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内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及国产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CV RNA载量的检测结果,研究两种检测方法的灵敏度。方法采集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前28例、治疗4周29例及治疗结束时29例患者外周血标本,分别用内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COMBAS Taqman全自动分析系统)及国产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同一血清其HCVRNA定量值。结果内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最低检出下限是15IU/mL,抗病毒治疗前28例患者两种方法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病毒治疗4周时29例患者病毒载量经内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产生RVR的百分比是24.14%,而国产实时荧光定量PCR法产生RVR的百分比是检测79.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39,P<0.01);抗病毒治疗结束时29例患者HCVRNA载量经内标实时荧光PCR法检测阳性率为20.69%,而国产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阳性率为3.45%。结论内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较国产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CVRNA载量灵敏,能够提供更精确的数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在检测3种泌尿生殖道病原微生物(沙眼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淋病奈瑟菌(NG))中的应用。方法 512例门诊和住院疑似泌尿生殖道感染女性患者阴道宫颈分泌物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CT、NG、UU,同时用胶体金法检测CT,用培养法进行NG、UU检测。结果 512例疑似泌尿生殖道感染女性患者中,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和胶体金法检测CT的阳性率分别为10.1%和7.4%。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和培养法检测UU的阳性率分别为33.4%和23.9%。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和培养法检测NG的阳性率分别为8.7%和6.1%。阳性检出率为UU〉CT〉NG,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对CT、NG、UU的检出率高于胶体金法和培养法。结论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在敏感度、特异度及报告周期上均优于胶体金法和培养法,对STD诊断提供了重要依据,但无法提供药敏报告,可与常规检测方法互相补充。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实时荧光定量PCR在乙型肝炎病毒DNA定量检测中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我院收治的120例疑似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与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所有患者HBV-DNA含量进行检测。以试纸法检测结果为标准,比较实时荧光定量PCR、ELISA检测结果的一致性;比较实时荧光定量PCR、ELISA对慢性乙型肝炎的诊断效能;比较不同HBV感染状态下HBV-DNA含量的差异。结果:120例疑似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经试纸法检查确诊为慢性乙型肝炎107例。Kappa检验分析结果显示,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查结果与试纸法检查结果具有高度的一致性(Kappa值=0.897,P<0.05)。实时荧光定量PCR对慢性乙型肝炎的诊断灵敏度、特异性与准确率均高于ELISA(P<0.05)。大三阳HBV-DNA含量均高于小三阳与急慢性感染期(P<0.05);小三阳HBV-DNA含量与急慢性感染期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实时荧光定量PCR在慢性乙型肝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较高,不但能完成疾病的准确诊断,还能通过对...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荧光定量PCR技术在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FQ-PCR)、涂片法和培养法同时检测580例结核患者、疑似结核患者的痰、胸腹水、脑脊液标本,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荧光定量PCR检测阳性率要高于涂片法和培养法的阳性率,统计分析有显著性(P<0.01)。结论:应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结核杆菌,具有特异、灵敏、简便、快速的特点,可作为结核病诊断的常规方法。  相似文献   

5.
梁汉锦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0):420-421
目的比较两种检测支原体(UU)的方法。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法和UU培养法。对150例临床分泌物标本同时进行检测。结果荧光定量PCR检测阳性率50%,培养方法阳性率48%。二者比较PCR方法阳性率与培养法(P>0.05)相当。结论对UU的检测,荧光定量PCR检测法和培养法同样可取,荧光定量PCR在用药后检测更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妊娠晚期B型链球菌(GBS)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12月在某院产检的200例单胎初产妇,取阴道拭子,分别使用普通细菌培养法与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是否合并GBS,记录入组孕妇GBS携带情况、分析细菌培养法与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GBS阳性率,并比较GBS阳性与阴性者母婴妊娠结局。结果:200例孕妇GBS携带率为10.50%(21/200);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GBS阳性率明显高于细菌培养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BS阳性组孕妇不良妊娠结局总发生率、新生儿不良结局总发生率高于GBS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BS会增加孕妇与新生儿不良结局的发生,实时荧光定量PCR可快速准确筛查GBS,指导临床及时给予产妇干预措施,改善母婴结局。  相似文献   

7.
杜秀然  李幸彬  陈素丽  刘锐  李振生 《河北医药》2008,30(12):1894-1895
目的探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胸腔积液结核分枝杆菌DNA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8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和32例恶性胸腔积液标本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核分枝杆菌DNA。结果88例患者胸腔积液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阳性36例(40.91%),32例恶性胸腔积液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阳性1例(3.13%)。2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胸腔积液实时荧光PCR检测对结核性胸膜炎早期诊断有重要仍价值。  相似文献   

8.
SYBR Green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平台的建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建立SYBRGreen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平台。方法通过摸索SYBRGreen工作液的配制方法,经典PCR检测HBVDNA方法转为SYBRGreen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及建立大鼠TGF-bate1mRNA表达水平的SYBRGreen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结果SYBRGreenⅠ工作液,40×H2O溶液稳定性好,最佳反应浓度为1∶10000。HBVDNA的SYBRGreen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最佳的MgCl2反应浓度4.0mmol,引物浓度0.5μmol,81℃时收集荧光信号。定量分析用标准曲线斜率为-3.32,相关系数为-0.994,误差为0.016。大鼠TGF-bate1表达水平的SYBRGreen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TGF-bate1和Bate-actin的最佳MgCl2反应浓度均为3.5mmol,引物浓度前者为0.8μmol,后者为0.5μmol,在87℃时收集荧光信号。靶基因TGF-bate1mRNA的相对量用下述公式计算:(1+Etgf)Ct1/(1+Eact)Ct2。结论初步建成了可检测DNA和mRNA的SYBRGreen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快速培养法在诊断肺炎支原体导致的呼吸道感染中的作用。方法对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来院就诊的疑似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200例进行研究,留取咽拭子和血清,分别进行快速培养法、荧光定量PCR法和血清抗体法检验,并就快速培养法与其余两种不同的检测方法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快速培养法、荧光定量PCR法和血清抗体检验法检测阳性率分别为30.0%(60/200)、29.0%(58/200)和16.5%(33/200),快速培养法阳性率与荧光定量PCR法检测阳性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快速培养法检测阳性率与血清抗体法检测阳性率相比较,快速培养法检测阳性率显著高于血清抗体检测法,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培养法检测肺炎支原体的敏感性和灵敏性可与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结果相媲美,但装备技术要求和检测成本明显低于荧光定量PCR法,同时敏感性和灵敏性显著高于血清抗体检测法。快速培养法检测肺炎支原体不仅能有效满足临床需要,同时兼具有成本低的特点,因此这种方法具有较高的性价比,尤其适用于基层医院。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实时定量PCR法在肺结核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412例可疑肺结核患者送检痰液,分别应用痰涂片抗酸染色法、结核杆菌培养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痰涂片抗酸染色法、结核杆菌培养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对最终确诊的326例肺结核患者痰样本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4.23%、31.29%、78.22%。3种检测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时定量PCR法具有检出率高,敏感性高,特异性高等优点,在结核病实验室辅助诊断方面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应用TaqMan-MGB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快速检测青海省海西州鼠疫自然疫源地鼠疫菌耐链霉素基因,为今后该地区突发人间鼠疫的精准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分离培养海西地区1957—2009年间取自鼠疫患者、媒介昆虫及中间宿主的代表性鼠疫菌110株,提取其DNA,针对我国链霉素耐药基因rpsl基因设计引物P-F和P-R和TaqMan-MGB探针Probe1 [FAM]和Probe2[VIC],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进行耐药rpsl基因筛查。结果 110株被试菌株中FAM检测均为阳性(RFU峰值>2000);VIC阳性的为0株(RFU峰值<200)。阳性对照和空白对照成立。结论 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该地区未检测出耐链霉素菌株。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120例宫颈病患者HPV16mRNA表达进行检测分析,建立HPV16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学。方法搜集2006~2012年四川省人民医院城东病区医院病理科档案中的甲醛固定石蜡包埋组织共计120例,分为宫颈癌组、宫颈上皮内瘤变组及宫颈炎组,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三类标本中HPV16表达进行检测。结果与宫颈炎组比较,HPV16在宫颈癌组织和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中呈强烈表达(P<0.01)。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用于检测HPV16结果可靠,特异性强,为临床分析和判断宫颈癌变性质和时期建立了重要的方法学。  相似文献   

13.
袁媛  黄赫 《海峡药学》2016,(7):77-79
目的:建立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人乳头瘤病毒HPV 23分型的方法。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 PCR检测 HPV DNA。结果在60例检测患者中,有19例患者检测出HPV人乳头瘤病毒感染阳性。结论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人乳头瘤病毒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可以为宫颈癌的预防、发展监测、手术预后等提供重要的临床指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临床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核酸DNA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对80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痰、40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胸水进行结核杆菌DNA检测,同时涂片镜检与培养,并对3种方法检测的阳性率进行比较.结果 80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痰、40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胸水荧光定量PCR阳性率分别为56.2%、27.5%;涂片镜检阳性率分别为16.2%、0.0%;结核培养法阳性率分别为37.5%、2.5%.结论 荧光定量PCR技术较传统方法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尤其对涂片染色与结核培养阴性的结核病具有更大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了解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T细胞受体(TCR)基因重排情况,明确TCR基因重排在ALL患者微小残留病(MRD)检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构建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TCRVγI-Jγ基因重排技术,并定量分析36例ALL患者,观察治疗前、完全缓解后以及干细胞移植后等不同疾病状态下TCRVγI-Jγ基因重排情况。结果建立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的灵敏度为10-4水平。36例患者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结果为初治组为(7.38±6.65)×10-2水平,完全缓解(CR)组为(1.08±1.02)×10-2水平,造血干细胞移植术(HSCT)组为(5.65±3.89)×10-3水平。CR组和HSCT组TCRVγI-Jγ基因重排水平显著低于初治组(P<0.01),HSCT组MRD水平显著低于CR组(P<0.05)。6例HSCT后检测阳性病例中2例MRD水平<1×10-3,此2例获长期无病生存,另4例MRD水平较高患者1年内均出现复发。结论所建立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及特异;实时荧光定量检测缓解期ALL患者MRD对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3种方法比较,观察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在子宫内膜结核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08年10月至2011年6月到河北省胸科医院妇科就诊的120例患者,其中以病理确诊子宫内膜结核患者88例为病例组。另外以病理排除子宫内膜结核且无其他部位结核的患者32例为对照组。通过诊断性刮宫、宫腔镜采集标本,应用荧光定量PCR、抗酸染色、结核菌培养3种方法检测。结核菌培养应用新鲜组织,荧光定量PCR、抗酸染色、病理为石蜡切片。结果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灵敏度、特异度明显高于抗酸染色法,假阳性、假阴性率明显低于抗酸染色法,荧光定量PCR与结核分枝杆菌培养法比较所用时间明显缩短。结论荧光定量PCR检测需要时间短,且准确率高,操作简便,可作为诊断子宫内膜结核的一种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在临床输血安全领域研究的意义以及我国目前输血残留感染HBV风险,进一步提高临床输血安全性。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定量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阴性献血员血浆中乙型肝炎病毒(HBV)DNA。结果 11456份HBsAg献血员血浆中有41份(0.358%)HBVDNA阳性;对其中34份HBVDNA例阳性标本于3-6月后进行随访检测,有4例HBsAg呈阳性,4例HBVDNA仍为阳性。结论目前我国存在输血残留感染HBV的风险,ELISA技术和荧光定量PCR检测技术在输血领域对HBV检测存在技术互补性。HBVDNA检测可以缩短献血员感染HBV窗口期,提高临床输血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TaqMan MGB探针法实时荧光定量PCR快速检测支原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特异、敏感、快速检测支原体的TaqMan MGB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方法:针对支原体16S rRNA基因的保守区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建立支原体TaqMan MGB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检测方法,验证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和稳定性。对2008~2010年期间在北京采集的680份小型猪、小鼠、大鼠样本中的支原体进行检测,同时进行分离培养和常规PCR检测。结果:建立的TaqMan MGB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支原体的检测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对空肠弯曲菌、支气管鲍特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侵肺巴斯德氏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链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均无交叉反应,检测的灵敏度达9.2拷贝。标准曲线显示各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斜率为-3.328,TaqManMGB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效率为100%。对680份动物样本进行检测,结果TaqMan MGB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常规PCR均能检出77份支原体阳性样本,但分离培养未能检出支原体阳性样本。结果显示,建立的TaqMan MGB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比细菌分离培养方法更敏感,能够直接从动物样本中检出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实时荧光定量PCR与EV 71-IgM抗体捕获ELISA两种方法检测肠道病毒71型的差异及一致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釆集1539例手足口病患儿咽拭子及血清,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与ELISA法检测肠道病毒71型的RNA及IgM抗体。结果实时荧光定量PCR的EV71及EV 71-IgM抗体捕获ELISA的阳性率分别为63.5%和61.9%,两者全阳性占56.9%,两者全阴性占31.4%;两种方法的阳性率无明显差异P=0.073,两种方法结果总符合率为88.4%,一致性检验Kappa=0.751,说明两方法吻合程度较高。结论 ELISA法检测EV71-IgM抗体作为一种新的检测方法与实时荧光定量PCR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可在各级检验机构中广泛应用。但ELISA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在病情早期阶段或免疫功能低下时,有些病例漏诊,最好联合进行病毒RNA检测或过一定时间复查。  相似文献   

20.
目的:采用双色实时荧光PCR方法结合标本混合检测方案快速筛查检测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肠道传染病菌,并与经典的培养法比较,探讨该方法的可行性。方法:随机采集5000份从业人员的肛拭子标本,分别采用双色实时荧光PCR方法结合标本混合检测方案和"金标准"培养法同时检测肠道沙门和志贺菌,比较两种方法检测结果之间的差异。结果:双色实时荧光PCR方法结合标本混合检测方案的灵敏度为100%,特异性为99.64%,同培养法相比,具有省时、省力、操作安全、成本接近等优点,两种检测方法的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提示双色实时荧光PCR方法结合标本混合检测方案可做为从业人员肠道传染病菌快速筛查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