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土地整理建后工程管理及创新模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阶段,对土地整理项目可行性、施工过程中的生态效益和项目后效益评价问题研究较多,而对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后管理与建设实施方面缺少重视,从而使建后工程管理环节普遍薄弱,影响了土地开发整理综合效益的发挥。本文结合鲁东南丘陵区山东省日照市土地整理工程管理实例,揭示了土地整理工程建后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分析了其深层次原因。结合实践,提出了土地整理建后工程管理创新模式体系,力求为土地整理建后工程的科学管理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
浅谈土地整理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以北京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北京市土地整理项目后期存在的一些问题的基础上,本文阐述了开展土地整理后评价的意义,并结合北京市土地整理项目工程实际情况建立了一套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3.
试论我国农村土地开发整理中的权属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开发整理是现阶段我国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主要途径,在实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增加土地效益和改善生态环境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因而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搞好土地开发整理中的权属管理,对巩固土地开发整理成果、提高土地利用效益、避免土地产权纠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本文从土地开发整理权属管理的基本内容、权属调整的原则、类型和程序等方面论述了我国农村土地开发整理中的权属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4.
试论我国农村土地开发整理中的权属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群 《资源与产业》2005,7(2):34-37
土地开发整理是现阶段我国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主要途径,在实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增加土地效益和改善生态环境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因而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搞好土地开发整理中的权属管理,对巩固土地开发整理成果、提高土地利用效益、避免土地产权纠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本文从土地开发整理权属管理的基本内容、权属调整的原则、类型和程序等方面论述了我国农村土地开发整理中的权属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5.
土地整理项目效益分析是土地整理研究中的重要问题。土地整理活动以谋求土地整理的综合效益最大化为目的,也就是土地整理后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自然融合。本文以河北省孟村回族自治县为例,分析了农村土地整理项目中的效益。  相似文献   

6.
土地整理项目效益分析是土地整理研究中的重要问题.土地整理活动以谋求土地整理的综合效益最大化为目的,也就是土地整理后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自然融合.本文以河北省孟村回族自治县为例,分析了农村土地整理项目中的效益.  相似文献   

7.
以山西省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为例,分析了山西18个项目的现状及2001年项目实施产生的综合效益,阐述了项目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严把可行性研究和立项审查关是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对项目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以山西省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为例 ,分析了山西 18个项目的现状及 2 0 0 1年项目实施产生的综合效益 ,阐述了项目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提出了严把可行性研究和立项审查关是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 ,对项目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鄱阳湖滨湖地区土地整理项目综合效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建宁 《资源与产业》2010,12(4):154-162
土地整理综合效益评价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并且具有很大的地域性特点,建立科学、合理适合当地的土地整理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对指导土地整理的实践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针对鄱阳湖滨湖地区土地利用特点,以土地可持续利用能力、经济效益、社会公平、生态环境改善4个约束项作为一级指标体系,从4个方面选取23个二级评价指标,建立了鄱阳湖滨湖地区土地整理项目综合效益二级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此为依据,运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建立了滨湖地区土地整理效益评价的二级模糊综合评判数学模型。运用评判模型对滨湖区鄱阳县油墩街土地整理项目、鄱阳县古南乡土地整理项目和余干县鹭鸶港乡等土地整理项目3个项目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项目评价结果表明本研究构建的鄱阳湖滨湖地区土地整理项目的综合效益评价体系较科学合理,符合鄱阳湖滨湖地区土地整理项目的实际。  相似文献   

10.
为加强土地开发整理,确保全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目标的实现,经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批准,河北省土地整理中心已正式成立。河北省土地整理中心为河北省土地管理局处级事业单位,主要职责是:1协助编制全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计划,指导市、县组织实施,对市、县编制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计划进行技术指导;承担全省土地开发整理重点项目;在全省范围内选择和运作土地开发整理示范项目。2.参与拟定有关政策法规、技术规程。管理办法,开展土地开发整理调研。3.参与对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验收工作和对市县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复核。4协助管理…  相似文献   

11.
面向公众利益的土地整理规划设计变更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介绍了土地整理的主要涵义,探讨了土地整理的模式分类及配置方法。土地整理实施期间的规划设计变更是实施区域内公众利益的正常诉求与表达,论文深入研究了基于公众利益的土地整理工程规划设计变更模式及其主导因素,重点分析规划设计变更与实施区域公众利益的相互关系。选取湖北省云梦县下辛店等镇基本农田土地整理工程为典型实例,提出在土地整理规划设计实施中,公共意愿、公共安全、防洪安全以及国家重大工程等诸多因素都有可能导致土地整理各单项工程发生变更,对区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并最终导致工程费用的变化。论文成果为相关土地整理工程规划设计及施工管理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论我国农村居民点整理的激励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洋 《资源与产业》2008,10(4):28-31
农村居民点整理是我国农村土地整理的主要内容,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手段之一。我国农村居民点整理现状中存在权属调整困难、资金筹集难、微观动力不足、后期利用与管理缺乏等问题,应从产权激励、多元融资、收益分配和多方互动等方面来寻求农村居民点整理的激励机制创新途径,以促进农村居民点整理持续健康发展,保障农村居民点整理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3.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土地整理症结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农村土地整理中新景象、新情况迭出,将妨碍农村土地整理工作的有效进行,进而影响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目标的全面实现,影响补充耕地的质量。现从土地整理中的项目论证、工程监管、农民权益等问题中,引发深层次矛盾进行探析,寻求解决农村土地整理过程中出现问题的途径,使农村土地整理规范化,以提高农村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质量和管理水平,促进经济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土地开发整理首先必须理清权属关系并明确其重要性。整理前要依据土地调查和登记资料,做好整理前权属状况的确认。涉及权属调整的要依法和按程序确认调整后的权属,进行变更登记。要保护农民利益,稳定土地承包经营权,尊重原土地承包经营者的意愿。  相似文献   

15.
农村居民点土地集约节约利用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研究制约农村居民点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因素的基础上,以江西龙南县为例,采用实地抽样调查分析、单因素分析法和综合评价模型等评价方法,研究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节约评价的指标体系和方法。从村庄人地关系指标、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强度、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投入强度、农村居民点利用效益指数4个方面提出了农村居民点土地集约节约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从指标单项评价和综合评价2个方面提出了评价的技术方法。实证研究得出龙南县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节约度总体不高、村庄内土地利用潜力较大,尤其是东江乡、汶龙镇、安基山、九连山等乡镇(场)的集约节约度最低。因此,在龙南县应大力推进村庄土地整治和新农村建设,大力推进农村建设用地减少与城镇建设用地增加相挂钩的工作。  相似文献   

16.
土地整理可持续发展潜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旭刚 《资源与产业》2008,10(5):119-121
10年的土地整理工作主要集中在农地整理方面,新时期土地整理需拓宽工作领域,从更宽泛的渠道保证耕地红线,提高耕地质量,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土地整理潜力主要应在建设用地复垦、灾毁地复垦、耕作层质量提高、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等方面。本文采用归纳总结法和理论分析法,拓展土地整理外延,挖掘土地整理潜力,为土地整理工作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7.
土地整理中的生态环境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地整理作为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提高土地利用率及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手段,在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保障食物安全和生态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本文阐明了土地整理中生态环境保护研究的必要性,对土地整理实施过程中可能造成的区域内水土流失面积增加、景观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降低、农业面源污染加重和水资源利用紧张度增加等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从土地整理对象、土地整理项目执行前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土地整理项目中景观生态设计、土地整理项目后续管理、基础设施建设与水土保持相结合等方面提出了土地整理中的生态环境优化对策,为规范化和科学化管理土地整理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8.
土地整理效益评价指标建立及方法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土地整理效益研究是土地整理理论及实践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目前我国关于土地整理项目研究很薄弱的问题。确立土地整理项目效益分析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提出土地整理项目效益分析综合判断模型,以期丰富土地整理的理论,规范与指导土地整理的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