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灵芝三萜对口腔黏膜癌防治作用及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灵芝三萜对口腔黏膜癌的防治作用及其作用机理。方法:建立金黄地鼠颊囊动态癌变模型60只,分2组:实验组(灵芝三萜组)和对照组(未服用灵芝三萜组),每组各30只,对所取标本进行病理检验,并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bcl-2和survivin在两组动物模型中的表达变化。结果:病理结果显示随DMBA涂药时间的延长,两组动物模型的病变呈加重趋势(P〈0.01),第6、9、12周实验组的病变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从总体上看两组颊囊癌变过程中不同组织学发生情况有显著差异(P〈0.01)。Bcl-2在上皮异常增生阶段、survivin在上皮单纯增生和异常增生阶段,实验组的表达强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灵芝三萜对口腔黏膜癌具有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凋亡调节基因survivin、bcl-2的下调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灵芝三萜在口腔癌变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抑制作用和机制。方法:建立金黄地鼠颊囊动态癌变的动物模型60只,分2组:A组(灵芝三萜组),B组(对照组),每组30只。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VEGF在2组动物模型中的表达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6周时A组正常黏膜上皮例数多于B组,上皮异常增生率A组明显低于B组(P<0.01),9周时中、重度上皮异常增生和癌变率A组低于B组(P<0.05),12周时A组癌变率低于B组(P<0.01)。在整个癌变动态观察期内,2组颊囊癌变过程中不同组织学发生情况有显著差异(P<0.01),A组病变严重程度始终低于B组。VEGF表达强度随着正常黏膜至鳞癌的发展逐渐增强。在上皮单纯增生、上皮异常增生、鳞癌中A组与B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灵芝三萜对口腔黏膜癌发展过程中具有抑制作用并显示出明显的血管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口腔鳞癌对口腔黏膜菌群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口腔鳞癌对口腔黏膜菌群的影响。方法 分别检测42例口腔鳞癌患者病变区黏膜、对侧正常黏膜所培养细菌的数量、构成比和检出率。结果 病变区黏膜每平方厘米细菌量(x=5.21×10~5 CFU/cm~2,lgx=5.7169)远高于对侧正常黏膜,优势菌群发生改变,病变区黏膜有外籍菌定植(白色念珠菌、绿脓杆菌)。结论 口腔鳞癌可导致患者口腔菌群失调,增加感染的危险性,易继发局部或全身感染。  相似文献   

4.
5.
《口腔医学》2017,(5):462-465
口腔鳞癌是一个日趋严重的世界范围内的问题;在过去几十年里,口腔鳞癌患者的生存率及预后仍无明显的提升。本文就口腔鳞癌的定义、流行病学、病因学、治疗及患者5年生存率和预后的现状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口腔黏膜癌前病变和口腔鳞癌中Stat3和cyclinD1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分别检测正常口腔黏膜、单纯增生黏膜、异常增生黏膜与OSCC中Stat3和cyclinD1表达。结果:正常口腔黏膜、单纯增生、异常增生和OSCC中Stat3和cyclinD1阳性细胞面积指数和IA值逐步升高,Stat3阳性细胞面积指数和IA值除单纯增生与口腔正常黏膜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组间均有统计学意义;cyclinD1阳性细胞面积指数除单纯增生与正常口腔黏膜、单纯增生与异常增生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组间均有统计学意义;cyclinD1 IA值除单纯增生与口腔正常黏膜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组间均有统计学意义。Stat3与cyclinD1阳性细胞面积指数和IA值基本呈线形正相关。结论:Stat3在口腔黏膜癌前病变和OSCC中的表达及与cyclinD1表达的相关性表明,Stat3与cy-clinD1可成为口腔鳞癌早期诊断的标志物和治疗的靶目标。  相似文献   

7.
PVP诱导化疗方案在764例口腔黏膜鳞状细胞癌中的应用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以顺铂为主的PVP诱导化疗结合根治性手术的综合治疗方法,治疗764例口腔黏膜鳞状细胞癌患者的近期和中远期疗效,并对其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方法:1986—2005年治疗的764例患者,均经组织病理学证实为口腔黏膜鳞状细胞癌,并接受一个疗程的PVP方案,配合水化利尿、止吐、抗过敏等辅助治疗;化疗21 d左右评定疗效后,施行原发癌肿瘤扩大切除的联合根治术。结果:近期疗效,完全缓解(CR)119例,部分缓解(PR) 542例,无变化(NC)103例,总有效率(RR)为86.51%(661/764);中远期疗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2.93%、69.37%和68.84%。死亡高峰位于术后12~24个月,毒副反应未影响本疗法的进行。结论:以顺铂为主的PVP诱导化疗方案对口腔鳞癌的综合治疗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口腔鳞状细胞癌增殖细胞核抗原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采用抗增殖细胞核抗原单克隆抗体,对52例标本进行了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正常口腔粘膜基底细胞具有少量的PCNA阳性细胞,其阳性分级为1级;而I级鳞癌PCNA阳性分级为3级为主,随着鳞癌组织学分级的升高,PCNA阳性分级有增高趋势,III级鳞癌的PCNA阳性分级以4级为主,经统计学分析:除鳞癌I级与II级间无显著差异外(P>0.05),其余各组间均有显著差异(P<0.05)。提示:PCNA表达  相似文献   

9.
目的:深入探讨SPINK5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SCC)中的表达水平与其临床发展和预后的关系,分析其潜在的机制和临床价值,评估其作为靶向治疗基因的潜力。方法:表达量及临床病理数据来自于TCGA数据库中筛选和获取口腔组织来源的癌症病例样本。分析OSCC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和SPINK5的相关性。SPINK5在OSCC组织中的差异表达通过免疫组化进行验证。采用基因功能富集分析(gene set enrichment analysis, GSEA)方法预测SPINK5调控的信号通路。结果:SPINK5表达量与OSCC临床预后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高表达组生存时间较长。SPINK5在正常黏膜组织中的表达量均高于OSCC,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INK5差异表达的基因富集到了化学刺激的感官知觉、RNA的基因沉默、RNA介导的翻译抑制导致的基因沉默、气味的感官知觉4个生物学过程,和嗅觉受体活动、转录后基因沉默中涉及的RNA结合、mRNA的3’UTR、嗅觉结合4个分子功能。结论:在OSCC中,SPINK5的...  相似文献   

10.
口腔黏膜癌前病变和口腔鳞状细胞癌中Stat3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汤根兄  吴国英 《口腔医学》2008,28(5):256-258
目的研究口腔黏膜癌前病变和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中细胞信号传导和转录激活因子(Stat3)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分别检测9例正常口腔黏膜,口腔扁平苔藓(OLP)和白斑(OLK)共8例,OLP、OLK伴异常增生22例,OSCC19例中Stat3的表达。结果Stat3阳性表达分布于细胞质和细胞核内。正常口腔黏膜、单纯增生、异常增生和OSCC中Stat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1.11%(1/9)、12.50%(1/8)、59.09%(13/22)和84.21%(16/19)。OSCC与正常口腔黏膜、单纯增生、异常增生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异常增生与正常口腔黏膜、单纯增生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单纯增生和正常口腔黏膜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Stat3与口腔黏膜癌变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关系,对Stat3表达的研究将有助于口腔黏膜癌前病变癌变的检测和OSCC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贞芪扶正冲剂对颌面部鳞癌化疗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72例颌面部鳞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36例(口服贞芪扶正冲剂+化疗)与对照组136例(单纯化疗)。两组均采用平阳霉素+顺铂+甲氨蝶呤化疗方案。至少完成两个疗程的化疗,每疗程化疗前后进行生存质量对比评价。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KarnofskyPS(KPS)评分改善者分别为80、26例次,第二疗程为87、30例次。两组KPS评分分布上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贞芪扶正冲剂为纯天然中草药制剂,辅助化疗可以改善患者的KPS评分值,增加患者的体重,稳定患者的白细胞数,减轻患者化疗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细胞株(OSC-4)分泌的胞外体对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培养 OSC-4,从其上清培养液中分离提纯胞外体(exosome, EXO),CD9标记,将提取的胞外体作用于OSC-4,MTT检测胞外体对 OSC-4增殖能力的影响,细胞划痕实验检测胞外体对OSC-4迁移能力的影响,transwill小室侵袭实验检测胞外体对OSC-4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细胞上清液提取物免疫金标结果可见金标记的CD9,即分离提纯物为胞外体;MTT检测结果显示胞外体作用后的OSC-4的增殖能力增强(P<0.05),细胞划痕实验结果显示其迁移能力增强和transwill小室侵袭实验结果显示其侵袭能力也增强(P<0.05)。结论:OSC-4分泌的胞外体可以促进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的增殖、迁移、浸润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端粒酶抑制剂作为肿瘤治疗药物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人口腔鳞状细胞癌KB细胞株作为靶细胞 ,观察端粒酶抑制剂 3′叠氮3′脱氧胸腺核苷 (AZT)和人端粒酶模板区的硫代反义寡核苷酸片断(ASONS)对上述肿瘤细胞株的作用 ,用MTT试验测定细胞毒作用 ;3HTdR掺入试验测定细胞增殖速度 ;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 (TRAP)半定量方法测定细胞染毒前后端粒酶活性的变化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结果 ASONS和AZT在一定剂量范围内有抑制肿瘤细胞株繁殖的作用 ,在抑制细胞生长的同时 ,端粒酶活性降低。此外 ,ASONS和AZT还有诱导细胞凋亡以及使细胞阻滞在G1 期的作用。结论 AZT和ASONS在体外有抑制端粒酶活性和抗肿瘤细胞增殖的作用 ,这种作用可能与细胞凋亡的诱导和细胞周期的阻滞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姜黄素和分泌蛋白DKK1(Dickkopf-1)联用对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CCK8实验检测0、5、10、20、40、80μmol/L的姜黄素作用于人口腔鳞状细胞癌CAL27、Tca8113、SCC-4细胞24、48、72 h的细胞增殖情况,计算IC50值;实验分为对照组、姜黄素组、Dickkopf-1组、姜黄素+Dickkopf-1组,各组细胞处理48 h后,CCK8试验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Cleaved caspase3、β-catenin、CyclinD1蛋白表达。结果:不同浓度的姜黄素作用于CAL27、SCC-4、Tca8113细胞24、48、72 h后的细胞抑制率均显著高于0h时的细胞抑制率,且随着时间延长及浓度增加细胞抑制率增加(P<0.01),根据IC50值选择Tca8113细胞及30μmol/L的姜黄素作为后续研究。结论:姜黄素和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剂Dickkopf-1均能抑制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增殖和促进凋亡,两者联用的效果强于单独用姜黄素或Dickkopf-1。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铜离子对顺铂(cisplatin,DDP)介导的口腔癌细胞化疗反应的影响,为肿瘤临床化疗开辟新的治疗方案。方法:以DDP为例.用MTT法观察口腔癌细胞Tca8113、Acc-2、Acc-3用不同浓度的醋酸铜处理48h的细胞生存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醋酸铜对DDP介导的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MTT结果显示醋酸铜浓度在20~400μmol/L时对3种口腔癌细胞的生存率抑制显著。25μmol/L的醋酸铜联合DDP处理细胞增强了DDP对细胞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25μmol/L醋酸铜能加强7.5μmol/LDDP引起的肿瘤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向S期移动;降低25μmol/L DDP引起的细胞凋亡,促进细胞向S期移动。结论:铜离子增强了小剂量DDP对肿瘤细胞的抑制.并影响DDP诱导的细胞凋亡和其细胞周期。  相似文献   

16.
刘阳  张昊  余伟  胡图强  汤伟伟 《口腔医学研究》2021,37(11):1042-1047
目的:探讨大黄素对人口腔鳞状细胞癌CAL-27及SCC-15的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大黄素处理CAL-27及SCC-15细胞,使用CCK-8法检测其增殖活性,根据结果计算不同作用时间细胞抑制率为50%时对应的药物浓度(IC50);划痕实验、Transwell侵袭实验分别检测大黄素对两种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大黄素对细胞中金属基质蛋白酶-2(MMP-2)和金属基质蛋白酶-9(MMP-9)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实时定量PCR(qRT-PCR)检测大黄素对细胞中MMP-2和MMP-9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的大黄素均可抑制CAL-27和SCC-15细胞的增殖能力(P<0.05),且呈时间-浓度依耐性;与对照组相比,大黄素可明显降低两种细胞划痕的愈合率和侵袭细胞数(P<0.05),具有浓度依耐性;与对照组相比,经大黄素处理的两种细胞中MMP-2和MMP-9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明显下调(P<0.05).结论:大黄素在体外可以显著抑制人OSCC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其作用可能与下调MMP-2、MMP-9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体外培养的人舌鳞癌Tca8113细胞增殖抑制及诱导凋亡的作用。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的EGCG(0、10、20、40、80mg/L)对Tca8113细胞的体外增殖抑制作用;采用流式细胞术及DAPI荧光染色法检测EGCG对Tca8113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CCK-8法检测显示EGCG对Tca8113细胞有明显增殖抑制作用并呈现时间及浓度依赖性(P<0.01);流式细胞仪结果显示,经10mg/L EGCG处理的Tca8113细胞凋亡率还不能认为与对照组有区别,其余EGCG处理组细胞凋亡率均高于对照组并呈现时间及浓度依赖性(P<0.01);DAPI染色在免疫荧光显微镜下可见典型的细胞核皱缩及凋亡小体等。结论:EGCG对Tca8113细胞具有明显的增殖抑制及诱导凋亡作用,且呈现时间及浓度依赖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人口腔鳞状细胞癌中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3(STAT3)蛋白的表达情况,探讨其表达与口腔鳞癌临床病理因素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42例口腔鳞癌和癌前病变组织中STAT3蛋白的表达.利用自动图像分析仪定量分析STAT3的相对含量(灰度).结果:口腔鳞癌组织中STAT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前病变组织(P<0.01),STAT3蛋白在高中低分化鳞癌组中的平均灰度值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分化程度越高STAT3蛋白表达越低.Ⅲ、Ⅳ期口腔鳞癌STAT3蛋白表达水平高于Ⅰ、Ⅱ期(P<0.01).结论:STAT3蛋白的表达可能影响着口腔鳞癌的发生、发展,并与其分化程度及临床分期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本实验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丙戊酸钠(VPA)对口腔鳞状细胞癌(Tca-8113)生长抑制情况以及促进凋亡的作用。方法:采用0、0.1、2.5、5、10、12.5、25、50、100mmol/L丙戊酸钠对口腔鳞状细胞癌进行干预,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改变;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ELISA方法及Annexin-V-FITC/PI双染法检测对细胞凋亡的作用。结果: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到对照组细胞呈多边形,贴壁,生长活跃;实验组细胞形态改变明显,大部分细胞核固缩,细胞变小、变圆、脱壁。细胞生长曲线显示,随丙戊酸钠浓度增加、时间延长,Tca-8113细胞生长明显受到抑制,各实验组细胞存活率与对照组相比(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2.5、10mmol/L丙戊酸钠作用24h,细胞总凋亡率分别为9.2%和26.7%,与对照组3.6%相比,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丙戊酸钠体外抑制口腔鳞状细胞癌生长,呈时间-剂量依赖性,并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