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狼疮性肾炎患者白细胞介素-13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狼疮性肾炎(LN)患者血浆及肾组织白细胞介素-13(IL-13)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血浆IL-13水平,采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肾组织IL-13的表达。结果 LN患者血浆IL-13水平、肾小球及肾小管间质区IL-13表达较对照组和非LN肾脏病对照组增高,以Ⅳ型LN患者肾小球区IL-13表达最高,而不同病理类型的LN肾小管间质区IL-13表达无显著性差异。LN患者血浆及肾小管间质区IL-13表达与Ccr和血清C3呈负相关,与肾小管间质病变活动指数和肾小球病变活动指数呈正相关。结论 IL-13参与LN的分子病理机制,血浆及肾组织IL-13水平可能有助于判断狼疮活动程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狼疮性肾炎(LN)患者血液中血栓调节蛋白(TM)、血管内皮细胞粘附分子1(VCAM-1)和E选择素(E-selectin)表达情况,探讨内皮损伤生物标记物与肾脏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30例经肾活检证实为LN伴血管病变患者、30例LN不伴血管病变患者和25名健康志愿者,ELISA法检测血循环中可溶性TM、VCAM-1和E-selectin水平.结果:不伴血管病变组LN患者TM和VCAM-1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别,伴血管病变组患者TM和VCAM-1水平均显著高于不伴血管病变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伴血管病变患者的E-selectin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伴血管病变组患者TM与肌酐水平呈正相关(r=0.625,P<0.01).在伴血管病变LN患者中,合并血栓性微血管病变(TMA)患者TM水平明显高于不伴有TMA患者(P<0.01).结论:结合肾组织病理检查,检测循环中的TM和VCAM-1对评估LN患者肾脏血管病变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PPARγ在狼疮肾炎患者肾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观察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在狼疮肾炎(LN)不同病变类型肾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肾脏病理改变之间的关系,探讨PPARγ在LN发病机制中的可能作用。方法根据临床及肾活检病理诊断,选择LN不同病变类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Ⅱ型(6例),Ⅳ型(8例),Ⅴ型(7例)。以肾脏肿瘤切除术中远离肿瘤部位的正常肾组织(6例)为对照。光镜下观察并计数肾脏病变活动指数、间质病变指数;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各例肾组织PPARγ的表达进行检测,并对其与肾脏病变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LN患者肾组织。肾小管、肾小球及间质浸润细胞中PPARγ脚表达较正常对照组均显著上调,其中Ⅳ型LN肾组织肾小管、肾小球及间质浸润细胞PPARγ表达显著高于Ⅱ型、Ⅴ型;肾小球PPARγ染色阳性细胞数目与肾脏病理活动积分及间质病变指数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94;P<0.01)。结论PPARγ在LN肾组织肾小管、肾小球及间质浸润细胞高表达对于限制LN肾脏病变发展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defensin α1-3在不同病理类型狼疮肾炎(LN)肾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47例LN患者的肾活检的肾组织,包括世界卫生组织(WHO)Ⅱ型7例、Ⅲ型6例、Ⅳ型29例、Ⅴ型5例,以及11例泌尿外科手术切除的远离肿瘤的肾皮质区的肾组织作为正常对照,使用defensin α1-3单克隆抗体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定量分析defensin α1-3在各个病理类型LN肾组织及正常肾组织中的表达及分布,并分别与相应的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肾小球病变活动指数(GAI)和肾间质病变活动指数(TIAI)进行相关性的分析.结果各个病理类型LN肾组织及正常肾组织的肾小球、肾间质中均有defensin α1-3的表达,其中肾小球的defensin α 1-3的表达在Ⅱ、Ⅲ、Ⅳ型LN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肾间质中defensin α1-3表达在Ⅳ型LN组高于其他类型的各组及正常对照组.Ⅳ型LN组的肾小球区域的defensin α1-3的表达与Ⅳ型LN组的肾小球区域的PCNA阳性细胞数(r=0.785,P<0.05)、及GAI评分之间(r=0.749,P<0.05)呈正性线性相关.Ⅳ型LN组的肾间质的defensin α 1-3的表达与其TIAI之间呈正性线性相关(r=0.767,P<0.01).结论defensin α 1-3可能参与了Ⅳ型LN的发病.  相似文献   

5.
目的测定比较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尤其是不同病理类型狼疮肾炎(LN)患者]血浆中巨噬细胞衍生趋化因子(MDC)的水平,探讨其作为Th2型免疫反应标志物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SLE患者46例(其中经。肾活检确定病理分型的LN患者15例)以及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16例和正常对照16名血浆MDC含量。结果未经治疗的SLE患者与经治患者、RA患者和正常对照组血浆巾的MDC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LE患者血浆MDC水平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SLEDAI)呈正相关。LN患者血浆中MDC含量与其病理类型存在明显的联系:Ⅱ型和Ⅲ型LN组高于Ⅳ型组。结论MCD可能在估计SLE的活动度和判断LN的类型上具有一定意义。SLE疾病进程与血浆中MDC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肾活检病理及相关实验室检测结果,探讨狼疮肾炎(LN)病理评分与临床评分的相关性,试图依据临床评分系统预测和评估其肾脏病理活动性.同时比较2种临床评分系统.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59例肾活检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国际肾脏病协会/肾脏病理学会(ISN/RPS)2003 LN分型标准进行病理分型,并分别进行活动性指数(AI)、慢件指数(CI)和肾小管间质病变(TIL)评分,同时应用英国狼疮评估组2004(BILAG2004)和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2000(SLEDA12000)2种临床评分系统判断其临床疾病活动度,并与病理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①59例患者中,病理类型以弥漫性(Ⅳ型)最多,占44%.②LN患者Ⅱ、Ⅲ型及Ⅳ型的SLEDAI2000评分及BILAG2004评分均与其AI呈正相关(0相似文献   

7.
刘海娜  刁骋  郭韵  肖卫国 《山东医药》2007,47(32):34-35
目的探讨狼疮性肾炎(LN)患者血浆及肾组织巨噬细胞衍生趋化因子(MDC)的表达,进一步了解LN的分子病理机制。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免疫组化ABC技术检测15例LN患者血浆MDC水平及其在肾组织的表达、定位和分布。结果LN患者血浆MDC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LN患者肾小球及肾小管间质区MDC表达较对照组增高,肾小管间质区表达更为明显。结论MDC可能参与了LN分子病理机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狼疮性肾炎(LN)患者肾活检组织切片中肾小球IL-10 mRNA表达与临床病理的联系,及其在LN分子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20例病理证实的Ⅳ型LN患者,运用激光微分离系统分离其肾活检组织切片中的肾小球,提取总RNA,用荧光定量PCR检测IL-10 mRNA的表达。结果:12例患者的肾小球中检测到IL-10 mRNA表达。肾小球IL-10 CT比值与尿IL-10水平、血IgG水平和肾小球CD68平均计数呈显著正相关,与血C3水平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应用激光微分离技术精确获取肾小球检测基因表达,发现肾小球IL-l0 mRNA表达与Ⅳ型LN患者的免疫损伤表现及肾小球病理改变特点显著关联。肾小球原位IL-10 mRNA表达的检测为判断LN患者病情,指导治疗提供了新的组织学分子标志。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肾病患者足细胞病变的临床病理特征   总被引:26,自引:8,他引:26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小球足细胞病变,分析其与血糖控制、蛋白尿、肾功能及肾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之间的关系。方法:27例经肾穿刺活检明确诊断的2型糖尿病肾病。肾组织病理定量计数肾小球足细胞数。借助足细胞特定标志物WTl与肾小球基膜Ⅳ型胶原α3链(C—Ⅳα3)双套色荧光染色,用激光共聚焦荧光显微镜对肾小球足细胞进行准确的密度定量分析。结果:糖尿病肾病患者无论临床表现为微量白蛋白尿、蛋白尿(尿蛋白<3.5g/24h),还是大量蛋白尿(尿蛋白>3.5g/24h),均伴肾小球足细胞数目及密度的减少,其中以大量蛋白尿组最为显著,蛋白尿组次之,微量白蛋白尿组最轻。足细胞数目及其密度与尿蛋白量呈显著负相关(P<0.01)。足细胞数目的减少还与肾小球病理改变相关,表现为肾小球K—W结节病变者其足细胞数明显少于肾小球弥漫系膜增生性病变者(P<0.01)。此外,足细胞数减少严重者肾小球硬化以及血清肌酐水平升高的发生率均明显增高。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早期就表现出肾小球足细胞数目及其密度的减少,随着病变加重,这种变化愈发明显。足细胞病变不仅导致大量蛋白尿的发生,而且还与肾小球硬化和肾功能损伤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估肾小球微血栓(GMT)在狼疮肾炎(LN)中的发生率,并探讨针对某些凝血相关因子的抗体和抗磷脂抗体在LN患者GMT形成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连续收集124例LN患者肾活检组织标本和血浆,观察组织标本中GMT的发生率.并分成LN-GMT组和LN-non-GMT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疾病活动度、相关实验室检查指标和肾组织活动,慢性指数;测定患者的狼疮抗凝物(LA)、抗心磷脂抗体(ACL)、抗β2糖蛋白I(抗β2GP I)抗体、抗凝血酶抗体、抗纤溶酶抗体、抗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抗体和抗膜联蛋白AⅡ(Annexin A II)抗体.结果 GMT在LN中的发生率约为20.2%;LN-GMT组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肾组织病变活动指数、肾组织病变慢性指数、尿蛋白定量(24 h)、血清肌酐、血清尿素氮的水平和高血压的发生率都较LN-non-GMT组高(P<0.01);LN-GMT组LA、IgG型抗B2GP I抗体和抗凝血酶抗体阳性率均显著高于LN-non-GMT组(P<0.05);两组IgG型ACL抗体、抗纤溶酶抗体、抗t-PA抗体和抗Annexin A II抗体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抗体IgM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N中伴有GMT形成的患者肾脏病变重于无GMT者;LA、IgG型抗β2GP I抗体和抗凝血酶抗体与LN患者GMT形成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