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腹腔镜下膀胱根治切除术前或术后盆腔淋巴结清扫对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 102例膀胱癌患者均分为术后清除组(于膀胱癌根治术后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与术前清除组(于膀胱癌根治术前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比较两组患者盆腔淋巴结清扫时间、膀胱全切时间、出血量,观察髂内、髂外、髂前、闭孔、骶前、腹膜外各部位的淋巴结清扫数目及...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分析经脐单孔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与传统开腹胃癌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67例患者,其中30例行经脐单孔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为观察组,37例行传统开腹胃癌切除术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及进食时间、平均清扫淋巴结数、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显著减少(P<0.05),术后排气时间、进食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两组平均清扫淋巴结数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经脐单孔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可达到与开腹手术相当的根治效果,但其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更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