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指出,冀北高原气候干燥、多风少雨、土壤粗骨、松散贫瘠是土壤干旱的基础因素,而人为不合理的耕垦、利用,激发、加剧了土壤的干化过程。采用沟垄种植,垄部覆膜,沟部松耕,立茬越冬的少耕抗旱耕作法可有效拦截降水,阻隔水分蒸发,改善土壤营养条件,促进作物根系发育,作物产量提高18.54-23.51%,2米土体水分利用率由4.05公斤/毫米*公顷提高到4.65公斤/毫米*公顷。  相似文献   

2.
松辽平原中部地区应对气候干旱变化的土壤耕作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30a松辽平原中部地区气候变化显著,该地区玉米生产干旱风险增加。论文利用四平、长春等7个站点的逐日气候数据,分析了近30a松辽平原中部地区玉米季(5-9月)气候变化情况,研究发现该地区玉米季降雨量呈现减少趋势,平均温度、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均呈增加趋势;整体上玉米季干旱风险加剧,近10a发生频率为60%,增加幅度尤为明显。在此基础上,该文从土壤耕作技术应对角度分析了免耕(NT)、旋耕(RT)、翻耕(CT)和宽窄行(DL)等技术对土壤蓄水能力、透水性和紧实度的影响,探讨了不同耕作措施对土壤耕层结构的影响,比较了不同耕作技术下玉米产量差异,分析了土壤耕作措施对气候干旱变化的适应性。结果表明:以免耕和宽窄行技术为核心的保护性耕作技术是松辽平原中部地区应对干旱气候最为合理的土壤耕作技术,对于减小该地区玉米季干旱风险,提高玉米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美国东北部山岳地带的行播作物因水土流失而减产。在两块易结皮的土壤上进行的4种耕作试验──免耕、作物行间翻底土耕种、凿形松土犁耕以及铧式犁耕。其残余物覆盖率分别是:免耕为75%~87%,铧式犁耕为 1%,凿形松土犁耕为 38%~27%。经过两年时间,理德斯威尔土壤容重平均值为:免耕1.56t/m~3,凿形松土犁耕1.48t/m~3,铧式犁耕1.46t/m~3。试验中产量最低时,铧式犁耕为 1.23t/hm~2,免耕为2.97 t/hm~2,凿形松土犁耕为2.44t/hm~2。1987年,按行翻底土耕作,其平均产量为3.69t/hm~2。试验表明,在地面保留作物残茬的耕作措施可减轻或消除地表结皮,增加渗入量、降低水土流失量、从而提高粮食产量。  相似文献   

4.
贵州主要耕作土壤的脲酶活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相似文献   

5.
耕作措施对土壤入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应用蓄水式和张力测渗仪,对土壤渗透率进行测定,以此来评估不同耕作措施下的近地表土壤孔隙特性。在农户经营的土地上和试验小区上分别选择了3种耕作方式进行比较。不同耕作措施之间的差异性不显著,是因为其内在的变化性,以及未形成地表结皮和明显的犁底层所致。  相似文献   

6.
现代土壤机械耕作研究的综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丁启朔  丁为民 《土壤通报》2006,37(1):149-153
总结了国外的现代土壤机械耕作研究的成果,介绍围绕机械耕作为核心的土壤物理学研究进展,并指出今后土壤机械耕作研究所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总结了保护性耕作方式对土壤容重、土壤温度、土壤呼吸、土壤保水量等理化性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耕作措施对土壤中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O‘Ha.  IP  段平楣 《土壤学进展》1989,17(5):30-36
  相似文献   

9.
极端干旱年份的试验表明,梯田采用微集流耕作法,作物生长态势明显优于常规耕作法,玉米株高、抽穗率、抽雄率、生物产量、单产以及土壤含水率存在显著性差异,并可取得一定的收成,宜于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推广,对于保证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哥伦比亚盆地和俄勒冈及华盛顿高原区,冰冻土壤是促使强土壤侵蚀的主要因素。在地面无雪时经常出现冬天最冷温度。在缺少雪覆盖情况下,地面作物残余物能隔离土壤热,减轻土壤冰冻的发生率和严重性。我们在东北部俄勒冈州,进行了四个冬天土壤冰冻的测量。残余物及耕作处理包括:持续留茬地、秋耕、秋凿、稻草覆盖和冬小麦。持续留茬地比裸露地始终平均减少冰冻侵入土壤深度35%。秋耕或凿地留茬地二者间冰冻侵入土壤深度几乎没有差别。在晴天和温暖气温出现且变成解冻天气时,裸露表面处理的热量流动比持续留茬地处理大40%。即使裸露处理土壤冰冻侵入较深,但是裸露地和留茬地处理同时解冻。相反,在低气温和多云下的解冻天气时,持续留茬地处理土壤解冻比裸露地面处理土壤解冻早四天。在解冻土壤上,这些情况与充满水分的气旋风暴的推进有联系。而这种气旋风暴能引起降雨及随之而来的侵蚀。  相似文献   

11.
12.
在美国密西西比州北部实施水土保持研究计划(CRP)的流域中,为了确定耕作措施对土壤潜在侵蚀和土壤质量的影响,采用人工模拟降雨试验进行测试。统计证明,未被干扰破坏的CRP流域土壤流失量是最小的,而已耕作了9个月的CRP流域土壤流失量与耕作了几年的CRP流域土壤流失量几乎是相等的。耕作和冬季的休闲,会引起生物营养物质的分解而导致土壤质量的退化。因此,CRP流域一经被耕作和作物非生长季节的休闲,则CRP的水土保持效益和土壤质量就会很快降低。  相似文献   

13.
耕作措施对土壤质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各种耕作措施或质量模型可用来评价耕作措施对土壤、空气和水的影响,评价指标有两个,分别是土壤管理评估框架(SMAF)中的土壤质量指数和土壤条件指数。与土壤无机碳含量相比,土壤质量指数能预测耕作措施的细微变化对土壤质量的影响。试验设5种耕作措施,分别为玉米免耕、玉米传统耕作、玉米-大麦轮作免耕、玉米-菜豆免耕、玉米-大豆-大麦轮作免耕,3种氮肥施用量(0~224 kg/hm2)。研究结果表明,施肥小区与对照(0kg/hm2)土壤质量各指标差异显著,中等施肥量与最大或最小间的土壤质量指数差异不显著,不同氮肥施用量间土壤无机碳含量差异显著,土壤质量指数可更好比较耕作措施间的差异性,土壤无机碳可更好比较不同氮肥施用量间的差异性,玉米免耕的土壤无机碳值高于传统耕作。增加耕作次数,减少秸秆覆盖量都将引起土壤质量指数值减小。  相似文献   

14.
农田耕作与土壤盐分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原状土隔离池进行了盐分运移定位试验。结果表明:含盐量0.11-0.28%的轻盐渍人脱盐潮土处在不断脱盐过程中,平均年脱盐速率为0.0125%;小麦种植期,土坟于返盐过程,盐分在上上层积累;夏玉米种植期,土壤处于脱盐过程;盐分运动是一个盐离子的层次间传递过程。不同盐离子传递的强度不同,以氯根和钠离子变动最大,而硫酸根和钙离子变幅较小,碳酸根较稳定。  相似文献   

15.
采用原状土隔离池进行了盐分运移的定位试验。结果表明:含盐量0.11-0.28%的轻盐渍化或脱盐潮土处在不断脱盐过程中,平均年脱盐速率为0.0125%;小麦种植期,土壤处于返盐过程,盐分在上层积累;夏玉米种植期,土壤处于脱盐过程;盐分运动是一个盐离子的层次间传递过程,不同盐离子传递的强度不同,以氯根和纳离子变动最大,而硫酸根和钙离子变幅较小,碳酸根较稳定。  相似文献   

16.
冀北山地森林土壤水文效应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森林土壤水文效应是森林生态水文功能的基础.从森林土壤的容重、孔隙度、持水能力和入渗能力等方面,研究了冀北山地6种典型森林的土壤水文效应.结果表明:土壤容重方面,落叶松纯林最大(1.21 g/cm3),白桦纯林最小(1.00 g/cm3);土壤孔隙度方面,白桦纯林总孔隙度最大(50.75%),油松蒙古栎混交林总孔隙度最小(42.58%);土壤持水能力方面,油松纯林的有效持水量最大(241.00 t/hm2),落叶松纯林的最小(57.75 t/hm2).土壤入渗能力方面,油松纯林的稳渗速率最大(15.00 mm/min),落叶松纯林的稳渗速率最小(0.68 mm/min).  相似文献   

17.
张凤荣  吕贻忠 《土壤通报》2005,36(2):155-159
通过对北京百花山地区山地自然土壤和耕作土壤有机质含量、全氮、全磷、速效磷、速效钾及微量元素有效含量的测定分析,得到了该地区山地自然土壤和耕作土壤的肥力特征。该地区山地自然土壤的有机质、全氮、全磷的含量较高,速效钾的水平中等,而速效磷的水平很低,微量元素中铜的含量较高,锰的含量较低,而有效锌的含量极低。自然土壤开垦为耕地后,土壤有机质含量明显降低,全氮的含量变化不明显;由于施肥作用,土壤全磷和速效磷的水平上升,个别耕地速效磷的水平极高,有过量使用磷肥的现象。对该地区山地土壤的开发利用,应坚持生态保护,防止水土流失,适当使用磷肥,注意使用微肥尤其是锌肥,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形、不同的土壤类型、母质的差异制定合理的利用方案。  相似文献   

18.
19.
基于因子和聚类分析的保护性耕作土壤质量评价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基于长期定位试验,选择12项反映土壤质量特性的定量因子作为评价指标,采用因子分析对不同耕作模式的土壤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并运用欧氏距离最短法对其进行聚类分析。12项理化及生物属性指标归纳为5个公因子:保肥供肥因子、有机质因子、容重因子、磷素因子、酶活性因子。因子得分的结果表明:不同耕作模式的5个公因子优势差异明显。相比较而言传统耕作的土壤质量综合得分最低,说明在研究区保护性耕作模式条件下土壤在物理、化学、生物学性质方面都有所改善,土壤质量有所提高。土壤质量综合得分最高的前3种处理为隔年深松(NS2)、秸秆覆盖联合浅松、旋耕(SR2)、连年深松(NS3),说明深松、旋耕及秸秆还田与旋耕技术联合作业在改善土壤结构和培肥土壤方面优势更突出。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同一耕作措施的不同模式土壤质量差异较小,说明在本研究试验条件下,耕作措施是影响土壤质量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0.
不同耕作方式下玉米农田土壤养分及土壤微生物活性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连续3年的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试验,研究了不同耕作方式(翻耕、旋耕、免耕)对玉米农田土壤养分及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pH值略显酸性,土壤容重与土壤总孔隙度变化趋势相反;土壤容重基本表现为:免耕 > 翻耕 > 旋耕;土壤总孔隙度TSP基本表现为:翻耕 > 旋耕 > 免耕,不同耕作方式差异均显著(p<0.05)。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养分(有机碳、全氮含量)和有效养分(有效磷、铵态氮和硝态氮)均呈现出一致性规律,大致表现为翻耕 > 旋耕 > 免耕,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全磷含量差异均不显著(p > 0.05);与免耕相比,土壤微生物量碳和氮、土壤微生物数量(细菌、真菌、放线菌、固氮菌和纤维素菌)均有明显的增加,大致表现为:翻耕 > 旋耕 > 免耕。土壤微生物活度的变化范围为0.38~0.69,依次表现为翻耕 > 旋耕 > 免耕,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微生物活度差异均显著(p<0.05)。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微生物量碳周转率高于氮周转率,说明微生物量碳更新比微生物量氮快,其中翻耕处理下土壤微生物量碳和氮更新较旋耕和免耕快。通径分析发现,不同土壤环境因子对土壤微生物活度产生直接和间接负作用,其中有机碳、全氮、硝态氮、铵态氮、细菌数量对土壤微生物活度产生直接效应;土壤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真菌数量和固氮菌数量对土壤微生物活度产生间接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