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术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e-to-lymphocyte rate,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to-lymphocyte ratio,PLR)、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ymphocyte-to-monocyte ratio,LMR)与系统性免疫性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泛免疫-炎症指数(PIV)和白蛋白-碱性磷酸酶比值(AAPR)对非小细胞肺癌伴脑转移患者的预后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2022年4月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初诊的102例非小细胞肺癌伴脑转移患者的病例资料,包括患者基本临床病理特征、治疗过程中头部放疗情况、基线实验室资料等,通过血常规及肝功能指标计算出PIV、AAPR、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II)、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衍生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d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MR),通过X-tile软件计算预测非小细胞肺癌伴脑转移患者预后的PIV和AAPR等的最佳截断值。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评估非小细胞肺癌伴脑转移患者PIV、AAPR与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相关性。采用单变量和多变量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这些变量和临床结局之间的相关性,探讨影响非小细胞肺癌伴脑转移患者生存的因素,并通过R软件绘制生存曲线。结果:PIV、AAPR、SII、NLR、dNLR、PLR、LMR的截断值分别为221.9、0.6、1 039.4...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术前白蛋白-胆红素(ALBI)分级联合天冬氨酸转氨酶-血小板比值(APRI)指数对肝切除术后肝细胞癌(HCC)患者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01-01-2018-12-31就诊于内蒙古医科大学赤峰临床医学院肝胆外科行根治性切除术治疗的156例原发性HCC患者临床资料,随访截至2021-12-31。通过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确定HCC患者术后临床预后独立危险因素,按照ALBI-APRI评分分为低危组(0分)、中危组(1分)和高危组(2分)3组。绘制Kaplan-Meier曲线比较ALBI-APRI评分各亚组术后临床预后。分类变量以相对数描述,组间差异采用χ2检验。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ALBI-APRI评分(P<0.001)、HCC病理分化程度(P<0.001)、CA19-9水平(P=0.009)、年龄(P=0.036)、巴塞罗那临床肝癌(BCLC)分期(P=0.002)、TNM分期(P=0.002)、肿瘤大小(P<0.001)、门静脉癌栓(P=0.010)和血管侵犯(P<0.001)均是HCC切除术后预后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M0期结肠癌(colon cancer,CC)患者术前外周血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ymphocyte-to-monocyte ratio,LMR)、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to-lymphocyte ratio,PLR)与术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并建立指数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行根治性手术切除的M0期(术前影像学诊断)CC患者218例,根据术后病理诊断分为存在淋巴结转移组(pN+组)和无淋巴结转移组(pN0组),比较两组患者LMR、NLR、PLR值的差异及不同LMR、NLR、PLR水平与淋巴结分期、淋巴结转移数等的关系,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M0期CC患者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并构建指数预测模型。结果:术后病理证实存在淋巴结转移组(pN+组)CC患者的术前中性粒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C反应蛋白水平及NLR、PLR值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N0组)患者,pN+组的单核细胞计数、LMR则低于pN0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 to lymphocyte ratio,PLR)及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对前列腺癌(pros-tate...  相似文献   

6.
张俊丽  张媛  雷腾腾 《实用癌症杂志》2023,(8):1300-1303+1364
目的 探讨血清白蛋白/纤维蛋白原比值(AFR)、纤维蛋白原/前白蛋白比值(FPR)及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LR)与早期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辅助化疗疗效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结直肠癌患者95例,治疗后根据临床疗效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比较2组患者年龄、临床分期、组织学分型、肿瘤部位、AFR、FPR、NLR、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分化程度等资料。再根据随访预后情况将有效组患者分为疾病进展组和疾病未进展组,比较2组患者不同病理资料。结果 患者经手术辅助化疗后,CR 56例,PR 22例,SD 15例,PD 2例,其中有效共78例(82.1%)。有效组与无效组患者年龄、临床分期、AFR、FPR、NLR、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年龄、临床分期、AFR、FPR、NLR、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是早期结直肠癌术后辅助化疗临床疗效的影响因素。随访18个月,有效组患者中疾病进展患者24例(30.8%),疾病进展组与疾病未进展组患者在年龄、临床分期、AFR、FPR、NLR、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方面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结直肠癌患者血常规炎症指标的变化及胆囊息肉的发生情况,探讨炎症指标、胆囊息肉与结直肠癌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回顾了结直肠癌患者145例和肠镜无异常的健康人群186例,对两组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血常规的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 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to-lymphocyte ratio, PLR)、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monocyte-to-lymphocyte ratio, MLR)、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 inflammation index, SII)及胆囊疾患(胆囊切除术后状态、胆囊息肉、胆囊结石)情况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结果:结直肠癌组的血常规炎症指标高于对照组,高水平的NLR、SII及胆囊息肉、胆囊结石存在是结直肠癌发生的重要因素,而与胆囊切除术后状态无关。结直肠癌组的胆囊息肉数量相对更多,且其直径更大;结肠癌组胆囊息肉较直肠癌组多发。结论:炎症指标、胆囊息肉与结直肠癌存在相关性,胆囊息肉联合SII对筛查结直肠癌高风险人群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cN0期(术前影像学诊断)胃癌患者术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to-lymphocyte ratio,PLR)和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与白蛋白比值(C-reac?tive protein-to-albumin ratio,CAR)等系统性炎症反应指标与患者术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并建立指数预测模型。  方法  回顾性分析四川省肿瘤医院2019年1月至12月行根治性手术切除的cN0期胃癌患者206例,按照术后病理诊断分为淋巴结转移组(grouppN+)和无淋巴结转移组(group pN0),同时选取20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比较炎症反应指标之间的差异,以及NLR、PLR、CAR与淋巴结转移数、转移率、淋巴结状态等之间的关系,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cN0期胃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果  pN+组胃癌患者术前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CRP、PLR、NLR、CAR、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antigen,CEA)明显高于pN0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而pN0组与健康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淋巴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和白蛋白水平的组间差异无统计意义(均P> 0.05)。术前高NLR组、高PLR组和高CAR组患者的淋巴结分期构成及淋巴结转移数量分别低于术前低NLR组、低PLR组和低CAR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大小、浸润深度、NLR和CAR是术前诊断为cN0期胃癌患者术后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358、8.174、3.049和2.254。术前诊断cN0期胃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指数预测模型表达式为h(t)=h0exp(1.358X1+8.174X2+3.049X3+2.254X4)。  结论  术前高PLR、NLR和CAR水平与患者淋巴结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数量密切相关,术前高NLR和CAR水平是cN0期胃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直肠癌肺转移患者的一般临床特征,分析患者术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和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 to lymphocyte ratio,PLR)对直肠癌肺转移患者预后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1...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前患者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例(CAR)对早期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5月 至2018年5月在海南省肿瘤医院接受胃癌根治术的Ⅱ~Ⅲ期患者共160例。根据随访2年内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n=26)和无 复发组(n=134)。比较复发组患者和无复发组患者的病历资料和相关血液学指标;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标(systemic immune-inflammatory index,SII)、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血小板-淋巴结细胞比(platelet-lymphocyte ratio,PLR)及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C-reactive protein-albumin ratio,CAR)对预测早期复发的效能。结果两组患者病例资料 比较,复发组的肿瘤大小(t =-2.326,P =0.021)、淋巴脉管侵袭率(χ2=6.674,P =0.010)及淋巴结转移(χ2=6.17.617,P <0.001)显著 高于无复发组。但两组患者的年龄、体质指数(BMI)、性别、手术方式、消化道重建方式和病理类型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术前血液学指标比较,复发组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标SII(t =-2.951,P =0.004)、NLR(t =-2.245,P =0.026)、PLR(t= -2.885,P =0.004)和CAR(t =-3.960,P <0.001)均显著高于无复发组。CAR预测术后早期复发的AUC为0.719(95%CI: 0.620~ 0.817),当CAR临界值设为0.142时,特异度为0.690,灵敏度0.962。结论胃癌患者术前CAR能够有效地预测胃癌根治术后 早期复发的风险。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术前白蛋白?胆红素(ALBI)分级和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对乙型病毒肝炎(HBV)相关肝细胞癌(HCC)患者肝移植预后的影响.方法 收集2007年1月至2018年12月接受肝移植术的41例HBV相关HC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1周内的白蛋白和胆红素计算ALBI,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计数的比...  相似文献   

12.
背景与目的:越来越多的证据提示炎症在肿瘤的发展演进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术前外周血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ymphocyte-to-monocyte ratio,LMR)和白蛋白被证明是各种肿瘤的独立预后因素。探讨LMR和白蛋白在传统临床预后预测模型的基础上对肾透明细胞癌(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ccRCC)预后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2015年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RCC根治术或肾部分切除的147例ccRCC患者的临床资料。外周血LMR和白蛋白于术前1周收集,LMR采用中位数3.42,白蛋白用40 g/L作为截点。采用单因素分析和COX回归模型,分析LMR和白蛋白及其他临床因素与患者预后的关系。将LMR和白蛋白结合传统预测指标TNM分期及Fuhrman分级进行分析。采用C指数预测LMR和白蛋白对RCC预后的准确性;同时,采用LMR、白蛋白、TNM分期和Fuhrman分级构建列线图,预测患者的生存率。结果:术前低LMR和低白蛋白是患者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1和P<0.001)。低LMR与高Fuhrman分级(P=0.006)和肿瘤坏死(P=0.039)密切相关;低白蛋白与高Fuhrman分级(P<0.001)和高Mayo临床分期、大小、分级和坏死(stage, size, grade and necrosis,SSIGN)分数(P=0.001)有关。单因素分析提示LMR、白蛋白、TNM分期、Fuhrman分级、肿瘤大小、肿瘤坏死与OS相关;COX回归模型提示LMR和白蛋白是OS的独立预后因素(HR=0.370,95% CI:0.145~0.942,P=0.037;HR=0.325,95% CI:0.136~0.775,P=0.011)。将LMR和白蛋白结合传统预测指标TNM分期及Fuhrman分级进行分析后,C指数上升;列线图构建结果发现可以预测RCC患者术后3和5年的生存率。结论:术前外周血LMR和白蛋白是ccRCC患者术后的独立预后因素,将其纳入常规的临床病理学参数中,可以提高ccRCC患者术后预后评估的精准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胰腺癌患者放疗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的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的比值(platelet to lymphocyte ratio,PLR)、预后营养指数(prognostic nutritional index,PNI)及糖类抗原19-9(carbohydrate antigen 19-9,CA19-9)与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关系。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2013年3月空军总医院61例经病理确诊为胰腺腺癌的患者临床资料,并通过电子病历查询患者治疗前检验结果,通过电子病历记录或电话随访获得患者OS。采用Ka? plan-Meier方法构建生存曲线,组间差异比较用Log-rank检验,单因素及多因素的分析运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  结果  利用log-rank检验及单因素回归分析,提示NLR、PLR、CA19-9增高、PNI降低、TNM分期晚,患者生存期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NLR(P=0.029,OR 2.344,95%CI:1.090~5.041);PNI(P=0.026,OR 0.477,95%CI:0.248~0.917)是胰腺癌患者OS的独立影响因素。  结论  NLR、PLR、PNI等是评价胰腺癌患者预后较为简单、有效的可靠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白蛋白与纤维蛋白原比值(albumin to fibrinogen ratio,AFR)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总生存期的关系。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2年4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乳腺中心收治的23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血液及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患者术前临床资料,计算AFR,Kaplan-Meier法及Cox比例回归风险模型进行生存分析,采用二分类方式,分为AFR<13.1与AFR≥13.1两组,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其与患者的生存关系,并建立预后模型。结果AFR≥13.1时患者生存率降低,AFR是改善总生存期(OS)的独立预后因素,将多因素分析里P<0.05的变量,即将AFR、白细胞(WBC)、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TNM分期、核分级、p53及脉管瘤栓7个指标建立OS预测模型,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面积为0.882。结论AFR低表达是改善乳腺癌OS的独立预后因素,AFR、WBC、ER或PR、TNM、核分级、p53及脉管瘤栓7个指标建立OS预测模型,具有很好预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生存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甲状腺癌是内分泌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其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呈上升趋势,虽然总体治愈率高,但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也较常见,另有部分患者因肿瘤组织分化低,疾病进展较快而死亡。免疫反应和炎症反应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外周血中某些炎性细胞的数目及其比值是恶性肿瘤的重要预后因子,如血小板、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等。本文就外周血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II)、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MR)及C反应蛋白(CRP)在甲状腺癌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旨在为甲状腺癌的综合诊疗提供更全面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术前炎症指标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炎症指数(SII)及肿瘤标志物CEA、CA19-9、CA72-4单独及联合检测与胃癌(GC)临床分期的关系,并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收集2019年1月—2022年5月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普外科收治的192例胃癌患者临床资料。检测早期胃癌组和进展期胃癌组术前NLR、SII、白蛋白及血清CEA、CA19-9、CA72-4水平,分析两组数据之间的差异,再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各检测指标的截断值并绘制Logistic回归模型的列线图来评价炎症指标和肿瘤标记物单独及联合检测对术前胃癌分期的诊断价值。结果:进展期胃癌组术前NLR、SII、CEA、CA19-9、CA72-4水平均高于早期胃癌组(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NLR、SII、CEA、CA19-9、CA72-4单独检测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17、0.792、0.722、0.624、0.761,最佳截断值分别为2.09、366.73、2.18、7.44、3.63。各指标联合检测的AUC为0.944,敏感度为89.3%,特异度为89.2%...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治疗前白蛋白与纤维蛋白原比值(albumin-to-fibrinogen ratio,AFR)在根治性放化疗宫颈癌患者预后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四川省肿瘤医院行根治性放化疗的241名宫颈鳞癌患者的资料,评估AFR在不同FIGO分期和生存状态组别的差异,根据受试者ROC曲线确定AFR最佳截断值,根据最佳截断值将患者分为高AFR组和低AFR组,比较两组间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和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结果:AFR的水平在不同的FIGO分期存在显著差异,其水平随FIGO分期的增加而下降。高AFR组患者具有更长的PFS和OS(P <0.05)。在单个指标OS诊断ROC曲线中,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to-lymphocyte ratio,PLR)的AUC最大,为0.894。单个指标PFS诊断ROC曲线中,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的AUC最大,为0.867,AFR的AUC分别为0.78...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外周血炎症-营养参数对卵巢癌患者的预后价值,并开发一个基于炎症-营养参数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列线图模型,测试其在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期间于南京市溧水区人民医院(n=56)和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n=150)接受手术治疗的206例卵巢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临床资料和外周血参数进行回顾性分析。使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比较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计数比(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计数比(PLR)、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计数比(LMR)、预后营养指数(PNI)、血清总胆固醇与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比(TCLR)及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CAR)对卵巢癌患者总生存(OS)期的预测价值。通过单、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筛选卵巢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并构建列线图模型。采用Harrell一致性指数(C-index)和校准曲线评价模型的预测性能。结果 PNI与CAR的最佳截止点为47.8和0.08,其AUC值分别为0.803(95%CI=0.736~0.870)和0.749 (95%CI=0.673~0.824)。在单因素分析中,共有8个变量可能影响卵巢癌患者OS,...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血肌酐(Cr)与胱氨酸抑素C (CysC)比值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肌肉减少症的预测价值。方法 本研究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于南通大学附属海门医院初诊并接受化疗的134例晚期NSCLC患者,通过计算机断层扫描测量第三腰椎旁肌肉质量指数(SMI)和双握力检测定义肌肉减少症。使用Pearson相关系数评估血清Cr/CysC比值与不同营养参数的线性关系,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用于评估其对肌肉减少症的预测价值。结果 共有46例(34.3%)NSCLC患者被诊断为肌肉减少症,包括男性35例(33.0%),女性11例(39.3%)。血清Cr/CysC比值与血清白蛋白(r=0.186, P=0.032)、SMI值(r=0.288, P=0.020)及握力(r=0.362, P<0.001)呈明显正相关。ROC曲线展示血清Cr/CysC比值预测肌肉减少症的最佳截止点为0.872,AUC值为0.744 (95%CI=0.660~0.829),灵敏度与特异度分别为84.8%和61.4%。血清Cr/CysC比值(OR=0.005, 95%CI=0...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术前外周血中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血小板的相互比值与结直肠癌预后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延边大学附属医院行结直肠癌根治性手术的417例患者的临床、病理学资料,分析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血小板与结直肠癌预后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与TNM分期、T分期、N分期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M分期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LR≤1.57组和NLR1.57组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77.14%、20.78%,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和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 to lymphocyteratio ratio,PLR)与TNM分期、T分期、N分期、M分期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NLR可有效评估结直肠癌预后,为结直肠癌患者及临床治疗提供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