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蒸汽在过冷水下喷注过程中,由于汽泡溃灭及喷注射流扰动会产生强烈的噪声.通过试验研究了不同结构的三喷头蒸汽水下喷注在不同的水温及蒸汽流量下的噪声规律.试验结果表明:三喷头喷注A声压级噪声主要受水温、蒸汽流量及喷头结构的影响,其中水温对喷注噪声的影响最大;喷注噪声随着蒸汽流量的增加而增大;在试验范围内,减小喷头的孔径或相对孔间距,可以减小喷注噪声.  相似文献   

2.
动力设备中蒸汽喷注噪声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马宪国 《动力工程》1998,18(2):60-64
探索了动力设备中蒸汽在水下有限空间内喷注时喷注噪声的声源与辐射规律,发现蒸汽喷注噪声声压级及频谱和水的过冷度有直接关系;喷头孔径对最大喷注噪声声压级的影响不大;但较大的孔径可以使最大声压级出现的位置向低温处移动,而较小的孔间距可降低喷注噪声。同时发现蒸汽水下喷注噪声的产生机理和空气动力性噪声的产生机理是不完全相同的,因此蒸汽或空气在大气中喷注噪声的研究结果不能直接应用于蒸汽水下喷注噪声。图9参11  相似文献   

3.
将常规引射式低压加热器的圆柱形混合室改为渐缩型混合室,研发了一种新的渐缩型混合室引射式低压加热器,通过理论计算分析了进口参数和喉部直径对该装置加热和升压性能的影响,并将出口水温与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蒸汽压力不变时,增大入水压力,加热器出口温度下降,出口压力升高,并均呈减缓趋势;当入水参数不变时,增大蒸汽压力,加热器引射系数增大,出口温度升高,但蒸汽流量对出口压力影响不大;增大混合室喉部面积可以降低出口压力,有利于提高加热器变工况运行下加热性能和实际运行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蒸汽水下喷注噪声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马宪国  胡兴 《热能动力工程》2000,15(6):627-629,636
通过实验探索了蒸汽在水下有限空间内喷注时喷注噪声的辐射规律,发现噪声声压级和频谱同水温有着直接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本文进行了降噪实验,发现导流筒对降噪效果显著,同时发现临界流量对噪声的影响明显,在达到临界流量时,喷注噪声的声压级将大幅度降低。  相似文献   

5.
张友森 《动力工程学报》2021,41(12):1075-1080
基于大型低温多效海水淡化蒸发器典型的正三角形管束排列结构,使用多孔介质模型对大型多管束降膜蒸发器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研究.结果 表明:管束区域蒸汽出现了分层流动,管束顶部区域和底部区域蒸汽速度很小,压力较高;除雾器布置会对管束区域二次蒸汽的流动产生影响,靠近除雾器管束区域的蒸汽速度明显较大,且沿着管长方向蒸汽速度逐渐增大,在末端处达到最大速度;蒸汽速度沿着管排方向先增大后减小,沿着管列方向先减小后增大;二次蒸汽沿着轴向通道流动时,蒸汽速度逐渐增大,到达轴向通道出口时蒸汽速度达到最大,当蒸汽流出轴向通道后速度逐渐减小,并在蒸发器出口上部和下部形成大漩涡;蒸发器内蒸汽的阻力损失主要发生在速度梯度变化较大的轴向通道,而在管束区域内的阻力损失较小.  相似文献   

6.
为了降低汽轮机低工况运行时调节阀的振动噪声,设计一种多级节流调节阀,在汽轮机低工况运行时使用。采用吹风试验的方法对所设计调节阀在不同工况下的流量、振动、噪声多种特性进行了分析,得到其随着升程、压比的变化规律。选取某3个常用汽轮机调节阀与所设计调节阀进行对比试验,根据试验系统实际情况,以相同压比约0.5、相同质量流量约0.5 kg/s为基准进行了横向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压比一定条件下调节阀的流量系数随着升程的增大而逐渐增大,升程一定条件下流量系数随着压比的增大呈现逐渐减小的趋势;在升程一定时,随着压比的增大,机脚加速度值呈现先减小后逐渐增大的趋势,调节阀受低频激励的影响较小,受中高频激励的影响较大;在压比为0.5时,随着升程的增大,调节阀的空气噪声值逐渐增大,压比大于0.5时,空气噪声值随着升程的增大而呈现先增大后略有减小的趋势,在升程一定时,随着压比的增大,空气噪声值基本呈现了逐渐减小的趋势;所设计的多级节流调节阀与某3个常用汽轮机调节阀相比在振动噪声抑制方面具有相对优势。  相似文献   

7.
开缝翅片管换热器是在平直翅片管换热器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强化传热管型,在空调、电站间接空冷系统等的传热设备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获得运行工况变化对双向开缝翅片管换热器传热与阻力特性的影响,进行了模化试验研究,获得了在进口水温相同的条件下,随着试件进口风温的升高,传热系数和空气侧流动阻力均减小的规律;在进口风温相同的情况下,随着进口水温的升高,对传热系数的影响不大,可以忽略不计,而空气侧流动阻力随之增大。  相似文献   

8.
高峰  崔永章  任义梁 《节能》2023,(12):32-35
基于直接火焰冲击加热技术,对全预混火焰射流加热不锈钢蒸汽发生器进行实验研究,探究不同初始水量、加热高度、火焰负荷以及空气系数对蒸汽发生器加热效率和污染物浓度的影响。结果显示:加热效率随着初始水量和火焰负荷的增加而增大,随着空气系数的增大而减小,随着加热高度的增大先增加后减小,存在最佳加热高度;产蒸汽效率比加热水效率高,最大产蒸汽效率是加热水效率的2.1倍。CO浓度随着初始水量、火焰负荷和空气系数的增加而增加,随着加热高度的增加而减少;NOx浓度随着初始水量和空气系数的增加而降低,随着火焰负荷的增加而增加,随着加热高度的增加先降低后增加。  相似文献   

9.
鞠晓群 《热能动力工程》2015,30(1):54-57,162-163
通过搭建实验台,以水和不同浓度的溴化锂溶液为工质针对两级气泡泵的泵起做了大量实验研究和分析。实验研究表明:冷剂蒸汽加热是第二级气泡泵泵起的一个因素,另一个因素是中间溶液降压闪发形成气泡;两级气泡泵的泵起与中间溶液和一级冷剂蒸汽的压力差有关;工质为水时,当一级冷剂蒸汽压力与中间溶液压力之差为3.5-3.9k Pa之间时,两级溶液泵能够运行起来,且启动时间随着浸没高度的增大而减小;工质为溴化锂溶液时,随着溶液浓度的增大,两级气泡泵泵起所需要的压差是增大的,且比以水为工质时压差大。启动时间在溴化锂溶液浓度为45.5%-54%范围内时随着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在浓度为54%-59.5%时,随着浓度的增大而减小,在浓度为54%时气泡泵的启动时间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10.
针对水下系留平台的海流发电叶片流噪声较为严重的现象,基于大涡模拟瞬态求解结果,采用FW-H方程对水下系留平台的海流发电叶片翼型噪声特性开展研究。研究表明:所采用的数值计算方法与经典试验测量得到的噪声频谱非常接近,说明该计算方法的适用性;3种翼型的近场噪声辐射特性存在较大差异,远场噪声均呈典型声偶极子辐射声场;随着海流速度的增大,近场噪声的指向从翼型尾缘移向前缘,近场和远场噪声声压级值均逐渐增大;倍频带声压级频谱图反映出其噪声能量值集中在低频段,且均随流速的增大而增大;随着攻角的增大,翼型流噪声声压级值逐渐增大,近场和远场辐射噪声越来越严重,这与流场压强改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吴哲 《锅炉技术》2005,36(4):23-25
蒸汽中含有过多的杂质,会引起过热器受热面、汽轮机流通部分和蒸汽管道沉积盐垢,对锅炉、汽机和阀门造成严重影响。蒸汽取样装置是蒸汽取样的主要设备之一,在锅炉运行中,通过取样可对蒸汽进行严格化学监督起到重要作用。介绍几种蒸汽取样装置及设计改进,为蒸汽取样装置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稠油水平井多点注汽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英才 《中外能源》2010,15(10):57-59
欢喜岭采油厂稠油水平井采用常规笼统注汽方式开发,存在水平段动用不均的问题。对常规注汽出汽位置、油层非均质性、蒸汽超覆、汽窜等影响稠油水平井水平段动用不均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利用多点注汽设计软件进行计算和模拟井下温场分布,采取蒸汽伞和配汽阀进行分单元多点注汽的多点注汽技术。介绍了多点注汽技术中管柱结构、配汽阀、蒸汽伞、多点注汽设计软件等关键技术的结构及功能。欢喜岭采油厂现场应用结果表明,多点注汽技术实施后,平均单井增油300t以上,最高单井增产达500t以上,该技术能够改善水平段吸汽剖面,有效改善水平井段动用程度,从而达到提高周期产油量的目的。欢喜岭采油厂欢127-H3井应用多点注汽技术,沿整个水平段设计4个注汽阀,措施后排水期由原来的12d缩短为2d,周期产油由761.3t提高到1282.1t。  相似文献   

13.
探讨在汽包内蒸汽清洗过程中,采用平孔板式清洗装置时,为保证得到良好的清洗效果,选取最佳蒸汽穿孔速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汽轮机通流状态经济性评估技术的现场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影响汽轮机通流效率的各项因素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定性分析,并对汽轮机通流状态经济性评估的基本概念进行了阐述。进行汽轮机通流部分经济性状态评估后,可以利用相关的分析工具软件对影响汽轮机通流部分经济性的因素进行有效分析及计算,为电厂大修中汽轮机的检修提供检修的重点。以某一超临界660MW汽轮机为例,给出了汽轮机通流状态经济性评估的大修通流状态实测数据及评估结果,在此基础上确定了汽轮机大修的重点检修工作。  相似文献   

15.
根据余热锅炉三压系统不同压力级选择吹管方式,提高蒸汽吹扫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超超临界汽轮机汽流激振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荆建平  孟光  赵玫  赵三星  刘言 《汽轮机技术》2004,46(6):405-407,410
对当前国内汽流激振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和综述,分析和总结了汽流激振的机理、特征,并对汽流激振的国内外研究发展概况进行了介绍。总结了当前国外一些厂家超超临界汽轮机组所采用的一些汽封结构形式;归纳了防汽流激振的有效措施,最后对超超临界汽轮机汽流激振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提高蒸汽注汽品质和优化保温层厚度是改善地面蒸汽管线热力输运、实现稠油高效开采的关键。建立了油田地面蒸汽管线热力参数计算模型和保温层厚度经济性分析模型,基于分段微元方法求解沿程蒸汽干度、热损等特性参数,分析了锅炉出口蒸汽参数和注汽流量的影响规律,并结合经济厚度法的计算原理优化了保温层厚度。结果表明:提高锅炉出口蒸汽温度和压力,沿程蒸汽干度降低速度变快,沿程热损增加变快,与锅炉出口蒸汽温度313 oC,压力10.2 MPa相比,其热损最大增加11.15%;增加注汽流量,蒸汽干度提升且随管线沿程降幅缩小,等梯度注汽流量差下,高注汽流量时蒸汽干度降幅较小,其降幅为3.58%;经济厚度为0.33m时,其热损费用同比原有厚度可降低68.22%。  相似文献   

18.
邢朱苗  安娜  蒋波  王彬 《节能》2008,27(5):15-17
建立物理模型和控制方程采用SIMPLE算法和κ-ε模型对国内某600MW凝汽器喉部进行数值模拟,旨在考虑小机排汽对喉部流场的影响。结果表明:内置低加小机排汽可造成喉部出口流场分布不均匀。  相似文献   

19.
蔡玲  徐世国 《汽轮机技术》2006,48(6):451-452
可调式汽封可以减少动静间的碰磨造成的汽封磨损,保持较小的汽封间隙,使泄漏蒸汽量减少,提高机组运行热效率,同时,也能够增加机组的安全可靠性。  相似文献   

20.
蔡小舒  苏海林 《热力透平》2004,33(4):216-222
在1台5MW3级实验汽轮机上进行了湿蒸汽两相流的实验研究,实验在3种不同进汽温度下进行,用联合探针测量了末级叶片前后沿径向和周向的流场、蒸汽湿度、水滴尺寸等参数,并分别用2种方法确定了末级前后的蒸汽参数,获得了3个级的级效率。比较发现,发生凝结的第2级的级效率低于其它2级,这表明凝结过程存在很大的热力学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