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文作者研究了球墨铸钢正火和锻造后的组织特征,并对其形成机理作了探讨。球墨铸钢正火后,基体组织为粒状球光体。由于石墨的存在,阻碍了碳化物的溶解,加大了奥氏体中碳浓度的不均匀程度,使得基体组织最后转变形成粒状珠光体。  相似文献   

2.
采用作者研究发明的新型球化剂,对超高碳钢钢水孕育处理,使铸态获得球状石墨的球墨铸钢;并分析了球墨铸钢铸态、退火、正火、锻造后的组织特征,同时观察到球墨铸钢正火、锻造处理可获得大量的球状碳化物现象,与传统的高碳钢碳化物球状工艺有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正火态基体和调质态基体的45钢激光淬火后的组织及其形成过程,指出由于激光相变硬化过程的高速性和极端的不平衡性,导至碳的局部区域扩散是造成正火态基体45钢激光淬火后,出现屈氏体多样化分层组织的根本原因。通过研究表明,45钢采用调质态基体进行激光淬火时,可使整个激光相变硬化层获得全马氏体组织。  相似文献   

4.
研究正火温度对新型高铬铸铁组织、硬度(HRC)及冲击韧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高铬铸铁在800~950℃正火时,其组织由珠光体+少量铁素体+网状共晶碳化物组成;在1 000~1 050℃正火时,碳化物溶解析出,珠光体球化,得到铁素体基体上分布的粒状碳化物+共晶碳化物+少量珠光体,硬度略有降低;在1 100~1 150℃正火时,共晶碳化物溶解得更多,冷却过程中奥氏体中析出弥散碳化物,冷却后得到马氏体(过饱和铁素体)基体上弥散碳化物+共晶碳化物,硬度明显升高,并在1 150℃时硬度达到最大值,在800~1 150℃正火加热温度范围内,冲击韧性在4.2~4.7 Jcm2之间波动,总体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钒对低碳铸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0.135%钒能显著细化铸钢的组织;增加抗高温回火稳定性;提高正火强度并保持较高的低温韧性,但同时增加了组织不均匀性。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决实际生产中球墨铸铁组织中存在游离渗碳体的问题,以中频感应炉熔炼的圆柱形球墨铸铁试棒为研究对象,用不同温度进行正火处理.研究了球墨铸铁经过正火处理后的组织与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球墨铸铁正火处理时,正火温度是影响球墨铸铁基体中渗碳体分解而使得抗拉强度和延伸率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且在930℃正火温度下,球墨铸铁中渗碳体产生分解.与铸态球墨铸铁相比,在正火温度870℃条件下,其抗拉强度增加至759 MPa,而延伸率下降到5.4%;当正火温度提高到930℃时,其抗拉强度没有明显变化,为744 MPa,而延伸率上升至9.5%.经过正火处理后的球墨铸铁基体中珠光体占比增加,且当温度由870℃提高至930℃时,球墨铸铁中珠光体含量进一步增多,这对球墨铸铁的实际生产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首次获得了具有粒状碳化物的莱氏体型铸造模具钢,解决了Cr12类钢精密成型模具强韧性低的问题。试验结果表明:该新型铸造模具钢基体组织是以位错马氏体为主,含少量李晶马氏体和残留奥氏体;其碳化物形态不同于传统莱氏体型铸造模具钢的网状碳化物,在不同截面尺寸下均呈粒状均匀分布;在硬度为HRC60~62时,其冲击韧性明显高于传统莱氏体型铸造模具钢,已达到锻造Cr12类钢的下限值;其断裂韧性和疲劳裂纹扩展抗力明显高于传统莱氏体型铸钢和锻造Cr12类钢;具有高的耐磨性。并进行了现场应用试验。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Mn-Mo-B-RE系低合金铸钢中硼的偏析和均匀化、正火、调质热处理过程中硼分布的变化,以及稀土元素加入和钢中Mo等元素对硼分布的影响.硼在铸钢中有明显的偏析现象,经正常的均匀化处理后,铸钢中硼分布的均匀性受Mo的偏析强烈影响.在特定的条件下,会产生沿奥氏体一定结晶学平面的硼相析出,会沿晶界形成粗大连续网状的硼相,导致脆断.结果表明稀土元素可以抑制硼的偏析,从而起到保护硼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新型铸铁——球墨可锻铸铁的化学成分范围、热处理工艺、机械性能、铸造性能特点。实验证明:可银铸铁经变质处理能使退火碳球墨化,获得具有典型球墨结构的球状石墨;提高可锻铸铁的碳当量,使热处理工艺的高温保温温度降低,保温时间缩短,节省能源,提高生产率。球墨可锻铸铁的机械性能优于可锻铸铁,能与相同基体的球墨铸铁相当,而铸造性能较可锻铸铁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可锻造铁基体中不同珠光体含量对工件整体韧性,硬度及耐磨性的影响,提供在铁素体基体可锻铸铁中增加珠光体组织的低温快速正火工艺,初步在输电网路中锻铸铁金具上进行增加珠光体以提高服役寿命的应用实践。  相似文献   

11.
针对某厂生产的稻壳制炭棒机挤压模具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磨损较快、寿命较低的问题,对该挤压模具进行了失效分析.该模具的金相组织为F+P(少量)+片状石墨,硬度为104HBW.依据该挤压模具的工作条件,提出了采用球磨铸铁及提高模具耐磨性和使用寿命的处理工艺:860℃~920℃正火或正火+中频感应淬火处理.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分析了复合冷硬球墨铸铁轧辊生产中常见缺陷产生的原因,阐述了如何通过控制化学成分和浇注工艺确保复合冷硬球墨铸铁轧辊的“复合”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铸态QT550-7球墨铸铁组织,铁液凝固过程及石墨球化机理,用回炉铁、生铁、废碳钢、球化剂、孕育剂等材料,采用双联熔炼法制备了球墨铸铁.经测试,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满足QT550-7球墨铸铁要求,球墨铸铁组织由铁素体+珠光体+球状石墨组成,凝固过程为糊状凝固.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球墨铸铁的塑性成形工艺和金相组织。脆性材质的球墨铸铁经过一定的热处理以后,成为超塑材质,可以塑性成形,塑性成形以后的球墨铸铁力学性能明显提高,可根据制件的使用要求,改变热处理工艺和塑性变形程度,得到符合使用要求的综合性能,从而扩大球墨铸铁的应用范围,发挥它原有的减振、减摩、经济性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15.
为了获得具有良好低温冲击性能的兆瓦级风电球铁铸件,对实际生产中的附铸试件-20℃ V型缺口冲击性能进行了测试,并对其成分、基体组织、石墨球大小及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研究了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组球铁件低温冲击韧性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低P、S的前提下,通过合理的熔炼工艺控制,终Si量在2.3%时可以使单位面积的石墨球数量增加,石墨球细小,低温冲击值最佳;Mn在0.2%~0.3%之间变化时对低温冲击韧性影响并不明显;基体组织中珠光体在5%以下时,低温冲击值无明显变化,珠光体大于12.5%时,低温冲击值急剧下降.  相似文献   

16.
本文作者研究了45钢的奥氏体(锻后的或重新加热的)通过控制冷却技术,使其碳化物粒化,得到Ps型的调质或球化组织。为中碳结构钢获得Ps型组织探讨出物理冶金新方法。  相似文献   

17.
采用化学成分分析、金相检测、宏观与微观断口形貌分析等方法,对柴油机QT600-3球墨铸铁曲轴的早期断裂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轴颈圆角处的表面氧化皮及显微裂纹是引起疲劳开裂的主要原因,淬火组织缺陷诱发裂纹源的形成,对曲轴早期断裂也有一定的影响,断裂机制为解理与准解理断裂,具有典型的脆性断裂特征.  相似文献   

18.
采用化学成分分析、金相检测、宏观与微观断口形貌分析等方法,对柴油机QT600-3球墨铸铁曲轴的早期断裂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轴颈圆角处的表面氧化皮及显微裂纹是引起疲劳开裂的主要原因,淬火组织缺陷诱发裂纹源的形成,对曲轴早期断裂也有一定的影响,断裂机制为解理与准解理断裂,具有典型的脆性断裂特征。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了球墨铸铁的磨损转型特性,考察了载荷、速度、显微组织和合金元素钒、钛对球墨铸铁轻微磨损与严重磨损之间转变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