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高星 《毒理学杂志》2007,21(5):376-378,379
1时代背景和我国与北京已经开展的工作21世纪信息产业飞速发展,加快了经济、文化、科技和公众健康全球化进程,人类社会发展开始迈向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掌握高技术的人才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人类健康也日益成为政府、企业、科技、教育、医学等社会公共管理的重要基础。特别是随着分子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促进了人类基因组、环境基因组、疾病基因组、代谢基因组的研究与发展,又促进人类社会开始迈向生命科学时代。人类生长发育、繁衍、发展规律,疾病发生、发展、转归规律,人类健康期望寿命发展…  相似文献   

2.
厉茂棠 《中国药事》2007,21(4):242-243
科学发展观是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方针。作为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来说,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树立和实践科学监管理念,充分认识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切实把保障公众饮食用药安全作为中心任务,在监管决策的科学性上下功夫,在法律法规体系的科学性上下功夫,在行政执法的科学性上下功夫,在技术监督的科学性上下功夫,以优质服务促进食品药品产业的科学发展,构筑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的屏障,做人民群众健康的保卫者。  相似文献   

3.
营养治疗     
保持良好的营养状态和健康,需要摄取足够的食物,包括大体营养食物和微量营养食物。为此目的,通过口进食是最佳途径;但  相似文献   

4.
据国家发改委公众营养与发展中心提供的信息:世界银行分析,营养不良给发展中国家造成的劳动生产力的损失,为其国内生产总值的3%~5%。据此推算,我国每年由营养不良造成的损失可能高达5400亿到9000亿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5.
强化教学改革提高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学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栾玉泉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5):2399-2400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是预防医学中的重要课程.是从预防医学角度研究营养和食物(饮食)与人类健康关系的科学。具有很强的科学性、社会性和应用性。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当今,社会对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在增进我国人民体质、预防疾病、增进营养状况、提高健康水平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为了提高该学科教学质量,对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等进行改革,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各种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膳食指南是根据营养学原则结合我国国情制定的教育人民群众利用平衡膳食,摄入合理营养,促进健康。  相似文献   

7.
益生菌在儿科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微生态制剂又称微生态调节剂或生态制品,是指根据微生态学原理,利用正常微生物成员或其促进物制备的制剂,它具有直接补充微生物或促进宿主有益微生物生长,维持或调整微生态平衡,达到防治疾病、增进宿主健康的作用.微生态制剂包括益生菌(Probiotics)、益生元(Prebiotics)和合生元(Synbiotics)三大类,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FAO/WHO)制定的《食物中益生菌健康及营养评价指南,2001年》,益生菌是指给予一定数量的、能够对宿主健康产生有益作用的活的微生物[1].益生元是指一种不被宿主消化的食物成分,它能选择性地刺激一种或几种肠内有益菌的活性或生长繁殖,起到增进宿主健康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近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在斯里兰卡首都科伦坡建立了营养行动电子询证图书馆(以下简称eIJENA),作为改善全球孕产妇、婴幼儿缝康的手段之一,为各国营养行动的促进、健康项目的指导以及政策的制定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9.
高星 《毒理学杂志》2007,21(5):345-345
第29届奥运会和第13届残奥会将于2008年8月8日在我国首都北京举行,历时三个月。北京市委、市政府和北京奥组委明确提出要举办一届“高水平,有特色”的奥运会奋斗目标和“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科技奥运”三大发展主题。其中最基础、最重要、最核心的任务是要做好奥运会公众健康危险识别、评估和管理,保障奥运会举办城市的安全、健康与舒适,促进社会和谐与文明。笔者受北京奥组委和北京市卫生局的委托,于2005年主持开展了北京奥运会公众健康风险识别与评价项目,这也是奥运会历史上首次开展的创新工作。它主要包括食品污染和食物中毒、饮用水污…  相似文献   

10.
林萍  金丽华  陈如凯 《海峡药学》2010,22(10):197-198
《黄帝内经》指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祖国医学重视营养的均衡,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目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非遗传疾病多与正当的营养素摄入有关,使得营养与疾病的关系受到广泛的关注。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居民患与营养过剩和营养不平衡相关的心、糖尿病、肥胖等一直保持上升的势头,严重影响我国居民健康水平。如何预防营养性疾病,我从营养失衡与疾病因果来分析。  相似文献   

11.
<正>健康中国理念的提出在全面提升人民健康水平、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加强国家战略规划、推进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具体而言,健康中国理念的首要价值和意义在于推动全民健康、提高人民健康水平,而人民健康是国家繁荣昌盛、民族复兴的基础,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标志。其次,健康中国理念的实施将推动健康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社会的进步。健康产业是一个高附加值、高增长性、高就业性的新兴产业,  相似文献   

12.
微生态制剂金双歧在儿科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微生态制剂是利用正常微生物成员或促进物质制成的活的微生物制剂,它具有补充或充实微生物群落的内涵,维持或调整微生态平衡,达到防治疾病、增进健康的目地。  相似文献   

13.
<正>新生儿出生体质量是儿童健康的一个重要方面,可以反映胎儿在宫内的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巨大儿决定新生儿出生后生长发育状况和健康状况的重要影响因素,能够增加他们未来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是影响国家新生儿健康问题的重要部分。影响巨大儿的主要因素是孕妇的营养膳食。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孕妇不论在孕前或是在孕期,膳食上的高营养、高热量,导致营养过剩,加大了巨大儿的出生  相似文献   

14.
营养教育是健康教育的一个分支和组成部分,社区营养教育的开展对促进社区居民的健康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笔者针对现阶段社区居民的营养问题,提出了营养教育的策略:建立专业的营养教育组织和队伍,使营养教育得以顺利实施;定期进行营养监测,建立居民营养健康档案;将大众传播和人际指导方式有机结合,达到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关系千家万户幸福"。食品药品是人民群众维系生命健康的必需品。保障公众饮食用药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人民健康的深切关怀,反映了人民群众提高健康水平的普遍意愿,表达了人民群众基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分析血液透析对患者的营养与微炎症状态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3年5月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12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3例,对照组患者通过常规的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血液透析治疗的基础上行血液透析滤过,通过MQSGA评分观察患者营养状态的变化,通过观察hs-CRP水平和IL-6水平的变化评估患者微炎症的改善缓解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的MQSGA评分、hs-CRP水平和IL-6水平均一定程度降低,但是观察组患者的下降更为明显,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血液透析的基础上联合血液透析滤过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缓解炎症反应,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健康是人类全面发展的基础,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国民健康既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根本目标,也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条件。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取得了令全世界瞩目的伟大成就,健康产业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我国人民的健康水平不断提高,期望寿命已达73岁,在发展中国家名列前茅,也超过了中等收入国家的健康水平。展望未来,方兴未艾的健康产业也将促进经济社会和人民生活双赢,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占据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8.
《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中明确提出了我国结核病防治(结防)知识知晓率到2005年达到60%,到2010年达到80%的目标。为了解公众对结防知识知晓情况,本研究在我省石家庄市开展与妇联、村医等部门合作实施结核病健康促进活动,以提高公众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  相似文献   

19.
食品、营养和世界卫生面临全球性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免除饥饿和营养不良是享受最高健康水平的关键所在,也是人类的最基本权利,重要的是,没有丰富的食品和充足的营养,就不可能取得社会和经济的顺利发展。但这并不等于富裕国家的人民的营养状况必然比贫困国家人民要好。可简单地把国家及其中的大多数人民分为“发达”和“发展中”两个范畴,但要实现健康的营养状况却包含更丰富的内容。 虽然,“民以食为天”的格言不无道理,然而,可以客观衡量的营养状况,却不仅仅取决于膳食。就个人而言,营养状况是某一时期的健康和膳食以及和周围  相似文献   

20.
公众健康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建设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我国公众健康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的建设思路,为平台建设提供参考.方法 首先分析我国公众健康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建设的基础及存在的问题,从规划设计、信息标准及规范、数据梳理、平台建设与运营模式等几方面阐述平台建设的思路,最后对平台的总体技术框架进行设计和分析.结果与结论 公众健康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坚持政府引导、统一规划、顶层设计、统一协调、分步实施的原则,合理推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