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木本油料产品富含脂肪酸、植物甾醇、生育酚和角鲨烯等营养物质,深受消费者喜爱,其消费在我国已成为一种新趋势。近年来,不法商家为谋取利益致使木本油料产品掺杂掺假、以次充好现象普遍存在,因此迫切需要一种快速、高效和准确的无损检测技术用于木本油料产品鉴别与评估。近红外光谱和高光谱成像技术具有快速、高效和无损等优势,目前已引起食品与农产品品质安全检测领域国内外学者广泛研究,在未来无损检测应用中展现出巨大潜力。该文简述了近红外光谱和高光谱成像技术的基本原理以及相关光谱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总结了目前油料产品掺假行为、品质评估的研究现状,并分析了当前油料产品检测方法的优劣,最后展望了近红外光谱及成像技术在木本油料产品检测中的发展趋势,以期为从事食品与农产品无损检测研究人员及相关监管部门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近红外光谱技术及其在油脂检测中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红外光谱技术作为一种快速检测技术,已应用于粮油检测,为粮油食品质量管理作出较大贡献,本文就近红外光谱技术在油脂油分含量及其品质检测方面应用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3.
猪肉质量包含猪胴体分级及猪肉品质两方面,猪肉品质包括其感官品质、营养品质、安全品质及加工品质。概述猪胴体瘦肉率及猪肉品质的快速无损检测方法的研究现状。猪肉胴体分级的无损检测方法主要有超声波技术和近红外光谱技术;猪肉感官品质的无损检测多采用高光谱成像技术、红外光谱技术、拉曼光谱技术及核磁共振技术;猪肉营养品质的无损检测多采用红外光谱技术、超声波技术及核磁共振技术;猪肉安全品质的无损检测多采用电子鼻、电子舌、生物电学技术、计算机视觉技术及高光谱成像技术;猪肉加工品质的无损检测多采用核磁共振技术、红外光谱技术、拉曼光谱技术及高光谱成像技术等。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对未来我国猪肉品质无损检测技术的研究与发展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4.
油料作物及产品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为人类健康提供必要的能量供给和营养物质,其品质优劣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以及人民的身体健康。近红外光谱及高光谱成像技术具有无损、便捷、高效以及绿色环保等优点,在油料作物与产品品质检测领域有较广泛的研究探索。本文简述了近红外光谱及高光谱成像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常规分析步骤,重点综述了近年来该技术在油料作物理化成分的测定、品种识别和产地鉴定以及食用油真实性的鉴别等方面的具体应用,并最后展望了其在油料作物与产品品质检测领域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人们对果蔬品质关注度提高。随着成像技术和光谱技术的快速发展,高光谱成像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种果蔬产品的快速和非破坏性检测中。高光谱成像技术具有"图谱合一"的优点,可同时检测果蔬的内部、外部品质信息。本文介绍了高光谱成像技术的基本原理,综述了高光谱成像技术在果蔬内外部品质检测方面的应用进展,并简要分析了高光谱成像技术在果蔬品质检测中的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以期对我国相关研究人员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于20世纪60年代率先应用于美国农业领域,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化学计量学的发展,近年来国内也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在粮油收购过程中对质量的检控就应用了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简述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流程,重点综述近年来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粮油品质评价方面的具体应用,分析其存在的不足,并展望其在粮油领域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因具有分析时间短、无需样品预处理、非破坏性、无污染以及成本低等特点,已成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最快、最引人注目的现代定量分析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产品、食品的品质检测。本文概述了近几年来国内在近红外光谱技术应用于大宗水果内部品质检测的最新研究进展;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发展进行展望;提出了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将会与网络技术相结合,实现模型的在线更新与升级;同时,光谱成像技术将成为21世纪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发展趋势;以期对我国相关研究人员的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剧柠  胡婕 《食品与机械》2019,(1):232-236
文章阐述了光谱技术在乳及乳制品掺假和掺伪检测、营养成分检测、抗生素检测、微生物污染检测,乳及乳制品种类的鉴定等方面的应用。综述了近红外光谱、拉曼光谱、高光谱成像技术在乳及乳制品品质检测和安全评定上的重要应用和研究进展,指出多种技术联合应用是未来研究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人工嗅觉与人工味觉检测技术、计算机视觉技术、近红外光谱技术、高光谱图像检测技术等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概况.应用高光谱图像技术对肉品品质进行无损检测是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介绍了该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国内外肉品品质高光谱图像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并展望了高光谱图像检测技术在肉品品质检测中的研究前景,以期对我国相关研究人员的研...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以不同品种的西瓜、甜瓜为研究对象,利用可见光/近红外成像高光谱技术分析不同糖度的西瓜、甜瓜的光谱差异及西瓜、甜瓜糖度在可见光/近红外波段范围的响应。研究表明应用成像高光谱技术检测西甜瓜糖度具有可行性,为进一步研究不同水果糖度高精度模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成熟度作为一项水果品质重要评价指标,与水果的采收、储存、加工、运输、销售等环节息息相关,也是其产量和质量的关键影响因素之一。本文综述了国内外近十年来利用近红外光谱和高光谱成像技术检测水果成熟度的研究现状。从水果成熟度定性判别和成熟度参数定量预测两个方面入手,详细分析了光谱仪器工作波段、光谱采集方式、光谱采样区域、成熟度表征因子、单一成熟度参数、多元成熟度指数对最终检测模型精度和稳定性的影响,最后展望了近红外光谱和高光谱成像技术在水果成熟度检测方向的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为相关领域研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2.
农畜产品品质安全光学无损检测技术的进展和趋势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农畜产品品质安全无损检测技术的研究状况和发展趋势。在农畜产品检测领域, 发现近红外光谱技术、高光谱成像技术、激光拉曼光谱法和X射线荧光光谱法等主要的光学无损检测技术和方法有广泛的研究和应用状况, 它们在果蔬的品质成分分析、农药残留检测与在线分级分拣; 生鲜肉肉品品质检测、品种鉴别与安全评定; 乳品、茶叶等特种农产品的成分分析、品种分类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农畜产品无损检测技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3.
粮食种植、加工和储运过程易受真菌毒素污染,严重威胁人畜健康。然而,目前传统的真菌毒素检测方法存在过程繁琐、时效性差或灵敏度低等缺点,难以满足现场快速准确检测的需要,日益成为制约粮食质量安全的瓶颈。现代无损检测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检测技术,可以在不破坏样品的情况下对其进行质量评价,是粮食品质在线、实时检测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在粮食真菌毒素污染的快速分析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本文重点综述了近红外光谱、高光谱图像、电子鼻等典型无损检测技术在粮食真菌毒素污染检测分析中的最新研究进展,讨论了各种技术的优点及限制因素,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实现农产品产地溯源的无损检测,是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的重要途径,也是保障食品安全质量、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有效手段。相比于传统的检测方法,无损检测技术因其能实现不破坏被检样品的同时获取内外部有效信息的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食品的产地溯源领域。本文主要概述了近红外光谱、高光谱成像、拉曼光谱三种光谱检测技术的原理及其在不同种类可食用农产品产地溯源中的最新应用现状,得出各光谱检测技术在农产品产地鉴别方面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同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作了展望,以期为农产品产地溯源的无损检测技术体系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刘海  郑福平  熊振海  刘源 《食品科学》2018,39(11):276-283
高光谱成像技术具有图像技术和光谱学的优点,能同时获得食品物料的空间信息和光谱信息,进而达到快 速、无损、精准检测的效果。本文阐述了高光谱成像的基本原理,分析了高光谱图数据处理的方法;总结了高光谱 成像技术在肉品品质评价与检验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按肉品的检测指标进行了分类综述,以期为开展肉品品质评价 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杨明远  蔡杨杨  谢晶  卢瑛 《食品工业科技》2020,41(9):334-339,347
鱼类及其制品因营养价值高,近年来消费量急剧上升。但是,由于鱼体中含有大量的水分,鱼类组织的脆弱性以及酶和微生物的作用,使得鱼类及其制品易于腐败,造成鱼体品质迅速下降。因此,能快速有效地检测鱼体新鲜度对现代食品工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鱼体新鲜度快速检测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包括生物传感器技术(电化学生物传感器、酶生物传感器),感官仿生技术(电子鼻、电子舌、比色传感器阵列、计算机视觉技术)和光谱技术(可见/近红外光谱、高光谱、荧光光谱),总结了其优缺点,并对今后鱼体新鲜度快速检测技术的研究重点和发展趋势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17.
基于在线检测农产品中真菌及真菌毒素侵染的需要,开发在线、实时无损检测技术已成为一个重要研究热点,现代农产品的无损检测技术有效的改善了检测过程繁琐、时效性差等一系列制约农产品检测发展的缺陷。本文综述了近红外光谱和中红外光谱(NIRS MIRS) 、电子鼻(EN)、高光谱成像(HSI)、荧光光谱法(FS)和太赫兹时域光谱(THz-TDS)在粮油等农产品中检测的最新进展,并分析比较了检测方法的应用特点与限制因素。  相似文献   

18.
高光谱成像(Hyperspectral imaging, HSI)技术是目前用于农产品品质无损评估的最有前途的技术之一。现代社会要求检测技术可以做到对农产品的病害严重程度有可靠准确的评估,高光谱成像技术作为一种非破坏性的检测技术,可用于农产品的无损检测,结合适当的光谱预处理使其更加全面。本文对高光谱成像原理、设备以及图像的优势进行了概述,介绍了近十年高光谱成像技术在农产品无损检测以及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实例和局限性,并对研究人员的研究进行纵向比较,最后对高光谱成像技术的相关问题以及前景展开讨论。该研究也致力于早期检测农产品疾病、增加农产品产量以及降低农产品的种植成本。  相似文献   

19.
Meat quality evaluation by hyperspectral imaging technique: an overview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During the last two decades, a number of methods have been developed to objectively measure meat quality attributes. Hyperspectral imaging technique as one of these methods has been regarded as a smart and promising analytical tool for analyses conducted in research and industries. Recently there has been a renewed interest in using hyperspectral imaging in quality evaluation of different food products. The main inducement for developing the hyperspectral imaging system is to integrate both spectroscopy and imaging techniques in one system to make direct identification of different components and their spatial distribution in the tested product. By combining spatial and spectral details together, hyperspectral imaging has proved to be a promising technology for objective meat quality evaluation. The literature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clearly reveals that hyperspectral imaging approaches have a huge potential for gaining rapid information about the chemical structure and related physical properties of all types of meat. In addition to its ability for effectively quantifying and characterizing quality attributes of some important visual features of meat such as color, quality grade, marbling, maturity, and texture, it is able to measure multiple chemical constituents simultaneously without monotonous sample preparation. Although this technology has not yet been sufficiently exploited in meat process and quality assessment, its potential is promising. Developing a quality evaluation system based on hyperspectral imaging technology to assess the meat quality parameters and to ensure its authentication would bring economical benefits to the meat industry by increasing consumer confidence in the quality of the meat products. This paper provides a detailed overview of the recently developed approaches and latest research efforts exerted in hyperspectral imaging technology developed for evaluating the quality of different meat products and the possibility of its widespread deploy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