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上颈椎损伤通常指C1-3 的损伤,常见的上颈椎损伤包括寰枕关节脱位、横韧带损伤、寰枢关节脱位、寰椎骨折、枢椎齿状突骨折、枢椎创伤性滑脱、侧块骨折、椎体骨折等,以及同时伴有上述骨折脱位的叠加损伤[1].由于上颈椎的解剖结构复杂, 且与多种重要的组织结构毗邻,如延髓和脊髓等,急性严重的上颈椎损伤如合并中枢神经损伤,通常是致命的.长期以来上颈椎损伤手术治疗一直被认为是脊柱外科的高难度、高风险领域.开展上颈椎损伤手术37例,经过手术前后的精心护理,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颈椎后路椎弓根及侧块螺钉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寰枢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08年7月~2011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寰枢椎骨折脱位患者22例,进行颈椎后路椎弓根及侧块螺钉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顺利,随访4~36个月,平均12.6个月.除1例患者失访外,其余21位患者均复位满意,术后1年16例患者的ASIA92评分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椎后路内固定治疗寰枢椎骨折脱位,操作安全、固定牢固,是一种可靠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诊颈椎损伤漏诊原因及如何避免。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颈椎损伤漏诊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36例,低位颈椎骨折并(或)脱位24例,寰椎骨折6例,寰枢椎脱位3例,枢椎骨折3例。结论伤情复杂、检查手段不完善、体检不仔细是颈椎损伤漏诊的常见原因。详细询问病史和体检、完善影像学检查及医生检诊制度可减少漏诊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寰枢椎脱位是一种较常见的上颈椎段损伤,占颈椎创伤的7%。儿童因骨骼发育尚未成熟,寰枢椎关节囊、韧带较松驰,容易在外力作用下脱位;或因病理原因导致自发性脱位。在治疗方法上,过去以保守治疗为主,但是对于经保守治疗失败的寰枢椎脱位的患儿,需行手术治疗。常见的手术方法包括枕寰枢椎后路固定与融合、枕颈固定与融合以及前路寰枢椎固定与融合等。  相似文献   

5.
难复性寰枢椎脱位的治疗是脊柱外科的一个难题,寰椎前脱位会形成齿状突或枢椎体对脊髓腹侧的压迫,表现为截瘫.对于患者的治疗,一般应先采用经口咽入路将寰枢关节松解、复位,再行后路内固定植骨融合[1-3],也可以在前路松解复位的同时行钢板固定[4].我院收治一例陈旧、难复性寰枢椎骨折脱位患者,因同时合并有下颌骨陈旧骨折,张口明显受限,难以经口咽入路松解寰枢关节.同时患者还合并枢椎椎体陈旧骨折,难以行枢椎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对于此患者,我们采用后路枢椎一侧半椎板切除减压,另一侧颈1-3半椎板间植骨融合,以寰椎椎弓根、第三颈椎弓侧块螺钉钉板系统做内固定,患者治疗成功,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刘海玲  张敏 《福州总医院学报》2005,12(6):389-389,385
寰枢椎骨折伴脱位常合并脊髓损伤,是最严重的颈部外伤之一。死亡率极高。传统的方法是颅骨牵引制动,12周后行头、颈、胸石膏外固定直至融合,但疗效差及继发性损伤等原因并发症多。如坠积性肺炎、深静脉栓塞等,主要原因为神经压迫持续存在,颈椎不稳。复位不完全等等。我科于2002年1月至2004年12月共收治21例寰枢椎骨折脱位伴不全瘫患者。现将寰枢椎骨折脱位伴不全瘫颈后路切开颈枕融合术前后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郑氏正骨手法治疗2例寰枢椎半脱位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郑氏正骨手法治疗2例寰枢椎半脱位患者。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2例寰枢椎半脱位患者均存在头晕、颈部不适等症状,颈椎X线张口位片均提示颈椎生理弯曲变直,颈椎退行性病变,寰枢关节间隙不对称。结合病史及检查结果考虑为寰枢椎半脱位引起的颈性眩晕,采用郑氏正骨手法(局部松解+手法复位)治疗后,患者眩晕及其他临床症状明显减轻,颈椎X线张口位片均提示寰枢关节间隙病变改善。结论 采用郑氏正骨手法治疗寰枢椎半脱位患者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寰枢椎上接颅骨的枕髁,下连3、4颈椎,它不仅有负重的作用,而且是头部旋转运动的主要关节[1],外力作用易发生脱位、骨折现象.其中以寰枢关节脱位、枢椎齿状突骨折,以及寰枢椎骨折后合并寰枢椎脱位较常见.随着多层螺旋CT的应用,其强大的后处理功能如多层面重建技术(MPR)能够精确的显示寰枢关节解剖细节,为颈部外伤辅助检查提供了更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结合临床采用侧块钉手术治疗齿突骨折并寰枢关节脱位,浅谈后路手术治疗寰枢椎不稳恢复脊柱稳定性的效果和体会.方法 总结1例采用侧块钉手术治疗齿突骨折并寰枢关节脱位病人的诊疗过程,简论上位颈椎的固定方法.结果 术后患者神经症状明显缓解,影像学复查显示寰枢椎稳定性良好.结论 采用侧块钉手术治疗齿突骨折并寰枢关节脱位能明显改善高位颈椎的稳定性,手术方法简化,固定确切,是现今该类疾病首选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0.
刘洪奎  刘祖德 《上海医学》1994,17(11):638-641
本组报告15例寰枢椎前脱位,以颈椎外伤及先天性发育畸形等原因所致,其中外伤性齿状突骨折伴寰枢椎脱位12例,齿状突发育畸形伴寰枢椎脱位3例,术前均行颅骨牵引复位后行寰椎后弓钢丝贯穿、寰枢椎固定加植骨术,13例获得解剖复位,随访时间平均10个月以上,X线片检查12例植骨已融合。  相似文献   

11.
汪昌柱 《实用全科医学》2007,5(2):173-174,F0003
目的探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在X线平片和CT片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时50例急性胸腰椎外伤患者的X线平片和CT表现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胸椎13例。腰椎35例,胸腰椎2例;外伤后全部拍摄X线正侧位片及CT平扫,其中7例行CT冠矢状位重建。结果50例急性脊柱外伤中X线平片清楚显示椎体骨折32例34个椎体为爆裂性骨折,CT清楚显示椎体骨折50例54个椎体骨折(48个椎体为爆裂性骨折),附件骨折13例,小关节脱位1例,见到骨折片突向椎管内22例,椎管内高密度血肿3例,脊髓或神经受压22例。结论X线平片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诊断有一定价值.CT在显示脊柱三柱结构、附件骨折、椎管狭窄、椎间盘突出、脊髓及神经根损伤等细节方面优于X线平片。  相似文献   

12.
颈椎前路手术钢板内固定适应证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手术钢板内固定的适应证。方法:10例单一颈椎间盘突出症(包括外伤性单一颈椎间盘突出),2例局限性后纵韧带骨化症(一个椎节范围),17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中的9例,8例无脱位的下颈椎骨折(包括4例爆裂型骨折)行前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2例节段性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17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中的8例,6例下颈椎骨折、脱位行前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并行带锁钢板内固定。结果:共计45例手术中38例平均随访7.6个月,植骨于术后12~16周骨性融合者36例(钢板固定者15例获随访,均骨性融合)。术后恢复之椎间高度未发生再丢失现象,颈椎生理曲度维持良好者29例。手术总有效率为94.7%(36/38),优良率为84.3%(32/38)。脊髓型颈椎病及OPLL JOA评分由术前的平均8.4分上升至术后的13.9分。结论: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节段性OPLL(2~3个节段)、不稳定的下颈椎椎体骨折(包括爆裂型骨折、半脱位、全脱位、韧带结构损伤)压迫脊髓者均宜行前路开槽减压、植骨及带锁钢板内固定;单一颈椎间盘突出(包括外伤性颈椎间盘突出),局限性OPLL(一个节段内),无脱位的下颈椎椎体骨折(压迫脊髓)可行颈前路单纯减压、植骨;若超过1个以上的椎体骨质切除较多时,宜加钢板内固定。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选择性上颈椎椎弓根内固定治疗外伤性上颈椎不稳定性骨折脱位的外科治疗方法及价值.方法对17例外伤性上颈椎不稳定性骨折脱位行选择性上颈椎椎弓根内固定治疗,其中C1、C2骨折伴旋转脱位4例,行C1、C2、C3椎椎弓根内固定治疗;Hangman骨折6例,按Levine—Edwards分型标准:Ⅱb型2例,Ⅲ型4例,6列均行C2、C3椎椎弓根内固定;Ⅱ型齿状突骨折伴C1不稳定5例,Jefferson骨折2例,行C1、C2椎弓根内固定及自体髂骨植骨.17例中,脊髓神经损伤9例,按Frankel分级:C级2例,D级7例.结果随访5月~3 a,平均2 a 3个月,1例残留颈部疼痛,半年后症状明显减轻,余16例颈痛症状完全消失;术后3~6个月骨折愈合,C2、C3获得骨性融合;颈部前屈活动受限2例;1例枕部皮肤疼痛,感觉过敏,经营养神经,高压氧治疗,2月后完全恢复;1例髂骨取骨区感染,占14.2%,经VSD引流,Ⅱ期缝合后治愈.神经损伤患者中1例C级恢复至D级,其余病例神经症状完全恢复,未出现脊髓神经症状加重、大血管损伤、脑脊液漏、植骨不融合和颈部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结论采用选择性的上颈椎椎弓根内固定治疗外伤性上颈椎不稳定性骨折脱位,必要时结合自体髂骨植骨,固定节段少,最大限度保留了颈椎的运动节段,骨折复位良好,固定牢固,神经功能改善良好,并发症发生率低,但应重视早期颈项肌功能锻炼及并发症的防治,以最大限度恢复颈椎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体位复位结合后路器械内固定对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37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术中采用体位复位结合后路器械内固定矫正整复的方法,观察术前术后椎体高度、骨折椎后凸角、椎管面积、神经功能ASIA损伤分级变化等指标。[结果]所有患者获得6-52个月随访,神经功能ASIA损伤分级:A级1例无恢复,B级3例恢复到C级1例,到D级2例,C级8例恢复到D级2例,到E级6例,D级13例均恢复到E级。[结论]体位复位结合后路器械撑开复位内固定间接减压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能够达到很好的骨折块复位、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后路AF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段爆裂型骨折脱位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采用AF后路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复位、固定+椎板切除减压+取髂骨植骨融合的手术方法治疗72例胸腰段爆裂型骨折脱位伴不同程度神经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平均随访4年8个月,无特殊并发症。椎体前缘平均高度由术前的60%提高到术后的95%,Cobb’S角由术前平均20°改善至术后平均3°,神经功能均有Ⅰ级以上恢复。结论AF椎弓根内固定手术系统治疗胸腰段骨折脱位,具有良好的复位、减压、三维矫形和短节段牢固内固定等特点,是一种理想而有效的临床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讨论X线诊断脊柱骨折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6例胸腰椎骨折的X线表现和临床资料.结果 X线显示椎体自然形态不同程度消失,骨质密度低,并见碎片向椎体周围膨出.附件骨折(椎弓根间距增宽或变窄)压迫椎管,继发椎管狭窄,小关节紊乱、脱位,椎间盘突出,脊髓受压.结论 良好的平片能显示脊柱结构,并对对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做出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7.
许胤  钟炯彪  谌思萍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26):135-136,139
目的 探讨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80例采用颈前路减压钛网植骨前路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的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患者进行回顾分析,并观察近期疗效.结果 80例患者术后随访5~35个月,平均11.5个月,手术固定节段均获得骨性融合,内固定无松动、断裂,术后MRI检查显示椎管容积扩大,颈髓受压缓解,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 早期诊断及手术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可以明显获得脊髓的功能恢复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X线片与CT扫描在胸腰段脊柱骨折诊断中的差异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诊断治疗的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入院后均进行X线检查及CT扫描检查,并以手术证实结果为标准,比较两个检查手段在胸腰段脊柱骨折诊断方面的影像学差异以及诊断符合率。结果 82例患者经手术病理证实共有103个椎体骨折,其中单个椎体骨折61例,多个椎体骨折21例,主要损伤部位为T12-L2;以手术证实结果为标准,X线片检查对胸腰段脊柱骨折分型的综合符合率为54.9%,而CT扫描检查为8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3种骨折类型的X线片、CT扫描影像学特征具有一定的差异;X线片检查对胸腰段脊柱骨折的诊断符合率为53.7%,而CT扫描检查为8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诊断胸腰段脊柱骨折的过程中,与X线片检查诊断相比较,CT扫描检查诊断的符合率更高,提供的信息更多更可靠,它具有更好的应用前景,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的疗效。方法:对25例胸腰椎骨折脱位采用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观察术后伤椎复位情况。结果:25例随访12个月~18个月,平均15个月,骨折均达到临床愈合。对比术前、术后l周伤椎前缘高度的比值、cobbs角均有显著差异(P<0.05):术后1周对比术后12个月伤椎前缘高度的比值、cobbs角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经伤椎椎弓根置钉内固定可提高复位质量,增强脊柱的稳定性,是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胸腰段椎体骨折脱位伴脊髓损伤的手术时机选择及疗效观察。方法:将本院收治的90例胸腰段椎体骨折脱位伴脊髓损伤患者根据接受手术治疗的时间分为两组,A组于伤后72 h内接受手术治疗,共54例;B组于伤后72 h后接受手术治疗,共36例。两组均采取经后路减压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治疗前后脊髓损伤Frankel分级、椎管容积、伤椎前缘高度、伤椎后缘高度、Cobb角变化情况。结果: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多于B组(P<0.01);两组患者术后椎管占位、伤椎高度、Cobb角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1),两组术后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术后脊髓损伤Frankel分级有明显改善(P<0.05),B组无明显改善(P>0.05)。结论:胸腰段椎体骨折脱位伴脊髓损伤患者早期行手术治疗可有效解除压迫,促进脊髓功能恢复,但也应考虑到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综合权衡利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