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孙涛 《大观周刊》2012,(26):13-14
唐诗,这一中华文化的瑰宝,在中华文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自二十世纪以来,西方掀起了译介唐诗的热潮,且译文版本居多。但在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中,英译唐诗历来是一个难点,这主要是由于唐诗独特的创作手法:意象、音韵、节奏、句式等造成的。时至今日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衡量英译唐诗中该采用何种技巧。本文旨在从目的论的角度出发并结合唐诗自身的特点,探讨不同译者在唐诗英译中采取的策略及各自译本的得与失。  相似文献   

2.
诗歌是我国文学史上一种重要的文学体裁,至唐代发展到了顶峰,有关学者在考察诗歌在唐代繁荣的原因时,往往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角度入手,而较少从传播学的视角加以剖析,本文试图用传播学的多重视角剖析这一文化现象背后隐含的其他原因。  相似文献   

3.
郝方方 《大观周刊》2011,(31):131-132
许渊冲是中国当代翻译家中的杰出代表。他翻译了大量的中国古诗,为传播中国文化,提高中国文学在世界范围内的地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文通过对他的中诗英译进行分析,旨在探析韵体译诗的利与弊,以便使该译诗理论在“扬弃”中发展。  相似文献   

4.
李梓畅  李水 《传媒》2022,(14):60-63
典籍外译在中国文化对外传播活动中有着特殊重要的地位。《大中华文库》作为规模庞大、极具系统性的传统典籍外译丛书,其海外传播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其原因主要在于传播主体性质单一、跨文化传播受传播目标国拦阻、部分译作文本存在疏漏错译、当前国际政治外交环境错综复杂、缺乏多维度立体传播渠道、对传播目标国及受众研究不够充分等。对《大中华文库》典籍外译模式的考察,意在推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使中华文明能更好地与世界各国文明交流互鉴。  相似文献   

5.
张宇 《东南传播》2022,(4):61-64
电影作为当今时代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其字幕翻译质量在其海外接受度和认可度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探究电影字幕翻译的合理方式,本研究以多模态话语分析综合理论框架为视阈,以国产电影《长津湖》为例,对该电影字幕的英文译文从四个层面进行了综合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译者在进行字幕翻译时,应当综合考虑角色说话时所处的各种模态环境,采用灵活的翻译策略,从而提高译文质量,帮助国产电影成功“走出去”。  相似文献   

6.
唐臻娜 《兰台世界》2016,(7):143-145
唐诗英译在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最终在美国诗坛取得经典化地位,并且对美国诗歌语言、创作技巧及风格产生影响,甚至唐诗中的儒释道精神影响到一些美国诗歌创作深层结构与思想。唐诗在美国经典化建构的经验对于探索如何深化中西文化交流大有裨益,同时对于启发、调整国内唐诗翻译与研究思路,也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魏宏泽 《大观周刊》2011,(9):103-104
中文歇后语经常在非正式场合使用,但是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即使在非正式的对话也很少出现。因为非中文母语者对中文歇后语通常感到非常困惑,而且翻译人员也很难解释清楚,本文试图从文化价值的视角分析其内在的不可译性,第一部分讨论了语言与文化的相互关系;第二部分介绍了中文歇后语及其显著特点;第三部分基于文化价值视角从语言标训,语言发音,语法规则和语义的角度分析中文歇后语的不可译性;最后一部分是结论,总结了中文歇后语不可译性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8.
“中介”因素研究,一直是“中国文化外译”研究的薄弱环节.文章提出“翻译经纪人”概念,认为翻译经纪人是适应国际惯例和顺应时代巨变的必然产物.翻译经纪人主导的市场推介,促进多方共赢,对中国文化“走出去”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英译的视角探讨全球化语境下典籍对外传播与"中国文化走出去"之间的关系及其意义,认为典籍的翻译、出版与海外传播是实现其永恒价值的重要途径,它有助于弘扬民族文化、促进东西方文化融合、维护文化多样性、保持中国固有的文化身份,达到"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至高境界。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典籍英译作者身份识别的关键问题,提出不完整数据作者身份识别的有效方法。【方法】针对诗词典籍篇幅短小和语料不平衡的特点,建立基于词汇、句子和语篇层面的文体特征向量空间模型,提出用于不完整数据作者身份识别的加权朴素信念分类算法。【结果】加权朴素信念分类算法可以有效改善朴素信念分类算法性能,与目前主流分类算法对比实验表明其在不完整数据集上具有很好的综合性能。【局限】需进一步扩展数据集的样本数量和作者数量,在大数据集上提高文体特征提取效率和作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结论】提出的多层面文体特征模型和加权朴素信念分类算法在诗词典籍英译作品集上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和应用性。  相似文献   

11.
毕冉 《出版广角》2016,(4):45-47
本文结合近几年中国文化典籍英译及对外传播的发展现状及问题,提出中国文化典籍英译与对外传播的策略建议,以期完善我国典籍英译工作与对外传播体系,更好地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12.
夏侠 《出版参考》2021,(4):29-31
中华学术外译项目作为中国图书海外出版的重要支持平台,经历了10年的发展与完善,先后资助千余项优秀学术成果走出去.文章分析了项目发展的三个阶段并讨论了项目谁来主导、如何保证翻译质量和提升传播效果等问题,提出由中方出版机构主导、通过项目机制甄选译者、建立学术走出去效果评估体系等解决方案.通过项目优化,使其对中国学术走出去起到引领、指导和助力作用,推动一批学术精品力作在国际学术舞台上代表中国学术声音,更好地展示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  相似文献   

13.
黄敏芝 《大观周刊》2012,(37):19-20
张爱玲在文学写作方面的造诣众人皆知,曾一度在国内掀起一股“张热”。然而,张娴熟的外语能力在翻译领域的造诣相比之下却略显落寞,对其翻译领域的研究少有人问津。本文立足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视角,从凸显女性主体性意识、打破两元对立模式和创新翻译策略等三个方面对张爱玲《海上花》英译本进行讨论,以期获得对张爱玲翻译方面更多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人民的精神需求愈来愈受到重视,在中国人大批出国旅游的同时也有大量的外国游客涌入中国。湖南作为曾经的"长沙国"地区,拥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秀美的自然风景,自然也受到了大量外国游客的青睐。景区对外宣传文案的英译质量是吸引外国人兴趣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文章从视域融合的视角出发,结合我国各地旅游文本的英译方法和经验,分析了近年来出现在湖湘旅游外宣文本的典型错误,探究了湖湘文化旅游外宣文本的英译策略。  相似文献   

15.
文学是文化的载体,也是传播文化的助推器。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迅速,然而中国文学"走出去"的成效却并不显著,优秀作品缺乏优秀译者,对外传播形式过于单一,缺少营销推广,版权代理制度不成熟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中国文学"走出去"的步伐。文章结合中国文学传播的历史和现状,从传播模式的五个环节去探析中国文学传播的困境及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能够为中国文学文化传播提供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以《新疆日报》为语料来源,在功能目的论的视角下对报刊新闻标题的维译进行探究,通过直译、直译加注、意译等方式探讨了在目的论视角下汉语新闻标题维译的方法思路。  相似文献   

17.
李馨 《报刊之友》2010,(9):104-105
本文在传播学的视野下对我国近年的形象研究进行了回顾,定义了"形象"的概念及其构成要素,并指明传播媒介在形象形成、传播及被感知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同时还强调要分清媒介形象与客观真实形象的不同。  相似文献   

18.
李馨 《今传媒》2010,18(9):104-105
本文在传播学的视野下对我国近年的形象研究进行了回顾,定义了"形象"的概念及其构成要素,并指明传播媒介在形象形成、传播及被感知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同时还强调要分清媒介形象与客观真实形象的不同。  相似文献   

19.
[目的/意义]送别诗是古代诗歌中极其重要的一类题材,通过研究送别诗中涉及的典故及文化意象,可以为唐代的历史文化变迁提供考证。[方法/过程]以《全唐诗》中的送别诗为研究对象,基于知识重组的视角,运用数字人文工具,通过对送别诗中出现的典故及文化意象进行统计分类,结合语义对送别诗想要表达的情感展开研究。[结果/结论 ]梳理送别诗文本中包含的典故及文化意象,直观地展现《全唐诗》送别诗中典故、文化意象等要素,有利于后续对《全唐诗》中的其他知识元素进行深度挖掘及可视化。  相似文献   

20.
人文社会科学外译图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意义]人文社会科学精品图书外译是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方式,建立外译图书评价指标体系能够展现图书影响力,为图书外译的内容类型选择提供指导。[方法/过程]从反映外译图书学术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的10个维度出发,细化评价指标。利用熵权法计算各项指标的权重,加权平均得到学术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的得分,对中华学术外译项目资助的外译图书进行实证分析。[结果/结论]40.48%的图书国内外影响力排名差值的绝对值大于10;部分国内学术影响力高的图书外译后未受到国外学者关注;外译图书的社会影响整体较低。选择外译图书的内容类型时需要同时考察该图书在国内和国外的学术影响和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