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斌  王凡  吴红金 《中医杂志》2003,44(10):773-774
目的:观察21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患者舌象变化,探讨SARS证候演变规律。方法:应用柯达(Easy Share LS系列)400万像素数码相机,拍摄患者舌象,观察其动态变化;对21例确诊为SARS患者的舌象进行分析,观察10种主要临床症状;对21例SARS患者进行冠状病毒核酸及抗体检测;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舌象及证候演变符合温病在卫、气、营(血)不同病理阶段的规律。结论:研究探讨舌象在SARS中的变化规律,对于阐明该病的病因病机及指导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SARS证治探讨     
在与SARS做斗争的一个多月时间里,我们通过对SARS病例的中医证候系统观察(包括用数码相机动态拍摄患者舌象变化)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对SARS中医病因病机及证候演变规律、在中医温病学理论指导下辨证施治、以及中医药对改善SARS患者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缩短病程的作用有了较深刻体会,以下就SARS证治的有关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3.
178例SARS恢复期患者中医证候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SARS恢复期患者中医证候特点以指导临床辨证.方法在小汤山SARS定点医院观察总结了178例SARS恢复期患者中医证候.并进行归纳、总结出恢复期证候特点以指导临床辨证.结果 SARS恢复期患者中医辨证属肺脾气虚,夹湿夹热.舌脉体现为气虚湿阻,夹热夹瘀.恢复期患者以肺脾气虚、余邪未尽,夹湿夹热为病机特征.主症表现为乏力、咳嗽、气短、汗出、食欲不振、尿黄、口渴不欲饮,部分患者伴有低热.舌象以淡黯舌、黯红舌,白腻苔、黄腻苔多见.结论热毒、湿浊是SARS的主要发病因素.从症状舌脉观察,伤阴症状不典型,而气虚症状多见.气虚运化无力,湿热瘀滞,故舌象可见瘀点瘀斑,提示瘀也是恢复期的重要病理因素.故恢复期治疗一方面益气扶正,一方面注意余邪未尽,湿热瘀滞,治当清热利湿、活血化瘀,有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并防止病情反复.  相似文献   

4.
从传统辨证方法入手探讨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辨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保延  翁维良  李鲲  倪青 《中医杂志》2004,45(12):886-888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属中医温疫病范畴,其传染性强、发病快、变化多,与以往一般温病,如风温、春温不同,与过去的伤寒也不同.有必要对SARS辨证方法进行探讨,从辨证的科学思维出发,研究建立SARS的辨证模式.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都是用以分析温病病理变化,确定病变部位,揣度病势轻重,认知病情轻重和归纳证候类型的方法.两者在很大程度上有共通之处,临床把两者有机结合,结合六经辨证,才能全面指导温病的辨证论治.根据SARS临床表现确定中医"证素",结合病因病机及传统六经辨证、卫气营血及三焦辨证,可归纳SARS的分期及证候演变规律.  相似文献   

5.
分析三种新发疫病: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甲型H1N1流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舌象特征,发现SARS与甲型H1N1流感舌色特征均以红舌为主,SARS病程后期多见绛舌、青紫舌,甲型H1N1流感初期多见舌尖红,危重型则多见青紫舌、胖大舌,COVID-19舌色则以淡红舌为主,重型多见青紫舌。在舌苔方面,SARS、甲型H1N1流感及COVID-19舌苔均多见腻苔特征,但SARS、甲型H1N1流感病程初期尚多见薄白苔、薄黄苔、薄腻苔,而COVID-19病程初期舌苔即以白厚苔、厚腻苔为主。不同的舌象表现反映了不同的病因病机,同时舌象的阶段性变化也体现了温病过程中卫气营血的传变规律。三者都有不同程度的腻苔表现,且患者多有胖大舌或齿痕舌,说明平素脾虚湿盛之人更易感受疫邪,对疫病临床辨证论治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SARS患者舌象与X线胸片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SARS属于中医“温病”范畴 ,而舌诊是温病诊断中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为进一步了解临床SARS患者舌象特点与X线胸片之间的关系 ,现仅我院收治 92例SARS患者的舌诊临床特征总结如下。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 92例均为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自 2 0 0 3年 5月 6日— 6月 2 7日收治的SARS患者 ,参照卫生部《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临床诊断标准》(试行 )进行确诊。男 45例 ,女 47例 ;年龄 7~ 82岁 ,平均 ( 3 7 7± 15 9)岁。其中伴有糖尿病 5例 ,冠心病 4例 ,高血压 4例 ,贫血 3例 ,慢性支气管炎 3例 ,脑血管病 2例。2观察方法采用前瞻性的标准…  相似文献   

7.
脾虚舌象组织化学观察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我们在探讨中医脾虚基础理论的课题中,用组织化学的方法观察脾虚活检舌象,借以发现该证舌象组织化学的变化与其它证候之舌象的异同关系,并从中找出其规律性的物质基础等。今把我们的观察方法、观察结果报道如下,敬请同道们批评指正。一、材料与方法根据临床辨证,选择有脾虚证、杂病及健康人之活体舌象,各为一组,共分三组,进行  相似文献   

8.
中医舌诊已有悠久历史,近年来国内外运用现代科学方法对舌诊进行了研究。在温病中,舌象的变化具有一定规律性,它对疾病的预后判定和用药的指导具有一定的价值。为了探索温病舌象变化的规律,我院在1981年1~4月间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122例的舌象进行了观察,现将结果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9.
舌诊是望诊中的重要部分。叶天士在《温热论》中有关舌诊的论述颇多,提出营分证主要舌象为绛舌,绛舌是诊断温病病邪深浅和病情轻重的一个重要指征。从营分证的辨证、绛舌兼苔、色泽荣枯及津液润燥、形态等几方面来说明营分证中所见不同舌象及其辨治,在温病临床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实验应用<舌象量级识别记录表>,对521例慢性胃炎病、心血管病、肿瘤病、中风病等不同疾病进行临床舌象的观察,并对其中166例慢性胃炎患者进行辨证分型,结合证型进行舌象分布特征分析.结果显示:慢性胃炎病、心血管病、肿瘤病、中风病等不同疾病的舌象特征不同,慢性胃炎病不同辨证分型的舌象特征具有一定的规律.实验建立的舌象资料数据库,为舌象计算机诊断的深入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2003年春夏之际在我国部分地区发生的SARS,符合疫病流行的特点,"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症状相似",属于中医"疫疠"范畴.笔者在临床中观察了60例SARS病人的症状以及舌象变化情况,其中单纯西药组30例,中西医结合治疗组30例.单纯西药组仅以西药综合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根据中医分期辨证原则加用中药治疗,以清肺解毒、祛湿通络为总治疗原则.对于舌象和症状分析时,将两组病人综合起来,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舌象的观察在中医四诊中有着重要地位,尤其在心脏疾病中,对于判断疾病的病因病机、辨证施治、预后转归均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我们从1993年10月以来,运用自制中药颗粒剂——强心冲剂治疗观察了134例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并系统观察了治疗前后的舌象变化,现将具体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胃部疾病的舌象观察——303例胃镜检查资料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舌诊是祖国医学望诊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医辨证施治的客观依据之一.近年来运用现代科学知识和方法研究中医舌诊的资料日益增多,从组织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以及临床等各种不同的角度来观察舌象的变化与疾病的内在联系,已经初步摸到一些规律.国内内窥镜检查开展以来,有人对慢性胃炎与溃疡病进行了舌苔方面的观察,认为有临床指导意义.我们自1978年10月至1979年4月期间,对305例胃镜检查患者的舌象进行了较全面的观察.其中两例胃镜观察及胃粘膜活组织检查均属正常,未计在内.  相似文献   

14.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属中医温疫病范畴,其传染性强、发病快、变化多,与以往一般温病,如风温、春温不同,与过去的伤寒也不同。有必要对SARS辨证方法进行探讨,从辨证的科学思维出发.研究建立SARS的辨证模式。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都是用以分析温病病理变化,确定病变部位,揣度病势轻重,认知病情轻重和归纳证候类型的方法。两者在很大程度上有共通之处,临床把两者有机结合,结合六经辨证,才能全面指导温病的辨证论治。根据SARS临床表现确定中医“证素”,结合病因病机及传统六经辨证、卫气营血及三焦辨证,可归纳SARS的分期及证候演变规律。  相似文献   

15.
笔者通过参加赴我市传染病医院的援外医疗队,亲自参与了对SARS患者的治疗,对SARS病的中医辨证治疗有了一些体会。通过复习温病学的典籍,我们认为,SARS可以隶属于中医“温病”、“疫疠”、“瘟疫”、“疫邪”等范畴。它有温病的共同特点“无问老幼,皆相染易。”从特异的致病因素  相似文献   

16.
王孟英在舌诊方面深有造诣,发挥了前人的舌诊经验;在温病诊断过程中,详辨舌象,常将其作为辨证关键;重视舌诊,又不拘于舌诊,强调四诊合参;对于真假错杂的病证,临证能够对四诊资料灵活取舍。王孟英的舌诊特色和经验研究,对今天的临床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正>急性心肌梗死(AMI)属于中医"卒心痛"范畴。舌诊是祖国医学辨证的客观依据之一,舌象的变化能较客观地反映病情,对判断疾病转归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临床实践中,我们注意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舌象有明显的变化特点。因此,我们进行了较细致的动态观察,期望通过分析舌象变化的规律与病情变化,探索其对诊断、治疗和预后的临床意义。现将观察结果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自2011年12月至2014年5月选择  相似文献   

18.
舌象变化的观察是中医望诊中独具特色的检查疾病的重要方法。由于它将舌视为“外露之内脏”,因此内脏有病变时,便可从舌象上反映出来。在临床上,为了提高应用辨证疾病中的作用,从1986年起,我们应用舌象辨证规律,对32例急性胰腺炎类型的转换变化采取了探索性的辨证施护,效果满意,现归纳如下。1 临床资料 32例中,男性22例,女性10例;年龄37~79岁。急性水肿性胰腺炎14例,出血性胰腺炎12例,出血坏  相似文献   

19.
小鼠舌象的显微拍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舌诊是中医辨证的重要依据,舌象承载着丰富的辨证信息。因此,实现小鼠舌象的标准观察与分析,是小鼠四诊客观化的一项重要工作。为此,我们探索并初步建立了小鼠麻醉状态下舌象的显微采集和计算机图像红色色素提取,特予以介绍。  相似文献   

20.
李芬芬 《光明中医》2010,25(7):1305-1305
观察舌象是中医诊断的传统经验和特色,是审证求因,辨证论治的可靠依据。所以脏腑的病变可以通过舌象反映出来。为了发挥祖国医学舌诊在临床护理辨证疾病中应用,我们采用舌象变化对266例急性阑尾炎的病例类型演变进行了辨证施护收到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