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针刺延缓衰老的机制。方法:采用快速老化小鼠(SAMP10)、正常老化小鼠(SAMR1)为模型,运用地高辛标记的非放射性Northernblot技术,观察8月龄SAMR1对照组、SAMP10对照组、SAMP10针刺组及SAMP10非穴位刺激组全脑、皮层和海马NF-E2、YB-1、LRG47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SAMP10对照组小鼠NF-E2、YB-1、LRG47在全脑、皮层、海马中的表达下调,针刺后表达上调并趋向于正常组。结论:SAMP10小鼠脑衰老与NF-E2、YB-1、LRG47基因表达异常有关,针刺可以通过调节NF-E2、YB-1、LRG47基因表达增强红细胞系统功能和细胞增殖,提高细胞抗菌免疫,从而起到延缓衰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快速老化小鼠SAMP10脑衰老的机制,揭示“益气调血、扶本培元”针法改善SAMP10脑衰老症状的部分机制。【方法】应用cDNA阵列技术(cDNA Array),观察快速老化小鼠SAMP10与正常老化小鼠SAMR1前脑588个基因表达的差异,同时观察“益气调血、扶本培元”针法对上述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SAMP10与SAMR1相比,谷胱甘肽S转移酶、热休克蛋白86、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8、NF-kappa-B转录因子p65亚单位4个与氧化应激反应有关的基因表达上调,而针刺可使这些基因的表达下调。【结论】SAMP10的快速老化可能与其脑内的氧化应激水平升高有关,针刺可改善氧化应激水平进而达到延缓脑衰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Hsp)84、Hsp86与快速老化痴呆小鼠SAMP8(senescence accelerated mouse prone 8)脑衰老的相关性及针刺的调控作用。方法取10只正常老化小鼠SAMR1(senescence accelerated mouse resistant 1)为正常对照组。另取30只SAMP8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针刺组和非穴组,每组10只。针刺组给予"三焦"针法治疗,非穴组针刺双胁下两个固定非穴位点;其余两组给予等量的捉抓刺激;均每天1次,持续15天。评价动物神经肌肉协调性,检测海马氧化损伤及蛋白质羰基化水平;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及Neuro-2a细胞中Hsp84和Hsp86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空白对照组紧绳实验成功率降低(P0.01),海马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水平下降(均P0.01),超氧阴离子和蛋白质羰基化水平升高(P0.01,P0.05),海马Hsp84、Hsp86mRNA和蛋白呈低表达(均P0.01);与空白对照组和非穴组比较,针刺组紧绳实验成功率提高(P0.05);海马SOD和GSH-Px水平上升(P0.05,P0.01),超氧阴离子和蛋白质羰基化水平降低(P0.01,P0.05);海马Hsp84、Hsp86mRNA和蛋白呈高表达(均P0.01)。Aβ25-35处理后的Neuro-2a细胞中Hsp84和Hsp86mRNA表达水平降低(均P0.01)。结论衰老后蛋白质氧化损伤增多及Hsp84和Hsp86表达下降是造成SAMP8脑内变性蛋白堆积和脑衰老的部分原因。针刺通过调控Hsp84和Hsp86表达延缓脑衰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针刺延缓脑衰老的机制。[方法]将快速老化痴呆小鼠(SAMP8)及其正常同源对照小鼠(SAMR1)分为SAMR1对照组、SAMP8对照组、SAMP8针刺组和SAMP8非穴组。针刺组给予"益气调血,扶本培元"针法治疗;非穴组针刺双胁下两个固定非穴位点;其余两组给予等量的捉抓刺激;每天1次,持续15 d。采用Morris水迷宫测定动物的学习记忆能力;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测定海马p53mRNA表达。[结果]与SAMR1对照组相比,SAMP8各组的学习能力及记忆保持能力出现明显损伤,表现为思维僵化、学习过程减慢;其海马p53mRNA表达明显升高。针刺明显改善SAMP8的认知能力,并降低海马p53mRNA表达,甚至低于正常组。[结论]SAMP8的认知损害与p53基因表达异常有关,针刺通过调节p53mRNA表达延缓SAMP8脑衰老的进程,是针刺改善衰老后认知能力下降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利用基因芯片技术研究“益气调血,扶本培元”针法对快速老化小鼠(SAMP10)海马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雄性8月龄快速老化小鼠(SAMP10)(分成针刺腧穴组,针刺非穴组,对照组)和同源正常老化小鼠(SAMR1),采用cDNAmicroarray技术,分析伴随快速老化SAMP10海马基因表达谱的变化以及针刺对其的影响。[结果]芯片结果显示,伴快速老化,P10海马共有7类10个基因的表达发生变化,8个基因表达下调,2个基因表达上调,施予“益气调血,扶本培元”针法后,所有与SAMP10快速老化相关基因的表达均被部分或全部的逆转,显示针刺具有特异性。[结论]“益气调血,扶本培元”针法能够良性调节脑老化相关基因的表达,并可能通过该种作用延缓脑衰老。  相似文献   

6.
[目的]利用基因芯片技术研究“益气调血,扶本培元”针法对快速老化小鼠(SAMP10)海马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雄性8月龄快速老化小鼠(SAMP10)(分成针刺腧穴组,针刺非穴组,对照组)和同源正常老化小鼠(SAMR1),采用cDNA microarray技术,分析伴随快速老化SAMP10海马基因表达谱的变化以及针刺对其的影响.[结果]芯片结果显示,伴快速老化,P10海马共有7类10个基因的表达发生变化,8个基因表达下调,2个基因表达上调,施予“益气调血,扶本培元”针法后,所有与SAMP10快速老化相关基因的表达均被部分或全部的逆转,显示针刺具有特异性.[结论]“益气调血,扶本培元”针法能够良性调节脑老化相关基因的表达,并可能通过该种作用延缓脑衰老.  相似文献   

7.
针刺对快速老化模型鼠脑中衰老相关基因表达的调整作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探讨针刺调整作用在分子水平的反映。方法:以快速老化模型鼠(SAM)脑中衰老相关基因的表达为研究对象。应用由磁珠分离法纯化mRNA,SMART-PCRcDNA合成和AFLP-银染法结合形成的mRNA-AFLP分析技术,进行mRNA指纹检测,寻找衰老相关性差异表达的基因片段。并观察针刺对其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随机应用20对引物作选择性AFLP扩增,共发现42条带型较为清晰的SAMP,R两系组间差异表达带,其中,33条(约占78.6%)在P系相对于R系低表达,9条(约占21.4%)在P系相对于R系高表达,针刺SAMP10的不同腧穴,可使异常低表达的基因表达水平不同程度地上调,使异常高表达的基因表达水平不同程度地下调,其变化均趋同于正常老化的SAMR1。结论:针刺对衰老机体紊乱的分子网络能发挥整体调节作用。促使其恢复协调平衡,从而延缓衰老进程。  相似文献   

8.
针刺对快速老化小鼠SAMP10皮质衰老相关基因表达谱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利用基因芯片技术研究“益气调血,扶本培元”针法对快速老化小鼠SAMP10皮质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雄性8月龄快速老化小鼠SAMP10(分成针刺腧穴组,对照组)和同源正常老化小鼠SAMR1,采用cDNA microarray技术,分析伴随快速老化SAMP10皮质基因表达谱的变化以及针刺对其的影响。结果芯片结果显示,伴快速老化。P10皮质共有9类17个基因的表达发生变化,15个基因表达下调,2个基因表达上调,施予“益气调血,扶本培元”针法后,所有与P10快速老化相关基因的表达均被部分或全部的逆转,显示针刺具有特异性。结论“益气调血,扶本培元”针法能够良性调节脑老化相关基因的表达,并可能通过该种作用延缓脑衰老。  相似文献   

9.
针刺对痴呆鼠SAMP8老化体征及认知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针刺延缓衰老、改善认知的作用。[方法]将快速老化痴呆小鼠(SAMP8)及其正常同源对照小鼠(SAMR1)分为SAMR1对照组、SAMP8对照组、SAMP8针刺组和SAMP8非穴组。针刺组给予"益气调血,扶本培元"针法治疗,非穴组针刺双胁下两个固定非穴位点,其余两组给予等量的捉抓刺激,每日1次,持续15 d。采用老化度评分表评价SAMP8的衰老程度,Morris水迷宫评价动物的学习记忆能力。[结果]与SAMR1对照组相比,SAMP8各组呈现皮毛稀疏无光、眼周粗糙、行动缓慢等老化体征;其学习能力及记忆保持能力也出现明显损伤,表现为思维僵化、学习过程减慢等。针刺能明显改善SAMP8的认知能力,但对其老化症状无影响。[结论]针刺能有效改善衰老后认知功能减退,为阿尔茨海默病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益气调血,扶本培元针刺法对老年痴呆小鼠脑内p5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SAMP8小鼠,分为SAMP8对照组、针刺组、非穴组,并设同源SAMR1对照组。针刺组采用益气调血,扶本培元针法,针刺膻中、中脘、气海、血海(双)、足三里(双);非穴组取双侧胁下两个固定非经非穴点。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小鼠皮质和海马内p53蛋白表达;HE染色法观察各组小鼠海马CA1区、颞叶、枕叶神经元细胞病理形态;免疫组化法测定皮质p53阳性细胞表达情况。结果 SAMP8皮质内p53蛋白呈较高表达的状态,针刺治疗后明显下调,与SAMP8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与SAMR1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穴刺激对p53蛋白表达无显著影响。海马组织内,各组p53蛋白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气调血,扶本培元针刺法能下调小鼠脑内p53蛋白表达,改善脑细胞病理形态,从而提高老年痴呆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改善其认知功能,且具有腧穴特异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三焦针法对痴呆小鼠皮质和海马CA1区神经元线粒体结构的影响。[方法]选取雄性SAMP8小鼠30只(随机分成模型组、非穴组、穴位组)和10只SAMR1小鼠(正常对照组)。持续治疗30日后,采用电子显微镜对小鼠大脑皮质顶叶和海马CA1区进行观察。[结果]R1组皮质顶叶和海马CA1区超微结构正常;SAMP8模型组小鼠神经元部分线粒体肿大、部分变性、部分脂肪化和坏死;SAMP8三焦针刺组线粒体肿大减少,少数线粒体变性,脂肪化和坏死;非经穴针刺组线粒体少数介于两者之间。[结论]三焦针法能有效改善SAMP8小鼠大脑皮质和海马CA1区神经原线粒体病理性损伤。  相似文献   

12.
刘涛  于建春  韩景献 《针刺研究》2008,33(4):223-8, 244
目的:观察针刺对快速老化痴呆小鼠(SAMP10,简称P10)脑中p130表达的影响,探讨针刺治疗痴呆的可能机制。方法:随机将P10分为对照组、针刺组、非穴组,同源正常老化小鼠(SAMR1,简称R1)为正常对照。针刺组采用"益气调血,扶本培元"针法(简称"气血"针法),选穴"膻中""中脘""气海"、双侧"足三里"、双侧"血海"。"血海"用捻转泻法,余穴施捻转补法,每穴30s,每天1次,第7天暂停,连续13d。运用western blotting技术,观察2、4、6、8、10、12月龄P10海马和皮层中p130表达的增龄变化,以及"气血"针法对8月龄P10海马和皮层p130表达的影响。结果:①p130表达在正常老化R1海马和皮层均随增龄呈平稳上升趋势,6月龄后与2月龄存在明显差异(P<0.05,0.01)。P10则呈波动下降趋势,海马中4月龄后表达即下降,6月龄达谷值(P<0.01),6至8月龄回升,8月龄低于2月龄水平(P<0.05),8至12月龄又下降;皮层中2至4月龄下降,4月龄后开始上升,至6月龄达峰值(P<0.01),6至8月龄下降至低谷,8至12月龄又上升,但仍停留在较低水平。②与8月龄R1相比,p130在P10海马和皮层表达分别呈上调与下调。"气血"针法具有腧穴特异性,可良性调节皮层的蛋白表达,使之接近R1水平。结论:p130表达在R1与P10同脑区间随增龄存在差异,且p130的波动期与报道的P10生物学特征出现的时间段接近。"气血"针法可良性调节8月龄P10皮层p130的表达。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针刺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western blotting技术,以快速老化痴呆鼠(SAMP10)为材料,同源正常老化小鼠(SAMR1)为对照,观察2、4、6、8、10、12月龄海马和皮质中p38表达的增龄变化,以及"益气调血,扶本培元"针法对8月龄SAMP10海马和皮质p38表达的影响.[结果]1)p38表达在正常老化R1海马和皮质均随增龄呈平稳上升趋势.8月龄后较2月龄存在明显差异.而P10则呈波动上升趋势.海马中4月龄即升高,6月龄达峰值后下降,10月龄至低谷但仍显著高于2月龄,此后至12月龄又上升;皮质中2月龄即升高,4月龄达峰值后下降,6月龄至低谷后再次升高并于8月龄达峰值,此后至12月龄再度下降,但仍显著高于2月龄水平.2)与8月龄R1相比,p38在P10海马和皮质表达普遍增高."益气调血,扶本培元"针法具有腧穴特异性,可降低该蛋白在P10两个脑区的表达,使之接近R1的水平.[结论]1)p38表达在R1与P10两系相同脑区之间随增龄存在差异.2)p38的增龄变化与P10快速老化痴呆特征的时间段接近.3)"益气调血,扶本培元"针法可有效降低8月龄P10海马和皮质p38表达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针刺调控NLRC5抑制核转录因子-κB(NF-κB)通路减轻SAMP8脑内神经炎症反应的作用.[方法]将7月龄雄性快速老化鼠SAMP8及其同源正常对照小鼠SAMR1分为SAMR1组、SAMP8组和SAMP8针刺组.针刺组予以针刺治疗,采用"调神益智"针法进行治疗,取穴为水沟、内关和三阴交;针刺每日1次,持续...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检测针刺后快速老化痴呆小鼠SAMP8海马脂筏蛋白质组的改变,阐述针刺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可能机理。方法:以SAMP8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SAMP8组和针刺组,SAMR1为正常对照,DTT提取法提取海马脂筏,采用HPLC MS/MS shotgun analysis进行蛋白质鉴定,通过GO和KEGG分别对已鉴定蛋白质进行功能和信号分析。结果:SAMR1组鉴定出467种蛋白质,SAMP8组445种蛋白质,共有蛋白质为339种,SAMR1组独有蛋白质119种,SAMP8组106种。经针刺治疗后,SAMP8组独有的92种蛋白质经针刺后消失,103种蛋白质为针刺特异募集,其中36种同时出现于SAMR1组。对103种蛋白质进行功能分析发现主要与跨膜运输、结合、生物合成和细胞器组装等有关,信号途径主要参与核糖体、糖酵解/糖生成等。结论:针刺对脂筏募集蛋白质种类具有良性调节作用,针刺可能通过对特异性蛋白质的募集以达到治疗AD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骨质疏松的机制。方法:以快速老化骨质疏松小鼠P6(SAMP6)及正常同源抗快速老化小鼠R1(SAMR1)为模型,采用Western Blot等方法,观察SAMP6对照组、SAMP6针刺组、SAMP6非穴位刺激组和SAMR1对照组股骨护骨素(OPG)、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SAMP6对照组股骨OPG、BMP-2表达显著下调(P<0.05);针刺后两者表达上调并趋于正常(P<0.05)。结论:SAMP6小鼠发生骨质疏松与OPG、BMP-2等骨代谢因子表达异常有关,针刺可通过促进成骨细胞形成并分泌骨代谢因子来刺激骨形成,降低骨转换率,达到改善骨质疏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朱宏  董克礼  吴岳  李广诚  肖岚  张婷  王慧玲 《中医杂志》2011,52(11):955-957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针刺法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快速老化小鼠P8(SAMP8)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20只5月龄雄性SAMP8小鼠随机分为针刺治疗组、模型对照组各10只,另设5月龄雄性抗快速老化小鼠(SAMR1)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针刺治疗组予以补肾活血针刺法干预,选穴百会、血海、肾俞、膈俞,采用捻转补泻手法。模型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未予特殊处理。干预4周后,取各组小鼠海马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脑红蛋白(Ngb)的表达情况。结果模型对照组小鼠海马组织Ngb的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减弱(P<0.01);与模型对照组相比,针刺治疗组小鼠海马组织Ngb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结论补肾活血针刺干预能够明显增强SAMP8小鼠海马组织Ngb的表达,这可能是其改善SAMP8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潜在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