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放射性同位素14C在地热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放射性同位素14C的半衰期为5 730±40 a,在地热研究中是一个其他同位素所不能替代的测年工具.天津地热田各热储层在空间上的不连续性导致了地热水的年龄差异.因此,本文利用放射性同位素14C实测的地热水年龄,分析了天津深部地热水的运移机制,为地热水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探析开封沉积岩相地热田地热水中亚硝酸盐增高机理,根据29眼地热井的水质动态检测资料,分析了亚硝酸盐在平面及垂向上的增高趋势及超标情况.利用现场实测的31组“三氮”数据,研究了温度及混入空气时间对地热水中“三氮”质量浓度变化规律的影响.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指出亚硝酸盐增高的机理为:由于地热水的大量开采,导致地热水赋存环境显著改变,或发生硝化作用或发生反硝化作用,致使亚硝酸盐增高.  相似文献   

3.
天津地热水开发利用状况及保护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阐述天津地热水开发利用现状的基础上,针对所存在的缺乏统一规划、地热利用率低和回灌量少等问题,提出了分区管理、总量控制、强度控制、利用方式控制和优化配置的保护原则.依据保护原则,根据所划分的限制开采区、控制开采区、鼓励开采区和探采结合区,分别制订了相应的保护措施及保护目标,为有限且宝贵的地热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天津地热水开发利用状况及保护对策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在阐述天津地热水开发利用现状的基础上,针对所存在的缺乏统一规划、地热利用率低和回灌量少等问题,提出了分区管理、总量控制、强度控制、利用方式控制和优化配置的保护原则.依据保护原则,根据所划分的限制开采区、控制开采区、鼓励开采区和探采结合区,分别制订了相应的保护措施及保护目标,为有限且宝贵的地热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地热水结垢与腐蚀机理基础上,分别用Langlier饱和指数法、Ryznar稳定指数法和Larson指数法对开封地区地热水结垢与腐蚀趋势进行了判别.结果表明开封地区地热水基本上是稳定的,但上热储层部分热水呈现结垢趋势,下热储层部分热水具腐蚀倾向.  相似文献   

6.
安阳市地热水梯级开发利用模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阳市地热资源丰富,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但开发利用方式单一,探讨地热水的梯级开发利用模式已成为提高地热水利用效率的关键举措。在计算安阳市地热水储量的基础上,设计了地热水梯级开发利用总体模式,并结合安阳市的实际情况,提出5种地热水梯级开发利用模式,且从社会经济、地热资源以及产业结构等方面构建指标体系;最后,结合安阳市地热条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产业结构等因素,采用加权评分法为地热水适宜开发区选择了主要的梯级开发利用模式,可为安阳市合理开发利用地热水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地热水结垢与腐蚀机理及趋势判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地热水结垢与腐蚀机理基础上,分别用Langlier饱和指数法、Ryznar稳定指数法和Larson指数法对开封地区地热水结垢与腐蚀趋势进行了判别.结果表明:开封地区地热水基本上是稳定的,但上热储层部分热水呈现结垢趋势,下热储层部分热水具腐蚀倾向.  相似文献   

8.
针对我国丰顺地热电站大量地热尾水直接排弃的问题和当地居民对制冷负荷的需求,基于双级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循环(TSARS)在低品位热能利用方面的优势,提出将双级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循环应用于地热电站尾水余热的回收,形成地热梯级综合利用系统,以进一步提高地热水的利用率.采用火用经济学分析方法,通过对电站的实地调研,建立地热水TSARS火用经济模型,进而对地热水级联到TSARS的两种可能模式(串联和并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地热水以并联方式供入TSARS具有较好的火用经济性能,同时对设计工况下的地热水并联TSARS的各设备进行了火用经济分析评价,为后期实际工程做参考.  相似文献   

9.
西安地热水的性质,以市内不同区域地热水物质含量为依据,分析了地热水开发利用的方向,对工程设计中管材选用进行对比,提出了适用于地热水的经济型管材,并对地热水处理工艺流程常规工艺及实例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0.
沉积岩相地热水中亚硝酸盐增高机理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析开封沉积岩相地热田地热水中亚硝酸盐增高机理,根据29眼地热井的水质动态检测资料,分析了亚硝酸盐在平面及垂向上的增高趋势及超标情况.利用现场实测的31组“三氮”数据,研究了温度及混入空气时间对地热水中“三氮”质量浓度变化规律的影响.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指出亚硝酸盐增高的机理为:由于地热水的大量开采,导致地热水赋存环境显著改变,或发生硝化作用或发生反硝化作用,致使亚硝酸盐增高。  相似文献   

11.
碱性废液对水处理构筑物的腐蚀破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纯碱工艺中碱性废液对混凝土结构水处理构筑物产生较严重的腐蚀和破坏.在其腐蚀破坏过程中,溶解性化学腐蚀、膨胀性结晶化学破坏和强碱腐蚀作用等几种腐蚀同时存在,并相互影响,起作用的影响因子有镁离子、氯离子、硫酸根离子和废液的强碱性等.  相似文献   

12.
SO_4~(2-)/ZrO_2固体超强酸催化剂上的酯化反应机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与液体酸和酸性树脂催化剂相比,固体超强酸催化剂具有许多优点,如无腐蚀性、不污染环境、易与产物分离和重使用性等。通过沉淀、老化、过滤、洗涤、干燥、浸渍、焙烧等过程,从ZrOCl2·8H2O和(NH4)2SO4制备了SO42-/ZrO2固体超强酸催化剂;使用Hammett指示剂法和吡啶吸附的FT-IR光谱法测定了其酸强度和酸中心类型;以甲醇、乙酸和乙酸乙酯吸附在SO42-/ZrO2固体超强酸催化剂上的FT-IR光谱,推测酯化反应机理。结果表明,当焙烧温度高于500℃,SO42-/ZrO2可以形成超强酸,其表面上同时存在Lewis酸和Bronsted酸中心;在SO42-/ZrO2固体超强酸催化剂上,酯化反应既可以在Lewis酸中心进行,也可以在Bronsted酸中心上进行。  相似文献   

13.
锚杆设计参数对拉锚式支护结构水平位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FLAC3D商业软件对基坑工程拉锚式支护结构的锚杆设计参数(锚杆长度、锚杆倾角及锚杆刚度)对支护结构水平位移的影响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随着锚杆长度增加,最大水平位移减小,锚杆长度控制在1.5~2.0倍开挖深度之间为宜;锚杆倾角在15~30°之间对最大水平位移的影响不大;锚杆刚度在18.75GPa左右比较合适.  相似文献   

14.
〖HT5”H〗摘要:〖HTSS〗采用传统的高温固相法在空气气氛中以相对较低的温度(1 173 K)合成了(Ba3 xP4O13:xEu2+)黄白色长余辉荧光粉.分析了荧光粉的晶体结构、发光特性、余辉衰减特性、热释光特性、热稳定性以及Eu2+实现自还原的机理.结果表明:在紫外或近紫外光源激发下,样品呈现峰值位于545nm的宽谱发射,属于Eu2+的5d 4f跃迁,样品发射黄白色.室温下,用波长254 nm的紫外灯激发样品后呈现黄白色长余辉现象,肉眼可见余辉时间长达30 min,通过热释光分析可算得样品产生余辉的陷阱深度约为067 eV.同时,本文对样品的热稳定性进行了测试,算得热激活能约为031 eV.此外由于Ba3P4O13晶体中存在大量的PO4四面体,样品可在空气氛围中实现Eu3+→Eu2+的自还原过程.   相似文献   

15.
采用偶氮二异丁腈、乙二醇为原料合成2,2-偶氮二异丁酸二(2-羟乙基)酯,并以此作为引发剂,合成双端羟基聚苯乙烯。利用死端聚合法测定了引发剂的引发效率,研究了聚合反应动力学,确定了在60℃下甲苯溶液中聚合反应的各种链转移常数值。结果表明,引发效率为0.76,引发活性较高;聚合速率Rp与单体浓度[M]和引发剂浓度[I]0.43成正比。计算出聚合反应表观活化能为75.3kJ/mol;引发剂链转移常数CI为0,溶剂链转移常数CS为1.94×10-3,60、80℃的Kp/Kt1/2值分别为2.26×10-2 (L/mol·s)1/2和3.78×10-2 (L/mol·s)1/2。  相似文献   

16.
SO_4~(2-)/TiO_2固体超强酸催化剂的表面化学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沉淀、老化、过滤、洗涤、干燥、浸渍和焙烧等过程,从TiCl4和H2SO4制备了SO42-/TiO2固体超强酸。用XRD、LRS方法研究了SO42-/TiO2和TiO2的本体和表面结构;用化学分析法、Hammett指示剂滴定法和吡啶吸附的FT-IR光谱法测定了SO42-/TiO2的S含量、酸强度、酸中心类型和SO42-/TiO2表面上SO42-与TiO2表面的结合形式;用XPS测定了SO42-/TiO2的能量。研究结果表明,当预处理温度在425~575℃内,SO42-/TiO2催化剂体系可以形成固体超强酸,同时其表面上存在Lewis酸中心和Bronsted酸中心,并且Lewis酸中心和Bronsted酸中心可以相互转化;在本体中和表面上主要呈金红石结构,并没有Ti(SO4)2和TiOSO4的晶型存在;SO42-/TiO2表面上的OH为Bronsted酸中心,Ti4+上的空位为Lewis酸中心,SO42-以齿桥的形式与Ti4+配位,由于S+6的强吸电子能力而产生强的电子诱导效应,从而产生超强酸中心。  相似文献   

17.
以1,10-邻二氮菲为Fe2+ 的显色剂,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Fe2+ 的质量浓度,通过水中溴酸盐的氧化性将Fe2+ 氧化为Fe3+,使1,10-邻二氮菲褪色,间接测定水中溴酸盐的质量浓度。对线性范围、检出限、加标回收率以及1,10-邻二氮菲与Fe2+的显色条件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92.5%~108.7%,检出限为12~36ng/L,精密度为0.312%。  相似文献   

18.

The meteoric origin of the geothermal water in Xi'an is evidenced by its H and O isotope composition. Based on the temperature dependence of isotopic composition, the temperature of meteoric water that replenishes the geothermal aquifers in Xi'an and its neighboring regions is calculated to be −13.28°C. The age of the geothermal water based on14C dating method is 10–30 kaBP, belonging to a secondary glacial period in Late Quaternary. The source of replenishment is considered to have mainly derived from glacial snow melt water from elevations higher than 2,000m (ASL) in Qinling Mountains.

  相似文献   

19.
进口硫醇的剖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色-质谱法(GC-MS)和红外光谱法对进口叔十二碳硫醇(TDDM)进行了剖析.结果表明,进口TDDM是一种C10~C12硫醇的同分异构体的混合物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关中盆地地下热水2H、18O、13C、14C、34S分布特征的研究,阐述了关中盆地腹部与其周边地区地下 热水环境同位素异同现象及其水文地质意义,论证了关中盆地地下热水的补给循环及其赋存环境特征。研究表 明:关中盆地地下热水中环境同位素δ(18O)、δ(D)、δ(13C)、δ(14C)、δ(34S)的分布除δ(D)外均呈现中部富集、周边 贫化趋势,指示关中盆地腹部咸阳及西安城区1500m以下地下热水赋存环境相对封闭;地下热水滞留时间较 长,以碳酸盐矿物溶解为主的水岩反应强烈,热储层中碳酸盐溶解对地热水中的HCO- 3、δ(18O)、δ(13C)随深度 增加趋势有明显贡献,δ(D)在盆地中部的贫化指示地下热水补给时的温度偏低,根据补给高程计算,西安、咸阳 城区地下热水分别为秦岭和北山末次冰期雪水补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