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甘肃省是全国重要的油菜制种基地之一,充分利用甘肃独特的自然优势和资源优势,加快油菜种业发展,为甘肃省油菜种业实现国际发展创造条件。现结合甘肃省油菜种业发展优势,解析甘肃省油菜种业发展存在的瓶颈问题,并从建立财政稳定投入机制、加快油菜种业科技创新发展、加强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及精准鉴定与创新利用、加大对油菜种业发展的政策扶持、构建产学研科技创新机制、优化种业发展市场环境等方面提出了甘肃省油菜种业强省的发展对策,为加快甘肃省油菜种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2.
种业是农业的“芯片”,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党中央高度重视种业发展,并提出打好种业翻身仗和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重要战略部署。甘肃省玉米制种面积占全国的近60%,探讨甘肃省玉米制种产业高质量发展对落实我国种业振兴行动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梳理了甘肃省玉米制种产业的区域分布、制种面积、企业规模及加工转化情况、产业效益和发展优势等,分析了甘肃省玉米制种产业高质量发展存在的问题,如制种规模化和机械化程度低、绿色生产意识淡薄、本土企业制种研发能力弱、制种基地标准化程度不均、检查监督力度不够等,并从提高制种规模化和机械化水平、科学合理施肥、增强种业企业科研创新能力、以数字化技术推进现代化制种基地建设、加大检查监督力度等方面提出了推动甘肃省玉米制种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甘肃省现代农作物种业存在问题与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分析甘肃省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思路和对策。要着力推进体制改革,突出基地建设、科技创新和行业监管等重点环节,科学规划基地布局、创新基地建设与管理机制、加大基地建设力度,推进科研体制改革、加快育种资源向企业流动、建立商业化育种机制,完善种子监管机构和配套支持体系、强化基地和市场监管,进一步创优种业发展环境,构建与种业强省地位相适应、综合生产能力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现代种业体系。  相似文献   

4.
<正>现代种业是农业产业的核心和“芯片”,是种业振兴的本源和关键,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是促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实施乡村产业振兴的根本。为加快全省现代种业发展步伐,增强农业核心竞争力和综合生产能力。以云南省现代种业发展现状开篇,分层次进行阐述,提出加大投入力度、实施种业提升及种质资源保护开发、加大育种育苗扶持及种业产业监管、加强基地建设和展示评价、完善和整合种业标准体系及数字化服务平台、探索建立和完善种业保险等建议,目标为实现种业强大,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相似文献   

5.
为提升甘肃蔬菜种业发展水平和核心竞争力,针对甘肃省蔬菜种业发展现状,重点围绕蔬菜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品种培育、人才队伍、种业基地和监管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就蔬菜种业创新、种业治理、产学研推合作新机制、良种繁育基地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甘肃打造马铃薯种业强省对策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提升甘肃马铃薯种业发展水平,攻克种质创新难关,通过对甘肃省马铃薯种业发展现状的调查与分析,摸清了马铃薯种业在甘肃省发展的优势和制约瓶颈,确定了种业强省的思路、策略及目标,围绕种质资源、脱毒种薯繁育等方面,提出构建新型育种主体、突出商业化育种、科研平台与繁育基地水平提升建设、种薯监督管理、品牌打造及机制创新、人才培养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甘肃省中药材种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肃省是中药材生产大省,中药材产业是甘肃省“六大支柱产业”之一,中药材种业是中药材产业化的基础,建设特色中药材种业强省对提高甘肃省药材品质、保障药源安全、促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对甘肃省中药材种业发展现状的调研,系统分析了中药材种业存在的问题,从加强种质资源的收集、整理、保存和利用研究;重视新品种选育,加速品种选育进程;加强种子种苗繁育基地建设;鼓励推进制种园区建设;加大金融支持强度;建立种子种苗生产经营许可制度等方面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8.
2011年,国务院出台八号文件《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把农作物种业提升到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的高度.全国农业科研机构及种业公司以此为契机,进行了重新洗牌和资源整合.种业新政通过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加强农作物优良品种的保护力度,完善种子基地建设,加大研发投入,加速种业商业化育种进程;通过兼并重组,整合优势种业资源,深化科企合作,扶持“育繁推一体化”企业,快速提升企业研发能力,为企业做大做强开辟了绿色通道,中国种业的春天即将到来.  相似文献   

9.
正种子基地管理和建设是今年种业发展的突出亮点。今年上半年,甘肃省切实组织力量,加大违法案件查处力度,同时,加强生产企业风险评估,严格市场准入,优化了发展环境。积极开展相关调研,制定基地发展规划,加大基地建设投入,积极推进了国家级玉米制种基地建设和管理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尤其是在玉米基地管理上,国家级(张掖)种子基地以农业部抓总,甘肃省各级政府齐抓共管的管理体系的强大效能开始显现,不仅有效保证了基地的建设质量,规范了制种市场,保障了农民的利益,更为全国其他地区建设"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集约化"基地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管理模式创新:效率更高了农业部和甘肃省政府成立了全国唯一的"国家级种子基地(张掖)管理协调领导小组",将基地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分析甘肃省陇南市农作物种业管理及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从加强种业管理及推进现代种业发展两方面提出推进农作物种业管理及发展的思路和对策。通过加大法律宣传、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强化种子经营管理、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和深化种业管理体制改革、创造良好环境、提升种业企业实力、实施有效政策扶持及市级救灾种子储备制度,进一步创优种业发展环境,由此建立起先进技术指导下的高水平农作物种业管理体系,实现种业强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甘肃省是农业大省,玉米是第一大种植作物,更是全国第一玉米制种大省,加快玉米种业高质量发展是推进甘肃省玉米产业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对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总结分析了甘肃省玉米种业发展现状,找出了制约甘肃玉米种业发展的不足和问题,并就玉米种质资源、育种、制种产业等方面的突破方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的核心产业,是农业生产的根本。优良的蔬菜种子对提高蔬菜质量至关重要,因此育种是蔬菜种业产业链的核心与关键。近年来,随着我国蔬菜种业市场不断扩大、商业化育种体系不断完善,我国蔬菜种业呈现出新的发展机遇。依据相关数据资料系统分析了我国蔬菜商业化育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基于我国国情提出了发展蔬菜商业化育种的建议,以期推动蔬菜商业化育种进程,强化蔬菜种业科技创新,培育“育繁推一体化”蔬菜种子企业,驱动全国蔬菜产业生产方式转型升级,提升蔬菜种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四川省油菜种业竞争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识别四川省油菜种业竞争力水平,探讨四川省油菜种业发展的优势和制约因素,以推进四川省油菜种业发展,同时为油菜种业竞争力分析提供理论支撑。【方法】从资源禀赋、发展能力和产业环境等3方面构建油菜种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中国主要省、市、自治区的油菜种业竞争力进行评价与分析,识别四川省油菜种业竞争力水平及其在全国所处的地位。【结果】四川省油菜种业竞争力在全国位于第二梯队,与湖北省相比有一定差距,但油菜种业综合竞争力水平仍位于全国前列,主要是其在发展能力和资源禀赋方面的优势较为明显。但发展能力和产业环境对四川省油菜种业竞争力的推动作用仍有待增强,未来四川省油菜种业竞争力水平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建议】应加快现代化制种基地建设、提高油菜制种水平,整合财政资金、创新油菜良种推广模式,扶持一批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种业集团、加强产学研有效结合,强化油菜种业政策扶持、创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以进一步提高四川油菜种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中国作物种业科学技术发展的评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盖钧镒  刘康  赵晋铭 《中国农业科学》2015,48(17):3303-3315
《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提出构建以产业为主导、企业为主体、“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农作物种业体系,全面提升中国农作物种业发展水平。国内外种业的发展推动了种业科学的形成和发展。种业科学是围绕“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产业发展而形成的科学技术学科类群,作物遗传育种是其中的一部分,它和种子生产的理论与技术、种子示范和营销的理论与技术构成了种业科学技术的主体,在相应的遗传、生理、信息技术、政策法规等学科知识的配合下成为相对集中的学科体系。中国的种业科学技术体系正在形成与完善之中。文章在回顾作物育种科学技术进展包括传统的作物育种科学技术和现时分子生物育种研究热点的基础上,归纳出现时重要的8个育种理论和技术问题,继而回顾了作物种子生产和示范推广科学技术的进展,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中国种业科学技术发展的策略和建议。提出要围绕种业发展的需求,建成相对完整的种业科学技术学科体系;要顶层设计,建设成企业种业科技和公益性种业科技两支相互补充、相互配合的种业科学技术研发力量;要优先研究和解决种业发展中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其中包括规模化育种技术,资源富集、遗传解析与创新,常规育种的分子辅助技术,转基因育种与安全技术,品种区域适应性试验制度与品种审定制度的完善,配齐种业基础性公益性研究并确立种子生产标准化体系,加强作物杂优化研发使杂种化成为中国未来种业的特色等。  相似文献   

15.
小麦是甘肃的主要粮食作物,也是城乡居民的主要口粮。为进一步加快甘肃省小麦育种的持续发展,总结回顾甘肃省小麦育种成效及发展历程,尤其是近10年来小麦育种成效,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明确小麦育种方向与目标、加强研发经费投入和基础条件建设、加强种子良种繁育基地建设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6.
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推进甘肃种业振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是西部农作物种质资源大省,目前共保存各类农作物种质资源20万余份,但面临着种质资源种群减少、濒危物种激增、质量下降、保护不彻底等问题。鉴于现有种质资源保存条件简陋,鉴定评价缺乏深度挖掘,优异种质及重大品种培育未取得突破等现状,通过分析甘肃省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及种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从加强种质资源收集与保护,夯实种业发展基础;加强种质资源鉴定评价和育种创新;建立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的长效工作机制等方面提出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推进种业振兴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7.
广西马铃薯生产现状与发展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推动广西马铃薯生产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分析新时期下广西马铃薯生产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广西马铃薯生产发展的对策建议。【结果】广西马铃薯生产主要存在缺乏高产抗病品种和配套高产栽培技术、马铃薯种薯市场混乱、优质脱毒种薯普及率低、自然灾害频繁、马铃薯产业链薄弱等问题。【建议】建立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技术研究中心、加大扶持力度以培植龙头企业、科学规划、统筹发展、加强遗传育种研究工作和示范基地建设、推进免耕栽培技术深度研发、加强种薯市场监管力度、大力发展马铃薯贸易、开展小型机械技术研究及应用、推广马铃薯贮藏加工技术,以推动广西马铃薯生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