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目前,国内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共存,三种医学模式的共同目标都是为人类健康服务。虽然三种医学模式共存,但是中西医之争已经百年。这百年来,在人类医疗活动中,中医的所占份额逐渐缩小,西医所占比例逐渐加大,中西医结合在中西医相争的环境中出现。那么,这三种医学模式到底哪种更适合为人类健康服务?中西医能否结合?怎样结合?要回答这些问题,必须对中医、西医的哲学观、方法论、药物理论等进行思考,对目前中西医结合的现状重新审视。  相似文献   

2.
中医和西医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医学理论体系,但提高临床疗效、阐明生命活动本质、为全民健康服务是共同点,也是中西医结合的基础.中西医结合医学定义为"综合运用中医学和现代医药学的理论与方法,以及在中西医结合研究中不断创造的中西医结合理论与方法,研究人体结构与功能、人体与环境(自然与社会)关系等,探索并解决人类健康、疾病及生命问题的一门医学".  相似文献   

3.
中西医结合是在发展中医、发展西医基础上的结合,是在两个医学前进中的结合,提高中的结合,它不会代替或影响中医和西医,只会促进中医和西医的发展.在现阶段,中医、西医和中西医结合可以有各自的任务和目标,都是为人民健康服务.  相似文献   

4.
目前,国内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共存,三种医学模式的共同目标都是为人类健康服务。虽然三种医学模式共存,但是中西医之争已经百年。这百年来,在人类医疗活动中,中医的所占份额逐渐缩小,西医所占比例逐渐加大,中西医结合在中西医相争的环境中出现。那么,这三种医学模式到底哪种更适合为人类健康服务?中西医能否结合?怎样结合?要回答这些问题,必须对中医、西医的哲学观、方法论、药物理论等进行思考,对目前中西医结合的现状重新审视。1中医理论1·1中医的哲学观中医产生于原始社会,《黄帝内经》的出现标志着中医理论基本形成。《黄帝内经》的哲学观代表了中医的哲学观。其中《素问·生气通天论》:“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天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领域存在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三种医学形式。三种医学形式都占有一定比率,现在国家越来越重视中医、重视中西医结合的发展。但是我们需要怎样去看待中西医,促进中西医结合的发展,笔者试图从哲学方面加以阐述。主要内容如下:(1)从发展的观点看中、西医;(2)从联系的观点看中、西医;(3)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看中、西医;(4)从唯物辩证法的观点看中、西医;(5)中西医结合是医学发展的必由之路;(6)应从科学理论评价的高度评价中医,为中西医结合扫除障碍。  相似文献   

6.
中西医结合是一门研究中医和西医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思维方式、对象内容、观察方法,比较二者的异同点,吸取二者之长,融汇贯通,创建医学理论新体系,服务于人类健康和疾病防治的整体医学。简称为中西医结合医学。说明: 1.中医属于传统医学,西医为现代医学,由于产生的时代不同各有优缺点。思维方式,中医为形象思维,而西医为逻辑思维;研究的内容,中医为阴阳、五行、藏象、气血、经络等,而西医为解剖、生理、病理等结构、功能及病理变化;观察方法,中医为直接领悟、取类比象,西医为实验分析法。 2.中西医二者在人体结构与功…  相似文献   

7.
论中西医结合研究对中、西医学术思想的推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论中西医结合研究对中、西医学术思想的推动沈自尹中医和西医在我国同时并存,是我国医学的特点,而西医学习中医、中医学习西医共同进行中西医结合的研究更是我国的一大创举。三十多年的努力展示了累累的科研成果,引起了世界的瞩目。中西医结合是在中、西两种医学发展中...  相似文献   

8.
《中医临床研究》2014,(3):I0002-I0002
编辑寄语从疗效入手,发挥中西医优势,为临床医疗服务。95岁高龄的国医大师邓铁涛讲:中国医学要超越世界,关键在西医学习中医,实践中医,弘扬中医,中医药学与新技术革命相结合,创造中国新医学。西医学习中医,其学术内涵关键是中医药学与新技术革命相结合,从而在理论层面和临床层面为中医现代化服务。西医学习中医,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一方面要求在中西医结合自身的专业人才培养中,强化对中医基本理  相似文献   

9.
中西医结合研究工作是从我国既有中医又有西医的实际出发,服务于保护人民健康这一宗旨,而逐步发展起来的。鉴于中医学、西医学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学术体系,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因.此,中西医结合研究是探索两者取长补短的科学途径和方法,以达到既源于中医而又高于中医,既源于西医而又高于西医的治病效果。  相似文献   

10.
正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主办的第五次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定于2017年12月7—10日在中国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召开,本次大会主题是"弘扬结合医学成果,服务人类健康"。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是一次凝聚中西医学结合智慧的最高学术盛典,每五年举办一次,得到中国政府的有力支持和世界各国结合医学工作者的高度赞誉。中西医结合医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医学模式,是联系中医西医的桥梁与纽带,经历了一个甲子的发展与  相似文献   

11.
拉蒙 《天津中医药》2015,32(9):571-573
由于中医学在基本观点和规定等方面与西医学截然不同,因此西医学认为中医学不能提供各种参数或变量,从而怀疑中医的疗效及其诊治方法。然而经过多年的实践,中医学不仅获得的应有的重视,而且由于其在医学和科学领域的发展,通过各种科学证据证实了中医学是有别于西医学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将阐述中医药学术认可的国际化重要性,中医学将不再只是西医学的附属品,中医学和西医学相结合的现代结合医学将成为主要的发展趋势,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人从事结合医学的研究与实践。  相似文献   

12.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胜功  周玉中 《河北中医》2000,22(7):537-538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效果。方法 将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慢性胃炎患者130例分为2组。对照组60例用胶态次枸楷酸铋、甲硝唑、四环素治疗,治疗组70例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辨证分型治疗。结果 治疗组显效50例,有效17例,总有效率95.7%,对照组显效、有效、总有效率分别为28例、26例、90%。2组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但显效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中西医结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药新药的筛选方法方法建立现代中药新药筛选系统,利用OLIGo芯片技术,建立动物模型、基因表达差异谱数据库、高速计算机和处方模拟软件,对整体动物药效学试验验证,达到对中药新药有效性的检测。结果新药筛选系统可使中药的理论和作用机制明确,使使中药从根本上实现现代化、国际化。结论新药筛选系统是一个中药研究的有效方法,为中药现代化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14.
中医学中蕴含丰富"全科"思想,集中体现在大医精诚的医德观、天人合参的整体观、阴平阳秘的健康观、内外相因的疾病观、辨证论治的诊疗观、未病先防的预防观、形神并调的养生观、针药并用的医技观等,这些观念涵盖了现代全科医学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突出"以人为中心"的医学观。当今中医的发展,需要传承更需要创新,文章旨在通过对中医学中全科医学观的探源,理清中医学之"全科"与现代全科医学之"全科"的联系与区别,为探索构建有中国特色的中医全科医学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文章在简要阐述现代中医对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病名、病因病机、中医分型的研究现状基础上,从现代中医治疗方面总结了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现代中医治疗研究进展。文章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综述:现代中医手法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中药治疗、中医针灸治疗、针刀治疗、拔罐、刮痧等其他综合治疗以及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文章以期为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现代中医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该文主要围绕“如何进一步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加强中医防治传染病的体制和能力建设,长远布局我国疫情防控战略”进行了探讨。在充分认识中医药防治疫病的丰厚历史积淀和亮点基础上,提出了以下建议:一是要加强中医临床诊疗技术创新,加快开发中医药临床诊疗技术装备,实现中医药标准化、规模化供给,进一步提高中医药重大疫情救治能力;二是要强化政策保障,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西医并重的突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科学、完整、中西医并重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法律和规章制度;三是要重视抗疫临床实践中中医药理论方面的总结,加强中医药抗疫人才队伍建设和防治能力建设。中西医结合,优势互补,应是人类防治传染病以及许多疾病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17.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保祥  李荫昆 《河北中医》2000,22(7):535-536
目的 保西医医结合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方法 对照组30例采用能量和剂加维生素C、病毒唑静脉滴注常规治疗,治疗组30例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强益心气养胃中药。2组均15日为1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疗效及心电图ST-T改变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显效、有效时间亦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从五个方面,即: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相结合、中成药与西药治疗相结合、中药局部治疗与西药联合治疗、应用现代医学理论指导中医组方用药、针灸与埋线疗法等论述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研究进展。指出:中西医结合可以在保持原有单纯西药疗效的基础上,提高溃疡愈合质量,减少西药副作用。  相似文献   

19.
探讨黄枫教授运用中药治疗骨伤科疾病的临床经验。以运用中药的药对及角药搭配治疗骨伤科的疾病为例,归纳总结黄枫教授运用中药治疗骨伤科疾病的特点。黄枫教授在治疗骨伤科疾病中,重视传统的传承,不忘创新;重视对药与角药这两种搭配形式的应用,强调标本兼顾、辨证论治;善用岭南本土中药材;临床疗效显著。学习其经验,有助于指导中医骨伤科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20.
转化医学核心是指从实验室到病床,再到实验室。将这一国际医学领域新概念引入中医学,对其现代化发展将具有深远意义。中医学与转化医学结合模式可建立在整体观、辨证论治的基础上,从系统生物学和个体化医学的角度打开研究思路,鼓励多学科交叉,从而实现中医学的转化。笔者以多年来实践为例,以慢性筋骨病推广方案、中医理论与干细胞结合研究、中医临床与转化医学研究模式探索等几方面为切入点,阐述了转化医学在中医药中的应用,并展望了中医学与转化医学结合的未来将立足于"治未病",并将与西方医学殊途同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